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最早的麻风病专书-《解围元薮》
作者介绍

沈之问,明代医家。号无为道人、花月无为道人。里籍欠详。其先祖沈怡梅、父沈艾轩抄存若干治麻风之秘方。至之问于麻风一证,致力尤深。于麻风证之病因、辩证。治疗,均有独到见解,提出麻风证名三十六种,列风药八十余种,更善用大风子。其经验均载于《解围元薮》,为我国较早之麻风病专著,现有刊本行世。

书籍概述

中国早期论述'风病'的专著,4卷。侧重于麻风的证治。明代沈之问撰成于嘉靖二十九年(1550)。为沈氏在三代搜集民间及名医验方的基础上编撰而成。因喻所述治法如 '解城之围'的 '元元妙法',故以此名书。他重视辨证,强调整体治疗,善用大风子。书中将风癞(麻风)分三十六风十四癞,按经络辨证施治。又将风药80余种按证分为10类,全书共收方 249首。本书还论及鹅掌风、痛风、白癜等。

 (著作节选)

关于麻风病

麻风是世界上最早有记录的传染病之一。中医经典《素问》就有相关记载,而《论语》中也说孔子弟子冉伯牛患有麻风病。历史上麻风一度被认为是可耻的疾病。但挪威物理学家汉森1873年借助显微镜发现,它实际上由一种杆菌引起而不是遗传病,也不是诅咒,更不是偿还'前世孽债',破除了许多迷信。此后,麻风又称做汉森氏病。

中国是麻风防治的最早探索者,秦朝就设'疠人坊'(麻风病院)集中收治,是世界上最早的隔离措施;元朝《丹溪心法》中提出了一种叫大风子的药物,但它只对部分病人有效

研究医古籍的意义

中医药古籍整理研究,既是对中医药学术的继承,又是对中医药学术的发展;既是对前人经验的总结,又可对后人运用以启示;既是对前代文献的整理,又是对前人文献的提高;既可丰富基础理论,又可指导临床实践;既有历史的意义,又有现实的意义。中医文献整理研究的过程,就是对中医药学术继承发扬的过程。它是整个中医药工作的重要方面,是研究中医药学术的一个重要的基础工程,不可等闲视之。

《解围元薮》一方面体现了中医的体系化,细节化,专门化,另一方面对我们当代研究麻风病,研究中医学在传染病方面的成就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沈之问
麻风病克星一一大风子
大枫子的功效与作用
“大风子”的功效及其应用
麻风病
告别吴哥:一个帝国的背影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