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天津针灸】给您讲讲——针灸古法二十八式

持针入肉各有方, 

十二经有十二节, 

九刺用以应九变, 

散刺后人遵古说,

说出《官针》法最详, 

五脏五刺细街量,

缪刺《素同》有专章。

二十八法勿相忘。


注解

刺法者针道之用也, 《灵枢·官针篇》中载之最详。一曰九刺以应九变;二曰十二节刺以应十二经;三曰五刺以应五脏。 缪刺则《素同·缪刺论》中论述更为详备。在九刺, 十二节刺及五刺之中同时有输刺法。 在三种输刺之中, 十二节刺与五刺中之输刺, 名同而法亦大体相同,故不重复赘赋。 另有散刺法系后人据古法而立。共为二十八法, 胪述于后。

招式在下面的分割线



一式 输刺(九刺)



输刺用针内外备,

 外取手足内取背。

诸经手足有荥腧, 

脏腑背俞尤足贵。


注解

《灵枢·官针篇》曰,“输刺者,刺诸经荥输藏输也。” (,甲乙经。作腧刺)是乃外取手足之荥腧,内取腰背之藏俞,内外同取之刺法也。如手太阴肺经羅患时,在手可取鱼际(荥)或太渊(腧),在背可取肺俞。其余藏府可以类推。


二式 远道刺(九刺)


病在上者取之下, 

远道刺法疾可罢。

头面府病刺府腧, 

手足上下义无二。


注解

《灵枢·官针篇》曰:“病在上取之下,刺府腧也。”此乃上病取下,引而竭之之刺法也。《灵枢·刺节真邪篇》曰:  “刺府腧去府病。'故以六府之病变为宜。 足少阳之腧在足临泣,足阳明之腧在陷谷,足太阳之腧在束骨。足之三阳从头走足,故头面及身以上属于三阳经之病患, 均可在足取之。

除此以外, 其他经穴可以手足上下互取者用之尤多。 如列缺能治茎痛、尿血,照海能治咽痛、目赤。 《肘后歌》云: “头面之疾针至阴, 腿脚有疾风府寻。”均远道刺之类也。


三式 经刺(九刺)

表里阴阳枢纽穴, 

大经结络经分说。 

经刺之法重在斯, 

足如公孙手列缺。

实者可泻虚可补,

 不盛不虚以经取。

依经为治正那宜, 

汤液灸刺均能主 。


注解

这在《内经》中有二义其一,即《灵枢·官针篇》曰:  “经刺者,刺大经之结络经分也。”是乃在人身之大经脉与络脉相结合处之刺法。“经分” 有大经脉在此处分行和即在该处取穴之意 。 如手太阴阳明之列缺、偏历;足太阴阳明之公孙、丰隆;手少阴太阳之通里、支正;足太阳少阴之大钟、飞扬;手厥阴少阳之内关、外关;足厥阴少阳之;蠡沟、光明。举凡经脉与络脉相结合处,均为阴阳表里经之枢纽穴,较之各经之其他腧穴,实尤为重要也。

经刺另一要义,即《灵枢·经脉篇》曰:“盛则泻之,虚则补之, 热则疾之, 寒则留之。不盛不虚以经取之。”《难经》第六十九难曰:  “不虚不实以经取之者,是正经自病, 不中他邪,当自取其经,故言以经取之。”所谓正经自病, 即病既不从生我者而来, 亦不从我生者而来;既不从克我者而来, 亦不从我克者而来, 系由于本经自感之那所致。因之当以本经之穴治之, 而他经之穴则不居于重要地位。


四式 络刺(九刺)

络刺之法不取穴,

视其浮络泻其血。

瘀血郁滞多在阴, 

刺宜浅点乃要诀。


注解

《灵枢·官针篇》曰:  “络刺者,刺小络之血脉也。”此乃不取经穴, 但视其浮络以泻其恶血之刺法。 《素问·调经论》曰,  “刺留血奈何?视其血络刺出其血, 无令恶血得入于经以成其疾。”《灵枢·经脉篇》曰:  “故诸刺络脉者,必刺其结上甚血者。虽无结,急取之以泻其邪而出其血。留之发为痹也。”《灵枢·寿夭刚柔篇》曰:“久痹不去身者,视其血络,尽出其血。”是均络刺之用也。

