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方剂汇总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作者是金代刘完素(生卒:1110-1200年?,金元四大家之一)。刘完素,字守真,河间人,刘完素故后世又称其为刘河间。
本书分为三卷,卷上主要对一些理论进行阐述。卷中和卷下列有一些方剂。其中在部分方剂中,还有一些随证加减内容,但未录入。目前,本人主要是对书中方剂进行汇总。将来会对每位医家对中医理论的理解和阐述进行总结,那部分内容才是医家的精髓所在。更多内容,请参阅原书。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方剂汇总
卷上
原道论第一
原脉论第二
摄生论第三
阴阳论第四
察色论第五
伤寒论第六
病机论第七
气宜论第八
本草论第九
卷中
中风论第十
疠风论第十一
破伤风论第十二
解利伤寒论第十三
热论第十四
内伤论第十五
疟论第十六
吐论第十七
霍乱论第十八
泻痢论第十九
心痛论第二十
卷下
咳嗽论第二十一
虚损论第二十二
消渴论第二十三
肿胀论第二十四
胀目论第二十五
疮疡论第二十六
瘰疬论第二十七
痔疾论第二十八
妇人胎产论第二十九
附带下论
大讨论第三十
附雷头风
附耳论
小儿癍疹论第三十一
药略第三十二
附针法
附诸吐方法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方剂总结
卷中
方剂名称
主治
药物组成
中风
小续命汤
麻黄 人参 黄芩 芍药 防己 桂枝 川芎 甘草 防风 附子 杏仁
太阳经中风
麻黄续命汤
中风无汗恶寒
麻黄 防风 杏仁
太阳经中风
桂枝续命汤
中风有汗恶风
桂枝 芍药 杏仁
阳明经中风
白虎续命汤
中风无汗,身热,不恶寒。
石膏 知母 甘草
阳明经中风
葛根续命汤
中风有汗,身热,不恶风。
葛根 桂枝 黄芩
太阴经中风
附子续命汤
中风无汗,身凉。
附子 甘草 干姜
少阴经中风
桂枝续命汤
中风有汗,无热。
桂枝 附子 甘草
中风血弱不能养筋
大秦艽汤
外无六经之形证,内无便溺之阻格。手足不能动,舌强不能言语。
秦艽 甘草 川芎 当归 白芍 细辛 羌活 防风 黄芩 石膏 白芷 白术 生地 熟地 茯苓 独活。如遇天阴,加生姜。如心下痞,加枳实。
三化汤
外有六经之形证,先以加减续命汤随证治之,内有便溺之阻格。复以三化汤主之。
厚朴 大黄 枳实 羌活
中风证
愈风汤
内邪已除,当服此药。
羌活 甘草 防风 川芎 蔓荆子 细辛 枳壳 人参 麻黄 甘菊 薄荷 枸杞子 当归 知母 地骨皮 黄芪 独活 杜仲 白芷 秦艽 柴胡 半夏 前胡 厚朴 熟地 防己 茯苓 黄芩 石膏 芍药 生地 苍术 桂枝
四白丹
清肺气,养魄。多昏冒,气不清利也。
