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铃薯主要虫害的防治

杜守宇   研究员  宁夏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2016427

马铃薯从播种到收获,在整个生长过程中,有许多害虫对它进行危害。由于害虫的危害,使马铃薯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的组织受到损害,影响正常的生长,甚至造成死亡。特别是它的块茎生长在地下,有许多害虫喜欢吃它,把它咬成孔洞,影响它的品质,降低它的使用价值。不仅如此,这些害虫在咬伤组织的同时,还带来病害,或为病害入侵提供方便。所以搞好虫害的防治,是使种植的马铃薯丰产丰收的重要保障。

(一)地下害虫

1、危害与习性:

1)蝼蛄  也叫拉拉蛄、土狗子。蝼蛄的成虫(翅已长全的)、若虫(翅未长全的)都对马铃薯形成危害。它用口器和前边的大爪子(前足)把马铃薯的地下茎或根子撕成乱丝状,使地上部萎蔫或死亡,也有时咬食芽块,使芽子不能生长,造成缺苗。它在土中串掘隧道,使幼根与土壤分离,透风造成失水,影响苗子生长,甚至死亡。它在秋季咬食块茎,使其形成孔洞,或使其易感染腐烂菌造成腐烂。

蝼蛄的成虫和若虫,都是在地下随土温的变化而上下活动的。越冬时下潜1.21.6米筑洞休眠。春天,地温上升,又上到10厘米深的耕作层为害。白天在地下,夜间到地面活动。夏季气温高时下到20厘米左右深的地方活动,秋天又上到耕作层为害。一般有机质较多、盐碱较轻地里的蝼蛄危害猖獗。

2)蛴螬  也叫地蚕,是金龟子的幼虫。在马铃薯田中,它主要危害地下嫩根、地下茎和块茎,进行咬食和钻蛀,断口整齐,使地上茎营养水分供应不上而枯死。块茎被钻蛀后,导致品质丧失或引起腐烂。成虫(金龟子)还会飞到植株上,咬食叶片。

蛴螬及其成虫都能越冬,在土中上下垂直活动。成虫在地下40厘米以下、幼虫在90厘米以下越冬,春季再上升到10厘米左右深的耕作层。它喜欢有机质,喜欢在骡马粪中生活。成虫夜间活动,白天潜藏于土中。幼虫有3对胸足,体肥胖,乳白色,常卷缩成马蹄形,并有假死性。

3)金针虫  也叫铁丝虫,是叩头甲的幼虫。以幼虫为害,春季钻进芽块、根和地下茎,稍粗的根或茎虽很少被咬断,但会使幼苗逐渐萎蔫或枯死。秋季幼虫钻入块茎,在薯肉内形成1个孔道,降低了块茎的品质,有的还会引起腐烂。

金针虫的成虫和幼虫,均可钻入土里60厘米以下的地方越冬,钻入时留有虫洞,春季再由虫洞上升到耕作层。夏季土温超过17℃时,它便逐渐下移;秋季地表温度下降后,又进入耕作层为害。幼虫初孵化出来时为白色,随着生长变为黄色,有光泽,体硬,长23厘米,细长。

4)地老虎  也叫土蚕、切根虫。以幼虫为害。成虫是一种夜蛾,分小地老虎和黄地老虎等多种。地老虎主要危害马铃薯等作物的幼苗,在贴近地面的地方把幼苗咬断,使整棵苗子死掉,并常把咬断的苗拖进虫洞。幼虫低龄时,也咬食嫩叶,使叶片出现缺刻和孔洞。它也会在地下咬食块茎,咬出的孔洞比蛴螬咬的小一些。

地老虎的幼虫,是黄褐、暗褐或黑褐色的肉虫,一般长35厘米。小地老虎喜欢阴湿环境,田间覆盖度大、杂草多、土壤湿度大的地方虫量大;黄地老虎喜欢干旱环境,对湿度要求不高,夏季怕热。它们的成虫都有趋光性和趋糖蜜性。

