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为了看的更远、读书吧——一个景观大咖的推荐书单

阅读——久了就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即便无法超越,肯定可以看的更远,不论景观或是任何设计行业。


西熙希先生,

来自台北,现居上海市。

淡江大学建筑学士、宾夕法尼亚大学景观硕士,

曾参与美国SWA夏日实习计划,上海EDAW/AECOM资深景观设计师,

现为上海澳派设计副总监,对景观、建筑、城市设计有所见解,

多所大学设计课程客座评委,发表 ALL IN ONE、景观与建筑之间、谜样与清晰、景观PLUS等系列讲座。


编者小注
希望通过西熙希先生的推荐,让我们在那些雾霾漫天的日子里,能安安静静的读上一些书。不管这158本书你是否拥有,是否读过,别忘了,支持下正版。

西熙希先生推荐言

自己不是一个喜欢看很多文字的人,但却喜欢阅读。但回忆大学时期,学校新图书馆落成,所有图书采开架式陈列,常常因为作业需要到这几十万本书中来回走动,不知不觉中随手翻阅了许多与作业不相干的书籍。时至今日,自己一直有这种漫无目看书翻书的习惯,虽然看的不深,但好玩的是,这些杂七杂八的想法倒也成为设计发展中的一部分。

就在去年,有件令自己感动的事发生,也促使这份书单的完成:有位刚投入景观工作的毕业生,希望以第一份薪水买点正版的书,弥补在某宝不正常管道取得的内心遗憾,自己也义不容辞的一口气开了60本作为参考,希望他利用未来一年的时间慢慢购买,之后也把这份书单放到网路上分享。

这份小学徒发布的新的书单,陆陆续续经过了不少次修改,可以说是这个平台最长时间的一份约稿,希望能为处在“迷途阶段”的设计师们推荐一份书单,虽然目标明确,但也颇为费神—想想比起著作等身的学校教授、作品辉煌的明星设计师们,渺小的个人实在缺乏可以佐证书单的权威性,但最后想起读过书中詹姆斯·科纳、库哈斯、张永和、隈研吾等一帮子大师们年轻时干过的蠢事,突然就有勇气多了。

这份书单是给年轻的设计工作者的一份参考,内容大多数是与设计有关的主题,包含设计史、艺术、建筑、景观、美学、城市议题、绿色经济…….,有学生必读的经典、有大师的评论集、有美学作家的畅销系列书籍、有探讨城市议题的宏观理论,有国外近年最重要的景观论述翻译本,还有自己认为已经是经典或是可能成经典的大师作品集,内容横跨东西方当代设计思想的发展,设计师必读巨作,没有太明显的分类;不想让大家太轻松的按类别各挑几本,好大一部份是可以放在马桶上的设计小品闲书,也有可以读好几年都不见得读的进去的理论重书,因为设计师时间有限,所以舍弃了文学、电影….等其他类型的补充,有兴趣的人可以自己挖掘。或许有人会问,这么多书哪有时间看;的确,大多看的不深,很多时候是跳的看的,又有很多书是看了几年才看完的;不过久了因为越来越熟稔,很多书大概可以臆测内容,也就挑章节看了。

一下子发这么多书,除了有种不想让人太轻松的心态外,背后真正的目的在于强调横向阅读(广度)的重要性。这一堆书目,主要选择范围或与自己工作有关、或与爱好有关,在这几年被工作压的喘不过气时,倒也喜欢上一些'与设计有关的故事书',每本书就像大师在讲故事、在以设计写历史--无论是艰涩的理论引述、批判设计的杂记文章、又或是有血有泪的自述设计发展过程,绝大多数都是言之有物的书(最近流行语叫干货)。这次本想舍弃设计作品集,怕影响各位的设计喜好,但又考虑到设计师的阅读习惯,索性还是放了;但即便是介绍作品的书,精挑细选了多位设计大师或知名公司的独立作品集,舍弃合集(买过音乐CD的人知道,合集基本上是没有太多收藏价值的)。


说一个励志的小故事---自己刚毕业时,结识了一位比自己早工作多年但年龄相仿的同事,现在也成为自己莫逆之交的好友。这个朋友的背景是一般职业学校,当年常叹不如我们这些科班出生的,但有件事令自己印象深刻---他除CAD图纸画的极好、喜欢跑工地现场外,平时坐在一起聊天讨论,他老是挖我在学校学的概念、方向,我也就不客气的反问他技术、材料,最后有一天他带著骄傲的表情跑来告诉我,透过多年的努力,他终于收集齐了一套单价很贵的西班牙EL Croquis 《建筑素描》杂志(当时出到第100号),我才赫然发现他私下与各书商套交情,不时的买一些稀有少量的进口设计书籍,当时我们的工资一般,这些昂贵的书钱应该是他辛苦接私活赚的。若干年后我往美国、大陆发展,再见他时已经是台湾室内设计界的翘楚,听见他在电视上受邀谈论为知名服装品牌的展场设计,谈话之间的内容远超过一般设计师的深度范围,不仅仅是个懂技术、材料、空间、商业运作的设计师,从他身上看到的是同时阅读文字及研究案例的成果,难怪挑剔的服装设计品牌愿意为他的设计买单,而自己也佩服他所培养的眼界(即便没有出国深造)。

