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石膏临床新用探析

杨志红,蔡柳洲

石膏出自《神农本草经》,味辛、甘,性大寒,入肺、胃两经,具有解肌清热、除烦止渴之功,《神农本草经》:“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坚痛,产乳,金疮。”是临床治疗外感热病所致壮热不退,肺热喘急,心烦神昏,谵语发狂,口干口渴之要药。汉代张机(字仲景)常用石膏治疗阳明胃热灼盛,尚未里热结成实及妇人产后呃逆,喘急咳嗽等,一直被临床誉为扶危救癫之品,且其具有辛凉宣散、重镇降逆特点,对荨麻疹、胃炎等疾病,只要运用得当,往往立取沉疴,现笔者不揣疏陋,略陈浅见。
1、石膏的药理特点
石膏辛凉宣散,具有清热凉血透疹之功,清代张锡纯于《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提出石膏是“透表解肌,为清阳明胃腑实热之圣药”,又“是以将石膏煎服之后,能使内蕴之热息息自毛孔透出”“石膏之性,又善清瘟疹之热”。明代缪希雍于《本草经疏》中亦谓石膏是“发斑疹之要品,若用之尠少,则难责其功”。石膏辛甘大寒,长于清热泻火,透邪达表,是治疗风热久郁肌肤或营血热盛生风所致皮肤瘙痒,荨麻疹之要药,清代《证治汇补》中创立了清热透疹汤,方中重用石膏配以元参、牛蒡子、荆芥、防风、前胡、葛根、杏仁等治疗风热久郁,麻疹未透,热甚而咳者,疗效显著,对于热入营血所致斑疹隐隐,发热口渴者,吴鞠通在《温病条辨》中提出了以化斑汤治疗,方中重用石膏,佐以知母、元参、甘草、犀角、粳米等清热凉血,透热达表,引邪外出,疗效亦佳,为临床应用石膏治疗急慢性皮肤病提供了理论依据。
石膏系矿物质,质重沉降,是治疗胃热灼盛,胃气上逆所致呕逆、胃脘疼痛之要药,据《神农本草经》记载,石膏能治“心下逆气”“腹中坚痛”。《名医》云其治“肠胃中膈热”。汉代张机《伤寒论●阳明病篇》:“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呕者,竹叶石膏汤主之。”《金匮要略●妇人产后病脉证治篇》:“妇人乳中虚,烦乱呕逆,安中益气,竹皮大丸主之。”开临床上首用石膏治疗气逆欲呕、烦乱呕逆之先河,石膏不仅质重沉降,同时性味甘寒,具有降逆泻火,不伤阴液的特殊作用,凡胃热灼盛,热伤胃液,胃气上逆所致恶心呕吐,胃脘灼痛,口干口臭,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秘结,少气乏力者,用之均有卓效,宋代《太平圣慧方》曾记载用治热极渴不止方治疗胃热发斑、酒后伤胃、胃热壅滞等疾患,方中石膏用至45g,同时少佐麦冬、芦根等,常可获效,故临床上凡有胃热灼盛、胃气不降见症者,均是重用石膏的重要依据。
2、石膏的临床应用
2.1急慢性荨麻疹
急慢性荨麻疹类似于中医学的“瘾疹”,主要病因是风热病邪阻滞肌腠,郁而不达,或因久病气血不足,阴虚内热,血热生风所致,临床上常采用消风散、荆防败毒散、犀角地黄汤加石膏等加减治疗,疗效显著。石膏辛凉宣散,透热达邪,是治疗外感风热、营血热盛所致急慢性荨麻疹之要药,亦是消风散中的主要药物之一,著名皮肤病专家朱仁康常重用石膏治疗急慢性荨麻疹,屡获佳效,据《朱仁康临床经验集》记载,其治疗人工荨麻疹4例,用石膏者2例,急慢性荨麻疹8例,用石膏者2例,石膏用量均在30g左右,疗效显著,对临床上应用石膏治疗皮肤病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据观察,如风热外袭,郁于肌肤,出现皮肤灼热,伴见风团,剧烈瘙痒,口唇红肿,口干心烦,遇风遇热加重,舌红苔薄黄而干,脉弦数者,则以消风散加减,重用石膏30g为主药以辛凉宣透,配伍金银花、连翘、荆芥、防风、牛蒡子加强透热之力,佐以生地黄、玄参、知母等养阴清热;如热入营血,热盛生风,出现风团,夜间加重,皮肤灼热,遇热则瘙痒加剧,伴见心烦不安,潮热盗汗,舌红少苔或光红,脉细数者,则以犀角地黄汤加石膏等,方中重用石膏30g为主药,以透热达邪,配以生地黄、玄参、牡丹皮、赤芍、知母、水牛角等养阴凉血,佐以金银花、连翘等以辛散清热,常可获效;临床上如使用其他清热疏风凉血药物治疗风热郁表、血热生风所致急慢性荨麻疹、人工荨麻疹,疗效不显时,加入重剂石膏透热达邪,亦可随手应效。
病案Ⅰ:患者甲,女,41岁,农民,2013年3月14日就诊。
患者有慢性荨麻疹病史4年余,近半年,无明显诱因,病情复发,皮肤反复起风团,此起彼伏,夜间加重,见风遇热则尤甚,伴夜寐不安,烦躁,先后服用过氯雷他啶、醋酸泼尼松片、钙片等药,疗效不佳,后多次服用中药清热疏风之剂亦无缓解,检查,全身可见散在风团,色红,高出皮面,舌红苔薄黄,脉弦。
