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江苏省|方明元:秋游世博园
原创作者:方明元|江苏省连云港市
图文编辑:阿拉善文化艺术传媒
《秋游世博园》
2010年最令中国人怦然心动、魂牵梦萦的风景,当数上海世博园那千姿百态的国家馆、产业馆。上海世博园娴静优雅如处子,彰显着对生活如绿叶对树根的依恋,是那么的深情缠绵。只要是热爱生活的人,不管是达官贵人,还是富翁百姓,世博园那如诗如画、千载难逢的好去处,都是他们灵魂的向往之地。人们一时趋之若鹜,一睹为快。世博园里的所见所闻,一时成为人们茶余饭后谈论的话题。
一个天高云淡、秋风送爽的深秋时节,我有幸游览了上海世博园区。它占地5.28平方公里,浦东、浦西似两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黄浦江两岸。有242个国家地区参展,园里展馆星罗棋布,排列井然有序。道路宽阔平坦,四通八达。这里绿树
十个多小时行来,车轮滚滚,风尘仆仆。倒是导游小姐一阵阵甜美的讲解世博园须知和景色的声音时,一下子荡涤掉我们旅途的疲劳。当我们车行在卢浦大桥上时,远远就能看见像花冠般盛开的世博轴一端,错落有致地屹立着242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展馆,清新的世界之风扑面而来。俯瞰世博轴的另一端,雄伟的中国馆首先映入眼帘。红色斗拱“东方之冠”华冠高耸,寓意鼎盛中华、天下粮仓;身披叠篆、水平延展的中国省区市联合馆,寓意社泽神州、富庶四方,其组合而成的天地交泰、万物咸亨的意义,与被同时永久保存的台湾馆、香港馆、澳门馆,构成了属于中国梦的文化表情。中国馆在探寻“东方足迹”、展开“寻觅之旅”、聚焦“低碳未来”时不遗余力。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进行演绎和呼应,以展示各自的文化特色、城市风貌和对未来中国梦的美好憧憬。
走近中国馆,只见各省区市展馆异彩纷呈,争奇斗艳。以蓝色为主调的金属板材搭建外观、巨大的蓝色浪花相呼应的是钢之强硬、与海之柔美的辽宁馆,“共和国长子”的工业底蕴与经济转型期的区位优势呼之欲出;以巨型天灯和玉山、阿里山构成的长方体建筑的台湾馆,“山水心灯”象征着台湾多山环海的地理特征;青翠的竹林、金黄的油菜花、憨态可掬的熊猫构成的四川馆,掩饰不了“天府之国”两年前的伤痛记忆。在援助之手互动墙上,观众只要伸出双手,就能出现“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图像——“汶川精神已经成为国人的深刻记忆”;以桃花源为背景“魔比思环”魅力组合的湖南馆,构思奇特,令人称奇。环由竹子和纸做成,既充满浓郁的湖湘记忆,又可化成泥土,轻薄环保,观众脚下地幕上溪水涟倚荡漾,落英缤纷,鱼儿畅游,传达了人景融洽、安乐和美的“都市桃花源”理想;在江苏馆,我看到28块LED贴膜大屏风上,是鱼嬉莲林、乐舞绿野合成一个个繁体字“苏”字,还是碧波蓝天、桃红柳绿,在蓝天下绽放的茉莉香飘四溢,我仿佛看到的是一个大江东去、千帆竟渡、一桥飞架南北的锦绣江苏,而双层乱针绣、微型核雕、漆雕、水晶雕则张杨了江苏工艺深厚的文化内涵……
我乘着长长的自动扶梯走下中国馆,眺望约有4个标准足球场馆的屋顶花园,大自然的气息令人心旷神怡。在波光潋滟与扶疏花木的映衬下,巍峨、刚健的中国馆顿时多了几分柔美、亲切,我好像在观赏一幅流动的“蓬莱仙境”画。而中国馆雄伟的大红立柱犹如图画边框,一切都美得让人眼花缭乱,目不遐接。面前的东方园林就是150多年前园明园里“九州清晏”景观的再版“新九州清晏”,它体现了“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也表达了当代中国人对大自然的城市生活和谐共生的理解。
走进各国国家展馆,只见建筑风格迥异,各领风骚,丝毫没有重复、雷同之感,可谓一国一景,令人赏心悦目。“沙漠之舟”的沙特阿拉伯馆,优雅浪漫的法国馆;朝气蓬勃、多姿多彩的非洲联合馆,会发光盒子的英国馆;会呼吸房子的日本馆,会溶解外墙的瑞士馆,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别是德国馆,引人注目。德国馆神奇的魅力来自综合二字。既有激情四射的“动力之源”,又有名闻遐迩的“德国制造”;不仅有娓娓动听的“格林童话”,而且还有深刻反省历史的“绊脚石”。德国馆像其厚重外型,平静中蕴含无穷力量。徜洋世博园区,如同周游世界各国,不啻“头脑风暴”、“视觉盛宴”,我真正领略了“不看不知道,世界真奇妙”的乐趣。
