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杨家将的后代哪去了?一支割据地方长达600年,历经宋元明三朝

明代作家熊大木以宋代著名军事家族杨氏为原型所著的英雄传奇系列故事《杨家将》流传至今,使得这个满门忠烈的家族为老少妇孺所熟悉。

以此为原型的影视作品也不在少数,一经播出便能引起观影热潮。

之所以杨家将的系列故事如此受欢迎,除了杨家英雄们传奇的人生经历以外,更重要的原因还是他们的血气方刚与忠义精神值得敬佩颂扬。

历史上的杨家将可谓是一口金刀八杆枪,战功赫赫,打得辽兵闻风丧胆,对朝廷可谓是功不可没。

像这样一个美名远扬的军事家族,最终却因为后继无人和北宋朝廷的刻意打压而在历史上渐渐沉寂下去。

可杨家将真的就此绝后了吗?其实不然,杨家的血脉其实并未断掉,有一支甚至割据地方长达六百年,历经了宋元明三朝。

一、杨家三代人的荣光与沉浮

与小说的演绎不同,在真正的北宋历史上,杨家将其实主要指的是杨家三代人:杨继业、杨延昭和杨文广。

杨继业本名叫杨重贵,其父亲杨信在五代的动荡时局中先后归附过后汉和后周,为了攀附人情,他派还是少年的杨继业到太原去结交当时的河东节度使刘崇。

杨继业深得刘崇栽培,并且战功赫赫。在《辽史》中也曾提及他与辽将耶律斛轸的对话,可见他在对手辽国眼中是不容小觑的对手。

很快,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终结于北宋王朝的建立,杨继业归降北宋,改名杨业。

因为杨业曾经有对付辽国的丰富经验,宋太宗也不拘一格选人才多次提拔嘉奖他,杨业自然也不负众望,多次凯旋胜利,深得太宗赏识。

只可惜,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杨业的骁勇英明也引起了众多同僚的嫉妒不满,其中最眼红的便是潘美。

雍熙三年,辽军大举进犯攻破寰州,杨业一行人此次的任务主要是保护百姓撤退,无需跟辽军正面对战。

可惜由于护军王冼等人联合潘美一致坚持正面交锋,杨业力争无果,只好硬着头皮正面迎敌,难挡对面数十万大军,被擒后坚贞不屈,绝食而死。

杨业死后,杨家的接班人成了杨延昭,他继承了杨业的军事作风,与将士们同甘共苦,军令严明。

杨延昭受朝廷任命,严守边防二十几年,威名远扬。

杨延昭又名杨六郎,在杨家将的诸多演义故事中,认为杨延昭是杨业的第六子才得其名,其实不然。

当时的辽国人有迷信称天上的北斗七星中的第六颗是专克辽国的,而杨延昭的名号在当时对辽国来说具有极大的威慑力,因此便称他为杨六郎。

杨延昭一生恪守职责,在边疆保护百姓,为抵御辽军奉献了全部的精力与热血,深得百姓爱戴,延续了杨家在军事领域的美名。

杨家的第三代接班人为杨文广,在杨家将的传奇和影视作品中,通常把杨文广写作杨宗保和穆桂英之子,可在历史上,他是杨延昭的儿子。

北宋名臣范仲淹对杨文广有知遇之恩,曾一度赏识他的才能,与他同行。

而后杨文广跟随狄青南征,尽管此时杨文广还并未真正建立功绩,可宋英宗念他是名将之后,又在随军中有苦劳,便提拔他做了成州团练使。

很快杨文广参与了与西夏的战斗,他这时才终于展现出了军事上的谋略才能,迅速判断好了战争形势,占据有利地形,大获全胜。

经此一役,杨文广更加得到了皇帝的重视。杨文广急于报效朝廷,又针对宋代与辽国的局势积极建言献策,只可惜还未等到朝廷答复,杨文广便得了重病,抱憾离世。

杨文广虽并未像祖辈父辈一样来得及大展身手,但忠心可嘉,并未辱没杨氏家门,唯一的遗憾便是终其三代都未能实现平定北方的理想。

此时的北宋的朝廷也因重文轻武、冗兵冗官等积弊而难以重振雄风,生不逢时,杨家也就在不济的时代里慢慢没落了下去,三代之后,都未曾在《宋史》留名。

二、后人何处

欧阳修在《供备库副使杨君墓志铭》曾这样评价杨氏家族:“父子皆为名将,其智勇号称无敌,至今天下之士,至于里儿野竖,皆能道之。”

不过这样一个声名显赫又受人爱戴的家族真的就这样从此没落,断代而终了吗?

明代学士宋濂经过一番考据,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原来杨家的血脉一直繁衍着,甚至并不能算是没落,他们的后人其实也是做出了一番有模有样的作为。

宋濂将自己的考证结果写在了他亲自编撰的《杨氏家传》中,原文大意为:杨延昭的其中一个儿子杨充广在南征时与播州的杨昭对照家谱并溯源后发现本是一家。

因杨昭膝下无子,杨充广便把自己的长子杨贵迁过继给了杨昭。

因而播州杨氏自此也便成为了杨家将的后人,一直到明代都始终是播州主人,地位显赫。

甚至在南宋时,播州杨氏也曾奋力抗敌,成为抗击元朝的重要力量之一,颇有杨家三代良将昔日的英勇风范。

而播州杨氏能够绵延香火数百年,一面有赖于地势较为偏僻,远离中原核心区,山高皇帝远,乐得自如,相对来说位置比较稳固。

另一面则正应了那句俗话“识时务者为俊杰”,播州杨氏善于审时度势,见机行事,先后同元朝、明代朝廷达成一致,得到了历代统治者的赏识与信任。

相继担任过播州的安抚司、宣抚司和苗疆土司之职,保住了本族在播州一带的地位和势力。

直到万历年间,播州杨氏的后人杨应龙起兵对抗朝廷,最终身败名裂,播州杨氏这才被彻底没落下去,风光不再。

但是纵观历史风云变幻,杨氏这一族却仍旧走过了数个王朝,统共二十九代人,历时有六百余年之久,自然也有他的道理。

回首史海,前人昭昭

如今距离宋代已过去近一千年,无论是演义和影视中的血泪传奇,还是正史中的荣辱沉浮。

不可否认的是,兵荒马乱的年代里,杨家人以忠义傍身,身体力行地诠释着良将对国家的赤诚与献身,无愧人们千百年的尊重与传颂。去年买了一身,不是很喜欢,

到了现代,我们仍然能够在四川省绵阳市梓潼县找到杨家散落在民间的第三十七代后人杨开华老人。

和平年代早已不需要过戎马倥偬的生活,但作为杨家将后代的杨爷爷仍然能够耍几套杨家枪法的招式。

不过除此之外,他的生活和身边其他老人并没有什么不同。

拂去对历史的装饰演绎,真正的杨家结局并没有像野史轶闻渲染得那般惨烈。

毕竟无论时代如何跌宕,史官如何书写历史,大部分人只不过是凡人,静静地在自己的一方角落生活着,本分地繁衍下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家将的后代去哪了?一支竟割据地方600年,历经宋元明三朝
海龙囤与播州杨氏的故事
为抬身价强认祖宗!播州杨氏一族到底是不是宋朝忠臣杨业的后代?
播州杨氏土司
杨家将为何在北宋灭亡时,不站出来救国?其实他们的子孙已变这样
真正杨家将家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