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抑郁症成第二大杀手了,你还玩“网抑云”这种梗?伊丽莎白说出了杠精、喷子们的真实想法,听刘亚仁的为了无法相见的雪莉给彼此一点安慰吧,霍金这6个字治愈了无数人。

“《奇葩说》中史航老师提到过物理学家《时间简史》作者霍金的一则访谈:记者采访霍金,问他人世间最让他感动的事情是什么?他的回答是:遥远的相似性。有人将其比作量子力学里的量子纠缠。两个粒子在经过短暂时间彼此耦合之后,相距再遥远,其中一个粒子受干扰发生变化,瞬时地,遥远空间外另一个粒子也会发生变化。”

今天“抑郁症成仅次于癌症的人类第二大杀手”上了热搜,数据显示:抑郁症患者连年递增,全球预计有3.5亿人患病。

有人认为,抑郁症是太矫情、抗压能力差的表现。

有人认为,抑郁症是想的太多,行动太少。

有人信誓旦旦,说自己不会患上抑郁症。

正是这些错误的观念,导致很多患者不能被及时发现和治疗,不能被理解和支持。

前段时间“网抑云”的梗非常流行,无论是知乎、抖音、小红书还是微博,总能看到满屏幕“老网抑云了”、“网抑云时间到了”、“老抑郁症了”的语录、段子和表情包。

只要有一个人发,就能在瞬间之内得到刷屏级的响应,那些无声的嘲笑,网络背后的掌声带来的冲击,让人看得脊背发寒。

其实在玩梗的时候,他们已经掉进了偏见的陷阱。

  



01.如果太宰治还活着

我不喜欢“网抑云”这个梗。

寺内寿太郎写的“生而为人,我很抱歉”,起初在太宰治的短篇小说《二十世纪旗手》里被用作副标题,在《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中,被女主松子作为遗言,可这句话现在却被谬传为太宰治的名言,衍生出了“生吃了人,我很抱歉”、“生了个人,我很抱歉”,“生不如人,我很抱歉”等等

如果太宰治还活着,看到自己俨然成了“网抑云之父”,他会怎么想呢?

想起他在《人间失格》中这么写过:“我伪装成骗子,人们就说我是个骗子。我充阔,人人以为我是阔佬。我故作冷淡,人人说我是个无情的家伙。然而,当我真的痛苦万分,不由得呻吟时,人人却认为我在无病呻吟。”

很多抑郁症患者被心理医生费尽千辛万苦,修修补补把他们从抑郁的深渊拉了出来,结果,有人轻飘飘的一句话,全都前功尽弃了。

  



02.小确幸大力量

很多人说,玩“网抑云”针对的不是抑郁症患者,而是“为赋新词强说愁”,“强行矫情”的人,但这样无差别攻击,难免会误伤到真正的抑郁患者或有抑郁情绪的人。

我一直喜欢网易云,因为我在云村听过很多感动人心的故事:

2017年,音乐人三亩地在网易云收到了一位名叫“城南花已开”的粉丝的私信,他说很喜欢三亩地的歌曲,只是自己得了骨癌,只剩下半年的生命,希望三亩地可以用他的昵称写一首歌曲。

后来,三亩地了解到真实情况后,便为他创作了一首《城南花已开》的纯音乐。

这件事在云村传开后,很多人被这个故事中人与人之间的善意,生命特有的不屈所感动,直到现在依然有很多人在评论区打卡,诉说自己的心情。

云村有人间烟火,浮生四季,俗世烦恼。

在这里,我体会到了和一首首歌曲间意外“邂逅”,产生的“怦然心动”。每天打开日推,总有一两首歌曲,入心入耳,就好像去沙滩,捡到贝壳的感觉,这种小确幸给予我很大的力量。

  



03.损害的是共情能力

多少人打着“反装抑郁”的口号,其实是把真正的用户或抑郁患者放在火上烤?

一味群嘲,会扩散成偏见,偏见一旦造成,看什么都“网抑云”了。

抑郁症是一种痛苦的疾病,用痛苦开玩笑有何幽默可言呢?

