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科研究指南》:怎样从已有文献中找到研究问题

《人文社科文献综述指南》

文科研究的主要形式是“研究对象的言论”。关于这个问题,曾经被文学批评理论称为“互文性”。我们所创造出来的言论,都无法回避这个互文性。互文性,是指在极端的情况下会产生改编、模仿、引用。文科研究都是以过去庞大的言论为根据。只有把握住“互文性”的相互关系,却又不被其所吞噬的人,才能够创造出有意义的言论来。互文性要求我们在论文写作中要充分重视先前研究,通过对先前研究的阅读与批判,提出自己的研究问题。日本学者东乡雄二在《文科研究指南》中通过对先前研究重要性的介绍,引出阅读先前研究的关注点,本次将结合其观点,学习先前研究与自己研究建立链接的方式。

一、先前研究的重要性

论文写作的时候,应该首先从哪里着手呢?论文的构成,一般地说来,由(1)引言、(2) 正文、(3)结论、(4)注、(5)参考文献等构成。其中最初着手的是参考文献,而最后写的才是引言(绪论)。其实,这和实际论文写作的顺序是相反的。

总结参考文献、资料,就是查阅在过去与自己题目相关的先前研究。动笔之前,为什么必须查阅先前研究呢?这是因为在万物之中都有前人存在。当然,在理科研究中,确实就有未曾先前研究的题目。但是,这种不存在先前研究的现象,在文科研究中却非常罕见。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理科和文科查阅先前研究的目的也是不同的。理科研究是为了确认过去是否存在与自己计划完全相同的研究和实验,因为如果过去曾经有过相同的研究和实验,再做一次是毫无意义的。与此相反,文科查阅先前研究,一般是为了将其作为自己研究的参考资料。文科的研究对象,并不是病原体、活断层、超新星这种独立于人类的存在、遵循自然法则的事物,而是文化、社会、艺术、语言等经过人类之手而创造出来的、被人类赋予了一定意义的事物,了解先前研究能更好地设定自己的研究问题,为自己的写作服务。

二、阅读先前研究的注意点

做到这一步,应该说明已经基本上把握住了问题的全貌,知道过去曾经有过怎样的研究。但是处于这一阶段,依然无法动笔。这是因为没有进行属于自己的研究,作为自己研究的开端,可以先批判性地分析、考察先前研究。

阅读先前研究,可以进行批判性的分析、考察。仔细分析、考察现有的先前研究,一定会发现其问题点或疑问点,这个问题点就可以设定为论文的研究问题。设定问题对于撰写论文来讲是至关重要的,特别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注意与先前作者之间的主张和观点对立。

有时候,一个作者主张A,而另一个作者主张B。例如说,关于“语言和思考的关系”这一题目,有“人类的思考受语言的影响”这一说法,也有“人类的思考不受语言的影响,是独立的,具有普遍性的”这样的说法。如果是这样的话,就可以设定支持A或不支持A,支持B或不支持B。还可以假设说法C,只要证明哪种是正确的就可以了。

第二,捕捉先前作者主张的弱点。

如果有一名作者主张A这一假说或者理论,而且其假说或者理论并不能很好地解释现实中所观察到的现象,那么,这一主张就存在弱点。如果要想妥善地对现象进行解释、说明的话,可以补足假说A,也可以构建另一个新的假说。这时就需要找到假说A无法解释说明的现象才行。

第三,避免对现象调查不充分。

判断某主张、观点是否妥当,可以从依据的现象入手。例如,针对“由于观察A现象,得出了B结论”这样的主张,如果有作者对A现象观察不充分而出现误解的话,B这一结论也会出现问题。

第四,注意实验调查的步骤。

如果需要实验或者调查研究的话,应当详细考虑研究步骤。例如,调查对象的数据、数量不充分,或者实验参加者有偏差的话,其结论就会引起疑问。如果将实验、调查的条件再进行整理,便有可能会得出不同的研究结果。

例如,一直到20世纪60年代为止,在心理学领域里,“3岁的儿童不具备分类能力”一直被称为定论。那么在实验中,给孩子提供很多物品,让他进行分类。如果孩子不能很好地将其分类,这就成为定论的依据。但是,如果详细审视这项研究可以发现,实验需要孩子将“衬衫”和“鞋子”,“牛”和“狗”这样的词分成一类,如果要将这些东西很好地分类,必须具备“衬衫”和“鞋子”之上的“衣物”,“牛”和“狗”之上的“动物”这样抽象度较高级的分类。其实,三岁的儿童是具备基本分类能力的,但他们并不具备研究所要求的抽象分类能力。所以,这就被认为他们是不具备基本分类能力,于是便导致结论产生错误。

第五,注意先前研究的整合性。

先前研究作者的主张一定要自始至终具有一致性,不能有自相矛盾之处,如果其中有自相矛盾的地方,就应怀疑其主张、观点是否妥当。

在批判、分析、考察先前研究时,如果充分考虑到以上情况,就一定能够发现其问题点。如果这样还不能发现问题,那就说明这个研究是难以攻下的城池,无懈可击。这就意味着我们已经没有必要在这个题目上再浪费时间了。

然而在现实中,大多数的研究都存在疑问,能够找到其中的“裂痕”,这个“裂痕”正是我们开始研究的切入点。

三、利用阅读记录,设定研究问题

对于先前研究的批判性考察来讲,阅读记录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阅读记录可以是手写记录内容,也可以建立电子阅读记录,重点是对自己阅读的文献留下总结记录,方便后续发现研究问题。

在阅读记录中,应该记录先前研究中的重要思想以及问题点,并对之加以分类。一开始,可能是按照论文题目或者作者名分类,而后期要将其以题目和问题点重新分类组合。将所记录的内容对比一下,其中的关系应该呈现出以下几种形式:

(1)对立关系:互不相容

(2)一致关系:相互一致

(3)包含关系:一种主张被另一种主张所包含

(4)互补关系:互相弥补,相辅相成

通过阅读记录将脑海中的想法外在化,就可以用眼睛看到其中的关系,这样,发现的问题立刻就呈现出来。在重复这样排列组合的过程中,也能探索自己研究的突破口。批判性考察先前研究,并发现其问题之后,就应该将其设定为自己的研究问题。若不如此,就只能滞留在批判阶段而已。点评别人的研究,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记录下来是为了明确问题意识,为进入下一步做准备。通过像这样明确自己将要研究的问题,执笔写作时也能更清晰。
作者:施利娟(科研写作研究所编教研总监助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焦建利教授给他的学生的《文献研读的50个建议》
《批判性思维与写作》读书报告
8个问题与一张表格,告诉你如何批判性阅读文献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文献综述:原则、结构和问题/论坛精华
社会科学研究中的文献综述:原则、结构和问题
如何依据不同目的书写文献综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