白芷 白术 茯苓 白檀香 人参 知母 砂仁 羌活 薄荷 独活 防风 川芎 细辛 甘草 竹叶 香附 龙脑 麝香 牛黄 藿香
二丹丸
治健忘,安神定志和血,内安心神,外华腠理。
丹参 丹砂 远志 茯苓 人参 菖蒲 熟地 天冬 甘草
泻青丸
治中风自汗昏冒,发热,不恶寒,不能安卧,此是风热,烦躁。
当归 龙胆 川芎 栀子 羌活 大黄 防风
天麻丸
天麻 牛膝 当归 杜仲 玄参 羌活 萆薢 生地 附子
独圣散
诸风膈疾,诸痫痰涎津液涌溢。
瓜蒂
厚朴丸
风痫病不能愈者,从厚朴丸。
人参 菖蒲 茯神
防风通圣散
防风 川芎 当归 芍药 大黄 芒硝 连翘 薄荷 麻黄 石膏 桔梗 黄芩 栀子 荆芥穗 滑石 甘草
疠风
桦皮散
肺脏风毒,遍身疥疮。癮疹瘙之成疮。
桦树皮 荆芥穗 甘草 杏仁 枳壳
二圣散
大风疬疾
大黄 皂刺
破伤风
羌活防风汤
表证
羌活 防风 川芎 藁本 当归 芍药 甘草 地榆 细辛
白术防风汤
有自汗者。
白术 防风 黄芪
芎黄汤
川芎 黄芩 甘草
大芎黄汤
川芎 羌活 黄芩 大黄
发表雄黄散
雄黄 防风 草乌
蜈蚣散
蜈蚣 鱼鳔 左盘龙
羌活汤
治半表半里。
羌活 菊花 麻黄 川芎 防风 石膏 前胡 黄芩 细辛 甘草 枳壳 茯苓 蔓荆子 薄荷 白芷 生姜
防风汤
防风 羌活 独活 川芎
蜈蚣散
蜈蚣 鱼鳔,防风汤调下。
左龙丸
左盘龙 僵蚕 鱼鳔 雄黄
羌活汤
羌活 独活 防风 地榆
养血当归地黄散
若病日久,气血渐虚,邪气入胃。
当归 地黄 川芎 芍药 藁本 防风 白芷 细辛
雄黄散
天南星 半夏 天麻 雄黄
地榆防风散
地榆 防风 丁香 马齿苋
白术汤
大汗不止,筋挛搐搦。
白术 葛根 升麻 黄芩 芍药 甘草
江鳔丸
破伤风,惊而发搐,脏腑秘涩。
江鳔 野鸽粪 雄黄 白僵蚕 蜈蚣 天麻
没药散
止血定痛。
定粉 风化灰 枯矾 乳香 没药
解利伤寒
麻黄汤
麻黄 桂枝 炙甘草 杏仁
麻黄附子细辛汤
麻黄 附子 细辛
羌活汤
羌活 防风 川芎 黄芩 细辛 甘草 地黄 白术。
如发热引饮,加黄芩 甘草。
羌活散
羌活 川芎 细辛。如身热,加石膏汤。
石膏汤
石膏 知母 白芷。如腹痛,加芍药散。
芍药散
芍药 桂枝。如往来寒热而呕,加柴胡散。
柴胡散
柴胡根 半夏。如心下痞,加枳实。如有里证,加大黄。
黄芪汤
有汗则可止也。
黄芪 白术 防风
川芎
无汗可发也。
川芎 白术 羌活。
和胃白术汤
白术 茯苓
大白术汤
白术 防风 羌活 川芎 黄芩 细辛 白芷 石膏 知母 甘草 枳实
苍术石膏汤
伤寒者,身多微凉,微有自汗,四肢沉重。谓之湿热也。
苍术 石膏 知母 甘草
桔梗散
身热脉洪,无汗多渴者,热在上焦,积于胸中。
薄荷 黄芩 甘草 栀子 桔梗 连翘
热论
木香金铃子散
暴热,心肺上喘不已。
大黄 金铃子 木香 轻粉 朴硝
牛黄散
上焦热而反,不能睡卧。
栀子 大黄 郁金 甘草
大黄牵牛散
相火之气游走脏腑,大便秘结。
大黄 牵牛子
