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河北农业跨越式发展的潜力在哪里

  核心提示

  农产品的质量关乎亿万人的生命健康,而土壤质量是农产品质量的基础。土壤质量如何,往往由于人们不了解而常被忽视。河北省地质调查院承担的“河北省农业地质调查”项目,历时8年,经过科研人员大面积、多介质、多参数、多指标的地球化学调查,通过精确分析和科学评价,揭示了河北省土壤质量现状:河北大地土壤环境质量优良;发现了大片“富硒土壤”;“名特新优”农产品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土壤固碳潜力巨大……该项目将河北农业潜力挖掘出来,展现在人们面前,为河北省农业跨越式发展指明了方向。

农业种植结构规划建议图

  1、土壤环境质量优良

  经调查,河北平原98.68%的土壤符合无公害要求,97.98%区域的土壤达到绿色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这2个数据标志着河北大地土壤环境质量优良。

  依据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T15618-1995》,河北平原一级土壤面积比例在93%以上,一、二级面积比例之和高于99%,适用于农田、蔬菜、果园等用地。

  根据我国《海洋沉积物环境质量标准(GB18668-2002)》,河北省近岸海域沉积物中汞、铅、锌、砷等4项元素含量均满足一级标准,适用于海洋渔业、海洋自然保护区、海洋养殖区、海水浴场、人体直接接触的海上运动或娱乐区等。

  依据我国《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河北省近岸海域底层水,砷、汞、镉、铅、铬元素含量全部符合第一类水质标准,适用于盐场、食品加工、海水淡化、渔业和海水养殖等用水。

  根据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T15618-1995》,河北平原九大地级市城市土壤中,满足二级以上质量标准的城区面积所占比例均在96%以上。

  据河北省农业厅《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DB13/310-1997》,河北平原98.68%的农用地,满足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的要求。项目所采288件小麦和327件玉米样品中,无公害小麦比例为98%,无公害玉米比例高达99%。在主要蔬菜生产基地取根菜类、叶菜类、果菜类样品300件,铬、镉、汞、砷、铅元素全部符合国家无公害蔬菜标准。

  2、新发现“富硒土壤”

  经调查,在河北平原的石家庄-邢台-邯郸和唐山市开平-古冶一带发现了大规模富硒土壤带,这在我国土壤缺硒的北方地区实属珍贵。现代科学已经证明缺硒能导致癌症、肝病、心血管病、糖尿病、前列腺病、白内障及儿童发育不良等40多种疾病。因此,专家呼吁:缺硒易患病,补硒好处多。

  按照国际上普遍接受的硒含量大于每千克0.4毫克富硒标准,调查首先在石家庄―邢台-邯郸一带圈出富硒土壤1800平方千米。石家庄富硒土壤主要集中在市区、正定、栾城、藁城、赵县等地,邢台主要集中在宁晋县、邢台市区、邢台县等地,邯郸主要集中在邯郸市区、峰峰矿区、磁县、武安、永年等地。富硒区内硒元素平均含量为每千克0.56毫克,最大值为每千克2.37毫克。该区是河北省大宗粮食作物的重要生产基地,初步查明该土壤上种植小麦现已达到富硒小麦标准。此外,富硒区内玉米、果品及蔬菜、猪肉、鸡蛋等硒含量亦明显高于非富硒区。其次,调查在唐山市开平-古冶一带还发现了400多平方千米富硒土壤。

  另外,测试还发现该区域小麦中锌平均含量每千克32.14毫克,玉米锌平均含量每千克21.85毫克,分别是我国面粉平均含量的2倍和玉米1.3倍。锌是参与免疫功能调节、促进生长发育的一种重要元素。近年来,添加锌元素的奶粉、食盐等食品不断增多,天然的富锌产品比单纯的添加更具吸引力。因此专家呼吁,开发富硒和锌产品,保障人类身体健康。

  3、“名特新优”有广阔空间

  经调查研究,明确了河北平原的“名特新优”产品适宜生长环境(地质背景、地球化学条件、气候等),规划了它们适宜种植区和海产品的养殖区,扩大了“名特新优”发展空间。

  河北省是农业大省,河北平原粮食总产量占全省的93.4%。全省“名特新优”果品众多,其中京东板栗、金丝小枣等驰名中外,深受消费者青睐。项目对大宗农作物小麦、玉米、棉花、主要蔬菜及京东板栗、沧州小枣、太行山大枣、宣化葡萄、赵县鸭梨等“名特新优”果品的地质条件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微量元素与农产品品质之间的关系,综合考虑气候、地貌、地质、土壤、地球化学元素等因素,建立了农作物地质环境因子比配模型,圈定了优质产地种植适宜区:

