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不淫不死秦可卿

1

判词中,秦可卿是上吊死的,但文中看起来却像是病死的。这是怎么回事呢?难道作者没有按判词来写?

当然不是,秦可卿就是吊死的,而非病死,只是作者在这里故意摆了一个迷魂阵。

畸笏叟在第十三回回末有朱批:“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其言其意则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

“因命芹溪删去”可以推测,曹雪芹碍于畸笏叟的面子,不得不删去“秦可卿淫丧天香楼”的内容,但他内心却实在不想删,于是就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明删暗留。

也就是说,直接描写确实删除了,但曹雪芹却设下悬疑,留足证据,使细心的读者仍可推想出“淫丧”之实。

曹雪芹设下什么悬疑呢?就是在秦可卿死讯传出后,故意来了一句扎眼的话:“彼时合家皆知,无不纳罕,都有些疑心

这说明,在所有贾府人心中,秦可卿虽然有病,但却病不至死,不然纳罕什么?又疑心什么?肯定是因为不当死却突然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大家才纳罕、才疑心的。

在这一节,甲戌本与靖本《红楼梦》中都有批语,称“九个字写尽天香楼事,是不写之写”。

而后文写请和尚在大厅上拜大悲忏超度死者时,又指出专门“另设一坛于天香楼上,是九十九位全真道士,打四十九日解冤洗孽醮”。甲戌本批曰“删却是未删之笔”,因为秦可卿是在天香楼上吊死的! 

2

此外,还能从时间上推出秦可卿不是病死的。这一点更加重要,却也更加隐蔽。

曹雪芹十分“狡猾”,第十三回写秦可卿之死,只说是在“这日夜间”,而不点明具体日期,故意制造模糊。但实际上,在第十三回的前后书中,都有对时间线索的透露。

从第十回“张太医论病细穷源”中,可知秦可卿病重在冬天,当时张太医说,“今年一冬是不相干的,总是过了春分,就可望痊愈了。”

张太医给秦可卿看病的次日,是贾敬的寿辰。在第十一回“庆寿辰”的时候,贾瑞见王熙凤而“起淫心”,被王熙凤好一番整治,于是一病不起。也就是说,就在秦可卿病重的这个冬天,贾瑞也病了。

第十二回中明写贾瑞的病,实际上是在暗示秦可卿的病程。书中写贾瑞病了之后,明说“诸如此症,不上一年都添全了”,这说明贾瑞至此病了近一年。

这近一年的时间里,秦可卿怎么样了?注意,依张太医之言,能撑到这一年的春天(顶多就是半年的时间),秦可卿是“可望痊愈”的。

而现在秦可卿已经撑了近一年。按俞平伯所说,秦可卿的病就是不好,也该转成慢性的了,不会再有性命之忧。

而据我看来,张太医很高明,其言应准,秦可卿多数应该是好了。

继续说贾瑞的病。刚才是不上一年诸症添全,现在作者又来了一句:“倏又腊尽春回,这病更又沉重”。

对于秦可卿来说,这是第二个春天了。这个春天她没死,但贾瑞死了。

贾瑞死了之后,时间跨度很大,在本回快结束时直接来了一句“再讲这年冬底”这个“冬底”,对于秦可卿的病来说,已经两周年了。

就在这个冬底,林如海来信,说自己身染重疾,让黛玉回家。于是贾母命贾琏送黛玉回扬州。这是第十二回的结尾。

第十三回开头紧接着就写“这日夜间”,凤姐与平儿“二人睡下,屈指算行程该到何处”。

因与上文连得太紧,所以很容易给人一种错觉:贾琏刚走不久,凤姐与平儿在算贾琏南下到了什么地方。但其实不然,凤姐与平儿算的是贾琏的归程。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当夜秦可卿就死了,然后王熙凤协理宁国府操办丧事。而就在丧事之中,贾琏的随从昭儿回来了,说林如海是“九月初三巳时没的”,并说贾琏与黛玉送林如海灵柩到苏州,要到年底才能回来。

这说明,如果不送灵柩去苏州,贾琏应该与昭儿一块回来。而昭儿说的“九月初三”,显然不是贾瑞死那年的九月初三,因为那年的“冬底”林如海还来信的。所以这个“九月初三”,一定是贾瑞死后第二年的九月初三。

也就是说,从第十二回末贾琏送黛玉去扬州,到第十三回秦可卿死,当中时间跨度非常大,已经大半年了。而如果贾琏与林黛玉到年底回来,那就整整走了一年。

这一点后文有证。后文写黛玉回来,“宝玉心中品度黛玉,越发出落的超逸了。”

这与黛玉离开时间长是相吻合的,因为如果只走了一两个月的话,宝玉看黛玉就不可能有如此巨大的变化。

昭儿从扬州到北京,也得一个月左右,所以秦可卿应该死在十月里。

那么这样算来,秦可卿从病重到死,之间约有两年零十个月的时间。本来撑半年就可望痊愈的,如今都过了两年又十个月,还可能是病死的吗?不可能。

3

以上证明秦可卿不是病死的,那依判词就是吊死的了。只是她为什么自缢?除了奸情败露,恐无第二原因。

从焦大的骂中,可知秦可卿的奸情已经被人发现并传了出去。而那时她没有自杀,说明重要人物尚蒙在鼓中;后来自杀,说明重要人物知道了,令其不得不死。

在宁国府,知道后能令秦可卿必须死的,不外两个人:贾蓉和尤氏。这两个人虽然敌不过贾珍,但他们背后有贾母,而事情闹出去,更能威胁整个贾府。

尽管贾珍可能会保护秦可卿,但秦可卿是个明白人,应该知道事情闹开后,除了贾珍、贾蔷,宁荣二府必是皆欲其死。

与其彼时死而名裂,何如此时死而全节?所以,自杀对于秦可卿来说,是一个无奈却又是最好的选择。

只是贾蓉与尤氏到底知不知道呢?这一点,书中没有明写,但只要比较一下他们对秦可卿的前后态度,就不难得出答案。

当年张太医给秦可卿看完病后,贾蓉道:“先生实在高明,如今恨相见之晚……”后送张太医走时,又关心地问:“……这病与性命终究有妨无妨?”这些充分说明,贾蓉当时对秦可卿是很好的。

而尤氏对秦可卿的喜欢,前文中更有多处写到,不用举例。

然而,秦可卿死后,贾蓉滴泪未落,只挂个名;尤氏突患旧疾,不闻不问。这实在耐人寻味,说明他们肯定亲眼见证了奸情,然后逼其自我了断。

明白了秦可卿是因为奸情败露而上吊死的之后,回过头再来品味曹雪芹的构思,就会更加佩服其高超的艺术水平。对于秦可卿之死,这个迷魂阵设的,真可谓巧妙至极、空前绝后。

单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红楼梦》被奉为中国文学的颠峰,的确是实至名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红楼】试探《红楼梦》秦可卿之谜
[红楼品读]张友士真的治好了秦可卿的病
秦可卿病重难医,与贾敬修道炼丹有关,宁府三个媳妇的姓氏有问题
秦可卿生病期间为何一日换四五遍衣裳?张友士号脉时透露出答案
贾瑞之死有何深意?从这五个原因揭开背后的神秘面纱
秦可卿之死及结构阐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