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凌宗伟:评郑桂华老师《荷塘月色》

吃透教材才能顺应课堂,才能成就学生

凌宗伟

纠正一下刘老师的介绍,“著作等身”不是我们这些人追求的,‌‌有的人就喜欢“著作等身”。“著作等身”在我的词典里是“蛀虫”的“蛀”,今天是一个制造垃圾的时代,‌‌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制造文字垃圾。‌‌所以当我一旦发现有人用“著作等身”来炫耀的时候,就对他保持高度的警惕,‌‌这是题外的话。

今天交给我们一个话题是“课堂观察与评价”,这个话题是一个有一定的理论要求和实际操作难度的一个话题,‌‌同时又是老师们‌‌相当希望能够了解的一个问题。‌‌主办方选择这样一个话题的背后隐含着某种价值取向。‌‌当然更重要的是,‌‌因为新的高中课程标准,‌‌各科都提出了评价要求,‌‌这是以往的课程标准里面没有的。我想,在上午郑桂华老师的分享中‌‌大家已经感受到了。

今天上午(112日)郑桂华老师给我们提供了一堂新课程理念下的阅读教学课,‌‌我们不能说是范本,至少可以说是‌‌一个供我们讨论的话题。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上午的课。‌‌说实话,在今天像郑老师这样的“青抄”的‌‌课已经很少见了。‌‌我明天上也会用课件,不过没有课件的语文课我也能上。在互联网生态下,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或者专业部门今天来评价我们这些老师上课的时候,‌‌似乎没有多媒体就是不合格的课。‌‌但是我想讲的是,在今天这样一个生态下,如果不重视板书的课堂教学,‌‌如果不重视板演的课,‌‌我就认为是不合格的课。我想提醒各位同仁‌‌注意的是,尤其是在互联网生态下、‌‌多媒体使用泛滥的生态下,必须返璞归真,必须重视板书的设计和使用。‌‌为什么?‌‌在心理学上来讲,‌‌现场的板书和我们PPT所呈现出来的内容,‌‌对学生所产生的刺激或者影响的效果是不一样的。但是我们很少有人意识到这样的问题。郑老师的板书‌‌看上去是“随意”的,‌‌但你们有没有发现这个“随意”的背后郑老师是有认真的思考,或者说是有着精心的设计的,但因为许多内容又是现场生成的,不严谨,不够美观也是现实,我更想说的是,写得多了一点。

‌‌可能今天大家感触最深的应该是郑老师在分享的时候所说的《‌‌荷塘月色》她读了100多遍。‌‌第二,今天这堂课,她用的是第4种上法,她还想有第5种方法。“多元解读”我们讲了这么多年,我们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教了这么多年同一篇课文,‌‌我们尝试过第2种上法、‌‌第3种法、第4种上法吗?‌‌你们更不知道的是,我8:00去敲她的房门时,‌‌她还在书写‌‌今天要呈现给你们的这堂课的教案,她告诉我,这是这种上法的第4个教案了,但是,我在她的课上看到的是第5个教案。

我们两个人虽然见面的机会不多,但是在价值取向和对语文教学的理解上,是有一些趋同的。‌‌可能在今天、明天的讲座以及课堂上,你们会看到我讲的许多的内容,‌‌可能是会跟郑老师上午所讲的有呼应的,‌‌而这种呼应并不是刻意的,在我所准备的PPT中就有。‌‌比如她今天谈的关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之间关系的那张图,我也做了个类似的;她谈如何读《红楼梦》,我明天也会跟大家讲。

我们如何和评价一个教师的教学?‌‌首先,我认为要看一个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立场,所谓态度是不是能不断地修正自己的教案,‌‌所谓立场,就是是不是真的做到了“‌‌以人为本”。我以为郑老师今天的课这两点都做到了。我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教学设计必须贯穿在“课前”“课中”“‌‌课后”》,我们今天在郑老师上午的课上是不是看到郑老师也是在不断地调整设计?‌‌当然更重要的是,要看上课的教师‌‌心中有没有“人”。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谈语文这一概念时依然强调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结合。对这个说法,我们不要太熟悉了,但是,在实际的课堂教学当中,‌‌或者我们在实际的教学生活中,‌‌真的体现了教师应有的人文情怀没有?‌‌我想,上课前郑老师一直纠结的一个问题‌‌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示范。她总是纠结于舞台上的灯光太亮,刺得学生的眼睛睁不开,所以,她一再提醒学生眼睛睁不开就不要抬头。‌‌然后要求工作人员把灯关掉。‌‌什么叫学生立场,‌‌什么叫儿童立场?道理我们人人都知道。‌‌前天我在某校听了一天的课,也做了点评,他们的课堂就很少看到他们所说的“儿童立场”。‌‌示范课、公开课多少有表演的成分,这是可以理解的,但不能过。郑老师今天这这堂课,‌‌课前没有跟学生事前的沟通,只有现场沟通,但可贵的是她总是在根据现场的沟通的情况来调整今天的课堂教学。