  9种作物类型种植区。包括大宗作物小麦(含优质强筋麦)、玉米双季区;棉花种植区;花生等经济作物种植区;果林区(包括京东板栗、张宣葡萄、金丝小枣、太行山大枣、鸭梨等种植区);粮棉套种区;水稻种植区;蔬菜种植区;富硒农产品开发区;作物种植结构调整区。

  9个近岸海域功能区。根据海底沉积物地球化学环境质量、地质、地貌特点及沿海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对河北省近岸海域提出区划建议,将近岸海域划分为盐田区;滩涂养殖区;底播贝类养殖区;筏式贝类养殖区;鲍鱼、海参养殖区;藻类养殖区;鱼蟹类养殖区;休闲观光区;港区。

  4、土壤固碳潜力巨大

  土壤固碳潜力调查研究是该项目的创新内容。土壤固碳效应是指土壤吸收大气中的碳并使其固化在土壤中的作用。土壤固碳效应可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缓解温室效应,对解决地球变暖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该项目利用网格化、高精度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数据,计算了河北平原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储量,编制了有机碳密度分布图。我国农业土壤有机碳平均密度为每平方米3.84千克,河北省两大主要土壤类型潮土和褐土表层土壤有机碳平均密度分别为每平方米2.14千克和2.51千克,低于国内均值。

  据河北省1979年第二次土壤普查数据估算,上世纪70年代末河北平原土壤有机碳总储量为123.84百万吨,2005年土壤有机碳总储量为176.85百万吨,净增53.01百万吨,26年中增加了42.8%,全区大范围内有机碳含量增加,显示出“碳汇”特征。

  河北平原土壤有机碳含量平均值为0.82%,仅为全国土壤平均值的45%。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为每平方米2.24千克,显著低于美国、欧盟、全球及全国水平,尚有巨大的“碳汇”空间。以全国耕层土壤平均有机碳密度计算,河北平原表层土壤大约有91.30百万吨的固碳潜力(潮土68.22百万吨,褐土23.08百万吨),河北平原土壤固碳潜力达365.86百万吨,经济价值巨大。

  5、土壤污染范围小具有可控性

  调查表明,河北平原的土壤绝大多数是好的,由于近年工业的发展,个别地区出现重金属污染的情况,但范围有限且为人为因素所致,只要加强管理可以减少和避免污染的情况发生。

  区域性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富集,具远期隐患。河北平原表层土壤与自然状态相比,汞、镉、铅、锌、铜等元素具富集特征,污染物来源主要是工、矿、电业废气、城镇居民燃煤等形成的大气降尘。随着全社会城镇化、工业化速度的加快,势必会影响到土壤环境质量。因此,控制污染物排放具有深远的社会意义。

  局部农田重金属镉超标。污染源主要是磷肥,其次是污水灌溉。

  部分水域周边表层土壤铜、铅、锌、镉等重金属元素明显富集。污染源为众多的个体小冶炼厂排放的废气、废渣,蕴含着较大的生态风险性,相关部门应加强治理。

  区域性高氟水与地氟病问题。部分地区出现带状及片状高氟地下水,总面积14086平方千米,浅层水氟含量一般为每升1.0~3.0毫克,最高可达每升6.04毫克。饮用水可能是主要的风险源,有必要对饮用水进行氟净化处理。

  区域性高、低碘水与地甲病问题。部分地区碘含量大于每升1.0毫克,超过卫生限量标准的5倍。低碘区集中在山前冲积扇平原,浅层地下水碘含量不足每升0.01毫克,高低碘风险共存。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开展碘摄入剂量与人居安全效应研究,因地制宜,酌情补碘或不再补碘。

  6、发挥农业潜力,专家如是说:

  “河北省农业地质调查”项目负责人马忠社、张秀芝就如何发挥农业潜力,促进河北省农业跨越式发展提出了宝贵的建设性意见。

  (1)打造石家庄-邢台-邯郸及唐山市开平-古冶富硒农业经济带。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逐渐提高,富硒食品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追捧,开发富硒产品能够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据了解,江西的富硒大米卖到十余元一斤,富硒鸡百余元一只。河北省的富硒区也是优质小麦、玉米及蔬菜、水果主产区。据预测富硒小麦粉市场价可达每千克5元,比一般面粉高出2元。仅此一项估算,河北3400平方千米(510万亩)富硒土地每年即可增加收益51亿元。

