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宽仁大查房】第九期丨发热、造血停滞疑云

“宽仁大查房”第九期




为了更好地创新临床实践教学体系、提高医学人才培养质量、搭建医师间相互学习交流的平台、破解患者的疑难杂症等问题,在学院形成以病人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医教融合发展的良好氛围。2022年2月16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举办了第九期“宽仁大查房”,下面跟随小编一起回顾第九期的病例资料:


NO.1 汇报病史






 患者女,32岁,已婚,云南务农人员;因“反复发热2周,血象异常3天”于2021-11-1急诊收入院。

现病史:患者2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反复发热,最高体温40℃,伴乏力、头晕、肌肉酸痛,于外院查血常规(2021.10.29)示:血红蛋白(Hb141g/L,白细胞计数(WBC3.74×109/L,血小板计数(PLT72×109/L,后20211031日再次就诊于铜梁区人民医院,复查血常规示:Hb 45g/LWBC 2.5×109/LPLT 18×109/L。胸部CT提示右肺中叶纤维条索灶,双侧胸腔少量积液,心包少量积液,腹部CT:脾脏体积明显增大。予以喜炎平抗炎、地塞米松退热、输血等对症治疗,患者仍反复发热,最高体温40.3℃,伴畏寒、寒颤,有反复咳嗽、咳痰,间断喘累、气促,头晕、头痛、下肢肌肉酸痛等不适。为求进一步诊治,急诊转入我院。

既往史:糖尿病、高血压、心脏病病史,无乙肝、结核传染病史;无过敏史。

个人史:户口及居住地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无新冠疫区旅居史;

婚育史:已婚已育。

入院查体:体温40.3℃,脉搏125/分,呼吸35/分,血压99/62mmHg。急性病面容,双侧巩膜轻度黄染,睑结膜苍白,左颌下淋巴结稍肿大,质地软,无压痛,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许湿啰音,心律齐,无杂音,腹软,中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左侧肋下2cm可触及脾脏,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

入院诊断1.血象异常待查:血液肿瘤?再障?其他?2.发热待查:感染?其他? 3.肝功能不全

诊疗经过:入院后相关检查:实验室检查:血常规:Hb 114g/LWBC 8.77×109/LPLT 41×109/L ,网织红绝对值0.049×109/L 降钙素原:0.87ng/ml ;凝血象: PT 14.3s, APTT 51.8s ,Fib 1.98g/L FDP 11.18ug/L;血浆D二聚体 3202ng/ml;肝功:白蛋白 27.9g/L ALT 258U/L AST 298U/L TBIL 21.2umol/l,DBIL 17umol/l ;β2微球蛋白 5.71mg/L , 乳酸脱氢酶:590U/L 。细胞因子: IL-6 24.92 IL-10 49.4 (0-4.9) ,白介素2受体 1126U/ml ↑。铁蛋白 1321ng/mlTorch1检查:单纯疱疹病毒IgM阳性;贫血组合:叶酸、维生素B12EPO正常。免疫球蛋白:IgG 10.5IgA 2.97IgM 3.59g/L  k 10.9 、λ:5.94 C30.64 C40.24 .自免肝抗体谱:抗线粒体M2抗体36.2

抗核抗体谱、血管炎抗体谱、艾滋梅毒筛查、丙肝与抗原、血培养、真菌DEB病毒、人巨细胞病毒DNA、外周血PNH检测阴性。乙肝两对半、甲丁戊肝炎抗体、凝血因子检查、肾功未见异常。腹部彩超:脾大(108mm*51mm)。

骨髓细胞检查提示:骨髓增生明显活跃,以粒系增生为主,红系增生重度减低,可见不典型淋巴细胞,浆细胞较活跃。骨髓流式细胞: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流式检测未见异常。

骨髓活检:造血组织容量50-60%,红系增生明显减低,以中晚幼红细胞为主,未见异常定位,粒系、巨核系增生明显活跃。

初步考虑诊断为:1.急性造血功能停滞 2.发热待查:感染?淋巴瘤?其他?