园区内人山人海,长队蜿蜒曲折。无论是进园区大门,还是到哪个国家馆参观,都排起长龙,人满为患,排队时等候一、二个小时司空见惯。入园那天,大门外面人头攒动,摩肩接踵,103万人创下了开园以来参观人数最高。组委会千方百计让游客排队等候舒服一点,从喷雾为等侯人群降温,到为排队者增设临时座椅,为老人及残疾人提供绿色通道,队伍边上有餐车、中途离队可以领小卡片回来后位置不变……。我以为,组委会以人为本,人性化关怀,化解了游客们急躁的心情。人们耐心
一个个志愿者以举手之劳,“勿以善小而不为。”为世博增光添彩。他们随手拾起飘落的纸屑、果皮、饮料瓶,自觉护理路边的花草、树木。主动、热情地为中外游客排忧解难,微笑服务,从不言累。他们用“请”表现尊重;用“没关系”表现宽容;用“谢谢”表现文明……地震与奥运已经两次点亮中国人“齐心协力、全力以赴”的光,上海世博会也将接过这一“接
夜幕降临,浦江两岸灯火璀璨,申城之夜流光溢彩。世博园里依然游人如织,人声鼎沸。人们步履匆匆,不停地在各个国家展馆来回穿梭。尽管他们一天下来已经走得筋疲力尽,但他们在随处可见的长椅上小憩片刻后仍然精神抖擞,继续前行。他们明白观赏世博美景,百年一遇,机不可失。即使浮光掠影,也要多走多看一点。组委会的喇叭不停地播放着XXX展馆排队等候时间的消息,便于游客们作出明智的抉择。一时喇叭声、人们说话声此起彼伏,有点嘈杂,叫人心烦,这怨不得世博园。连过去人迹罕至、古木参天、生态环境原始的九寨沟已经人迹纷至沓来,世博园里又如何安静呢?
走出上海世博园,我心潮澎湃,浮想联翩。八年筹办,半年举办,从春天的耕耘,到秋天的收获,这是一个春华秋实的184天。7300万人参观世博园,200万志愿者热情、微笑、温馨的服务,生动地诠释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世博理念,谱写了一曲人类文明和谐共生的激情乐章。我坦言,上海世博园是我们身边的“大课堂”、“活教材”,它启发我们必须创造面向未来的生态文明,通过绿色、环保、低碳的生产生活方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与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世博园归去,依然是一路风尘,绿色、环保、低碳而美仑美奂的上海世博园远远地留在我们身后。但在我的心里,上海世博园是一方圣地,那里传说着国人自强不息、奋勇前行、催人
啊,美丽的世博园,给我带来启迪,带来憧憬,带来希望!
2010年11月23日
方明元,笔名:日月,男,1959年6月出生,原籍江苏省沭阳县人。中国散文诗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现任连云港市散文学会副秘书长、海州区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其作品经常发表在《散文选刊》、《北方文学》、《青海湖》、《海外文摘》、《东方散文》等省内外文学刊物上,大约80多万字,是东方散文的签约作家。有16篇散文作品获得二、三等奖,其中《锦屏山背水记》、《买房的烦恼》分别获得2010度和2011度中国散文一等奖。《乌兰布统草原寻梦》一文于2016年8月获全国首届蔡文姬文学奖散文类一等奖。《东磊的白玉兰》一文获2019年5月连云港市第二届白玉兰散文奖。先后两次被中国文化艺术产业发展基金会授予“中国旅游散文创作金牌作家称号”。
【诵读】邓梅:我的生命里有一抹深蓝|作者:万治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世博园最美丽的还是我们中国馆
2010年6月最新游上海世博会攻略,参观上海世博会攻略绝对真实 - 博物网虎年礼品
大署天在世博园战高温
上海世博会建筑之美图片
上海世博试运行场面混乱
先睹为快世博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