瘀血之留于络脉者, 以身之阴部为多見,如耳后、肘内及膝腘等处。头之颞颥部亦常采用络刺之法。 络刺泻血,有去瘀决滞, 清热解毒之功。刺时对准青络脉,用浅刺及点刺法,疾入半分至一分, 迅即遇出,以能出血为度,不闭其孔令恶血自流。如出血已变为鲜红, 可按捺针孔以止之。在肘窝或膝腘等处青络脉不显时,如拍击数下则青络自见。络刺与点刺,法既相近,而义亦可通。至于点刺取穴与络刺不取穴,当随宜斟酌,不可强分。


五式 分刺(九刺)

分刺深针分肉间, 

邪气深藏浅刺难。

臀股肉多皆可用, 

腹胸胁肋勿轻谈。



注解

《灵枢·官针篇》曰:“分刺者,刺分肉之间也。”“分肉”即肌肉丰厚而有界限可见者。邪气深藏其间, 则浅刺不效, 必须深刺方能达于病所。在臀股及肌肉丰厚之处多可用之。胸腹胁肋等处,肌肉菲薄,如针刺过深即有刺中内脏之虞, 慎勿轻用。


六式 大泻刺(九刺)

脓血深留泻始除,

铍针大泻决江河。

脓不畏多除务尽,

血宜少见忌其多。



注解

《灵枢·官针篇》曰:  “大泻刺者刺大脓以铍针也”(一作太刺)。于痈疽疮疡排除脓血时多用之。脓不畏多,泻之务尽。血宜少见,切忌其多。血多者气夺,血不止者致死。


七式 毛刺(九刺)

痹在皮毛病气浮,

针须毛刺刺皮肤,

雀啄连连无问数,

落红点点见功夫。



注解

《灵枢·官针篇》曰:“毛刺者,刺浮痹于皮肤也。”浮痹者是风寒湿三气客于皮毛之间,致皮肤顽麻不仁;但病势流浅,尚未深入,故可用多刺浅刺之毛刺法, 随病之所在以取之。针时如雀之啄食,连连而作,只宜平铺, 不宜重叠,以患处大小而定,无问其数。针孔以略见血点为宜,但忌血外流,此乃毛刺与络刺之分别也。


八式 巨刺(九刺)

此现有余彼不足,

左右感通候在脉,

气血盛衰互倾移,

巨刺得宜功效速。



注解

《灵枢·官针篇》曰:“巨刺者,左取右, 右取左。”《素问·调经论》曰:  “病在于左而右脉病者巨刺之”是乃左右易位在对侧取穴之刺法也。病虽在左而右脉能应之者, 是因阴阳之气归于权衡, 权衡以平,见于寸口。此现有余,彼即不足。故左病而右应之。补左阳之不足、实所以抑右阴之有余,泻右阳之有余、正所以补左阴之不足。 由于气血盛衰能左右倾移。故用针之道, 亦能左右互治。此乃巨刺左右互取之义也。


九式 焠刺(九刺)

燔针即是火烧针, 

除痹祛寒效独尊,

瘰疬阴疽常焠刺, 

慎毋炮烙妄施为。



注解

《灵枢·官针篇》曰:  “焠刺者刺燔针取痹也。”《甲乙经》曰:  “焠刺者燔针取痹气也。”燔刺焠刺即仲景所谓烧针, 今则称为火针。将针烧红立即刺入患处, 犹如淬铁,故称焠刺。常用以治痹症、阴疽及瘰疬等症。


十式     偶刺

(十二节刺)

一刺心前一刺后,

前后相对如配偶,

俞募相合今所尊, 

源于古法须遵守。


注解

《灵枢·官针篇》曰:“偶刺者,以手直心若背,直痛所,一刺前,一刺后,以治心痹,刺此者傍针之也。”《素同· 痹论》论心痹之状曰:“心痹者脉不通,烦则心下鼓,暴上气而喘, 嗌干善噫,厥气上则恐。”偶刺之法,一手按其胸前,一手按其背后,当其痛所,前后进针。观经文之意,似不必拘于经穴。傍针者,斜针以免刺中内脏也。后世之脏腑俞募取穴法, 当系以古法偶刺为根源。募穴皆在胸腹, 俞穴均在背膂, 大多前后相对, 相差不远。例如胃腑受病时, 在前可取其经气所聚之中脘, 在后可取其经气所输之胃俞。