入院第1天,予以比阿培南0.3 q8h 抗感染;多烯磷脂酰胆碱保肝,血浆输注等对症支持治疗。患者仍反复发热,体温最高39-40℃,畏寒、寒颤、咳嗽、咳痰。

 入院第2天,患者病情进展,气促、喘累、呼吸困难,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稀水样黑便,间断头晕、头痛、嗜睡,全身肌肉酸痛;查体:急性病面容, T 40℃,P 130/分,R 35/分,血压87/54mmHgSPO2 82%(不吸氧),嗜睡,呼之能应,对答切题,颜面部苍白,双肺散在湿罗音及少许哮鸣音,腹肌稍紧张,上腹部及左下腹明显压痛,无反跳痛,可触及肿大脾脏,双下肢凹陷性水肿,肢端稍冰凉,骶尾部发现焦痂病灶(如图)。           

针对患者第一阶段病史及病情变化,呼吸内科和感染科进一步会诊分析。

NO.2 讨 论 分 享







呼吸内科王静副主任医师:

   首先,回顾归纳一下患者的症状,中年女性,近2周反复发热,最高体温40℃,伴乏力、头晕、肌肉酸痛。个人史:云南省临沧市凤庆县 体格检查:T 40℃,P 125/分,R 35/分,BP 87/54mmHgSPO2 82%(不吸氧),颜面部苍白,巩膜黄染,双肺散在湿罗音及少许哮鸣音,腹肌稍紧张,上腹部及左下腹明显压痛,可触及肿大脾脏,骶尾部发现焦痂病灶。检查结果:血液系统三系减少、凝血功能异常、肝功能异常、炎症因子升高。铁蛋白 1321ng/ml(11-306);单纯疱疹病毒IgM阳性;

总结病史特点:持续高热伴多器官功能损害(肺、肝、凝血、血液系统、消化系统)

接下来我们理清患者诊疗思路:补充问诊?体格检查?辅助检查?

急性发热可能的疾病:感染性或非感染性?感染性?(感染部位?感染源?)

非感染性?(血液系统疾病?肿瘤性疾病?变态反应性发热?)

我们详细分析一下:感染性疾病:细菌、病毒、支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真菌及寄生虫。非感染性疾病:变态反应性疾病、风湿性疾病、血液病、恶性肿瘤、吸收热、物理和机械性损伤。其中:急性发疹性传染病:麻疹、风疹、斑疹伤寒、伤寒、登革热、恙虫病、流行性出血热;风湿免疫性疾病:风湿热、系统性红斑狼疮、成人still病、皮肌炎、多形红斑;血液病:白血病、淋巴瘤、恶性组织细胞病、朗格汉斯组织增生症

其他: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

根据患者病史特点:

我们需考虑:1、细菌感染?  败血症?感染性心内膜炎?隐匿性脓肿?

比阿培南治疗无效:抗生素未覆盖?耐药?

2、病毒感染?  单纯疱疹病毒IgM阳性有无意义

3.传染性疾病:云南为哪些传染病的区域?疫区、疫水接触史?饮食?动物?虫咬?恙虫病?

4、血液系统疾病:嗜血细胞综合征?原发?继发?淋巴瘤

下一步诊疗计划:需完善的检查血培养、痰培养、外斐试验、全腹部、骨盆CT检查、超声心动图、血浆宏基因组检查、PET-CT2、活检(皮疹、淋巴结)

总结患者诊疗思路:病史采集及体格检查。明确发热原因:感染性?非感染性?确定感染源及感染部位。

感染科刘毅主治医师:

简单总结一下患者基本情况:人口学:青年女性(32/F),云南人,职业、虫媒及动物暴露史不详。现病史:急性发热(稽留热型)、头痛与肌痛等流感样症状2周为主要表现,伴有进展性气促、低氧血症及双肺ILD,心脏增大,肝酶增高与黑便GI损害,多浆膜腔积液、低血压与神志改变等MODS(肺、心血管、肝及消化道、神经及造血系统)。既往史:否认DMCKD,否认免疫缺陷/调节剂应用,否认结核、伤寒病史及接触史。

