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期是帝国中心,波西米亚为什么没有德意志化?
userphoto

2022.10.18 四川

关注

在欧洲近代风云迭起之时,伴随着欧洲狂热的民族主义的兴起,一种新兴的思潮开始在德意志地区,尤其是南德意志和奥地利帝国境内蔓延,即建立一个日耳曼人的”大德意志“国。在这一构想中,原本属于神圣罗马帝国,而后改组成为德意志邦联的诸多国家将在奥地利的领导下完成属于德意志民族的统一,改变了以往貌合神离的松散体系。这一国家的理想版图远比现今德国的版图要庞大许多,除我们今天看到的德国本土之外,还包括了现在属于法国的阿尔萨斯-洛林地区(原本属于神罗,后在领土置换中交给了法国),现今属于波兰和俄罗斯的普鲁士地区(格但斯克、波兹坦、加里宁格勒等地),西里西亚地区(部分属于波兰),波美拉尼亚地区(一部分归属波兰),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地区(部分属于丹麦),北意大利的部分领土,匈牙利地区、特兰西瓦尼亚与瓦拉几亚地区(现今罗马尼亚大部分领土),克罗地亚和斯洛文尼亚,部分塞尔维亚领土,波斯尼亚-黑塞哥维纳,当时的普属与奥属波兰(包括加利西亚在内),以及波西米亚地区(当今捷克的一部分,也泛指捷克斯洛伐克)。大体上来说,这些地方都是被德意志人统治或者深受德意志文化影响的地区,因此诞生了这样的一个理想中的帝国版图。除了这些地区之外,瑞士、低地的比荷卢等地,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德意志文化影响。因为种种因素,这一构想没能得以实现。种种原因当中,繁杂的民族绝对不可忽视,除却德意志人,还有文德人、普鲁士人、乌克兰人、波兰人、捷克人等等十数个不同民族。这些保留了自己的语言、文化的民族,显然不可能就此并入这样一个“日耳曼人”的大帝国。

这些民族当中,鲁塞尼亚人与波兰人纳入德意志人统治的时间不过几十年,自然不会产生什么归属感,而匈牙利的马扎尔人,以及特兰西瓦尼亚,瓦拉几亚等地的拉丁化达西亚人这些一直存在宗教冲突,或是长期被奥斯曼,波立联邦等国干涉与影响的民族也很难产生真正的归属感。克罗地亚,塞尔维亚等民族也存在着各自的历史遗留问题。当我们将这些相对而言较晚纳入德意志人统治或者统治根基并不稳固的民族排除掉之后,一个异类被保留了下来,这个民族便是波西米亚。波西米亚是非德意志民族聚居区中最早纳入神圣罗马帝国版图的地区,也是早期神罗帝国内部一贯保持着唯一超然地位的王国。金玺诏书钦定的选帝侯之一就有波西米亚国王。依照法理,神罗帝国内部不应该存在王国,除罗马人民的国王与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以外的头衔最高只能是公爵,还有这不得具备独立的铸币权等等诸多限制。唯一的一个例外便是波西米亚王国,保留自己的王国法理,具备独立的行政与法治,且可以自行铸币,境内的捷克人与斯洛伐克人也保留下了自己的语言和文化。就算在威斯特伐利亚合约之后,彻底占据了这一地区的哈布斯堡王朝也没能将这一地区彻底同化,倒是保留了相当多原有的文化传统。

于是产生了一个问题,为何波西米亚的文化语言得以保留至今,而不是像其他被日耳曼人征服的地区里的民族(普鲁士、波美拉尼亚、等地)一样被大部分同化?

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主要有三点原因。第一,波西米亚是主动皈依基督教并加入神圣罗马帝国的,而非同其他地区一样是被征服后强行传教、同化的,这为波西米亚保持其独立地位提供了一个首要条件。其次,哈布斯堡统治前后存在的宗教上的差异与矛盾使得波西米亚难以被天主教同化,哈布斯堡的统治不够稳固。第三,奥地利哈布斯堡家族在民族主义兴起之时没有足够的意识去对波西米亚地区进行同化和吸收,进而导致民族主义彻底爆发。而后期又心有余力而不足。

在讨论波西米亚之前,我们可以先看下那些被日耳曼人和维京人征服与同化的斯拉夫部落上。在第二次十字军期间,易北河流域附近有大量不断试图入侵和袭扰神罗北部的斯拉夫人部落(主要是文德人),为了消灭这些斯拉夫人,神罗贵族们与已经皈依基督教的丹麦、瑞典合作,组建了一支名为文德十字军的部队,以驱逐、征服和暴力同化为目的开始向东北方面进军。这次军事行动在很大意义上是成功的,德意志的贵族成功占据了易北河流域,即现今德国的勃兰登堡州与柏林周边,将其纳入了萨克森公爵的领土范围内,并将原本的文德人变成了农奴。之后这一地区从萨克森独立,成为了勃兰登堡边境领,这也是后来统一德意志的普鲁士王国的前身之一。在随后的一百多年中,波美拉尼亚、普鲁士、库尔兰等地陆续被征服,诸如条顿骑士团等等十字军国家在北方建立。这些国家的建立与他们实行的强制性同化措施使得这些地区德意志化程度相当高。