这种文化表面在玩梗,其实损害的是人们的“共情能力”。

同时是在阉割和羞耻化“自我表达”。

它会让喜欢表达的人充满负罪感,让抑郁症患者感到更深的耻辱。

就像伊丽莎白·斯特劳特在《一切皆有可能》写的那样:“让我们感兴趣的是,我们如何想方设法,感觉自己比另一个人或另一个群体的人高出一等,这种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不管我们把这称作什么,在我看来,这是我们最卑劣的一面,这种非要找一个对象来贬低的需求。”

有些人非要找对象贬低,其实是秀优越感的体现。

  



04.娱乐至死和丧文化

在这个娱乐至死的年代,好像万事万物皆可娱乐。

《娱乐至死》里说:“一切公众话语日渐以娱乐的方式出现,并成为一种文化精神。我们的政治、宗教、新闻、体育、教育和商业都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毫无怨言,甚至无声无息,其结果是我们成了一个娱乐至死的物种。”

试想一下,往后的语文课可能是这样的:

  • “十年生死两茫茫……”——“老网抑云了”

  •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老泪千行了”

  •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老抑郁症了”

  • “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生不如人,我很抱歉”

这谁受得了?

人人都需要娱乐,但我们不能只有娱乐。

如果只懂得盲目地追求快乐,那么快乐就会变成麻木。

  



就像丧文化正在年轻人中流行,谁稍微积极就会遭群嘲“打了鸡血”一样。

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上,巨大的生活压力下,很多人无助、无力、无心,选择消极应对。

适度的丧,是纾解压力,过度的丧,就是自我堕落。

亦舒说:“无论怎么样,一个人借故堕落总是不值得原谅的,越是没有人爱,越要爱自己。”

除了丧,我们还能做得更多,可以引导未成年人正确认知和处理自己的情绪,可以安慰、帮助身边的人,可以多了解抑郁情绪,不再将它妖魔化,污名化。

鲁迅说:“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

对别人多一分善意吧,他们就不必等炬火了。

  



05.万一是真的呢?

有人说,是那些假装抑郁症的人到处复制、粘贴,才让人对网易云反感的。

其实,就算是那些装抑郁症,言论矫情的人,也只不过是想博得关注而已,不喜欢直接无视就可以了。

我曾经参加过“贫困山区午餐救助”的项目,也借钱给过路边的乞丐、公交车上没零钱的人、医院门口治不起病的人,朋友笑我说:“人家可能比你还有钱呢,都是假的。”

可我想,万一是真的呢?

只要真正帮助到一个人,善意就不算空掷。

就像艾米莉·狄金森写的那首诗:“假如我能使一颗心免于破碎,我便没有白活一场。假如我能消除一个人的痛苦,或者平息一个人的悲伤,或者帮助一只昏迷的知更鸟,重新回到它的巢中,我便没有虚度此生。”

  



06.遥远的相似性

前两天,韩国女星崔雪莉的纪录片发布预告,她的好朋友刘亚仁发了长文纪念,里面有句话说得特别好:“请不要去怪罪,不要去后悔,而去反省吧,然后伸出双手,敞开心扉给彼此一点安慰吧,为了再也无法相见的雪莉,为了让她的名字不会沦为虚无。”

人类的悲喜并不相通,无法感同身受,至少留点善意和温柔。

很多人一边抒发着自己的情绪,一边受不了别人的负面情绪,就像《三十而已》中钟晓芹说的那样:“都想避风谁当港啊?”

每一个人都会产生抑郁情绪,尤其在深夜。

那些让人喘不过气的日子、高考的压力、父母的期望、压在身上的车贷,房贷,孩子的奶粉钱,父母的养老钱,同龄人的压力,让人操碎了心。

生活已经够让人累了,大家也不过是互相搀扶着向前走而已。

在网易云这样的“网络自留地”,没有门槛,能自由表达,相互给予善意的,它是很多人精神上的避难所。

  



所以别掀翻别人避难所的屋顶。

一个深受消费主义毒害,满脑子毒鸡汤,知行不合一的圣母婊也会因为真真切切的爱过而悲伤,一个游弋在女人中间,虚伪自私的渣男也会想起某个辜负过的人。

发自内心的沟通始终是人类情绪共鸣的基础需要。

“我很抱歉”总好过“傲慢于偏见”吧?

大家真的只是抒发,你得让人说话。

诚如霍金所说,人世间最让人感动的就是遥远的相似性,如果你能放开心态在网络上找到共鸣,就好像在遥远的地方多了志趣相投的朋友,没有什么比这更美好的了。

对于今天的话题:您喜欢“网抑云”这种梗吗?您有过抑郁情绪吗?您身边有抑郁症朋友吗?欢迎留言讨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雪莉之后!抑郁症有多可怕,《丈夫得了抑郁症》告诉你
自杀率比抑郁症更高?留心这种吸毒者常出现的病症
为什么那么多人有抑郁症?
抑郁症是不是精神病啊
读《太宰治》?没有抑郁症,那你就不算成年人。
当一只蝴蝶抑郁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