体征:淋巴结肿大、脾大,骶尾部焦痂。检查:外周血、骨髓检查示低增生性贫血,血小板减少,WBC一过性降低;  凝血异常(APTT延长,Fib下降,FDPDD增高)、高炎症状态(FersIL2RIL6)病原学:血清除HSV-IgM阳性外阴性,单次骨髓未见特定病原体,多次血培养阴性;  免疫学:除AMA-M2阳性外均为阴性;肿瘤:骨髓淋巴瘤流式细胞表型阴性。治疗:广谱抗菌药物(比阿培南)治疗无效。

FUO诊断思路:发热、脾大、血小板减少症候群,可考虑疾病如下:

感染性疾病 (特殊部位、非典型病原体、地方性传染病)     

感染相关炎症性疾病(HLH)、血栓微血管病

TTPHUS                                    

AID、再障/PNH/淋巴瘤(血管内大B等)继发感染

初步诊疗及疑问:

1.细菌感染?败血症及IE、隐匿脓肿:体液培养阴性,无瓣膜赘生物,广谱抗菌药无效。非典型病原菌:军团菌:不引起严重贫血、血小板减少,病程超2CT肺影像改变不支持。布鲁菌病:无多汗、肢带关节痛,病畜或产品暴露史。播散性MTB:非妊娠、免疫缺陷,病程超2CT无粟粒样改变

2.病毒?HSV出血坏死性脑炎,免疫缺陷内脏感染可累及肺、肝与消化道、肾、 WBCPLT减少。细小病毒B19青年女性,再障危象/纯红再障;极少有MODS,无RA样小关节通。病毒性出血热(重症登革热、SFTS):  热病>2周,无“热退病加重;进展相对缓慢,无典型出血疹及出血倾向;淋巴结脾大少见。

 3.地方性传染病?钩体:无球结膜充血、腓肠肌压痛 原虫(恶性疟、内脏型黑热病):反复血与骨髓检查病原学阴性) 地方性真菌病(组织胞浆菌病、马尔尼菲蓝状菌):非免疫缺陷,多经肺吸入,非治疗无自限,CT肺影像改变不符。 立克次体病                                     

斑疹伤寒:寒冷地区冬春季,虱/蚤叮咬, 有充血性斑丘疹,无焦痂及淋巴结肿大

Q热:热程不超过2周,病畜产品暴露史  恙虫病:发热、焦痂、皮疹及淋巴结肿大,PLT减少,并MODS(肺、肝)

综合考虑为:经同一媒介昆虫引起的重叠/共感染?

以特征性焦痂为切入点

图1

图2

图3

 1:立克次体病(除RMSF外的斑疹热、恙虫病)图2-3:侵袭性皮肤毛霉病:外伤植入或继发于血行播散,非DM免疫缺陷,无肺、鼻--脑。

图4

图5

 4种痘水泡样EBV相关淋巴增生病:儿童,部分可进展为EBV-HLH非光照部位反复脐凹丘疹-水泡-溃疡-瘢痕,无EBV感染。

5:皮肤炭疽病:病畜接触部位,无皮疹,毒血症状轻,WBCN显著增高,分泌物及组织找到炭疽杆菌。

血液内科黄曦副主任医师:

开门见山-初印象:32岁青年女性,发热1周,发现血象异常2天。

查体:体温40.3℃,脉搏125/分,呼吸35/分,血压99/62mmHg。急性病面容,双侧巩膜轻度黄染,睑结膜苍白,左颌下淋巴结稍肿大,质地软,无压痛,双肺呼吸音粗,可闻及少许湿啰音,心律齐,无杂音,腹软,中上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左侧肋下2cm可触及脾脏,双下肢轻度凹陷性水肿。

既往体健,无高血压、心脏病病史,无乙肝、结核传染病史;无过敏史。

定位:常见病?罕见病?定性:多系统受累 定质:急性造血功能停滞 进一步检查?

