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朱东:如何理解“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东鹤按:凡是关注“东鹤书院”微信平台的师友,都可以以“四书章句”为范畴,提出自己的问题。我们将每周精选出其中的1-2个问题,予以解答。遗憾的是本周并没有人提出问题,于是只好自问自答一个,在《论语》中备受关注的问题。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在《论语·阳货》中有这么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叫做:

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这句话直译过来就是——孔子说:“只有女子和小人是最难调教的,稍微亲近他们,就会忘记谦恭,稍微疏远他们,就会产生怨言。”其中的“养”,是教育,训练的意思;“孙”是逊的通假字。


之所以说它是一句非常著名的话,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无论古今中外,在这个世界上其实只存在两种人,一种叫做男人,一种叫做女人。所以,男人和女人之间的事情,永远都是最受关注的话题。更何况是出自圣人之口,而且是对其中一类人的,近似斩钉截铁式的评断呢?


但是,关注并不等于怀疑,应当说,古人对这一句话的解读,基本上是一致的,即基本上接受和认同了“直译”中所传递的那种信息。但是随着时间进入了近现代,情况发生了突变。

因为,随着以两性平等为重要内容之一的所谓西方平等思想的涌入,关于这句话的理解,不仅陡然分歧百出,而且也几乎成了儒学与西学,传统与现代的一个争论焦点。

支持西学,反对传统,反对儒学的人认为,这句话就是中国传统文化落后的重要实证,因为它轻视女性,蔑视人性,所以应当将其弃之沟壑,投入充满了人性的平等与自由的西方思想体系中去。

支持传统,支持儒学的人的人,则面临着这样一个重要的挑战,那就是通过全新的诠释,说明他们的先师孔子,说的并不是那个意思,并没有歧视女性。借此来证明孔子的思想,是具有超越性的,是在各个时代中一以贯之的大道,是永远不会落后同于时代的。

在这些被迫形成的种种解释中,有一种可谓既具有较强的理论依据,又具有鲜活的时代特色。其核心在于对“女子”这个概念的重新界定——按照直译来理解,孔子所说的“女子”相当于今天的女性,女人这类的词汇,涵盖所有女性,当然也包括嫁为人妻的女性。

持这种观点的人,则认为孔子所说的“女子”,是指除了正妻以外的,其她诸如妾、婢等与男性主人具有性关系的女人,有的人则将其解释成更具时代气息的“二奶”、“小三”。认为孔子的意思是说,这种与男性具有不正当,或者不完全正当的两性关系的女人,是与“小人”一样“难养”的。


时代特色不说了,之所以说这种观点确实具有一定的依据,是因为在古代,尤其是孔子之前的周代,正妻在一个家庭中,具有极高的地位。所以,有一系列的礼,来要求丈夫保持对妻子的尊重。其中的根本原因在于,当时的婚姻的宗旨是合两姓之好,以“上事宗庙,下继后世”。在此框架之下,婚姻是两姓——两个家族之间的利益联姻,因此是受到以宗庙为象征的家族的保护的。换言之,“妻”是属于家族的——既属于当前丈夫的家族,也是其原来家族,在这个利益共同体中的代表,而非仅仅属于丈夫一人,其处置权当然也属于家族而非丈夫专断。

但是,妾、婢等的身份,从本质上说就是奴隶。所以,其与男性之间很难形成一个真正的利益共同体,而且其自身的利益,也是基本上没有保障的。因此,必然会沉浸在对利益的追求之中,生活在对现实的焦虑之下,对未来的恐惧之中。

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处于一种心理与现实的双重扭曲之中。于是就会表现出“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的行为特征。


关于上述这种解读方法的正确性,读者可以自行判断。

但是,这里面至少存在着这样的一个问题。那就是,持这种观点者,事实上已经在事先承认了所谓两性平等观点的正确性,更准确的说是承认了,两性平等观点在古今之间的普适性。其所做的努力,不过是将孔子“塞到”这个框架之内,证明两千多年前,生活在中国山东的那个孔子,在对女性的认识上,所持的是与两千年后,生活在万里之外,大西洋彼岸的那群人,完全相同的观点。


有没有可能呢?当然有,就像也完全有可能不同一样。只不过,如果是以这种方式,进行一场辩论的话,那么在辩论还没有开始之前,就已经输掉了。


而且,我个人认为,与其硬将孔子塞进西方的平等框架内,与其设法去证明孔子说的不是那个意思,倒不如坦然的承认孔子说的就是这个意思,然后回过头来,再来解答孔子为什么要这么说的问题。


我认为,要理解孔子为什么说“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需要回到孔子所处的时代,和孔子所抱持的思想中去。

