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献综述“找不到文献”的三个解决策略

 这是 科研写作研究所 的第 3008 篇原创文章 

关于科研写作研究所

“科研写作研究所”公众号由国高集团科研写作研究院主办,是国内人文社科领域专业和有影响力的科研写作研究与教育平台。公司现为教育部高教司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单位、教育部高校学生司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立项单位、人社部国家职业资格培训鉴定实验基地“论文写作指导”师资职业课程证书和教育部教育技术与资源发展中心COSE项目“论文写作能力”学生技能课程招生服务机构。自2012年成立以来,我们已经为国内1000多家高校/科研院所、500多万中青年教师/科研人员以及硕博研究生/本科生提供服务。

文献综述是学术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对于理解特定研究领域的背景、现状和未来趋势至关重要。通过系统地回顾和分析现有的文献,作者可以发现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从而提出自己的研究问题。而在这一过程中,文献梳理必不可少,它需要从现有的研究文献中找到与自己研究主题相关的内容,并对其筛选、分类和分析。通过这一过程,作者能够深入了解各个研究之间的关系,识别研究中的空白点和争议点,从而为后面的研究批评与研究问题的提出打下基础。不过,在文献检索这一环节,很多作者由于选题过于新颖或是检索方法生疏,而出现找不到或是只能找到少量与自己选题相关的文献,导致后面的文献批评只能基于倒推的逻辑展开。但倒推的使用虽然简单,要对其进行合理解释则很难,如此一来,很容易使论文在逻辑上暴露出缺陷。因此,本文将基于三种文献检索方法,以帮助大家解决在文献梳理环节找不到文献的难题。

一、从无到有推导型:A=B+C

很多作者在确定自己的选题后,首先习惯性要做的便是,将整个选题或题目名称直接置入文献数据库中,点击“检索”一番,结果喜忧参半。喜的是,“几乎没有人做过类似的研究,我的论文创新性很大”;忧的是,“没有与我相类似的研究,我的文献综述该怎么展开?”。其实,作者忧愁的这一方面,反映了文献综述逻辑的理解误区。文献综述环节是要还原研究问题的推导提出过程,它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若直接检索选题,那是一套反着的逻辑,必然会出现找不到文献的情况,因为研究问题本身即是创新的。即便是能够找到文献,也会因预设了“问题”,导致文献批评的过程过于刻意、机械,笔者在审稿过程中也发现很多作者确实存在这样的问题。

在基于上述内容明确了文献综述的存在逻辑后,再来看文献检索环节。从现实角度来说,创新有两种来源:一是来自全新的想法或突破;二是在现有知识或技术的基础上进行组合、改进或融合,从而实现创新。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尤其是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要想实现完完全全的创新,几乎不可能。因此就要从第二个角度去思考,即研究问题是在现有知识组合的基础上实现创新的。按此逻辑,如果我们将自己的研究问题看做A,那么在文献梳理环节,我们就要去寻找能够基于“B+C”组合,去推导出A的内容。下面将以《ESG评级不确定性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研究》(《管理学报,2024年网络首发》)这篇论文来详细介绍这一文献梳理的操作逻辑。

这篇文章的研究问题为“ESG评级不确定性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倘若我们直接拿着这一题目名称进行检索,会发现除了这篇文章之外,再无其他检索结果。即便是将这一题目中的关键词进行拆分组合检索,如“ESG评级”“ESG评级不确定性”“企业绿色创新”,也会发现高质量期刊论文文献寥寥无几。而该文作者则是将“企业绿色创新”“ESG评级”分别梳理,因为关于这两者的文献非常多,最终推导出了该文的研究问题。其中,在“企业绿色创新”这一维度的文献梳理上(图1),作者梳理了“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因素”,而在这些内容里,“ESG评级”位列其中。接着在“ESG评级”这一维度的文献梳理中(图2),作者的文献梳理逻辑为:ESG评级结果—ESG评级不确定性—ESG评级不确定性对企业的影响,并最终推导出“ESG评级不确定性很可能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桎梏”。最后,由“企业可持续发展”落到了“企业绿色创新”视角上,并给出两个明确的理由(图3),而这些理由都是与前两段(图1、图2)中呈现的文献紧密相关、前后呼应的。进而,推导出了“ESG评级不确定性与企业绿色创新的关系究竟如何?”这一研究问题。

图3

从上一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如果把B当作一个圆,C也是一个圆,那么A就是B和C两个圆交汇的部分,也就是说A是存在于B和C中的,是取它们的交集得出的。因此,我们在围绕A检索文献时,一方面需同时检索B与C,另一方面需从中筛选“+”类文献,即两者存在交叉的研究,进而推导出A,而关于A的直接文献是不能够直接检索到的。