设计师年轻时阅读的目的不是让自己成为爱讲大道理的书呆子,或是读了几本书后就随意批评别人设计的讨厌鬼,是一种暂时无用的修炼,日后却可成为设计的关键,那怕是一个书上读来的观点,有朝一日有深度的设计主管或业主们会对此举刮目相看。若是梦想成为独一无二的大师,良心建议可以忽略这份推荐的阅读书单,仿效法兰克·盖里、伦佐·皮亚诺在<建筑师的20岁>一书中提到的:年轻时的他们,自觉取消所有建筑杂志订阅,觉得看多了就永远做不了自己;如果自认当不了大师,却梦想成为一位优秀的设计师,至少摒弃网路上那些速食现成的设计资料,吸收(死嗑)相关设计书籍,成为自己的设计观点及套路,突破陷在反覆复制设计的无趣行列。

综观国内目前的局面,有深度的设计书籍出的很缓慢,足以推荐的国产书籍比例还是偏低,心里也犹豫著一件事,所推荐书籍里有太多的西方观点,和西方教育的成果,担心落入忽略自身文化背景的问题,也让别人以为自己是个崇洋媚外、没有自觉意识的人。在读了日本设计界权威黑川雅之所写的《日本的八个审美意识》后,自己释怀了;黑川雅之在其书中前言提到:在阐述精辟的八个审美意识之前,无奈的表示日本人是西方世界观的奴隶,并且表明他个人虽然身为权威的艺术博士,作为一个日本人,不得不基于西方的思考模式来讲述日本的文化,不避讳的坦承这是一件很悲哀的事。在中国目前的文化发展似乎也难逃西方全球化、现代化的魔爪,即便我们心理想反抗,也没有太多的资源可以依靠(缺乏属于中国当代的设计思想理论巨作可以参考,几乎没有),并不是对中国的五千年文化没有信心,而是这件事貌似还是一个很大的空白,文化如此,建筑、景观更是如此,还处在一个修复的年代。

最近看10x100——UED十年百名建筑师展,看到建筑界的联合成果已经在自身文化上有所突破。反观目前中国的景观界正等待天才型的大师来解答,是工匠技术?是空间意境?是文化底韵?是生态?是新农村建设?是海绵城市?期待日后透过景观界的联合展览,让这些疑问逐渐明朗。而前些日子张唐《用手绘思考》一书让自己看到了一丝曙光,也引起大家练手绘、秀手绘的风潮,虽然这是个不错的反思效应,但无奈大部分人关注手绘多于思考,喜欢看图多于文字,自己在看此书时,除了敬佩张东手绘所表达的空间美感和提倡设计推导外,更欣赏唐子颖以“细腻文字”所表达的人文景观思想,劝大家不妨回头再看一次。

2015年底11月29号,是个特别的日子,诚品书店首家在苏州开幕,这个筹备近八年的书店开张,对身处上海的伙伴们是兴奋的,先不论其背后的商业目的为何,现场设计作的如何,至少日后设计师们可以就近体验这个书卷气质浓厚的新场地、可以随意坐下并翻阅最新的书籍、可以喝杯咖啡消磨周末下午、可以听到高水平的各式讲座,我们这群小小设计师们也透过阅读让自己的作品更上层楼,日后遇到的业主有更高的眼界。

最后国内许多行业友人都有这样的感悟:这几年许多设计越做越复杂,谈起来却很单薄,越看就越审美疲劳,不知是否与碎片化的阅读方式有关。长远来看,随著业主眼界提高,项目预算越来越拮据,国内的设计趋势必定会有所转变,而这书单的目的就自然不言而喻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年度合辑 | 史上最值得看的LAC书屋合辑!包含全类书目分享,2023也要多看书哦!
学姐给我列了一张建筑学必看书单,可是我一本都看不懂
景观设计师职业生涯必读的50本书
景观设计师必读的书籍有哪些?
杨梅大棚刷爆建筑圈!网友:这不得拿下普利兹克奖?
【设计元素】与书相关的一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