2、防治方法:上述几种地下害虫各不相同,但又有相同之处。它们都在地下活动,所以防治方法大体一致。

1)施用腐熟的有机肥。农家肥经高温堆沤发酵后,杀死其中的卵和幼虫。

2)秋季深翻地深耙地,破坏它们的越冬环境,冻死准备越冬的大量幼虫、蛹和成虫,减少越冬数量,减轻下年危害。

3)清洁田园,消除田间、田埂、地头、地边和水沟边等处的杂草和杂物,并带出地处处理,以减少幼虫和虫卵数量。

4)灌水。地下害虫危害严重的地块可通过灌水,促使幼虫向土壤深层转移,还错过幼虫最易受害时间。

5)诱杀成虫,利用糖密诱杀器和黑光灯、鲜马粪堆、草把等,分别对有趋光性、趋糖蜜性、趋马粪性的成虫进行诱杀,可以减少成虫产卵,降低幼虫数量。

6)药剂防治

土壤处理:地下害虫危害严重的地块,每亩用48%乐斯本(毒死蜱乳油250ml加水5公斤,喷洒于50公斤细沙中拌匀,制成毒土,犁地时撒入犁沟,也可撒于地表,随即耕翻耙耱,或每亩用48%乐斯本(毒死蜱)乳油450ml25%嘧菌酯(阿米西达)60ml混合,加水200公斤,在播种时喷施与犁沟,进行土壤处理,可兼治丝核菌病;也可每亩用3%乐斯本(毒死蜱)颗粒剂2公斤,或5%涕灭威(神农丹)2.5公斤或3%辛硫磷颗粒剂2.5公斤在播种时撒于播种沟内。马铃薯出苗后受害用48%乐斯本(毒死蜱)乳油1500倍液喷灌。

灌根部每株浇药液100毫升。马铃薯脱毒苗被地老虎危害,可用40%,乐斯本(毒死蜱)乳油1000倍液喷湿地表。

使用毒饵——用5公斤的谷子或麸皮炒半熟拌50%辛硫磷乳油100克,制成毒谷,傍晚在作物行间开浅沟,将毒谷拌入沟内,可诱杀蝼蛄。

拌种用50%辛硫磷按种子重量的0.2%拌种,一般兑水量为用药量的3-4倍,

喷药。地老虎幼虫在三岑前用90%敌百虫800倍液,40%辛硫磷乳油8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和5%来福灵乳油2000倍液喷施。

(二)蚜虫

蚜虫,也叫腻虫。直接危害马铃薯的蚜虫种类很多。

1、危害与习性:蚜虫对马铃薯的危害有两种情况。第一种是直接危害。蚜虫群居在叶子背面和幼嫩的顶部取食,刺伤叶片吸取汁液,同时排泄出一种粘物,堵塞气孔,使叶片皱缩变形,幼嫩部分生长受到妨碍,可直接影响产量。第二种是在取食过程中,把病毒传给健康植株(主要是桃蚜所为),不仅引起病毒病,造成退化现象,还使病毒在田间扩散,使更多植株发生退化。这种危害比第一种危害造成的损失更为严重。

蚜虫有迁飞的习性。蚜虫分为无翅蚜和有翅蚜。有翅蚜可随风飞出很远的距离。它的降落是有选择的,喜欢落在黄色和绿色物体上,特别是黄色物体可以吸引它降落。多风和风速大,能阻止它的起飞和降落。银灰色和乳白色对它有忌避作用。

2、防治方法:一般农民种植商品薯,对蚜虫防治都不太注意,认为蚜虫的危害并不太严重。可是种薯生产就必须搞好对蚜虫的防治,不然生产出的种薯都会带有病毒,会使下一年种植的商品薯造成田间退化而减产。

1)选好种薯田地点:根据蚜虫的习性,选择高海拔的冷凉区域,或风多风大的地方做种薯生产田,使蚜虫不易降落,减少传毒机会。

2)种薯田要远离有病毒马铃薯田:把种薯生产田建在与有病毒马铃薯田距离510公里远的地方,以避免蚜虫短距离迁飞传毒。

3)躲过蚜虫迁飞高峰期:掌握蚜虫迁飞规律,躲过蚜虫迁入高峰期,比如采取选用早播种或进行错后播种等方法,可以减轻蚜虫传毒。

4)药剂防治:

在生长期用药剂喷雾杀蚜。可选用有效成分为5%的来福灵、25%的敌杀死、2.5%的速灭杀丁、2.5%的功夫乳油等农药,每亩用1015毫升,加水50升,进行田间喷雾。根据虫情,隔10天再喷一次。也可选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1000-2000倍液,40%乐果乳油1000倍液进行防治。