地黄丸
地黄 山茱萸 山药 丹皮 茯苓 泽泻
防风当归饮子
烦渴,皮肤索泽。
柴胡 人参 黄芩 甘草 大黄 当归 芍药 滑石
大金花丸
大便黄,米谷完出,惊惧,溺血淋闭,咳血衄血,自汗头痛,积热肺痿。
黄柏 黄连 黄芩 栀子
凉膈散
连翘 山栀 大黄 薄荷 黄芩 甘草 朴硝
当归承气汤
当归 大黄 甘草 芒硝
牛黄膏
热入血室,发狂。不认人。
牛黄 朱砂 郁金 丹皮 脑子 甘草
内伤
槟榔丸
槟榔 陈皮 木香 牵牛
煮黄丸
雄黄 巴豆 白面
瓜蒂散
瓜蒂 赤小豆
金露丸
天行时疾,内伤饮食,心下痞闷。
大黄 枳实 牵牛 桔梗
枳实丸
气不下降,食难消化。
枳实 白术
桂枝羌活汤
处暑前,头痛项强,脉浮,恶风有汗。
桂枝 羌活 防风 炙甘草
麻黄羌活汤
疟病,头痛项强,脉浮,恶风无汗者。
麻黄 羌活 防风 炙甘草
麻黄桂枝汤
夜间发热
麻黄 炙甘草 桃仁 黄芩 桂枝
白芷汤
身热目痛,热多寒少,脉长,睡卧不安。
白芷 知母 石膏
桂枝石膏汤
桂枝 石膏 知母 黄芩
桂枝芍药汤
桂枝 黄芪 知母 石膏 芍药
桂枝黄芩汤
柴胡 黄芩 人参 甘草 半夏 石膏 知母 桂枝
藜芦散
大藜芦
雄黄散
雄黄 瓜蒂 赤小豆
苍术汤
苍术 草乌 杏仁
桔梗汤
上焦气热上冲,食已暴吐,脉浮而洪。
桔梗 半夏曲 陈皮 枳实 茯苓 白术 厚朴 生姜
木香散
木香 槟榔
荆黄汤
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火。脉洪而浮。
荆芥穗 人参 甘草 大黄
槟榔散
槟榔 木香 轻粉
青镇丸
上焦吐,头发痛,有汗,脉弦。
柴胡 黄芩 甘草 半夏 青黛 人参
白术汤
胃中虚损,痰而吐者。
半夏 白术 槟榔 木香 甘草 茯苓 生姜汤调下。
金花丸
半夏 槟榔 雄黄
紫沉丸
中焦吐食,食积为寒气相假,故吐而痛。
半夏 乌梅 代赭石 杏仁 丁香 砂仁 沉香 槟榔 木香 陈皮 白豆蔻 白术 巴豆
木香白术散
腹中痛
木香 白术 半夏曲 槟榔 茯苓 甘草
附子丸
附子 巴豆 砒
厚朴丸
反胃吐逆,饮食噎塞,气上冲心,腹中诸疾。
厚朴 黄连 紫菀 吴茱萸 石菖蒲 柴胡 桔梗 皂角 茯苓 官桂 干姜 人参 川乌 蜀椒
霍乱
半夏汤
霍乱转筋,吐泻不止。
半夏曲 茯苓 白术 淡桂 炙甘草
五苓散
白术 茯苓 猪苓 泽泻 桂枝
理中丸
人参 白术 甘草 干姜
泻痢
黄芩芍药汤
泻利腹痛,后重身热,久而不愈。
黄芩 芍药 甘草
大黄汤
泻痢久不愈,脓血粘稠,里急后重。
大黄
芍药汤
下气调血
芍药 当归 黄连 槟榔 木香 炙甘草 大黄 黄芩 官桂
白术黄芪汤
白术 黄芪 甘草
防风芍药汤
泻痢飨泄,身热脉弦,腹痛而渴。
防风 芍药 黄芩
白术芍药汤
太阴脾经受湿,水泄注下,困弱无力,不欲饮食,暴泄无数,水谷不化。
白术 芍药 甘草。
苍术芍药汤
痛甚,宜苍术芍药汤。
苍术 芍药 黄芩
苍术防风汤