十一式 报刺

(十二节刺)

痛处无常报刺寻,

持针直刺久留停,

左手按摩随病所, 

出针复刺再施行。


注解

《灵枢·官针篇》曰:  “报刺者,刺痛无常处也。上下行者,直内无拔针( 《甲乙经》作直内拔针),以左手随病所按之,乃出针复刺之也。”风寒湿三气合而为痹。风气盛者为行痹,痛无常处上下行,正行痹之症状也。当其痛处直内针而久留之,并以左手随病所按摩之。病未已者, 可拔针于另一处所再针之。


十二式 恢刺

(十二刺)

筋急难伸且莫嗟,

针通恢刺病能恢, 

直刺傍揺兼上下,

大其针孔泄其邪。



注解

《灵枢·官针篇》曰,“恢刺者,直刺傍之举之,前后恢筋急, 以治筋痹也。”是在筋脉拘挛之处进针,深针直刺。傍之者,将针向四旁摇撼之也;举之者,将针上下提捣也。即向患处深针,并上下左右摇大其针孔,以泄其邪之意。


十三式 齐刺

(十二节刺)

齐刺三针一字排, 

二傍一直各分开,

痹气小深寒不重,

 亦名三刺义相该。



注解

《灵枢·官针篇.曰:  “齐刺者直入一、傍入二,以治寒气小深者(<甲乙经>作‘寒热气小深者'), 或曰三刺。三刺者,治痹气小深者也。”即正中直刺一针, 两旁再斜入二针,三针一字排开,针尖相近,针柄相远,不必拘于经穴,随病之所在而进针。“小深”乃邪气虽已入内, 但所入尚不太深之意。 此法针天应穴时多用之。


十四式 扬刺

(十二节刺)

一针直入在中央,

浅入而浮守四旁,

扬刺专医寒博大,

顽麻痹痛足堪当。



注解

《素问·长刺节论》作阳刺

《灵枢·官针篇》曰:  “扬刺者,正内一、傍内四而浮之,以治寒气( 《甲乙经》作寒热)之博大者也。”正中直入一针,四旁斜入四针, 两旁比齐刺多加两针。依病进针,不拘经穴,以治寒气深大, 麻木疼癌诸症。


十五式 直针刺

(十二节刺)

撮起皮肤横入针,

沿皮直刺直针称,

一针两穴常须用,

针必宜长刺不深。



注解

《灵枢·官针篇》曰:  “直针刺者,引皮乃刺之,以治寒气之浅者也。”用左手将皮肤撮起,右手沿皮横针直刺,故名,以治病气之不深者。《难经》第七十一难曰:  “针阳者卧针而刺之。'在头面及肌肉菲薄诸处常须卧针横刺,亦直针刺之类也。于一针两穴时多用之。如地合透颊车,攒竹透鱼腰,曲鬓透听宫,膻中透中庭,关元透中极, 意舍透脾俞等皆可采用。


十六式 输刺

(十二节刺)

输刺之法直出入, 

稀发而深引邪出,

气盛而热可以除, 

多进少退法自别。



注解

《甲乙经》作腧刺

《灵枢·官针篇》曰: “输刺者,直出直入,稀发针而深之,以治气盛面热者也。”即垂直刺入, 少待再垂直拔出。外提时次数不宜太多, 内入时当逐步深进, 方能去邪而退热。 与后世多进少退之补法有所不同。在补法时是频频发针,进多退少以纳气入内。输刺时是发针稀少而渐入渐深,以逐步引邪外出,属于泻法范畴, 必须分清。


十七式 短刺

(十二节刺)

短刺原来刺不深,

渐揺渐入记须真,

骨痹致针当骨所,

以针摩骨效方增。



注解

《灵枢·官针篇》曰: “短刺者,刺骨痹, 稍揺面深之,致针骨所,以上下摩骨也。”当其病之所在而进针, 渐揺渐入, 在针尖着骨时复行揺动针身, 使针尖在骨而往来摩刮以增其效。因人身之骨骼均可自体表按模而得, 针尖及骨而止,因所刺不深,故名短刺。