  因此,建议河北省政府有关部门,设立专题“河北省石家庄-邢台-邯郸富硒土壤调查与评价”、“唐山市开平-古冶富硒土壤调查与评价”,调查研究内容为:富硒土壤分布范围及富硒水平、硒元素物质来源、富硒土壤的农作物适宜性评价、富硒农产品开发规划研究等;打造石家庄-邢台-邯郸富硒农业经济带和唐山市开平-古冶富硒农业经济带,并将其纳入全省农业经济规划;由政府搭台企业唱戏,建立省级专门的管理机构,制订统一的富硒农产品开发实施方案,制定富硒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注册全省统一的富硒农产品商标,建立相关的技术指导和监督队伍,鼓励企业开发富硒农产品。

  (2)充分利用清洁土壤优势,大力发展无公害和绿色农产品。

  河北平原98.68%和97.98%的区域土壤符合无公害和绿色农产品产地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建议河北省巩固农业大省地位,充分利用农业潜力和北京经济圈地理优势,实施绿色农业、精品农业战略,大力发展无公害、绿色及特色农产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同时,利用区域地球化学资料,合理指导农民施肥,减少施肥盲目性。如冀中南山前冲积扇平原减少施用氮肥,而冀东平原增施磷肥,砂性土壤适当施用微肥,从而降低农耕成本,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

  (3)深入开展土壤固碳潜力研究,探索实现“碳交易”的途径。

  有关资料显示,2009年全国完成国际碳交易业务2232个,获得了良好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如湖南石门县2009年成交了7笔碳交易业务,总计二氧化碳减排量达到45.52万吨,每年收益364.13万欧元。国内的碳交易价格一度在每吨二氧化碳当量5欧元~8欧元,按此估算,河北固碳潜力相当于365.2百万吨二氧化碳当量,蕴含经济价值18亿欧元~29亿欧元,按目前汇率,相当于165亿元~266亿元人民币,可见河北平原巨大的固碳潜力蕴含巨大的经济效益。建议进一步开展农耕土壤的固碳潜力研究,制定固碳措施和方针政策,使河北省在解决人类关注的“全球变暖”问题上,做出应有贡献,得到相应的经济回报。

  (4)把地球化学数据应用于土地质量和经济价值的分等定级。

  项目完成的土壤地球化学调查,以全球最先进的分析技术,分析了54项化学指标。这些指标包括植物的大量营养元素、微量元素、健康元素、重金属污染元素等,全面的反映了土地的化学属性。建议在原有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的基础上,嫁接上土壤和地下水地球化学指标,对土地质量进行新一轮评估,将农用地分等定级工作上升到新水平。

  另外,根据不同级别政府的需要,各县市级、乡镇级、村级等,可以采取不同的工作精度进行地球化学调查和评价,使土地质量评价结果更加科学合理,更加有利于对土地资源实施科学定量管护和合理利用,进而产生不可估量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5)继续开展河北省山区农业地质调查工作。

  全省山区及坝上地区还未安排农业生态地质环境调查工作,面积约有11万平方千米。河北省“名优新特”农产品,如迁西板栗、阜平和赞皇大枣、太行山柿子、核桃等主要分布在山区。因此,继续开展山区以土壤和地下水地球化学为主要内容的农业生态地质环境调查,对于大力挖掘以“名优新特”农产品加旅游的山区农村经济潜力和保护全省区域性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6)重视局部地区的土壤污染,积极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

  现查明的土壤污染源主要是磷肥,建议有关部门对灌溉水镉污染问题采取积极防治措施,加强田地用肥的检测和管理,限制高镉磷肥用量;加强河流排放物的监督管理,限制高镉含量废水、废物排入河道;进一步设立专题研究检测土壤镉生态风险趋势,制订有效降低土壤镉含量的实施方案。

  水域周边污染源为众多的个体小冶炼厂排放的废气、废渣。建议进一步开展区域生态环境风险评价,制定土地恢复治理措施,调整作物种植类型,将重污染区小麦、蔬菜地改种为果树等低吸收的作物类型,或是改种为棉花等非食用性的经济作物。

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图

  结 语

  2012年3月15日,“河北省农业地质调查”项目通过了中国地质调查局和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共同组织的专家评审验收,项目成果得到高度评价。专家建议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政府有关部门的联系沟通,加快成果的转化与应用,项目成果的推广应用必将为河北省农业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河北省农业地质调查”项目已经画上了圆满句号,但作为一项公益事业,它才刚刚开始。成果的推广应用和继续研究任重道远,需要科技工作者不断的探索,更需要各级领导、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和广大民众的关心支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河北现大面积“抗癌”富硒土带 藁城赵县藏宝
河北农业地质调查发现富硒土壤
图解|河北省碳达峰碳中和时间表路线图
河北这50余县区获评“金字招牌”农业特产!快看有你家乡吗?
调研报告:山区农业现代化道路探索现状、存在问题及建议
聚势赋能 蛋鸡养殖点燃“硒”引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