脉弦,头微痛者。
苍术 防风。
苍术地榆汤
下血者。
苍术 地榆
诃子散
腹痛渐已,泻下微少。
诃子 木香 黄连 甘草
厚朴枳实汤
虚滑久不愈,多传变为痢疾。
厚朴 枳实 诃子 木香 黄连 大黄 甘草
泻痢
浆水散
暴泄如水,周身汗出,一身尽冷。脉微弱。
半夏 附子 干姜 高良姜 桂枝 炙甘草
桂枝汤
桂枝 白术 芍药 炙甘草
白术汤
白术 芍药 干姜 甘草
神效越桃散
诸下利之后,小便利而腹中虚痛不可忍者,此谓阴阳交错不和之甚也。
栀子 高良姜
黄连汤
大便后下血,腹中不痛,谓之湿毒下血。
黄连 当归 炙甘草
芍药黄连汤
大便后下血,腹中痛者,谓热毒下血。
芍药 当归 黄连 大黄 桂枝 炙甘草
地榆汤
久病肠风,痛痒不任,大便下血。
苍术 地榆
茯苓汤
湿泻
白术 茯苓
苍术汤
泻痢久,脏腑不止,虚滑,谷不化。
苍术 防风
导气汤
下痢脓血,里急后重,日夜无度。
芍药 当归 大黄 黄芩 黄连 木香 槟榔
泻痢
芍药蘗皮丸
芍药 黄蘗
加减平胃散
白术 厚朴 陈皮 甘草 槟榔 木香 桃仁 黄连 人参 阿胶 茯苓
苍术防风汤
苍术 防风 麻黄 生姜
椒术丸
泄止后。
苍术 川椒
地榆芍药汤
泻痢脓血,乃至脱肛。
苍术 地榆 卷柏 芍药
厚朴汤
胃虚而秘者,不能饮食,小便清利。
厚朴 白术 半夏 枳实 陈皮 炙甘草
平胃丸
病久虚弱,厌厌不能饮食,脏腑或秘或溏。此胃气虚弱也。
厚朴 白术 陈皮 木香 生半夏 槟榔 枳实 甘草
心痛
金铃子散
热厥心痛,或发或止,久不愈者。
金铃子 玄胡
煮黄丸
大实心痛。
雄黄 巴豆 白面
藁本汤
大实心痛,大便已利。
藁本 苍术
术附汤
寒厥暴痛,脉微气弱。
附子 白术 甘草 生姜 大枣
卷下
咳嗽
水煮金花丸
风痰热咳嗽,其脉弦,面青,四肢满闷,便溺秘涩,心多枣怒。
南星 半夏 天麻 雄黄 白面 寒水石
小黄丸
热痰咳嗽,脉洪面赤,烦热心痛,唇口干燥,多喜笑。
南星 半夏 黄芩 生姜汁
白术丸
湿痰咳嗽,脉缓面黄,肢体沉重,嗜卧不收,腹胀而食不消化。
南星 半夏 白术
玉粉丸
气痰咳嗽,脉涩面白,上喘气醋,洒淅恶寒,愁不乐。
半夏 南星 官桂
双玉散
痰热而喘,痰涌如泉。
寒水石 石膏 人参汤调下。
治痰千緍(min)汤
半夏 皂角
防风丸
治痰嗽,胸中气不清利者。
防风 枳壳 白术
天麻丸
天麻 半夏 南星 雄黄 白面
利膈丸
胸中不利,痰嗽喘促,利脾胃壅滞,推陈致新。
木香 槟榔 人参 当归 藿香 大黄 厚朴 枳实 甘草
咳嗽
款气丸
久嗽痰喘,肺气浮肿。
青皮 陈皮 槟榔 木香 杏仁 郁李仁 茯苓 泽泻 当归 茂(炮,莪术?)马兜铃 葶苈子 人参 防己 牵牛 生姜汁
玉粉丸
痰结咽喉不利,语音难出。
半夏 草乌 桂
枳壳汤
久痰,胸膈不利,多上焦发热。
枳壳 桔梗 黄芩
生半夏汤
生半夏
清镇丸
热嗽。
小柴胡汤加人参  青黛
半夏丸
因伤风而痰作喘逆,兀兀欲吐,恶心欲倒。
