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外国轮胎企业靠这三招拿下了中国市场

中国是令人所有外国企业眼馋的地方,人口红利、庞大的消费市场、旺盛的消费需求……谁能挺进中国市场,谁就获得了财富制高点。此前,苹果手机在中国市场表现疲软,接连溃败,总裁库克三番五次拜访中国,苹果以价格大幅下降换取中国消费者“回心转意”。由此可见,外国企业对中国市场的重视程度。

那外企都是如何拿下中国市场的呢?

合资经营

改革开放时期,中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与内陆互通的对外开放格局,主张利用好国内和国外两个市场,参与到世界经济中。

从1978-2000年,中国的营商环境逐渐活跃。这个时期,国外品牌进入中国多采取合资的方式,尤其是20世纪80-90年代,是中外合资的鼎盛时期。

国际轮胎巨头米其林也是通过这种方式逐渐站稳脚跟,然后不断扩张。

不过在这之前,米其林先做了一件事,帮助它建立了用户根基,打开在中国市场的知名度。1988年,米其林先在香港成立了销售办事处。第二年又在北京成立了首个中国大陆代表处,负责产品推广及筹备分销网络。销售办事处的建立帮助米其林测试了在中国的市场反应,也为它进一步在中国发展打下基础。

1995年底,米其林与与沈阳的一家国有企业,沈阳轮胎总厂合资,成立米其林沈阳轮胎有限公司,成为米其林集团在中国的第一家合资公司,米其林占有绝对地位。由此,米其林把生产和销售都放到了中国。

彼时,作为中国老工业基地的东三省逐渐没落,米其林具备资金、技术、市场经验等优势,可以填补不足。但进入中国,它们也面临着本土化问题,中国企业熟悉本地市场,经验丰富,两者合作有效解决“水土不服”的问题,实现1+1>2的转化效果。1996年底,第一条国产米其林轮胎在沈阳工厂下线。

2001年对中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年,这一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中国与国际市场的关系更加紧密,中国的市场环境更加开放。米其林在这一年格外“高产”,更加积极地融入中国。


2001年4月,米其林集团与上海轮胎橡胶股份有限公司等股东联合共同组建了上海米其林回力轮胎股份有限公司。一方面继续生产回力品牌的轿车与轻卡子午线轮胎,另一方面也开始生产米其林品牌的轮胎。这一年,米其林集团还把在中国的总部由北京迁到上海,并在上海设立了研发中心。

营商环境利好,加上在中国市场渐渐熟稔,米其林渐渐站稳后就自己玩了,成立独资公司。2002年,米其林成立了米其林(中国)独资公司。此后,最先成立的沈阳公司也变更独资公司,上海回力轮胎股份有限公司也变更成外商独资企业。

借助中国轮胎企业“上位”,慢慢实现在中国的布局,然后一步步变为己有……米其林终于实实在在的在中国扎了根。

如今,米其林在中国建立了9家子公司,拥有员工6800多名。虽然国产轮胎在崛起,但米其林在中国仍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各大轮胎品牌中,米其林在中国的品牌影响力达到40%,在中国的品牌认知度达到90%,在中国的净推荐值达到69%。

佳通进入中国也使用了同样的“套路”。1993年,佳通与安徽当地政府合资建立了佳通轮胎安徽工厂,开始生产斜交胎。4年后,这家工厂就成了佳通公司的独资企业。另外,佳通还在1995独资建立了另外一家工厂—“福建佳通”。经过多年拓展,佳通通过并购或独资的形式,在中国建立了6家工厂,拥有35000多名员工。

先投资,后建厂/直接建厂

起初,与中国企业合资经营是许多外国轮胎进入中国的首要方式,也是最多的选择。等这些企业“翅膀”硬实后,大都“跑马圈地”,纷纷在不同地区建立工厂。

1992年以来,中国对外开放程度进一步提升,愈发加入到经济全球化浪潮中。此时,也是外资进入中国的好时机。

1994年,固特异合资创建大连固特异轮胎有限公司,成为率先来华投资建厂的西方轮胎企业。14年后,固特异通过股份收购,将其变成为自己的独资公司。截至目前,固特异在中国已拥有2600多名员工。

同一年,马牌母公司大陆集团通过和上海汽车工业总公司合资建立上海制动系统有限公司,也进入了中国市场。

但马牌进入中国的时间要比大陆集团晚12年。马牌初来乍到时,并没有贸然地建厂进行轮胎生产,而是建立了一家贸易公司。2006年,大陆马牌轮胎贸易(上海)有限公司,业务范围主要是批发、进口和出口各类轮胎以及相关配套服务。经过三年沉淀,2009年,马牌在合肥全资建设了在中国的首家轮胎工厂。

据称,马牌合肥工厂在2016年底,轿车轮胎的年产能达到了2000多万条,99%供应中国市场。除了马牌外,倍耐力进入中国之初也是直接建厂。

控股

世界顶级的轮胎企业普利司通进入中国是通过控股完成的。普利司通曾买了沈阳三泰轮胎有限公司60%的股份,正式揭开进入中国的序幕。

沈阳三泰轮胎有限公司是由中日的三家企业,沈阳第三橡胶厂、三井物产株式会社、日本恩碧事业株式会社共同投资,在沈阳第三橡胶厂原厂房和设备的基础上建立。当时三方的投资比例分别是25%、1.5%、73.5%。沈阳三泰轮胎由中国重点轮胎企业孵化而来,而且在中国发展多年,已经拥有了雄厚的基础,普利司通以这种方式进入中国市场,可谓省心省力。

1999年,普利司通在中国的轮胎事业实现了国产化,拥有包括沈阳、天津、无锡、惠州在内的4处生产基地,还在无锡、宜兴建立了2处研发机构。普利司通在中国也搭建起了较为完善的销售网络,授权零售店多家,还有车之翼连锁店。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轮胎消费市场,吸引了一个又一个的外国轮胎企业前来掘金。前些年,外国轮胎品牌凭借技术、资金等优势在中国市场打得很响,但随着国产轮胎企业崛起,人们对国货认知增强,中外轮胎竞争逐渐白热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米其林沈阳工厂有多先进?
两大高层,出海访轮胎企业
盘踞中国的外资轮胎厂排行
品牌故事:米其林品牌奇迹
中国轮胎市场八大派系,谁能称王?
我国轮胎产业产能相对过剩 低端同质化严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