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废地、鸡肋、倾销、中国——西方热爱印度的四个理由

这也是一篇读者的约稿,他想了解为什么西方国家“热爱”印度。

先说结论:

1、在地缘政治角度上,从陆权角度看印度是一块“废地”,从海权角度看印度已是“鸡肋”;

2、从意识形态上看,印度精英阶层已经完成自我阉割;

3、从经济发展上看,已经无法形成强有力的现代工业体系,是最好的产品倾销之地。

4、中国是最重要的原因。

一、印度拥有南亚次大陆最好的地理位置,是兵家必争的“四塞之地”。但是随着全部重要的地理节点被占据,这块四塞之地,已经成为“废地”。

1、在中国的历史上,最著名的四塞之地就是“陕西”,陕西是秦国故地,而秦国有四关,“北萧关”、“南武关”、“东函谷”、“西大散”,这四关扼守交通咽喉,使得陇西之地固若金汤。这也是西安是十三朝古都的核心缘由。

回来看印度的地理位置:

南亚次大陆北部是喜马拉雅山、西部是苏莱曼山-吉尔塔尔山脉、东部是诺开-那加山脉;同时三面环海,东临孟加拉湾,西有阿拉伯海,南面是印度洋。

说印度地理位置优越的确是有依据的。

这样一块地理位置绝佳的“四塞之地”又是如何被废的呢?

南亚次大陆的陆地威胁,主要来自于西北、东北两个方向。从雅利安人开始至阿拉伯人、希腊人,都是从北部的阿姆河谷翻越“兴都库什山”,再经过几个山口和一个无险可守的小盆地,就可以顺利进入印度。

因此,作为印度而言,最理想的边界线是在西北兴都库什山脉分水岭—帕米尔高原一线。在东北为整个青藏高原—横断山脉一线。至少也要将拉达克—冈底斯山—念青唐古拉山一线占据,以保有大部分的水源地和足够的缓冲区。

但是,印度一直无法将边界扩张到兴都库什山脉,不仅如此,印度河流域分裂出巴基斯坦,恒河三角洲归了孟加拉国,恒河主要集水区被尼泊尔和不丹占据。最重要的青藏高原地区和藏南地区就更不必说了。

总之,印度最重要的水源地被控,山川之险尽在他人之手。从陆权角度看,所谓的“四塞之地”只是一块“废地”。

2、再从海面上看,好望角、曼德海峡、霍尔木兹海峡、马六甲海峡、以及斯里兰卡,是印度洋最繁忙的运输通道的五个战略要地。

印度和斯里兰卡共享印度次大陆的南端、安达曼群岛封住马六甲海峡的西侧出口,这个地理位置的确非常重要。

但是陆权看位置,海权看控制。

印度洋上真正的掌权者从来不是印度。这是世界级强国海洋力量的角斗场,美中欧在印度洋上都在投射自己的力量,印度在印度洋上从来都不曾掌握任何的控制权。

从海权角度,印度只是一个“鸡肋”之地,它的确是一个地理上的战略节点,但是单凭地理位置的因素无法抗衡域外国家的实际影响力和控制权。

二、在思想意识形态上,印度和西方国家可以无障碍的“相互融合”,这是因为从意识形态上,印度已经完成“自我阉割”。

在《走向奴役之路——如何看印度国家战略》这篇文章中,我提到一个重要人物,尼赫鲁,他和甘地,可以说是“塑造”了印度意识形态最重要的两个人。

1、尼赫鲁婆罗门贵族出身,年轻时奉行激进主义的尼赫鲁曾经是“社会主义”的拥趸,作为印度国大党的领袖,他曾经想将国大党改革成“左翼政党”并在印度全面推行社会主义。

但是尼赫鲁的社会主义改造被国大党和利益集团迎头痛击,受到重大挫折的尼赫鲁最后妥协,开始推行“折中主义”,也就是曾在欧洲风靡一时的“费边主义”,费边主义极端厌恶激进的宪政革命,宣扬必须采用经济和宪政方式,温和实现社会公平,并且把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结合起来,共同为国家和人民服务。

因此尼赫鲁走上了“资本主义的政治+社会主义的经济”这条“妥协之路”,这也是印度永远无法开启一场彻底革命的根源,在思想意识形态上,印度已经用西方政治理论完成了自我阉割。

2、作为另一位圣人“甘地”,《芝加哥论坛报》记者威廉·夏伊勒曾出版过一本书《甘地的武器:一个人的非暴力之路》,这本书中,他以一个西方精英的视角给予甘地的评价是:“对如何构建现代国家的看法是完全不合时宜的”。

究竟是如何“不合时宜”呢?

甘地是“刹帝利”出身,他身体力行的倡导取消贱民制,却要求保留种姓制,原因是认为“种姓制度可以使人安分守己”;

极端抗拒现代化,要求印度建立村社统治制度,抛弃文官制、英国议会制、工业化;

直至今日,被甘地感化的大量印度人,仍然向往甘地构建的“乌托邦”,这也是印度工业化、现代化道路上,在思想意识形态中最大的绊脚石。

最后,甘地一生致力于印度独立,但是在一次大战和二次大战中,他坚定的站在英国一边,无私奉献,全力支持自己的“宗主国”。

正如我在《离印度远一点》这篇文章中所说的,印度最优秀的文明已经被殖民者彻底扼杀了,作为一个已经在意识形态上完成自我阉割的印度,是无法真正在精神层面上实现“民族独立”的,也永远只能成为西方的“附庸”。

三、印度经济最大的弊端是“阶级固化和利益世袭”。无法构建现代工业化体系的结果,就是成为西方产品的倾销之地。

“资本主义的政治+社会主义的经济”这是印度政治经济体制的基础。但是结合印度的种姓制度后,就形成了棘手的阶级固化和利益世袭的弊端。

在印度占据垄断地位的大企业,几乎已经垄断了印度的国计民生,而这些大企业,包括印度的国有企业,事实上已经形成了家族传承的态势,父死子继,兄终弟及,这种利益传承非常排斥外来人员、外来企业。

印度的地方保护主义泛滥以及对国际外来投资的限制、排斥甚至劫掠,也基于这种根深蒂固的利益群体垄断诉求。

四、从QUAD四方伙伴机制,四个国家的位置图,就能看出在西方国家眼中,印度的用处。

其他就不再赘述。

这是我写下的第五篇关于印度的文章,我依然观点鲜明的“反对中国企业投资印度”,尤其是以设立完整产业链的方式进行投资,同时郑重的提醒中国企业在与印度进行贸易的过程中高度注意风险

即使人微言轻,但是仍然希望我的文章能让那些对印度抱有期待的人认清现实:

“印度的阶级固化和利益世袭是不能被打破的,它是印度的根基和基础,一旦破坏就会形成系统性的社会危机、动乱和国家的解体”。

而任何一个正常的企业,甚至一个正常的人,都不应相信,可以在一个完全不公平的市场,与印度的企业公平竞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印度并非是古印度,3000年从未统一,继承英国遗产才有今天
一文了解印度和巴基斯坦的恩怨情仇
次大陆
印度和巴基斯坦的过往情仇(三)
作为世界上仅有的9个有核国家之一,印度是如何拥有核武器的?
战争改变了一位印度国王,后半生广施仁政,不愧是甘地的偶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