半夏 雄黄
白术散
夏暑大热,或醉饮冷,痰湿滑,膈不利。
白术 茯苓 半夏 黄芩
白术汤
痰潮上如涌泉,久不可治者。
白术 茯苓 半夏
天冬丸
妇人喘,手足烦热,骨蒸寝汗,口干引饮,面目浮肿。
天冬 麦冬 生地
虚损
四君子汤
肺损而皮聚毛落,益气可也。
白术 人参 黄芪 茯苓
八物汤
心肺虚损,皮聚而毛落,血脉虚损,妇人月水衍期。
白术 人参 黄芪 茯苓 川芎 熟地 当归 芍药
十全散
心肺虚损及胃,饮食不为肌肤。
白术 人参 黄芪 茯神 桂枝 熟地 当归 川芎 芍药 甘草
金刚丸
肾损,骨痿不能起于床。
萆薢 杜仲 苁蓉 菟丝子
牛膝丸
肾肝虚损,骨痿不能起床,筋缓不能收持。
牛膝 萆薢 杜仲 苁蓉 防风 菟丝子 白蒺藜
煨肾丸
肝肾损及脾损,谷不化。
牛膝 萆薢 杜仲 苁蓉 菟丝子 防风 白蒺藜 葫芦巴 补骨脂 桂
肾气丸
阳盛阴虚脾肾不足,房室虚损。
苍术 熟地 川姜 五味子
消渴
人参石膏汤
上消烦渴
人参 石膏 知母 甘草
顺气散
中消,热在胃而能食,小便赤黄。
厚朴 大黄 枳实
茴香散
肾消病,下焦初病,小便如油膏。
茴香 苦楝子
八味丸
肾消
肉桂 附子+ 六味地黄丸
珍珠粉丸
白淫,梦泄,遗精及滑出。
黄蘗 蛤粉
竹笼散
消渴
五灵脂 黑豆
肿胀
白茯苓汤
水肿之病,当开鬼门,洁净府。
茯苓 泽泻 郁李仁
白术散
胀下再中。
白术 泽泻
楮实子丸
水气蛊胀,洁净府。
楮实子 丁香 茯苓
木香散
治肿。
木香 大戟 白牵牛
眼目
散热饮子
眼赤,暴发肿。
防风 羌活 黄芩 黄连
川芎散
风热上冲,头目眩,热肿及胸中不利。
川芎 槐子
地黄汤
眼久病,昏涩因发,而久不愈者。
防风 羌活 黄连 黄芩 地黄 当归 人参 茯神
槐子散
槐子 黄芩 木贼 苍术
羚羊角散
冰翳
羚羊角 升麻 细辛 甘草
桔梗丸
太阳经卫虚血实,肿赤睑重,头中湿淫,肝风盛,眼黑。
桔梗 牵牛
金丝膏
点眼药
生姜 白蜜 猪胆汁 黄连 生姜汁 脑子 麝香 硇砂 硼砂 轻粉 熊胆 青盐
救苦丸
治眼暴赤,发嗔,痛不可忍。
黄连 当归 甘草
宣毒散
眼发赤肿,毒气侵睛。
盆硝 雄黄 乳香 没药
宣风散
眼风毒发肿,鼻中欲嚏。
川芎 甘菊 乳香 没药
万寿地芝丸
目能近视,不能远视。
生姜 天冬 枳壳 甘菊
洗眼药
诃子 黄丹 白蜜 柳枝
疮疡(节选)
内疏黄连汤
呕哕心逆,发热而烦,脉沉而实。
黄连 芍药 当归 槟榔 木香 黄芩 栀子 薄荷 桔梗 甘草 连翘
内托复煎散
治肿焮于外,根盘不深,形证在表,痛在皮肉,邪气盛则必侵于内。
地骨皮 黄芪 芍药 黄芩 白术 茯苓 人参 柳桂 甘草 防己 当归 防风
当归黄芪汤
诸疮疡,脏腑已行,如痛不可忍者。
当归 黄芪 地黄 地骨皮 川芎 芍药
夺命散
疔疮
乌头尖 附子 蝎尾 雄黄 蜈蚣 硇砂 粉霜 轻粉 麝香 乳香 信(砒石)脑子
木香散
疮难消,不能作脓。
地骨皮 木香 穿山甲 麝香
疔疮方