抗核抗体谱、血管炎抗体谱、艾滋梅毒筛查、丙肝与抗原、乙肝两对半、甲丁戊肝炎抗体阴性。

如切如磋:寻找证据:多系统受累再思考:效应T细胞功能        

考虑为少见病原体感染所致急性造血功能停滞,合并感染性休克,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肝功损害等。

柳暗花明又一村:血液病原菌DNA高通量检查报告:发现恙虫病东方体 序列数 447

患者及时更换抗生素替加环素联合莫西沙星,症状逐渐缓解,血象、肝功、凝血指标均逐渐好转,后NGS结果回示明确为恙虫病,后续治疗缓解,患者出院,继续口服米诺环素治疗。

检验科王云英副主任医师:

根据发热待查诊治专家共识                           

此病人发热原因分析:自身抗体各种检查无阳性指标,基本可以排除由自身免疫疾病引起的发热。无阳性指标支持肿瘤疾病; 最大可能为感染性疾病所引起的发热。

病原菌分析:                                   

此病人血培养、真菌DEB病毒、人巨细胞病毒DNA检测阴性,感染原非一般常见和少见病原菌,可能是罕见病原菌,急需合适快速的检验方法明确感染源病原宏基因组测序技术(mNGS)。

新方法学病原宏基因组测序技术(mNGS

NGS:也称高通量测序,是一种可以同时对数十万到数百万条 DNA 分子序列进行读取的测序技术。mNGS m指宏基因组,也称元基因组,是标本中全部生物(人、微生物)基因组的总称。mNGS指对标本中的全部生物基因组进行 NGS 分析。在感染性疾病诊断领域中,侧重于微生物基因组的识别和分析。           

目前mNGS存在的问题: 共识 33 建议对于在核酸提取过程中破壁困难的微生物,如分枝杆菌属、诺卡菌属、真菌(主要包括曲霉菌、毛霉菌、隐球菌属与双相真菌)等,即使在检测报告中读长数较低,也要考虑其为致病微生物的可能,并采用其他方法验证,如特异引物的PCR 或一代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检测,G 试验,GM试验,曲霉菌抗体或隐球菌荚膜多糖抗原等血清学试验。对于上述核酸提取较为困难的微生物,应注意mNGS提供的线索,进一步确认与排除。

临床取样: 采样不规范影响准确性;标本运输: 物流时间不定,影响时效性

测序前处理:人工操作不可避免产生污染,PCR扩增产生污染并且延长实验时间部分微生物破壁难。高通量测序:人源含量高,占用病原检测数据,影响病原检出率;数据分析:人源数据过滤,背景微生物过滤;出具报告:病原体含量判断,耐药基因汇报,条件致病菌判读。

NGS结果,需结合临床,综合诊断:

检测阳性≠致病病因1.多病原体列表展示的优势作用在于提供可能的有效线索;2.开发特征基因数据库和大样本背景菌数据积累,将会进一步明确检出病原与疾病的关联性。

阴性报告:真阴/假阴?1.真阴:敏感性高,阴性预测值高,是否排除感染?2.假阴:病原体本身含量低、用药后采样、或治疗有效?                             

感染科刘毅主治医师:主题发言

    恙虫病(丛林斑疹伤寒)一种由恙虫病东方体经恙螨幼虫叮咬感染人体后引起的地方性、自然疫源疾病,自然宿主为鼠和鼩,人群普遍易感。急性发热、焦痂、皮疹和淋巴结肿大等临床特征。重症并发MODS致死,病死率6-8%,重症30%[1, 2]

恙虫病流行病学:亚太地区(恙虫病三角

恙虫病东方体:立克次体科、东方体属,专性胞内寄生G-球杆菌, 3个血清型:Karp(南方)GilliamKato(北方)靶细胞: 内皮细胞:广泛小血管及周围炎;  APCM-Ma):细胞因子风暴。

临床表现[3]急性发热(7-21天,头痛肌痛流感样症状) 焦痂(日韩78.9%-87%,我国50%,欧美<50%,印泰<10% 皮疹(躯干-四肢充血性斑丘疹,无手足底)

