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肉麻变有趣 大话图书推荐语

肉麻变有趣 大话图书推荐语

2005/09/09 16:15    来源:YNET.com 北青网  法制晚报    江筱湖

插图/黄毛
  “读”门秘笈五花八门 狂言癲语张口就来———

  “一个购书者,如何才能从数以千万计的图书中,找到自己想要的那本?”

  在王府井书店和西单图书大厦问过不下100个买书人,只有不到10%的回答者笃定地说:“知道自己需要看什么类型的书,也知道自己该买哪一本,所以来了以后直奔目的。”另外90%以上的回答者都犹豫半晌,尴尬地答:“书店里的书这么多,都是靠人家的推荐呗。”

  “最终买这本书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对书的最直接的印象来自封面和封底。想在购买之前把书看一遍肯定不可能,但封面和封底的信息,绝对要认真读一遍,合适了就买了。”

  一本书的封面与封底,先于内容进入读者视野,因此,出版者总是尽可能把吸引读者购买的元素呈现出来,希望能够第一时间打动读者。

  图书封面与封底的五花八门的推荐语,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推荐语里面的“学问”,着实不小啊。

  翻阅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甚至九十年代初期的图书,不禁慨叹,那时候的人,太没有广告意识了———封底基本只有定价与ISBN号,封面也只有书名、作者和出版社,大片的空间都是留白。十几年的时间过去了,各出版社都把推荐语的功夫做足了十二分。

  最WTO气质推荐语———“《纽约时报》评论说……”

  崇洋媚外的风气在这时表现明显,这一类的图书推荐语很少提到国内媒体,即使是业内权威的《中国图书商报》与《中华读书报》,也鲜见被当作推荐语放在封面,倒是经常有版权书或者伪版权书喊出响亮的口号:“《纽约时报》评论说……”第一次看到,激动不已———美国人民都这么推崇了,可见这本书多么值得一读,就算不读,放在书柜里装门面,也是很有面子的!时间长了,打《纽约时报》牌的书多了,读者就麻木了,尤其看到有些明显不着四六的作品,也声称被《纽约时报》评论为“近百年来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作品”云云,就忍不住想打“12315”投诉。

  最与时俱进推荐语———网友评论VS网站点击超过X万人次

  这是个网络时代,网站的影响力无远弗界,点击率就意味着人气和人民币,从一本书在网络上的受欢迎程度,间接可以推断出它的销量。因此,这一类的推荐语,在近来的网络文学尤其是青春小说中最常见。

  推荐语所选取的网友评论无一例外极尽吹捧夸张之能事,批评的声音统统靠边站。点击率则不知道是如何测算出来的,一本书常常有着100万、1000万甚至一个亿的点击率,读者当然没有闲情逸致去核对真假,只能兀自看着1后面一大串的0发呆———七个、八个还是九个?手指头数不过来,恨不得连脚趾头都用上啊。

  最丈二和尚推荐语———

  最酷、炫、新锐、时尚……

  何为最?标准在哪里?谁来作评判?“最”、“THEMOST”,被很多书拿到封面去做推荐语,可以称为最没有创意的“推荐语”。看到这样的推荐,每次都忍不住深表鄙视。当一本书标上“最佳心灵读本、年度最酷校园文学、青春的最残酷书写”等等空泛苍白的标签时,已经等于没有标签了。“最”是个主观的词语,不是有名言说过“只有更好没有最好”么,作者和出版者把自己的书冠以越多的空洞的形容,就越证明他们没有其他拿得出手的优点炫耀。就像我们面对一只恐龙,通常艰难地恭维说:“您可真是有气质啊。”

  最一荣俱荣推荐语———名人作序名人推荐

  名人推荐是常用的推荐方式,曹文轩、周国平、梅子涵、海岩、郭敬明……这些文坛的腕级人物,常常出现在书的封面上。粉丝们激动地以为偶像又出了新书,待仔细观察,才发现下面还有一行小字“鼎力推荐、隆重推荐、热力推荐、作序推荐”等等。

  名人推荐的书,买还是不买呢?这和影视明星做广告基本上是一个道理。明星刚开始做广告,粉丝们往往激动万分,想想和偶像共用同一款产品,该是多么激动人心的乐事。但是,如果偶像三天两天就弄个广告来代言,甚至连痤疮粉刺的广告都接,怕就要觉得意兴阑珊了。作家的作序或者推荐也一样,偶一为之还好,如果频繁出现,很容易产生审美疲劳,效果不见得好。不过,作家还算爱惜羽毛的,推荐的作品,总算值得一读,这一点,比动辄传出代言虚假产品广告的影视明星好多了。

  最有初恋情结推荐语———第一次XXX,第一本XXX……

  今年年初遇到过口水官司,两边的作者为谁的书才是“第一本音乐小说”争论不休,最后不了了之。第一本音乐小说之争虽然没什么意思,但至少还有实际意义———两本书的确都有音乐元素。

  另外一些“第一”就比较莫名其妙了。“首部动感小说”、“第一本运动小说”、“第一部校园轻喜剧小说”……新概念层出不穷,就连编辑自己都说不清楚具体含义,更不要说业内和市场的承认了。为了概念而概念,又是一个空泛的汉字组合,除了占用封面的宝贵资源,别无意义。

  这么挖苦讽刺,出版社的编辑肯定要和我急———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封面封底到底写什么啊。我们每出一本都要费尽心思地想,想得头发都白了!

  其实,与其用那些被人用滥的推荐语,引得读者买回去大呼上当频频骂娘,不如慎用、少用甚至不用。别动不动就说些大而无当不负责任的话。现在的读者多精啊,与其不实在,不如就把主要内容、中心思想一五一十地写在封面,反倒会因为态度诚恳、针对性强而留住更多目标读者呢。想想看,如果一本妊娠期常见问题解答,你非在封面注明“最完整最动人的母爱圣经”云云,不是舍本逐末吗?

  当年三联书店拿到杨绛先生《我们仨》的手稿时,斟酌再三,决定封面留白,没有任何推荐语,简简单单三个字———我们仨。结果销售50万册,至今仍为人所乐道。“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同理,因其不做推荐,故而便是最好的推荐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绘本你读懂了吗?7大结构帮助你快速了解绘本!
微头条
黑暗是一部醒目的书 从封面到封底 我独自读|抄诗党
书店生意不景气?这些陈列小秘诀你掌握了吗
书籍各部分的名称
说说图书封面中的文案设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