疔疮毒气入腹昏闷不食。
地丁 蝉衣 贯众 丁香 乳香
无名方
恶疮有死肉者,及追脓。
丁香 轻粉 粉霜 雄黄 麝香 巴豆
如神三生散
诸疮疼痛,不变肉色。漫肿光色。
防风 蛇蜕 头发
半夏散
少阴口疮。
半夏 桂 草乌
甘矾散
太阴口疮
生甘草 白矾
乳香散
赤口疮
乳香 没药 白矾 铜绿
没药散
白口疮
乳香 没药 雄黄 轻粉 巴豆霜
金银花汤
疮疡痛,色变紫黑者,回疮。
金银花 黄芪 甘草
当归散
疮肿已破未破,焮肿甚。
当归 黄芪 瓜蒌 木香 黄连
乳香散
疮口痛大者。
乳香 没药 滑石 寒水石 脑子
雄黄散
诸疮有恶肉不能去者。
雄黄 巴豆 乳香 没药
木香散
疮口久不敛。
木香 槟榔 黄连
又方
敛疮
小椒 定粉 风化石灰 白矾 乳香 没药
针头岁
疮疡焮肿木硬
蟾蜍 麝香
瘰疬
连翘汤
马刀
连翘 瞿麦 大黄 甘草。
有一方加大黄,去甘草,更加贝母 雄黄 槟榔。
文武膏
瘰疬
文武实(桑葚)
痔疾
苍术泽泻丸
苍术 泽泻 枳实 地榆 皂子
又方
川乌 古石灰
淋洗药
天仙子 荆芥 小椒 蔓荆子
妇人胎产(节选)
枳壳汤
妇人怀胎腹胀
枳壳 黄芩
二黄汤
怀孕胎漏
熟地 生地
束胎丸
有孕胎痛
白术 枳壳
增损柴胡汤
产后经水过适断,感于异邪,手足牵搐,咬牙昏冒。
柴胡 黄芩 人参 半夏石膏 知母 黄芪 甘草 生姜 大枣
秦艽汤
前证已去,次服秦艽汤。
秦艽 人参 防风 芍药 柴胡 黄芩 半夏 炙甘草
荆芥散
经水复行,前证退。宜服荆芥散
小柴胡汤加荆芥穗  枳壳。
防风散
二三日后,宜正脾胃之气,兼除风邪。
苍术 防风 当归 羌活
三元汤
产后日久虚劳,脉浮疾者。
柴胡 黄芩 人参 半夏 炙甘草 芍药 熟地 当归 川芎
柴胡四物汤
日久虚劳,微有寒热,脉沉而虚者。
川芎 熟地 当归 芍药 柴胡 人参 黄芩 甘草 半夏曲
三分散
日久虚劳
白术 茯苓 黄芪 川芎 芍药 熟地 当归 柴胡 黄芩 半夏 甘草 人参
十全散
产后虚劳,不能食。
白术 茯苓 黄芪 人参 川芎 芍药 熟地 当归 桂 甘草
血风汤
产后诸风 痿挛无力。
秦艽 羌活 防风 白芷 川芎 芍药 当归 地黄 白术 茯苓
芍药汤
产后诸积,不可攻,当养阴去热。
芍药 黄芩 茯苓
没药散
血运血结
虻虫 水蛭 麝香 没药
加减四物汤
产后头痛,血虚痰癖寒厥。
羌活 川芎 防风 香附 白芷 石膏 细辛 当归 熟地 甘草 苍术。
有汗,为气弱头痛,加芍药 桂 生姜。痰癖头痛,加半夏 茯苓 生姜。热厥头痛,加白芷 石膏 知母。寒厥头痛,加天麻 附子 生姜。
荆芥散
产后风虚血眩,精神昏昧。
荆芥穗 桃仁。微喘,加杏仁 甘草。
立效散
产前证,胎不动。如重物下坠,腹冷如冰。
川芎 当归
枳壳
妇人胎漏,因事下血。
枳壳 黄芩 白术
风六合汤
妇人筋骨痛及头痛,脉弦,憎寒如疟。
羌活 防风+四物汤
气六合汤
妇人血气上冲,心腹胁下闷。
木香 槟榔+四物汤
