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共读】《道德经》第六章



《道德经》的第六章是对宇宙的生命力的赞美,解释道的均匀性的来源,以及人顺应和利用道的重要性。《道德经》共读分享两个版本,一是根据春秋战国、西汉早期出土的文本重新校订的《道德经古本合订》(复旦大学李辉教授勘定);二是《道德经》今本(曹魏经学家、哲学家王弼编著)。


古本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

绵绵呵(通“兮”)其若存,用之不勤。


今本



谷神不死,是谓玄牝。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参。

绵绵呵其若存,用之不勤。


【谢国仲】《老子禅解》


谷神不死,


“谷”,幽谷,具有空性;“神”,神明,具有明性;“谷神”二字,是老子以幽谷之空性与神明之明性,比喻道是一种空性的光明, 即佛陀描述的“自性光明” “大圆镜智”,它是不生不灭,没有生死 的,故说“不死”。


是谓玄牝。


叫作“玄牝”。“玄”,无形无相而能生妙用;“牝”,母性,雌性的生殖功能。老子在第二十章说到“我独异于人,贵食其母”,彼处之“母”,即此处之“玄牝”,都是形容道本无生灭而能生出世间万有的特性。又在第四章说“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正是因为道为天下之母,故“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


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


道之能量,好似母性产门,生出天地,是天地万物的宗祖。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道的存在方式,是“绵绵若存,用之不勤”:“绵绵”,永无穷尽,连绵不绝;“若存”,虽能生无限妙用而无法以色相见之,故只能说好像存在;因为“绵绵若存”,永无穷尽、连绵不断地供给,所 以“用之不勤”,怎么用也用不完,无有边界。佛陀说“如来藏”, 也是同样的意思,一切山河大地含藏其中,都由自性所生化出来。


【傅佩荣】《解读老子》


'谷':空虚开阔,无所不容。'谷神':用以描写那使谷成为谷的力量,亦即'道'。在此,永恒的'道'展现了神奇的生殖力,由此化生天地。


'道'作为天地万物的来源,但是并不随着天地万物而变化生灭。因此,'道'不是一般所谓的'存在',而是'若存';并且在作用上也异于天地万物,是无穷无尽的。


老子的'道'特别强调化生天地与包容万物的这一面,值得稍作探讨。以思想背景而言,古人所信的'天',具有五种角色及作用:一、主宰者,二、造生者,三、载得者,四、启示者,五、审判者。随着时代演进(如天子失德,礼坏乐崩),人们对天的信念逐渐改变。这其中,主宰之天仍有一定的影响力(如本书六十七章所谓的'天将救之,以慈卫之');而造生与载行之天沦为具象的自然之天('天地'并称),启示之天与审判之天沦为固定的命运之天。孔子与老子都是危机时代的哲人,但是响应挑战的方式不同。孔子意图转'命运'为'使命',借由'承礼启仁',想要为人间安立新秩序。老子则以'道'代'天',指出自然界并非只是生灭变化而终归虚无,因为还有一个'道'长存。如此,老子的'道'特别显示造生与载行的作用,也就不难理解了。并且,'道'与自然界'若即若离'的关系也就深具启发性了。有关孔子的思想诠释,请参看《傅佩荣解读论语》。


【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


本章用简洁的文字描写形而上的实存之道:


一、用“谷”来象 征道体的“虚”状。用“神”来比喻道生万物的绵延不绝。


二、“玄牝之门”、“天地根”,是说明道为产生天地万物的始源。


三、“绵绵 若存,用之不勤”,是形容道的功能,孕育万物而生生不息。


【今人悟】


本章用简洁的文字描写形而上的实存的“道”,即继续阐述第四章“道”在天地之先的思想,用“谷”来象征“道”体的虚状;用“神”来比喻“道”生万物的绵延不绝,认为“道”是在无限的空间支配万物发展变化的力量,是具有一定物质规律性的统一体。它空虚幽深,因应无穷,永远不会枯渴,永远不会停止运行。这种支配万物发展变化的力量,就是对立统一规律。“谷神不死”,体现出“道”的永恒性,即恒“道”。


“玄牝之门”是产生万事万物的地方,它的作用非常之大。“玄牝之门”、“天地根”,都用来说明“道”为产生天地万物的始源。古代也有人把本章的要旨解释为胎息养生之术,认为“天地之门,以吐纳阴阳生死之所气。每至旦,面向午,展两手于膝之上,徐徐按捺百节,口吐浊气,鼻引清气,所以吐故纳新。是蹙气良久,徐徐吐之,仍以左右手上下前后拓。承气之时,意想太平元气,下入毛际,流于五脏,四肢绵受其润,如山纳云,如地受泽,面色光涣,耳目聪明,饮食有味,气力倍加,诸疾去矣。”(《御览方术部》引《修养杂诀》)这是把老子的思想与传统养生术联系起来的解释。这种思考的角度,也不失为对老子学说的一种发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第六章:天地有根,对“一”的初级感知
《道德经》第六章 不勤
道德经|学习笔记第6章-要像大道那样虚怀若谷
《道德经》第一章研讨
老子说:大自然中什么可以不死?(连载37)
第六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