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久病床前无孝子,那些伺候老人反被拖垮的农民,是可怜还是可悲?

农村人口在快速的老龄化。这并不是一句吓唬人的玩笑话,而在渐渐变成了现实。一个是人口出生率比起六七十年代,大为降低。另外一个就是人口城市化的加快,农民工进城之后,快速适应城市生活,并逐步在城市内定居、工作和生活。渐渐的,农村的中青年越来越少,留下的都是一些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

大部分的留守老人集中在50后,不过一些60后和70后也开始加入进来,思考养老问题了。虽然也外出务工过,也做过试探和思索,可也没找到更好的养老方式。他们想到的最好的养老,就是不求人,要求自己。趁着自己的身体还行,出去多打点工,多挣点钱。只有这样才能在年老的时候不向子女身手要钱。

农村不是一直都是“养儿防老”吗?怎么突然父母自己养老了呢?就是现在生活压力太大,父母为了子女一辈子无怨无悔,甚至搭上了自己的身体健康,若是真遇到子女不孝,较起真来,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想来想去,都不如自己有点养老钱,比看别人眼色好得多。

对农村的60后和70后来说,把自己的子女伺候大真的不容易,那时候家家别说吃好穿好,能吃饱穿暖的就是好人家了。尤其是多数60后,在长身体的那几年自己就从没吃饱过。之后的第一批走出农村到城市务工的人也是他们。虽然城市里有好吃的有好玩的,可他们依然顶住诱惑,省吃俭用,每天早起一会,就为了去早市买最便宜的蔬菜。临近收市再去市场,就为了看看能不能有便宜可捡。

多数人看到每月挣五六千的民工,觉得他们那么会省钱,可能一个月连500块钱都花不了。可他们会把钱全部都花在家庭上,主要是给子女。可当自己需要养老的时候,却发现自己的子女或者不在身边,或者忙于工作,都没办法去照料父母,自己也就成了“伪孤寡老人”。

其实对于子女来讲,不照顾二老会被说不孝,但如果在村里照顾,就会让自己的工作生活一团糟,甚至还会把自己拖垮,有些开明的父母也渐渐明白这一道理。所以现在比较流行的做法是:有闲钱了,就给点,没闲钱了,能不去找父母要钱就是很孝顺的了。其实孝顺这天经地义的事情变成现在这样,也有着不得已的苦衷。

现实1:久病床前,当孝子的代价不是一般人扛得住的。

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伺候过生病老人的人才会有这种感受,自己都快变抑郁,变神经了。并且老年人的病,多数都是慢性病,不是躺几天就能好的。所以孩子们宁可出门去挣钱打工,多给点生活费,也不愿意在家伺候老人。

现实2:可能会让自己的家庭分崩离析。

以前农村家庭子女较多,子女成年之后都会各自成家。伺候老人时候子女们集在一起,也能相互倒一倒,让彼此有个休息。但是现在不同了,有的家庭两个儿子,还能相互帮衬,但这是都在家的情况。若是一个儿子呢?若是只有一个女儿呢?根本就没法休息,就是一个人的连轴转。

农民的本质上还是孝顺摆在第一位的,所以为了尽孝,势必耽误工作,也会在父母这里耗费很多时间,变得极少回家。加之老人的生病都是慢性病,为了不让别人说自己不孝顺,也为了自己的父母,顶着压力也得耗下去。如果自己家庭的妻子孩子能理解的话还好,起码一两个月不会说啥,但是时间久了,这后院起火的事,或者一回家就会爆发争吵的事,真的能让子女的心态崩溃。这种事在农村发生的很多,有些甚至严重到了离婚的程度。

说到底,家庭式的养老,缺钱是一个硬伤。儿子为了尽孝就要牺牲太多的工作时间和小家利益,从而导致妻子怨言、漠视。进而自己在工作不顺,父母拖累之后,再加一条心情抑郁。有些重病病人,家里没有条件治病的,还会牵涉到儿女把多少年打拼下的城市房产卖掉,或者抵押掉。所以有些人事后会说,自己被父母的养老拖垮了。

最后,锄禾园小编想说,父母照顾我们的时候,没有讲条件,是无私的,而我们孝顺父母的时候,还讲什么条件呢?您对此又是怎么看呢?欢迎文末留言区留言,一起参与讨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久病床前无孝子,男子活埋瘫痪母亲?
“久病床前无孝子”却不知下句才是精髓,早看早明白!
“久病床前无孝子” 后半句更现实!
久病床前无孝子?这个故事说的很现实,多忙也要看看!
老人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其实下一句更现实,你听过吗?
从孝顺博物馆所想到的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