虽然同属斯拉夫人的一部分,但是捷克人和他们的同胞们有着完全不一样的命运。波西米亚这一地区自从公元六世纪开始,成为了其中一支斯拉夫人——捷克人的居住地,原本属于大摩拉维亚帝国,在大摩拉维亚解体之后与东法兰克王国与改制后的神圣罗马帝国保留了良好的关系,在完成了基督教化之后,于12世纪并入了神圣罗马帝国,先是使用公爵头衔,之后在奥托卡二世统治期间取得了王国的地位。在这一过程中,尽管有部分德意志人移民进入了波西米亚,但一直没有占据主流,当地的捷克语和斯拉夫文化也被保留了下来。较之其他被强制同化的地区,开化较早、商业繁荣而且是学术中心的波西米亚地区很难被武力征服,神罗贵族也没有足够的理由去动武,由此波西米亚得以保持着他们的独立地位。

波西米亚的宗教问题,同样是一个在同化路上难以避免的阻碍。波西米亚王国是最早受到宗教改革影响的地区之一。自从英格兰的威克里夫提出了最早的改革理念之后,波西米亚就已经开始被他和他的罗拉德派思维所影响。布拉格大学的教授扬·胡斯将他的著作翻译成了捷克语,并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自己的神学理论,建立了波西米亚的胡斯派。因为他宣扬平民也有权利,而非仅仅是神父才可以接受圣杯,他的改革也被称作是“圣杯的改革”。

同时,他还大肆抨击赎罪券这一天主教会的敛财手段,他也因此被阿维尼翁教皇若望二十三世革除教籍,判为异端,并在康斯坦丁大公会议上将他处以火刑。阿维尼翁教廷的这一举措彻底激怒了波西米亚人,并引发了第一次掷出窗外事件与持续十五年的胡斯战争,最终达成了波西米亚宗教自由的条约,也逐步激发了波西米亚人独立的民族意识。对于宗教意义极大的中世纪和近代早期,想要同化另一民族,宗教的统一是最重要的基础之一,原因其一是宗教的规训意义,其二则是宗教学校的教育意义。当时没有统一的教育标准,也没有刻意去推动语言文化的统一,天主教式微的波西米亚自然不可能就此被德意志化。

而当时间过去两百年,新教在欧洲的势力正在逐步扩张,深受改革理念影响的波西米亚王国里,皈依新教的人民并不在少数。就在这个时间,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却一改以往的宗教宽容政策,皇帝马提亚斯派出日后即将接任皇帝之位的费迪南二世去往波西米亚,与天主教教士一同在波西米亚推行强制的宗教统一。大批新教徒因此遭到迫害,新教教堂也被强制性地拆毁。这样的统治毫无疑问引发了波西米亚人的不满,进而引发了第二次抛出窗外事件,波西米亚宣布独立,改名为捷克王国,选信奉新教的普法尔茨选帝侯腓特烈五世为王,引发了血腥的三十年战争。

尽管三十年战争的最后,波西米亚成为了合约的牺牲品,永久地被纳入哈布斯堡的统治之中,但反抗的火种已存于每一个捷克人的心中,使得哈布斯堡的统治远比想象中更加不稳。

三十年战争是近代最为血腥的战争之一

让我们再把目光投向近代,数百年的发展中,波西米亚从19世纪初开始,已经成为了远比早就失去了低地、西里西亚和西班牙的哈布斯堡统治下的其他地区都要富庶的地区,是哈布斯堡帝国当之无愧的经济中心。1909年,奥匈帝国的赋税收入有63%来自波西米亚,截止到1919年解体前,波西米亚生产了帝国85%的煤炭,一半以上的钢铁,和75%以上的化工产品。但就是这样一个富庶的地区,在自治权上虽然较之境内的乌克兰人、加利西亚人、斯洛伐克人、斯洛文尼亚人等更加自由,但远远不如更加独立的波兰人与匈牙利人,然而这两个地区的经济体量加起来也比不过波西米亚一地。这样的状况下,波西米亚怎么可能轻易顺从哈布斯堡的统治?也正是在这样的状况下,伴随着自法国而起的民族主义,捷克人的民族认同渐渐成型,为他们最终在战争结束后摆脱奥地利的控制埋下了伏笔。在这一过程中,财政本就无比糟糕的哈布斯堡家族没有足够的能力去推行强制的德语教育,进行文化认同上的同化,也因此错失了遏制这股民族主义思潮的最佳时期,最终在一战战败,帝国解体的时候彻底失去了波西米亚,取而代之是一个逐渐变得强大而繁荣的捷克斯洛伐克。

当我们回顾波西米亚的千年历史,就可以发现无论是从何等方面而言,波西米亚能够保持其文化上的独立无疑是一种必然。它是一个独立完成基督教化,并且主动加入神罗的王国,避免了被十字军强制同化,两次抛出窗外事件则是更进一步为他们的民族意识崛起打下根基,避免被奥地利完全控制与同化,最终捷克人才得以在数百年之后重新赢得自己的独立地位。

无论哪个时代,绝不可忽视那些用鲜血去换取一个捷克之自由的人士,也许他们才是捷克没有彻底德意志化的最重要原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捷克人与波希米亚王国
从捷克蔓延到全德意志的战火,浅析欧洲三十年战争
曾经大名鼎鼎的波西米亚,为何改名“捷克”?
才不是二战导火索:细说德国、波兰、匈牙利瓜分捷克
奥匈帝国新论第一则:1867年奥地利为什么与匈牙利“联邦”?
新大陆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