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武松扮成头陀逃难,上梁山后为何不恢复原貌?在蜈蚣岭抢二百两银子却一分不留,以至于抢酒肉吃被抓——这些不合情理处有一个合理解释

行者武松。行者,即头陀,未剃度的僧人!

老百姓最熟知的行者有两个,一个是“行者武松”,另一个就是“孙行者”!

孙悟空,取经的和尚,人所共知。

可是对于武松,人们似乎忽略了他僧人的身份。

武松在逃亡到孙二娘的黑店之后,孙二娘将改扮成一名行者。

他这个行者身份并没得到“官方正式授权”,即没有官府发放的度牒,是个假的,就是为了一时蒙混逃亡。

然而,这次乔装改扮的时间也太长了些,从此之后,武松就没有再恢复原来的面貌,一直保持着行者的形象。按理说,武松逃上二龙山就已经安全了,他完全可以恢复原来的面貌,但他并没有这么做。这说明他已完全认可了自己的新身份——行者。

所谓行者,即头陀,指行脚乞食的苦行僧人,往往未剃度。

成为行者之前的伏笔

武松成为一个行者有一个渐变的过程,他第一次在十字坡遭遇张青夫妇之时,为他的未来埋下了伏笔。

张青说起黑店中杀死的人当中,有一个他感到非常遗憾。

张青道:“只可惜了一个头陀,长七八尺一条大汉,也把来麻坏了。小人归得迟了些个,已把他卸下四足。如今只留得一个箍头的铁界尺,一领皂直裰,一张度牒在此。别的都不打紧,有两件物最难得:
一件是一百单八颗人顶骨做成的数珠,一件是两把雪花镔铁打成的戒刀。想这个头陀也自杀人不少。直到如今,那刀要便半夜里啸响。小人只恨道不曾救得这个人,心里常常忆念他。

这事说完也就完了,没想到后来会在武松身上有了着落。

距离婚姻与女性最近的一次,幸福昙花一现,凶险始终伴随

后来,武松继续他在红尘中的人生旅途,可以说在成为行者之前,他对女性还是有需求的,但绝对不是某些解读那样,与潘金莲、孙二娘有关。这两人都是他兄弟的老婆,一个是血缘上的兄弟武大郎的,一个是江湖上的兄弟张青的,武松从始至终都最看重情义,所以不可能有超越伦常不清不楚的想法和行为,这种拉郎配都是解读者的一厢情愿。

书中有可能让武松动情的女子有两人。一人是张都监府中的丫鬟玉兰,另一个是蜈蚣岭遇到的无名女子。

武松虽然对潘金莲充满警惕和仇视,但他并不是天然排斥所有女性。他甚至已经做好与一女子成婚的准备,可这个美好愿望在一夜之间就破灭了,真的就如昙花一般。

这个让武松心动的女子就是张都监心爱丫环玉兰。玉兰不但长得标致,且“颇有些聪明伶俐,善知音律,极能针指”(张都监介绍说的)。在八月十五都监府的赏月宴席上她大展风情,一边唱着优美迷人的歌曲,一边为武松斟酒。张都监在一旁恰到好处地对武松说,要把此女许配给他。

张都监:……如你不嫌低微,数日之间,择了良时,将来与你做个妻室。”武松起身再拜道:“量小人何者之人,怎敢望恩相宅眷之妻?枉自折武松的草料!”张都监笑道:“我既出了此言,必要与你。你休推故阻,我必不负约。”当时一连又饮了十数杯酒。

看到了吧,武松只是客气了一下便接受了,接着便与众人连饮了十数杯酒,这酒就是订婚的喜酒。可是他没想到,这是张都监设的毒计,当夜就陷害武松把他当贼拿下。直到后来,武松血溅鸳鸯楼报仇之时,但凡张都监府上的活口一个不留,这个玉兰也成了他刀下之鬼。

真正成为一名行者(头陀)