 淋巴结(引流区域全身)肿大,肝脾大较少。

重症患者:累及器官分布:肺(ILD、肺水肿/ARDS6.75-25%)、肝与GIALIGIH)、心(心肌炎、心律失常、心衰)、肾(急性肾小管坏死、TMA)、脑(无菌性脑膜/脑炎、脑病、脱髓鞘)、血液(血小板减少、中性粒细胞与E减少,可有贫血,TMA/HLH/ITP)儿童:肺>肝>心>脑>造血;成人:肝>肺>造血>心>肾>脑

恙虫病继发性HLH[4]:荟萃分析:30例(1~3%)儿童:ARDS及机械通气、脑病、贫血与血小板减少、炎症风暴多见; 成人:AKI 治疗应答好

诊断标准:  3周野外活动史;  四大临床特征(发热、焦痂、皮疹、淋巴结肿大)

  病原学检查基于Ot抗体:外斐(OXk1:160130%2-390%IFA(“金标准”:IgM≥1:32IgG≥1:64)基于核酸(sta56sta4716sRNAgroEl):血/焦痂 PCR,尤其<1周,96.6%/99%mNGS:缺失焦痂等特征的FUO

重症化影响因素:热程、年龄、误诊与治疗无应答; 实验室指标(PCTHCT -ALB 8.56UA/ALB11.64PLTD二聚体)

恙虫病治疗:病原学治疗 多西环素(抗炎效应),2 ~ 3天体温复常,延迟应答提示耐药,可联合氯霉素、阿奇霉素、利福平和左氧氟沙星,疗程7 ~10天,可延长至14天。

对症及脏器支持治疗。

感染科近年收治恙虫病例回顾:共计5例,均为流行区输入;轻症1例(21/F—福建,FUO)。

重症4例:56/M—广东,发热、皮疹及MODS,死于ARDS51/M—广东,发热、肝损害、黄疸及腹水;67/M—浙江,FUO、皮疹、淋巴结肿大、球结膜水肿;43/F—江苏,FUO、肺炎; 特征性焦痂、经验性治疗有效; 血小板减少,WBC轻度减少/正常,无严重贫血;

        NO.3 总 结






血液内科邓建川主任总结:

此次“宽仁大查房”由我科主持,我科张艳芳医师汇报病史,呼吸内科王勤教授,为我们总结病史特点及分析思路,针对急性发热疾病的展开细致和全方位的分析和思考,规划患者下一步诊疗。若对患者肺部影像学特点进一步专科分析,可进一步提高我们对患者病情变化的认知。感染科刘毅教授则细致分析患者病史特点,接下来为我们理清发热、脾大、血象异常相关的症候群,分别从细菌、病毒、地方性传染病三大类可能的疾病,提出诊疗可能及疑问,最终提出以焦痂作为最大线索和切入点, 为我们的及时诊断埋下伏笔。检验科王云英教授则为我们带来宏基因二代测序检测(mNGS)在临床应用的特点及相关利弊,并提出mNGS与传统病原菌检测和血清学检测对临床诊治的相辅相成,综合运用的必要性。我科黄曦教授,则从急性造血功能停滞入手,细致分析相关致病因素,最终锁定感染性疾病,并揭示恙虫病感染,急性造血功能停滞最终结论,解开疑云。最后感染科刘毅教授再次从感染科角度,为我们分析了恙虫病感染的临床特点及诊疗要素,并从本科室近期收治多名相似疾病的病人身上总结,为我们的带来最系统的临床分析和总结,使得我们对此类恙虫病感染及其他相关感染性疾病认知提升到新的。最后这个患者的及时诊治及快速恢复,离不开相关科室的紧密协作和及时沟通,整体思维在临床工作中运用的重要性。

参考文献:                      


END


撰稿|张艳芳

编辑|罗媚琪

审核|邓建川 杨坤蓉


“宽仁师生”由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宽仁医院)教务处创办,旨在发布教务学生工作相关信息,建立师生沟通桥梁;分享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点滴,构建教学相长的和谐环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发热、呼吸困难急剧加重,致死诱因是夏秋连续阴雨后的这种感染?
发热,有所知、有所不知......
患者一直发热,只因为医生没做对这件事……
恙虫病的临床、病理及影像学表现
恙虫病合并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发热3天,迅速多脏器功能衰竭,幕后真凶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