证属风热外袭,郁而不散,深入营血,治疗以清热透邪、凉血息风为法,以消风散加减。
处方:生石膏30g、生地黄20g、赤芍10g、牡丹皮10g、防风10g、金银花10g、荆芥10g、连翘10g等。每日1剂,分2次服用。
连服5天,病情明显缓解,风团减少,瘙痒减轻,原方加减
继进10余剂,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随访1年,未见复发。
按:本案患者皮肤反复起风团,见风遇热加重,舌红苔薄黄,脉弦,确属风热久郁肌肤不得外泄所致,符合“皮肤灼热,瘙痒异常,烦躁不安,咽喉疼痛,遇热加重,受风尤重”风热型荨麻疹的典型特点,然多次服用清热疏风之剂并无缓解,多由病重药轻所致。故复诊时,重用石膏30g辛凉解肌,透达郁热,重症用重剂,并且佐以防风、金银花、荆芥、连翘等加强透热,生地黄、牡丹皮、赤芍等养阴凉血,果获全功。
2.2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神经官能症
慢性胃炎、胃溃疡、胃神经官能症等病属中医学“呕吐”“胃脘痛”范畴,其中医病机多以胃寒、胃热、气滞、食积、痰阻、阴虚、阳虚较为常见,金元时期,著名医家朱丹溪尤重胃热,据《丹溪心法●卷四》记载,胃痛病因,亦有病久“郁而生热,或素有热,虚热相搏,结郁于胃脘而痛”,蔡柳洲观察到,呕吐不止、口气臭秽、渴欲冷饮等是胃热灼盛的重要特征,主张凡妇人恶阻、产后呕吐、经前紧张综合征,只要出现口臭、呕吐不止,即可重用石膏60g左右,据长期观察,临床上凡胃神经官能症、充血糜烂性胃炎、胃溃疡如出现胃热灼盛,胃气上逆,恶心呕吐不止,胃脘痞塞、疼痛,口气臭秽,心烦易怒,口干口苦欲冷饮,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者,可以泻黄散加减治疗,重用石膏30g以上为主药,重镇泻热降逆,配以栀子、黄连等以苦寒清热,佐以霍香、防风等火郁达之,监制苦寒,以护胃气,如呕吐日久,伤及气阴,出现恶心呕吐,口干口渴,五心烦热,神疲乏力,动则气短,舌质淡红,少苔,脉细数者,则以竹叶石膏汤加减,重用生石膏30g为主药清热降逆,配以竹叶清泻余热,佐以半夏、麦冬、甘草、人参等益气养阴和胃,效如桴鼓。
病案Ⅱ:患者乙,男,51岁,工人,2017年3月11日就诊。
患者有胃神经官能症,慢性胃炎病史3年余,近1个月来,病情复发,出现恶心呕吐食物残渣,口臭,胃脘疼痛,进食加重,进冷饮稍舒,腹胀心烦易怒,大便秘结,曾服用奥美拉唑、多潘立酮片、气滞胃疼颗粒、三九胃泰等药物,病情无缓解,纤维胃镜检查提示:糜烂充血性胃炎Ⅲ期,舌红苔黄,脉弦。
证属胃热灼盛,胃失和解所致,治以清泻胃热,降逆止呕,以泻黄散加减治疗。
药用:生石膏30g、藿香10g、栀子10g、甘草7g、防风10g、黄芩10g、蒲公英10g等。
连服5剂,恶心呕吐停止,余症减轻,继续以原方加减治疗20余天,临床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随访1年无复发。
按:本案患者久患胃病,屡服行气养阴之剂未获痊愈,根据患者恶心呕吐、口臭、胃脘疼痛、心烦易怒、便秘舌红苔黄、脉弦等临床特点,以及久郁化热之疾病变化规律,患者证属胃热灼盛,胃气上逆,故以泻黄散清泻胃热,降逆止呕,方中重用石膏既能清泻胃火,又能重镇降逆,一药而兼两功,是方中之主药,也是取得疗效的关键,同时配伍桅子、黄芩、蒲公英等加强泻热,藿香、防风、甘草等监制苦寒,健脾和胃,果获卓效。
3、结语
石膏为清热泻火第一要药,其性凉能散,质重沉降,既透表解肌,又善清多种脏腑虚实之热,且无黄连、黄柏、知母诸药大寒之弊,临床上风热外袭,血热生风所致急慢性荨麻疹,皮肤灼热瘙者,投以重剂石膏为主药以透邪外达,辛凉透热,或配以金银花、连翘等以加强散热之力,或配以生地黄、玄参、牡丹皮等清营凉血。风热外袭,血热生风,均易伤阴,故即使没有阴虚症状,亦不能忘记固护阴液,如胃热灼盛,胃气上逆,恶心呕吐不止,可用重剂石膏为主药,以重镇降逆,清热泻火,或配伍黄连、栀子等苦寒降逆,或伍以竹叶以清余热,配伍用药要时时固护胃气,或佐以藿香、防风等苦寒,散热达邪,或佐以人参、麦冬等以益气养阴和胃,常可随手见效。石膏为清热良药,兼具辛凉透达、重镇沉降等特性,因此临证时,疾病的病理特征必须符合热盛、内闭、上逆等病变规律,才能达到预期效果。然石膏毕竟是寒凉之品,不宜久服,久服伤阳,故须中病即止,正如《主治秘诀》:“能寒胃,令人不食,非腹有极热者,不可轻用。”