十八式 浮刺

(十二节刺)

须知浮刺一针斜,

肌急而寒效可夸,

且莫认浮当作浅,

浮而深入始无差。



注解

《灵枢·官针篇》曰:“浮刺者,旁入而浮之,以治肌急而寒者也。”是亦斜入进针之卧针法也,因针不直入故名浮刺。与直针刺不同之处是直针刺用手撮起皮肤横进行针,浮刺是不用手撮皮,只是斜行进针,以一横一斜为别。

十九式 阴刺

(十二节刺)

手足厥冷脉不至, 

病入少阴寒厥致。

左右悉刺取太溪, 

阴病当须寻阴刺。



注解

《灵枢·官针篇》曰:  “阴刺者,左右悉刺之,以治寒厥。中寒厥,足踝后少阴也(《甲乙经》:此治寒厥中寒者,取踝后少阴也)。”病在少阴有手足厥冷、脉不至等寒厥之症状时,宜取足踝后足少阴经之太溪穴,以阴治阴,故名阴刺。


二十式 傍针刺

(十二节刺)

一傍一直刺名傍,

二傍名齐四号扬,

单傍不直名浮刺,

宜直宜傍见主张。


注解

《甲乙经》作傍刺

《灵枢·官针篇》曰:“傍针刺者,直刺傍刺各一,以治留痹久居者也。”即当其病所直入一针,再傍刺一针,正斜各一之刺法。直针一、傍针一者名傍针刺;直针一、旁针二者名齐刺;直针一、傍针四者名扬刺;单独傍刺一针者名浮刺。当各因其宜而用之。


二十一式 赞刺

(十二节刺)

赞刺持针直出入,

渐刺渐浅出其血,

痈肿初形助散消,

输刺渐深乃其别。



注解

《灵枢·官针篇》曰:“赞刺者,直入直出,数发针而浅之出血,是谓治痈肿也。”即持针直入,迅即直出,上下进退,由深面浅,以去其恶血。与络刺所不同者, 络刺须视其青络脉而刺之, 赞刺则是在红肿处刺之 。赞,助也,在痈肿初形之时,可助其消散也。


二十二式 半刺

(五刺)

半刺应肺勿太深,

浅刺还宜疾发针,

恰似拔毛无损内, 

皮气通调古所尊。



注解

《灵枢,官针篇》曰:  “半刺者,浅内而疾发针,无针伤肉,如拔毛状,以取皮气,此肺之应也。”进针浅,出针快,状如拔毛,无伤肌肉。用以疏其表邪,与毛刺可以相通。


二十三式 豹纹刺

(五刺)



刺曰豹纹针成簇, 

前后左右必中脉,

泻其经血以应心, 

络刺出血又有别。



注解

《灵枢·官针篇》曰:“豹纹刺者,前后左右针之,中脉为故,以取经络之血者,此心之应也。”豹之斑纹是由斑点簇聚而成, 数针聚合有豹纹之象焉。前后左右皆针之者, 非一身之前后左右皆须进针也, 乃是于经穴周围数针齐下之意, 必中脉出血为止, 故必须数针齐施。 豹纹刺与络刺虽同为出其经络之血, 但络刺以刺其浮络为主,豹纹刺以取其经血为主。络浅而经深,故必须前后左右皆针,以免一针不中而血不出, 亦可加拔火罐以助之。 是应分清, 以免混淆。


二十四式 关刺

(五刺)



