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小的一首古诗只有28字,却有多达3种解读,意义不可谓不丰富

中国古典诗词向来有着非常丰富的内容,有的古诗虽然字数很少,篇幅很短,但意义也非常深刻。对于很多诗歌来说,也正是因为其本身有着丰富的思想意愿,才能够流传后世几千年而经久不衰。

今天我们谈到的这首诗词就是如此。虽然只有28个字,却有多达3种解读,意义不可谓不丰富。且看: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这首古诗就是南宋朱熹的绝句《观书有感》,整首古诗读起来非常的形象,而且很有哲理的韵味。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追求理趣之美的整个宋代,这首诗把意境、哲理韵味都融入其中,非常精妙。

后人对这首古诗的理解,也有多种角度,主要包括以下四种。

第一种也就是最简单的一种,就认为这首古诗写的是美丽的自然风光,是诗人看到的实实在在的景色。写景抒情是中国古典诗词当中的一大内容,南宋朱熹看到不算大的“半亩方塘”深邃清澈如镜,天光云影在平静清澈的水中徘徊,其中的意境确实很美。

第二种则是把题目和这首古诗之间建立起密切的联系。很明显就认为这首古诗采用了象征的手法,来比喻在学习读书当中所建立的独特的人生感悟。在评论家们看来,“半亩方塘’就是指的一本书,“天光云影”和它们的“共徘徊”就是指的书中的情趣和逻辑哲理思维。“清如许”指的是书中能够带给人更多的启迪,“源”指的指的是这本书的作者本人,而“活水”更是指的是作者对书中所能够带来启迪的独特感悟。

第三种同样是从向庚的角度对这首古诗的主题进行了探讨,在评论家们看来,“半亩方塘”不是看到的景色,也不是诗人手中的书,而是象征着诗人的智慧。就像是一面镜子一样,反衬着对这个世界的理解。而“清如许”,更是因为适应不断的积累,才能够对这个世界有更为深刻的理解和反应。

当然从这一层意义来说,又能够引申出更多的意思。只有不断地从生活中积累养料,才能写出扣人心弦的好作品。只有能够不断的吐故纳新,才能使一个企业或者是一个人保持长久旺盛的生命力和创造力。

这4种解读都各有说法,也都各有意义。我们今天读这首古诗,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探讨,但无论哪一种角度都能够提升我们的思想境界,让我们对于现实世界,对于自己人生带来更多的启迪和感悟。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不管是个人的修养还是知识的积累,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才能带来这样的灵感自然迸发。也所谓厚积薄发这个成语作表达的意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朱熹哲理诗欣赏(篆 书 版)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朱熹一生喜好枯燥的理学,但他这句趣味哲理小诗你肯定听说过
宋诗中最有哲理的一首诗,只有短短的4句,却值得一读再读
读书有什么用?朱熹的这首诗是最好的回答,读懂令人受益一生
以宋代诗歌为例谈诗歌哲理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