第二点,我觉得语文老师用词造句,就应该成为范本。无论是自己的表达,还是学生的表达都要尽可能规范一点、准确一点、简洁一点。尤其是在学生的表达的时候,我们要及时对学生的表达提供引导,使他们的表达尽可能的规范、清楚,有理有据、合乎逻辑。语文老师上课就是用自己的教学语言来涵养学生的语言,‌‌提升学生的语言素养的。在课堂上有这样一个片段,前面一位男生发言层次不是太清楚,郑老师就提醒他,能不能有点层次,这位男生一下子做不到,后面一位女同学替他回应,但却谈到文章的脉络上去了,按‌‌理说,这位女孩子对文本的理解,‌‌可能比前面那位男孩子的理解要到位。‌‌但郑老师给同学们提出来的问题是,能不能把自己的表达分分层次。‌‌所以,她强调‌‌认真倾听很重要,要‌‌迅速地捕捉讲话人表达的要点。听清楚,才有可能讲明白,这也是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尽管这女生的表达很有深度,‌‌郑老师依然没有放过她的表达跟老师提出来的问题‌‌不在一个频道上这么一个细节,并及时给予了提醒。要注意倾听,表达精准一点。准确,是要贯穿在整个课堂教学当中的,还要简明。注意,要尽可能做到精准简明。这就是郑老师是给我们提供的一个范本。语言学习,首先要让学生的表达准确,‌‌然后还要简洁,‌‌还要有层次,‌‌无论是书面表达还是口头表达,都应该如此。当然另外还有概括与提炼的能力。

‌‌郑老师在上课与讲座中有一个词语出现的频率很高,那就是“转化”。‌‌听到这个词时,我真的感同身受。‌‌我退休以后主要做入校指导,入校指导是对学校的教育教学的全方位的指导,‌‌其中有个重要的指导就是教学指导。‌‌在教学指导当中,我给老师们一再强调的就是,要善于“转化”或“替换”。‌‌所谓的好老师的所谓好的教学,其实就体现在他迅捷的转化意识,‌‌把教材的内容转化为学生熟悉的内容,‌‌把书面的语言转化为学生能够接受、可以理解的语言,‌‌更具体的就是通过自己的示范和引领,‌‌让我们的学生去心领神会,并能举一反三。或者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去理解,那就是由此情此景到彼情景的迁移。‌‌我们从郑老师直白简单的话语里面又可以看到什么?又可以看到我们一再强调的“替换”‌‌或者说是换个表达,也就是从不同的角度去看问题。这‌‌背后就是新课标提出来的所谓思维素养。‌‌我们毛病在为了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只要学生的表达没出什么大问题,就顺着往下。

‌‌郑老师,还讲到一个少于生多的问题,‌‌她主张,少一点,深一点。可‌‌我们的取向是什么?是多一点,全一点。‌‌请问各位同仁,40分钟、45分钟,学生到底能接受多少?‌‌在我的认知里,‌‌多就是少,少就是多。贪多嚼不烂,‌‌我们都挂在嘴上,‌‌但在教学的时候就往往担心教少了,没有教全。‌‌骨子里‌‌就是,该讲的我都讲了,‌‌考得到考不到,‌‌那是他们的事情。‌‌不知道我这个揣度是否靠谱?‌‌该讲的我都讲过了,该练的我都练过了,学生没有掌握,‌‌没考好,‌‌我们还会责问,不是讲过,练过吗?‌‌说得难听一些,我们所做的多数是为以后推卸责任做铺垫的。