二、概念扩展延伸型:泛化检索

当选题中的主题词专指度过小时,也会遇到检索不到文献的情况。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对主题词做概念界定或是向上延伸,寻找它的上位词,做泛化处理。通过对主题词的泛化处理,能够减少搜索词的特定性,来增加检索结果的数量,从而筛选和评估出最相关的文献。例如,苹果的上位词是水果,新质生产力的上位词是生产力。其原理为,泛化的主题词通常比具体的主题词覆盖更广泛的主题和概念,而且不同作者可能会使用不同的术语来描述相似的概念。此外,泛化的主题词可能包括了与原检索主题词相关的同义词、近义词或相关术语,这也能够有助于搜索系统找到使用不同表述但内容相关的文献。基于这一检索逻辑的不同,有如下两种检索策略:

第一种对选题中专指度过小的主题词做界定,找出已有研究中与之相类似的较为泛化的主题词,而后直接围绕后者做文献梳理。例如《破碎的自我:“小镇做题家”的身份建构困境》(《中国青年研究》,2021年第7期),该文发表于2021年,但知网检索显示,以“小镇做题家”为主题的学术研究在2020年仅有1篇,这是因为该词在彼时刚被提出不久。在这种已有研究极度缺乏的情况下,该文作者选择了与“小镇做题家”相似的群体进行了文献梳理(图4),并阐释了这样做的合理性——“'小镇做题家’作为一个网络新词,现有的直接相关的学术研究较少,所以本文从'小镇做题家’群体的相似符号特征来综述研究现状。一方面是关于出身农村、进入城市的大学生群体的研究,另一方面是高学历获得者与身份建构的研究”。

图4

第二种是“由大到小”,即直接从宽泛的角度做文献梳理,经一步步缩小,落到既定选题中专指度较小的主题词上。以《控制权理论视角下乡镇干部职业倦怠现象及其治理——基于江西省YF县FX镇乡镇干部绩效考核工作试点的调研》(《求实》,2020年第5期)为例,该文选题中主题词为“乡镇干部职业倦怠”,但在彼时之前,关于“乡镇干部职业倦怠”或是“基层干部职业倦怠”的研究寥寥无几,即便是以句子检索,高质量学术研究(核心期刊)文献也不足五篇。在此情况下,该文作者按照“职业倦怠—公务员职业倦怠—基层干部职业倦怠—乡镇干部职业倦怠”逻辑梳理出了论文所需的已有研究文献。之所以如此可行,是因为“干部职业倦怠”是大环境,“乡镇干部职业倦怠”是大环境出现的个例,所以我们可以基于“干部职业倦怠”的文献梳理来一步步去为文献批评与研究问题的推导做铺垫。

图5

三、技术导向依赖型:句子检索

除了基于以上两种逻辑推理的思路去做文献梳理,知网等数据库中的“句子检索”功能也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检索不到文献的情况。它是一种更为精细的检索方式,允许作者通过输入两个或以上的检索词,在全文范围内查找同时包含这些词的句子。这种检索方式特别适用于寻找包含特定概念或关系描述的句子,从而帮助用户更准确地定位到所需要的相关文献。因为句子检索不仅限于篇名、关键词或摘要,而是可以在文献的全文范围内进行,这增加了检索的灵活性和可能性。而有时候,即使文献的标题或摘要没有直接包含检索的主题词,文献的全文中也可能包含深入讨论相关主题的句子,而句子检索便可以帮助作者发现这些内容。

图6
图7

仍以上面提到的“基层干部职业倦怠”这一主题词为例,在“来源类别”限定相同的情况下,常规高级检索只能检索出12篇文献(图6),而在“句子检索”的模式下,能够检索出40条文献。通过这些直接检索出的文献,作者也可以发现不同文献间在论述上的联系,即使这些文献并未直接引用彼此,但对于作者的文献梳理或理论讨论部分的写作尤为有用,甚至可以直接将检索来的内容用作写作的引用内容,提高写作效率。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句子检索对文献的覆盖面和数量并没有直接影响。如果数据库中相关文献本身就较少,或者检索词过于特殊导致没有匹配的句子,句子检索可能也无法返回更多结果。在这种情况下,作者便需要调整检索策略,比如更换或增加检索词,或者使用其他类型的检索方式来辅助寻找文献。

四、结语

针对广大作者检索不到文献的难题,本文介绍了三种文献检索方法。虽然只是以中文检索为例,但其中的逻辑,尤其是前两种检索逻辑,在英文数据库检索中同样适用。在日常文献梳理或是写作环节,灵活使用这三种文献检索方式,将能够解决广大作者百分之九十的文献检索难题。

作者:胡乐浩(科研写作研究所第二编辑部主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科研写作文章过程查阅文献的技巧
Meta分析|第4期.不可不知的文献检索方法
【文献检索】逆推法:快速寻找兴趣研究领域文献
收藏 | Results的写作原则和常用句式
医学综述写作的一些小技巧…
毕业设计如何搜集资料?,本科论文写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