石膏临床新用探析
杨志红,蔡柳洲
中医临床研究2021年第13卷第34期
版权申明:
以上文章仅供学习参考。
感谢原作者辛苦劳动,如果侵权请告知,将下架处理。请勿用作商务用途。
粉丝福利来啦:临证有疑难、临床有瓶颈、思路不畅通、方剂不会用,可以留言,我们会酌情安排相关主题文章推送。

提示:
1、资料是有偿购买的,知识是无偿分享的,欣赏此文欢迎点赞和分享哟。给我公众号一些支持和鼓励哟。
2、我公众号是中医专业交流,爱好中医的可以留言打卡哟,可以留言写上你的学习心得或体会哟。大家一起学习、一起成长、一起进步哟。我公众号从不作假,所有文章均有文章来源标注(部分年代久远的稿件可能无法查找来源)。代表对原作者的辛苦脑力劳动的付出表示感谢。近期也发现很多摘抄老中医经验,却标注自己的作品,我深表不屑。中医圈子说大也不大,说小也不小。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每个作品都凝聚了每个老中医的心血,也体现了每个老中医的治疗特色,从文章的字里行间能体会到每个中医的师承门派,以及善用手法。而某些冒名顶替他人作品的人,几乎看不到相关师承的手法。尊重不是他人的地位崇高,而是自我的素质体现。
3、个人经营公众号不易,从敲字到核稿不容易,到文章共享发表,经常眼干眼睛疼。近期发现其他多个渠道转载我公众号大量文章,尤其是某些大型公司的团体公众号,你们有大量的团队,也有专业的人士负责,甚至有不错的资金支持,虽然咱们选取的文章都是老中医的经验,但是我个人整理资料有多么的不容易,你们轻轻松松的复制,麻烦考虑我个人经常熬夜整理资料的辛苦。复制粘贴容易,礼貌交友,麻烦转发时候提示一下文章来源是我的整理出来的。
4、这个公众号创办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监督自我的中医学习,每天2个文章,平均2000字左右,一年365天下来,将近150万以上的文字,我能整理出来,相信你也能看完。中医知识真的是山高路远,只要每一步走的足够扎实,中医功底就不会差劲到哪里。水滴石穿、精卫填海,把中医知识碎片化。相信我,每天都有每天的收获,每天也有每天的不同体会。
5、从阅读量也可以看出来,我不太会营销,而且没有相关的医疗体系的圈子,也不代表任何的养生机构,就是个人经营,结交中医圈子的好友,不管你是中医执业医师、还是中医在读专业学生、或者中医爱好者。相信在这里能互相学习交流。因为中医,我们互相认识,亦或是一种缘分。从2019年经营到现在,中间因为某些复制偷盗的原因停更过一段时间,到目前为止也有4年的时间,粉丝仅仅才3000多人。然而所有的粉丝仍然全靠大家觉得内容好、品质佳,从中能获得中医经验的学习,自发的推荐到朋友圈,以朋友带动朋友关注,全靠口碑宣传。所以请大家多多转发,给我一点支持。

6、身有疾患请及时就医。我公众号不代表任何医疗医疗机构。生命可贵,也请勿相信网络医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消风散治疗慢性荨麻疹80例
荨麻疹,热邪上身!又是一张好方子,凉血消风止痒,请感受
见风起疙瘩?周身瘙痒?送你一剂消风散,祛风止痒,清热祛湿
一个千古奇方“防风通圣丸”,不仅缓解荨麻疹,这几个病症也可用
【058期】老中医的不外传秘方,治疗血热型荨麻疹一剂见效
一首古方消风散,祛风止痒,治疗慢性荨麻疹反复发作,有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