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献综述怎么写?五种写法都要会!

在论文写作中,文献梳理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步骤,其负责推动文献评析和塑造研究问题的框架。然而,尽管一些研究者充分认识到文献梳理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却容易陷入文献积累的困境,对读者的理解产生负面影响。为了更有效地呈现文献梳理,我们环顾已发表的C刊论文,总结了5种不同的写作模式,供大家参考借鉴

一、主题重要性+研究基本面概况+研究基本面具体分类

引自《“分而不离”:分家与代际关系的形成》的文段聚焦于“代际关系”研究。在文献综述中,作者首次强调“中国农村的代际关系正经历着巨大的变迁”,并将其定位为近年来家庭研究的核心领域。这一论述具有双重重要性,即明确了研究对象的关键性及其重要性。接下来,作者提及“相关研究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二是……”。这一陈述涵盖了两个主要方向:总体概括了研究现状,即“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并为后续详细介绍奠定了基础。下一步,将会以“一是”、“二是”为线索,逐一详述相关研究的基本面,并贴合文献进行具体展开。

二、主题重要性+主题内涵基本面及分类+运行逻辑基本面及分类+运行成效认知基本面及分类

文中引述自《“扩权强县”政策是否促进了县域经济增长》,聚焦于“新世纪”时段。作者指出该政策作为县域经济增长的有效手段受到决策关注。这强调了研究主题的重要性,反映人们对该政策成效的期许。接着,作者分析了“扩权强县”政策的三个层面,详细介绍了各层面的内涵。这一步骤旨在揭示研究主题的深层含义。为了扎实实践逻辑的讨论,即“政策实践逻辑主要沿着这三个层面展开”,作者将探究政策运行成效,即是否实现了“促进县域经济增长”的期望。作者将各观点分类概括为三类,并逐一展开详细解释。

总体而言,这种表达方式实际上依赖于“理论-实践”逻辑,尤其强调二者的对比,用以展开文献梳理。若选择此方式,先要明确研究主题中理论与实践的内在关联。

三、社会情境A+时间维度+社会情境B+空间维度

摘自《“女大难嫁”还是“男大难婚”》的文字。在文献梳理阶段,作者首先指出“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婚姻家庭一直面临经济社会发展的挑战,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学、心理学讨论”。这实际上是在引入研究的社会背景和相关学科,通过介绍社会情境和学科为后续梳理相关文献做了铺垫。接着,作者详列了贝克尔的研究,因为他首次将经济学的成本-收益分析引入,对后续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考虑到其重要影响,作者接下来介绍了迈克尔,他运用实证方法研究婚姻推迟问题。随后,作者还涉及其他学者的进一步研究。

自贝克尔至迈克尔,再至其他学者,作者对其研究进行了系统梳理。明显可见,这一梳理沿着时间维度展开,按研究时间的先后顺序呈现了该领域的重要研究。在阐述“社会情境A”和研究现状的时间维度后,作者补充提到“工业革命引发的婚恋模式变革,近年中国改革不断深入也悄然发生”。这一表述包含两个关键信息:一是引入新的社会情境“改革”,二是焦点扩展至“中国”。这暗示了接下来将介绍中国相关研究。综观,作者梳理文献的基本逻辑是按照国外和国内研究分别呈现。为了避免过于生硬,他在开篇灵活引入两种社会情境,随后通过时间和空间维度巧妙地过渡到国外和国内研究的梳理。

四、相似对象的早期研究+新情境下新对象研究

以上内容摘自《“新政社合一”:农民合作的集体制度困境》。在文献梳理阶段,作者未直接聚焦最新相关研究,而是先回顾早期研究,即合作社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曾是研究热点。由于现实实践未达预期,热度逐渐下降。为何作者“舍近求远”先回顾早期研究呢?原因在于早期研究受制于当时社会发展,未充分关注“集体制度对农民合作行为的影响”。随着国家推进规模农业,农业经营模式改革成为研究关注焦点。这表明“合作社”研究与当前“农业经营模式改革”问题具有历史渊源。

作者首先回顾早期研究,随后关注新情境下的最新研究,旨在突显研究主题及问题的重要性。通过对比早期与新近研究,揭示出那些不受时代变动而持续具有研究价值的真问题。这是一种较高层次的文献梳理方法。为采用此方法,需明确当下研究与早期对应的关系,并借助“历史-现实”的线索,呈现完整的学术史。

五、权威文献指出的问题+理论论据+实践论据

上述文字摘自《对基层公务员素质缺陷公众容忍度的实证研究》。在文献梳理中,作者首先引用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公报,明确公务员素质存在实际问题。此后,作者指出这一问题“在相关理论和实践探索中也得以证实”。观察到这一点,我们理解作者计划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展开文献梳理。在“理论”方面,作者介绍了两位学者的调查研究和案例分析;在“实践”方面,梳理了多个国家或地区的反腐情况。基于对这些国家或地区的梳理,作者继续深入剖析其反腐差异的原因,推动文献梳理的深入探讨。希望这次改写能够满足您的要求。

与前文不同,第二种写法虽然也包含“理论-实践”逻辑,但表达更为含蓄。而当前表述则更加直截了当,难点在于在“理论-实践”基础上实现文献推导。

小结

我们总结了5种文献梳理的写作模板,虽然各模板在要素及数量上存在差异,但它们共同之处在于设定了特定的维度,将其作为文献梳理的固定“路标”。这些多维度的“路标”整合在一起,形成了相对有序的结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优秀论文写作全指南:从选题到结尾
如何撰写文献综述
论文“讨论”部分的常见失误有哪些?
文献梳理体现条理性和逻辑性的四种基本思路
“文献综述”写作的三个步骤及模板句式
撰写学位论文的形式要求和应注意的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