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谁说糖尿病治不好?中医给你出新招

我国糖尿病患者有1.3亿,居世界各国之首,每14个人中就有一个糖尿病患者。

糖尿病的治疗,病人首先考虑的是西药控制,但是一般患者在患病五年以后,就会出现视网膜病变,病程越长并发症越多,指标也更难控制。

其实糖尿病的治疗完全可以考虑中医。

中医是怎么认识糖尿病的?

可能很多人会有疑问,中医还能治糖尿病吗?靠谱吗?

其实,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可以追溯到西汉的《黄帝内经》。《内经》奇病论篇第四十七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这里就是对糖尿病最早的记载,并给出了病名

后面还提到了病因,“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这里解释说,这是爱吃“肥美”,就是爱吃好东西,这些好东西能生内热,所以就出现了“消渴”的症状,老口渴,爱喝水,还不解渴。

时间往后一点,到了东汉的《伤寒杂病论》里,则以“消渴病篇”专病的形式提出了治疗方法,给出了治疗方剂,如肾气丸,五苓散,文蛤散等。

到了隋代的《诸病源候论》,开始对糖尿病进行了分型,到这个时候,中医对消渴、糖尿病的认识算是比较完备了,有了病名,病因,分型和治疗方剂。

糖尿病的治病因素有哪些?

刚才说了,《内经》已经提到了病因,就是饮食肥美,我们现在的理解就是吃的太好了,糖分摄入过量,加重了人体代谢的负担,导致了人体的糖代谢出现了问题,这是主要原因,除此之外,还有好多因素能引起糖尿病。

一,外感六淫。中医将风、寒、暑、湿、燥、火这六种自然因素叫做六淫,这六淫都会引起疾病,例如被风吹,温度太高,湿气太大等都会引发疾病,总的来说,机体所处的极端环境,会引发糖尿病。

二,情志失和。健康人的气机是畅通平顺的,但是一旦有情志问题,例如生气、抑郁,都会打破这种气机的平衡,引发一系列问题,也可能会引起糖尿病。

三,后天禀赋。这就是说的个人体质的问题了,就像我们现在说的糖尿病有遗传倾向,这就是讲的后天禀赋的因素。

那么,预防糖尿病,我们能做些什么呢?

致病因素明确了,避免这些因素,保持心情舒畅,饮食清淡,作息规律,注意保暖,不经常出入极端的天气环境,就能有效的避免糖尿病的发生。

中医是怎么治疗糖尿病的?

很有意思啊,古人没有那么多的指标,所以就靠归纳症状来认识这个疾病。

消就是吃的多,消化得快,渴呢就是还容易渴,这跟糖尿病的吃得多,喝得多,尿的多,身体消瘦的三多一少症状是吻合的,其实概括起来,就是有内热,热则善饥消谷,吃的多,代谢快。

所以,糖尿病呢,就是以吃得多还渴得厉害为主要症状的这么一种病。

根据症状和病位的不同,还分为上消,中消,下消

上消:

上消的症状主要在上面,上焦有热,所以口干,喝水多,来解渴

治疗以消渴方为主方:黄连、天花粉 牛乳 藕汁 生地黄汁 蜂蜜等。

黄连去上热,天花粉,牛乳、藕汁滋阴去热,地黄凉血。

中消:

中消主要是吃的多,胃热属中焦,所以叫中消。

治疗方剂是玉女煎石膏、熟地黄、知母、麦冬、牛膝。

石膏、知母去胃热,地黄、麦冬、牛膝滋润胃燥,滋补肾阴。

下消:

下消呢,主要症状就是尿的多有的是喝了水就尿,有的是夜尿多,有的一夜小便四五次。

这个问题解释起来有点复杂,得引入一个理论,叫气化的理论。

如图,人体就像一个烧水的壶,肾就像下面的柴火,是气化的动力,只有肾气足了,火才旺,才能把水烧开,参与人体的代谢。

糖尿病人,就是肾虚了,火气不足了,所以气化作用就弱了,喝进去的水不能气化参与人体的循环就排除体外了,而身体的器官确是缺水的,这就是为什么糖尿病人喝的多,尿的多,反而口渴严重。

西医大夫总是叫人多喝水,这个提法其实不对,水是要被消化的,这个消化就是气化的过程,喝水太多,加重肾的负担,日久天长,就出现体内停饮,就会出现舌体胖大,有齿痕,头晕恶心,肥胖,水肿等问题。

主要治疗方剂就是金匮肾气丸,这个药需要好好讲讲。

肾气丸有好多种,金匮肾气丸因为出自《金匮要略》,所以叫金匮肾气丸,其实他还有个别名叫桂附地黄丸、桂附八味丸,其实就是六味地黄丸加了附子、肉桂。

六味地黄丸大家都清楚,是补肾的,补肾阴。

但是糖尿病病人的肾虚,已经不是单纯的肾阴虚了,肾阴虚时间久了必然牵扯到肾阳,所以到最后都是肾阴阳两虚,糖尿病病人的根本就是肾阴阳两虚。

阴阳两虚就得阴阳双补,在补肾阴的基础上加点火,这个火不宜过大,大了就上火,少火生气吗,所以就比较容易补得上。

最后想说的是,糖尿病病人是糖的代谢出了问题,糖分堆在血液里,所以血糖会高,但是器官组织是缺糖的,你看糖尿病病人都虚得很厉害。西医治疗把控制血糖为目标,主要是控制糖的摄入,这样治病不得要领,时间长了病人虚得厉害,走路都摇晃,出问题是必然的。

而中医治病的理念从来不是控制血糖,而是考虑如何让血糖参与代谢,把糖分运送到的需要的器官上去,这样才是治病正路嘛。

#糖尿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首都国医名师林兰论治糖尿病的思路与方法①|从“五因”整体把握病机
解密糖尿病的古中医破解法-头条网
桂附地黄丸治疗糖尿病,常有意外效果。
糖尿病的治疗与禁糖
[转载]道破天机
中医药“三部曲”治疗糖尿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