关刺应肝关节利,

一名渊刺一名岂,

左右直刺尽至筋,

慎毋出血违古义。



注解

《灵枢·官针篇》曰:“关刺者,直刺左右尽筋上,以取筋痹,慎毋出血,此肝之应也。或曰渊刺,一名岂刺( 《甲乙经》将‘或曰渊刺,一名岂刺'列于合谷刺之下)。”筋痹常教关节不利,关刺者,利其关节也故名。左右直刺尽筋上者,在关节之左或右直刺,尽至筋所也。故能治关节酸痛、屈伸不利而属于筋之为病者,在透针法中常采用之。 《集成》“手足指节蹉跌酸痛久不愈” 条曰:“屈其伤指, 限皮肉内缩, 即以圆利针深刺其约纹空虚而拔。 诸节伤同。”“肘节酸痛”条曰:“使病人屈肘, 曲池穴至近横故空虚, 以针深刺,穿出肘下外皮,慎勿犯筋,不出十日自差。”“肩痛累月,肩节如胶连接不能举”条曰:“取肩下腋上,两间空虚,针刺,针锋几至穿出皮外,一如治肘之法,慎勿犯骨。 兼刺筋结处神效。”他如犊鼻透膝眼,阳陵透阴陵,阳池透大陵,昆仑透太溪,绝骨透三阴交等, 均属古法关刺之应用。


二十五式 合谷刺

(五刺)



三针左右如鸡足, 

肌痹应脾针分肉,

象如岐骨两分又, 

由是称之为合谷。



注解

《灵枢·官针篇》曰:“合谷刺者,左右鸡足,针于分肉之间,以取肌痹,此脾之应也。”此乃正入一针,左右斜入二针,形如鸡足之刺法也。必须于肌肉丰厚处方易施行,故以之治肌痹。合谷居于虎口岐骨处,岐骨亦有鸡足之象, 故亦称之为合谷刺。在齐刺法中亦为三针并列,但齐刺之左右二针为针尖向内, 合谷刺之左右二针为针尖向外,以此为别。


二十六式 输刺

(五刺)

《灵枢·官针篇》曰:“输刺者,直入直出, 深内至骨,以取骨痹,此肾之应也。”按《官针篇》中所列举之输刺,在九刺、十二节刺与五刺中皆见之。五刺中之输刺与十二节刺中之输刺,名同而法亦大体相同,可以互观。


二十七式 缪刺



缪刺惟于手足寻, 

邪留于络未侵经,

左右相交同巨刺, 

在经在络要分明。



注解

《素问·缪刺论》曰:“夫邪客于大络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与经相干而布于四末。其气无常处,不入于经俞,命曰缪刺。问曰:其与巨刺何以别之?答曰:邪客于经,左盛则右病,右盛则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脉先病, 如此者必巨刺之, 必中其经,非络脉也。故络病者其痛与经脉缪处, 故命曰缪刺。”是言巨刺与缪刺虽同为左病取右、右病取左之刺法, 但用则有别: 即邪在于经者宜巨刺,以调其经脉;邪在于络者宜缪刺,以调其络脉。然邪之在经与在络究何别乎? 是即经文所谓邪布于四末, 其气无常处,不入于大经之俞穴,即以缪刺为主。 故《缪刺论》又曰: “有痛而经不病者, 缪刺之,因视其皮部有血络者尽取之 。”《素问·调经论》曰:“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则缪刺之。”《素问·三部九候论》曰:“经病者治其经,络病者治其络,身有痛者治其经络。其病者在奇邪, 奇邪之脉则缪刺之。”故缪刺之部多在于身体之四末及各经之井穴, 以及皮部之血络。高武曰:“缪刺谓不分俞穴而刺之也。”而巨刺则必中其经,非络脉也,而以大经之俞穴为主。 又《灵枢·终始篇》曰:“凡刺之法,必察其形气。形肉已脱,少气而脉又躁, 躁厥者必为缪刺之。散气可收,聚气可布。”此又为运用缪刺之一义。


二十八式 散    刺



穴名天应病为腧,

扪按探寻穴不拘, 

有得自能呼阿是,

持针散刺定然对。



注解

《入门》云:“散刺者。散针也,因杂病而散用其穴,随病之所在而针之,初不拘于流注,即天应穴, 《资生经》所谓阿是穴是也。”阿是之名见于《千金》,不拘经穴。扪按有得,患者常自称阿是,即据以入针,故亦名不定穴。亦即《内经》“以痛为腧”之遗意一也,可与选穴节“得手应心”法互观。


本文由姜涛、杨进摘自周楣声《金针梅花诗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内经针刺法
针刺手法:巨刺和缪刺的对比比较
针灸二十六种刺法
“巨刺”和“缪刺”有何异同?
中医针灸的26种刺法(喜欢的朋友可以收藏)
巨刺、缪刺和经刺浅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