‌‌在我的认知里,看一堂课就如看一篇优美的文字,有没有前后照应,收尾呼应,起承转合是不是自然。‌‌上课伊始,郑老师就让学生默读课文,读好了问他们读明白了没有,有没有点感觉(走上来就让学生默读课文,从表演效果上来看,是有风险的,我一般不会这么做,我喜欢走上来就通过某种手段让学生兴奋起来)。课上了一段时间,进入交流关节的时候,郑老师有一次问,现在有没有感觉呢?郑老师在课上老是出现“感觉”一词,知道其背后是什么吗?‌‌这背后就是郑老师的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我感觉她今天这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希望学生在散文要找到作者的感觉,以及自己的感觉。也就是说今天郑老师的这堂课,或者说她的第3种上法,就是要让学生从中读出自己的体验到的感觉。‌‌所以在课快要结束的时候,他又追问了开头说没有感觉的那个男孩子是不是有了些感觉,‌‌请他把现在的“有一点感觉”说一下,‌‌还追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你能把作者回到家的感情用一两个词语来表达一下吗?这就是提醒学生要善于提炼概括。在此基础上,郑老师做了一个总结:‌‌散文的要义就在要写出此时此境的,这一刻的真实感受。注意,在我们的认知里,教散文,要讲什么“形散而神不散”,要讲什么“单线”“复线”,什么托物寓意,‌‌什么借景抒情之类。‌‌而郑老师在今天的课上这些都没有‌‌谈到。

郑老师今天还给我们提供了另外一个思路,就是有可能她会抓住《河塘月色》的比喻来上。‌‌其实这不是什么新鲜东西,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有一个所谓的“得得派”,主张“一课一得”,‌‌这和今天上午郑老师介绍的“CECD提出的2030年学习框架”模型其实是一致的:‌‌少一点,深一点。少就是多,‌‌多就是少。‌‌但一旦是舶来的,又有了一张图,‌‌大家就觉得很新鲜,‌‌很有学理。‌‌问题是我们很少会从学理上去思考与研究,很少去探索如何能给人以新鲜感。‌‌说白了,还是因为我们读书太少,‌‌我们对教育教学理论、脑神经科学、‌‌教育心理学关注不多。为什么?‌‌这些书太绕脑了,读不进去。‌‌难读,就不想读了。‌‌但是要知道教育教学是有规律的,‌‌所谓规律是什么?就是科学,‌‌科学是经过实证研究证明的,‌‌它是基本的原则和方法。‌‌《教学中的心理学》的作者认为,好的教学,部分是艺术,部分是科学。‌‌艺术是什么?‌‌艺术就“相机而教”,科学就是“遇物则诲”,就是“因材施教”。‌‌我认为郑老师的课体现出来就是艺术与科学的结合。更多地体现的是大家所熟悉“动态生成”,是生成性教学。‌‌虽然有预设,但是这种预设是跟学生现场的状况紧密的勾连在一起的,‌‌是顺着学生的状态去教学。‌‌这就是艺术,取决于她的个人的天赋、学识、‌‌经验;部分是科学,就是按教学原理来教。我们不是强调发展性教学吗?刚才讲的有没有感觉,‌‌你现在有了一点感觉吗,‌‌到将这个感觉说一说体现的就是发展性教学的原理,也是“SOLO”原理下的教学,即香港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比格斯创建的“SOLO分类评价理论”指导下的,以等级描述为特征的质性评价方法的教学指导思想。当郑老师提出,我们说《荷塘月色》这篇文章很经典,‌‌请同学们说说经典在哪里?‌‌我就发了个朋友圈:这堂课要结束了,到了小结的环节。这也是教学原理使然,没有复习的教学是不完整的教学,没有总结的教学也是不完整的教学。关于这个原理我们可以看看《教学七律》。

总结一下,吃透教材才能顺应课堂,才能成就学生。

当然这堂课也有不足,那就是为了给大家看到完整的表演,拖了几分钟,总时长上了50分钟。当然,主办方也没有给她限定这堂课上多少时间。

下面言归正传,谈课堂观察与评价。

附:

这是课后郑桂华老师发在朋友圈的一段文字:九十年代开始教《荷塘月色》,第一次教语言的品味,第二次教意境的鉴赏,都是按照教材的单元目标设计的。第三次教的是梳理抒情散文思路的策略,设计发表在《语文学习》上。这是八年后重新教,在词语、句式的推敲和情感脉络的梳理中,体会“进荷塘之难”与“出荷塘之易”,体会作者对“家”的复杂情感。谢谢南阳一中高一23班的学生,让我体会到文学教育的乐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乐”字从何说?
[转载]2009年河南省优质课大赛一等奖《荷塘月色》教学设计
品文章之美 析文章之妙
2019年第93篇:【教研有味】之教师也需要不断学习
名师风采:线上研修碰撞思想,线下教学更上层楼---记孙东霞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第三次线上课例研究 ​
《荷塘月色》与《故都的秋》比较教学(听评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