血洗都监府后,武松逃亡再次误打误撞来到十字坡张青黑店。几人一番言语,又提起当初被杀的头陀,孙二娘建议武松不如就扮装成头陀的模样。这次由她又把头陀事的事重述了一遍:

“有个头陀打从这里过,吃我放翻了,把来做了几日馒头馅。却留得他一个铁界箍,一身衣服,一领皂布直裰,一条杂色短穗绦,一本度牒,一串一百单八颗人顶骨数珠,一个沙鱼皮鞘子,插着两把雪花镔铁打成的戒刀。这刀时常半夜里鸣啸的响,叔叔前番也曾看见。今既要逃难,只除非把头发剪了,做个行者,须遮得额上金印。又且得这本度牒做护身符,年甲貌相,又和叔叔相等,却不是前缘前世?阿叔便应了他的名字前路去,谁敢来盘问?这件事好么?”张青拍手道:“二娘说得是,我倒忘了这一着。”

这时,武松彻底改头换面成为了一名行者。这次改头换面,准确地说应该叫做“洗心革面”,他从此开启了一名佛教僧侣的正式的人生旅程。

蜈蚣岭的金钱与美色

武松成为头陀以后,第一件考验他的事是在蜈蚣岭遇到了飞天蜈蚣王道人。他夜走蜈蚣岭,在坟庵之中见到一个道士与女子调笑,他愤而冲破二人的“好事”,与道人搏斗了十数合后将其杀死,随后他问明女子身份,女子说她是被道人掠上山的,武松也不再细问,将庵中的一二百两银子都给了女子,让她下山走了。

有人说这段故事完全是武松多管闲事,甚至有些心理变态。其实,这是一节的主要意义在于武松成为一名头陀之后,要以全新的身份祭刀,以宣告自己进入了生命的一个新阶段。杀飞天蜈蚣的意义在于与佛教所说的恶道三途彻底告别,恶道三途是:火途(地狱道)、血途(畜生道)、刀途(饿鬼道)。

另外,虽然不知这个女子的话是真是假,但她现在确实已是“无主之人”,想来也颇有姿色,武松如果还是当初那个想娶玉兰的武松,说不定就占有了她。但武松现在要做的就是“断、舍、离”,所以自然不会动心。

还有有一点可以证明,在武松逃离都监府时,他为了以后逃亡的生活有盘缠,还卷走了一堆金银器皿。而这一次面对一二百两银子,他一分没留全给了那个女子。以至于他离开蜈蚣岭到了孔明孔亮的酒店后,吃酒吃肉已是身无分文。这意味着,武松此时已是在践行佛门中的“头陀行”,即断绝了美色金钱,以云游乞食为生。

头陀之首领

《佛说十二头陀经》中佛告迦叶:

“阿兰若比丘,远离二著,形心清净,行头陀法。行此法者,有十二事:一者在阿兰若处、二者常行乞食、三者次第乞食、四者受一食法、五者节量食、六者中后不得饮浆、七者著弊纳衣、八者但三衣、九者冢间住、十者树下止、十一者露地坐、十二者但坐不卧。”

武松在逃亡结束后,之所以保留原来的打扮,也即宣告他已成为一名真正的行者,或者说头陀。其所作所为就要履行“头陀行”。他从此保持单身,就是身已入佛门的表现。从此他即与另外一名佛门人士鲁智深一道行事,几乎形影不离。

这样我们就会明白,武松的行者身份得没得到官方认可已不重要,因为在佛教中,行者是最无执着心的修行者,既然无有执着之心,那么,由谁认可或者不认可还重要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武松的108颗头骨念珠是怎么来的?对他有什么意义?
孔明庄重逢及时雨 1
从武松化身行者说起,原来在宋朝,和尚“度牒”有如此多功用
他是岳飞师傅,教武松武功,武松下山时,他吩咐武松有2人不要惹
细读水浒才明白(31)单兵杀伤力之王——武松
​孙二娘对武松动了真感情,唯一没有绰号的武松八十岁善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