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翻拍剧要走出“毁经典”的怪圈(墙内看花)

  近些年来,除去2017年的新版《射雕英雄传》收获了一定的成功外,更多的翻拍剧大都没有再创辉煌,反而成为大众吐槽与批评的焦点。近日,新版《倚天屠龙记》《封神演义》也相继粉墨登场,随着剧情的不断推进,似乎又陷入了似曾相识的“怪圈”,故事空洞、人物形象扁平、改编用力过猛等仍旧成为观众“不买账”的缘由。

每个时代都需要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经典,经典剧翻拍本无可厚非,很多经典影视剧因为拍摄时间较早,在画面质量、技术手段和风格类型上无法满足新时代观众的审美需求,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活力。然而,相较于过去,当下的影视剧拍摄无论是在资本投入、技术支持、服装造型、画面质感及后期制作上,都已经远远超过了当年经典剧的拍摄条件,又何以拿不出让多数观众满意的作品?

其实,不少观众对当年“经典剧”背后的故事并不陌生,甚至很多故事已成激励人们进步的“佳话”。老版25集《西游记》从1982年到1988年总共拍摄了6年,87版《红楼梦》拍了3年,94版的《三国演义》1987年筹拍,1991年正式开拍,到1994年拍摄完毕。当然,拍摄时间并不能说明什么,当年《西游记》和《红楼梦》剧组遇到的资金和技术困难,也是拍摄时间之长的最大阻力,但是,困难重重之下,老一辈的导演对待原著的忠实与敬畏、对演员和场景地选择的一丝不苟精神,还有演员们那种忘我付出、不计代价的奉献精神,才是决定他们在贫乏年代也能创造出经典的根本原因。博客群发软件免费推广软件友情链接出售

反观现在,在“赚钱快”“多赚钱”的现代商业逻辑中,又隐藏着影视剧制作各方互相角力的复杂动机,不少翻拍剧大多将重心转移到“偶像剧”“推新人”的包装上,“小鲜肉”的颜值和大众欢迎度、画面特效的包装等,已经成为快餐化、浅层次娱乐情境下的主要“看点”,诸如对原著的理解囫囵吞枣、浮于表面、演员形象与气质与原作差距甚远、故事内容没有呈现原作的精神内核、改编的剧情胡编乱造、缺乏张力等,已经成为很多翻拍剧共同的“硬伤”。不少翻拍剧打着“致敬经典”“致敬情怀”的旗号,却在做着“解构经典”“颠覆经典”“破坏经典”之实,在一轮又一轮的话题争议中,“翻拍剧”似乎已成“毁经典”的代名词。

不得不承认,过去的年代可供人们选择的电视剧本就少之又少,物质贫乏、精神食量稀缺的年代也是容易造就“经典”的年代。如今,电视剧拍摄和制作已经进入了商业化、规模化生产的时代,人们的可选择面也远远超出了过去,再造“经典”也并非易事。但是,也要看到,人们的需求也是多元化的,大众对经典的需求与渴望并没有降低,经典在新的时代依然有其独特的价值和魅力,只要精心创作,也还是能够涌现出紧跟时代发展、满足观众需求的“上乘之作”的影视剧。

(作者单位为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9电视剧观察:翻拍剧成热潮
新天龙八部遭吐槽,武侠剧热度退散,武侠小说已成明日黄花
翻拍多 凸显原创弱
翻拍剧雷人,但“骂死”翻拍剧对谁都没好处
《李卫当官》将翻拍?改名为《布衣青天》,张若昀挑战徐峥一角
张涵予版宋江能否逃过反翻拍剧的板砖!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