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磁共振实时成像:清楚看见每次心跳

磁共振成像(MRI)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诊断技术,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来进行工作,检查过程对人体没有损伤,安全方便。但这种技术也有局限性,其中之一就是成像时间较长,要想得到清晰的图像用于诊断,“你一定要保持不动”。而且对于心脏和关节,由于在很短时间内会发生快速的位移,超过了MRI成像所需的时间,因而单凭这一项技术无法得到清晰可靠的影像。即使将MRI与心电图联合起来进行检测,也要将不同次心跳的数据结合起来用作诊断。

在德国马普研究所的科学家们最近发表的研究(2010年8月30号)里,他们成功地将MRI成像时间缩短到了五十分之一秒,从而首次实现了心脏和关节的MRI实时动态成像,不仅如此,这一结果能使人们直接观测到一次心跳所引起的心肌律动及血液流动,为心脏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更多更准确的数据,而且检查过程中“患者无需屏住呼吸”。

为了达到快速成像的目的,他们使用了半径编码法(radial encoding)来减少图像对于位移的敏感度。同时又建立了新的数学计算方式,使得他们能用这些比过去少得多的数据,甚至只要5%的数据量,就可以重建出可靠的医学影像。由于用的数据少了,使得收集数据的时间大大减少,因此成像时间却比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快了10000倍。

这一技术可以方便地应用在目前的MRI设备上,但是新的图像重建方法对计算机性能的要求也非常高。他们目前正与西门子公司合作研究,以期这一结果尽快得以应用。

 

 

磁共振成像,以前也被称作核磁共振,但其实并不会产生电离辐射,所以后来更名为磁共振成像。它的分辨率高,成像清晰,而且对人体无损害,检查过程中患者也相对舒适。磁共振实时成像的进展,对于心脏类疾病的诊断,以及与临床手术的结合,都有很重要的意义。

在这篇进展里,也可以看到数学在医学图像重建里的重要应用。不同的数学重建方法,都有其优势和局限,对不同器官和疾病的诊断,各有优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这些不同的图像重建技术会得到更广泛和综合性的应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MR成像技术篇
GE医疗:新一代MRI成像技术获批|AIR|磁共振|医疗|图像|伪影|神经|
磁共振成像
心脏磁共振成像专题之心肌延迟强化PSIR序列
磁共振成像的压缩感知技术——Compressed Sensing
首个实时MR图像引导质子治疗系统设计发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