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草地贪夜蛾识别特征介绍
草地贪夜蛾 Spodoptera frugiperda (Smith),也称秋黏虫,属于鳞翅目夜蛾科。原产于美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是当地玉米上的一种重要害虫。随着国际贸易活动的日趋频繁,草地贪夜蛾现已入侵到撒哈拉以南的44个非洲国家和印度、孟加拉、斯里兰卡、缅甸等亚洲国家。中国于2019年1月发现草地贪夜蛾入侵云南普洱市,并在当地玉米田造成了一定的为害。由于该虫具有适生区域广、迁飞能力强、繁殖倍数高、暴食危害重、防控难度大等特点,虫情发生后,全国农技中心开展了多次调查并下发了一系列通知,提醒各地做好草地贪夜蛾的监测防范工作。
    北京地处华北北部,是多种迁飞性害虫的迁移通道。为了加强该虫的监测,现将有关特征作如下介绍,望各区监测技术人员及时掌握草地贪夜蛾形态特征,积极开展监测预报。
    1、成虫:翅展 32-40 mm。前翅灰色至深棕色,雌虫灰色至灰棕色;雄虫前翅深棕色,具黑斑和浅色暗纹,翅痣呈明显的灰色尾状突起。后翅灰白色,翅脉棕色并透明。雄虫外生殖器抱握瓣正方形,雌虫交配囊无交配片。
    2、卵:卵呈圆顶型,直径0.4 mm,高为0.3 mm,通常100-200粒卵堆积成块状,卵上有鳞毛覆盖,初产时为浅绿或白色,孵化前渐变为棕色。
    3、幼虫:6个龄期,偶为5个。初孵时全身绿色,具黑线和斑点。生长时,仍保持绿色或成为浅黄色,并具黑色背中线和气门线。随着龄期的增加,幼虫变成棕色,老熟幼虫体长35-50mm,在头部具黄白色倒 Y型斑,黑色背毛片着生原生刚毛(每节背中线两侧有2根刚毛)。腹部末节有呈正方形排列的4个黑斑。如果食物短缺时或种群密度较大时,末龄幼虫在迁移期几乎呈黑色。
    4、蛹:蛹呈椭圆形,红棕色,长14-18 mm,宽4.5 mm。老熟幼虫入土(通常深度为2-8 cm)做蛹室化蛹,也可在寄主植物的为害部位如玉米穗上直接化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紧急!草地贪夜蛾即将入侵!小心玉米绝产!!
问题很严重,不要小看这种蛾
警告‖五月最后几天,防控草地贪夜蛾危害,确保玉米丰收
阻断幺蛾子继续北上,丰山打响反击战!
防治草地贪夜蛾,看农技推广中心 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推荐
草地贪夜蛾识别与应急防治技术挂图.pdf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