玄胡六合汤
妇人脐下冷,腹痛,腰脊痛
玄胡 川楝子+四物汤
芍药六合汤
妇人气充经脉,月事频并,脐下痛。
倍芍药+四物汤
八物汤
月事欲行,脐腹绞痛。
玄胡 川楝子 槟榔 木香+四物汤
妇人经水过多,别无余证。
四物汤加黄芩  白术
妇人经水涩少,四物内葵花煎。
妇人虚劳气弱,喘嗽胸满
四物汤加厚朴  枳实。
红花散
妇人产后,血昏血崩,月事不调。
荷叶 丹皮 当归 红花 蒲黄
妇人恶物不下。
当归 芫花
生地黄散
见诸血。血家证
熟地 生地 枸杞子 地骨皮 天冬 黄芪 芍药 甘草 黄芩
麦冬饮子
衄血不止。
麦冬 生地。又衄血,先朱砂 蛤粉。次木香  黄连。
苦楝丸
妇人赤白带下
苦楝 茴香 当归
腰腿疼痛
四物汤加羌活  防风。
卫生汤
当归 白芍 黄芪 甘草
药略
羌活
治肢节痛,太阴经风药。
防风
疗风通用
甘草
和中,调诸药。
肉桂
通气 助阳。
桂枝
闭汗和表。
麻黄
发太阳 太阴经汗。
桃仁
滋血破血。
黄芩
泻肝气
雄黄
祛风
白芷
治正阳明头痛
知母
泄肾火,助阴。
石膏
泻肺火,是阳明经大凉药。
半夏
祛痰
柴胡
治少阳 厥阴寒热往来。
芍药
止脾痛,安太阴。
人参
补气,和中。
瓜蒂
治湿在头,去中脘痰涎。吐药。
赤小豆
利小便
杏仁
润肺除嗽
苍术
温中 去湿 强肾。
草乌
热行经。
南星
治风痰。
天麻
治头风。
神曲
消食强胃。
白术
同苍术。
陈皮
益气
枳实
治心下痞。
枳壳
利胸中气,消痞。
黄连
泄心火
白茯苓
止泻利小便 太阴经药。
葶苈子
泻肺火
桔梗
咽喉痛,利肺气。
大黄
泄实热。
厚朴
治胀满,厚肠。
黄芪
止汗 治诸气虚不足。
槟榔
破气 下行。
荆芥
清利头目。
乌梅
助脾收胃饮食。
沉香
益气和神。
肉豆蔻
治大肠滑泄。
附子
补命门及心火。
朴硝
寒咸去燥。
栀子
除烦 利气 行小便。
当归
补三阴血不足。
川芎
太阳头痛
地黄
补肾真阴不足,脐下痛。
萆薢
补肾不足。
杜仲
壮腰壮筋骨。
牛膝
补筋 益脾。
苁蓉
益阳道及命门火衰。
沙苑蒺藜
补肾水 益阴。
补骨脂
补命门不足。
五味子
补五脏气不足。
巴豆
去湿痰,过药。
细辛
少阴头痛,不足。
升麻
阳明经和解药。
蛇蜕
去皮肤风燥。
茴香
利小便,补肾,祛湿寒,助阳。
苦楝子
去小肠痛。
广茂
去积聚。
干姜
益气和中。
生地
凉血。
没药
除血痛,和血治圣药也。
地榆
治下部有血。
泽泻
治少阴不渴而小便不利,及膀胱中有留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今医鉴》——中风
李东垣用药规律总结 | 山海精舍
李东垣随证用中药治病总结
升阳益胃汤
《脾胃论》用“补中益气汤”(三):方药化裁,升阳散火除湿益胃
《景岳全书 古方八阵散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