()马铃薯瓢虫

马铃薯瓢虫,又叫二十八星瓢虫、花大姐等。除危害马铃薯外,还危害其他茄科或豆科植物,如茄子、番茄及菜豆等。

1、危害与习性  马铃薯瓢虫的成虫、幼虫都能为害,它们聚集在叶子背面咬食叶肉,最后只剩下叶脉,形成网状,使叶片和植株干枯呈黄褐色。这种害虫大发生时,会导致全田薯苗干枯,远看田里一片红褐色。危害轻的可减产10%左右,重的可减产30%以上。一般在山区和半山区,特别是有石质山的地方危害较重,因为马铃薯瓢虫多在背风向阳的石缝中以成虫聚集在一起越冬。如遇冬暖,成虫越冬成活率高,容易出现严重危害。如果冬天寒冷干燥,成虫越冬成活率则低;如果成虫产卵后天气炎热干燥,孵化成活率则也低。一般夏秋之交,瓢虫危害严重。此时成虫、幼虫(刺狗子)和卵同时出现,世代重叠,很难防治。

 2、防治方法

1)防治重点区域:有暖冬、石质山较多的深山区和半山区,距荒山坡较近的马铃薯田。

2)防治指标:调查100棵马铃薯,有30头成虫,或每100棵有卵100粒,就必须进行药剂防治。

3)防治时期:在越冬成虫出现盛期和产卵初期,开始进行药剂防治,并要进行连续防治。

4)具体使用药剂和用量:要选择能杀死成虫、幼虫和卵的农药。可用2.5%敌杀死、5%来福灵、2.5%功夫等菊酯或拟菊酯类制剂,每亩用药50毫升,加水50升,进行田间喷雾。如使用两次以上,则最好以有机磷和菊酯类药剂交替使用,防止瓢虫产生抗药性。

5)消灭越冬成虫:调查成虫越冬场所,用火烧或药剂就地清巢消灭。

 ()潜叶蝇

潜叶蝇能侵害许多作物。在过度使用杀虫剂毁灭了它们天敌的地区,潜叶蝇是一种严重的马铃薯害虫。这种蝇体形小,幼虫在叶片内部钻出很多坑道,干燥以后将导致植株死亡。

防治措施:潜叶蝇有较多的自然天敌,应保护天敌。成虫可以用黏性黄色诱捕物诱捕。必须防治植株开花前受到近1/3的危害。如果需要,应当使用对成虫特别有效的药剂。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斑潜净是一种很有效的药剂,药剂稀释倍数10002000倍,每亩用量2560克。施药时间最好在清晨或傍晚,忌在晴天中午施药。施药间隔5-7天,连续用药3-5次。

()马铃薯甲虫

是我国对外检疫性有害生物。

 1、传播途径

    主要通过贸易往来及风、气流和水流进行传播。

 2、防治方法

   (1)加强检疫。严禁从疫区调种。

   (2)轮作倒茬。中断其食物链。

   (3)人工捕虫。越冬成虫出土高峰期,发动群众人工捕虫。

   (4)土壤处理。播种后越冬成虫出土前,用3%的呋喃丹颗粒剂2.5kg,掺细沙20kg,沟施处理土壤。

   (5)化学防治。

    ①春季防治越冬代成虫:5月中、下旬,马铃薯甲虫成虫出土盛期,进行第一次药剂防治。选用喷洒苏云金杆菌(B.t.tenebrionia亚种)制剂600倍液、2.5%敌杀死3000倍 、5%氟虫腈悬浮剂(锐劲特)375-450mlhm,或20%啶虫脒水剂120150 mlhm,或50%辛硫磷乳油750mlhm,或48%毒死蜱 EC(乐斯本)120-150 mlhm,或2.5%高效氯氰菊酯EC(功夫)300-375 mlhm,对水300 -450kg 进行叶面喷雾,控制成虫产卵和扩散蔓延。

   ②夏季防治成虫和初孵幼虫:在马铃薯甲虫成虫大量发生期和幼虫孵化初盛期,采用上述化学农药喷施防治,不同杀虫剂交替或混合使用。对第一代幼虫进行2次大面积化学防治,包括对寄主杂草的防治,有利于降低第二代甲虫田间种群数量。选择第二代幼虫发生高峰期分2次开展化学防治;

   ③秋季防治入土成虫:马铃薯甲虫成虫入土越冬前,选用上述药剂均匀喷施,降低马铃薯甲虫越冬基数。

   ④秋季马铃薯茎秆处理:对已收获马铃薯,茎秆用50%辛硫磷1000倍液喷施处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园林花卉主要害虫群防方法
草坪虫害防治一篇全!
草坪虫害与防治
秋马铃薯病虫害的综合防治!青枯病、黑胫病、炭疽病
草莓虫害全集(内涵清晰图片),一篇在手,天下我有!
辣椒虫害(转)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