众所周知,孔子生活在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而孔子的毕生理想,就是重建礼乐的影响,让社会重新回到如“三代”般美好,人们可以沐浴在德治的光辉之中的状态中去。而所谓的“三代”也罢,孔子认为美好的西周也罢,从人类文明发展的历程上看,都是父系氏族社会的最终确立和成熟期,而作为其集大成者的西周,其所创制的种种以礼乐为载体和表现的礼教制度,也都是为了进一步在社会上明确父系氏族社会这种新兴的社会关系。

从国家政治发展的历程上看,这一时期又是原始的部落联盟制度,向成熟的封建制度转变的时期。对社会的管理权,从原始的部落贵族,向封建贵族——即由天子统一分封的贵族手中转移的过程。


所以,从孔子的时代,以及孔子的思想中,可以归纳出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男性/父系,一个是贵族/君子。

一言而蔽之,那是一个因为需要依赖于男性之间(刚学会不久)的合作,而由男性主导的社会的起始阶段。而维系这种男性之间的合作的基础,则是以责任与奉献为核心的贵族精神——后来孔子将这种贵族精神提炼出来后,将其重新注入到新兴的知识阶层的精神世界之中,从而形成了传至今日的君子的概念与精神。


与这两组关键词,形成对立关系的恰恰是女子和小人(无论是身份还是德行概念均可)这两个概念。

造成这种对立的既不是简单的性别问题,也不是简单的社会地位问题,而是在此背后,形成的在对事物,有其是在对利益的认识问题上的差异。这种差异,大致可以从方法和目的两个方向上分为:

  • 利己与利他,或者说为公与为私;

  • 感性与理性。两组。

如果我们将男性与女性,君子与小人带入其中,就会发现这样一种分布状态:



为公


君子





男性






感性




理性











女性

小人

为私



说明两点:

  1. 男性以及君子的“为公”,既是社会发展的结果,又是社会在此之后,继续存在的必须。也是男性之间合作的中级基础——不见得是真心愿意,只不过是在客观事实面前,做出的理性抉择罢了,所以才需要通过各种礼义将其固定下来。

  2. 女人的“为私”虽然可以说是天性使然,但是这种天性却是人类得以存在与繁衍的基础。其本质是由女性在生殖过程中,所担负的责任,分担的角色所决定——女性,或许说雌猴更容易理解些,需要经历漫长而危险的孕育期,在此过程中,她们需要生存的保障,才能完成孕育的任务。所以,雌猴如果不“贪财”,不“自私”,人类绝然走不到今天。


问题是,这两大类人在现实生活中,将在对利益的认识,在对价值的判断上,形成两套差异巨大,且难以调和的标准。

如果,我们将以理性与为公,或者说以理性与合作为核心的父系氏族社会的价值标准定义为所谓的“义”话。

那么,“女子”与“小人”的共性,就可以概括为难以知义,而容易依赖于情感,也即少理性,多感性,轻理性,重感性。所以,其情感变化,只能以远近为虑,而不能守义持中。这正是其所为“难养”之根源,其实不是“难养”,而是没有办法彻底调和两类人群间,在判断标准上的差异。

说明一点:

“小人”的不知义,其实女性具有十分的相似性,一方面是来自于其先天的先天的基因特征,另一方面则是来自于客观的社会地位,以及社会地位之后的社会关系。简而言之,“小人”之所以会从一个社会地位概念,变成了一个道德概念,是因为从其缘起来说,“小人”的社会地位的低下,主要是源于其先天能力的不足;反过来说,社会地位的低下,也直接影响着“小人”的思维习惯和价值观念。

先天能力的低下,一则注定了其在竞争中求生存的能力的不足;二则注定了他们在男性之间的合作中,将处于从属的地位。而这种从属地位,又将反过来进一步削弱其在竞争中求生存的能力。

这种在生存能力上的不足,将使“小人”们,在思维习惯和价值观念上,都更加倾向于利己。因此,“小人”也就从一个社会身份概念,变成了一个道德概念。从一个从属于君子的群体,变成了一个在对价值的在判断标准上,与君子有着显著差异的群体。

从本质上说,这种差异,其实是由求得生存的本能使然的。只不过,当这种情感与观念的变化,与利益的得失相结合,就会产生出不逊与怨的行为方式。

所以,这句话既是对事实之阐释,又是对人性的感悟与感叹。实为孔子的社会理想与客观精神的表现,与今日所言之歧视妇女毫无关系。

而且,从这个角度看过去,文中的女子与小人,毋宁说是指向在思维上偏于感性,在价值上趋于为我的人的“符号”——唯[在思维上偏于感性,在价值上趋于为我的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

相反,若不以事实为依据,不以客观为原点,强为男女平等之说,或不为对妇女之歧视,却必为对女性之戕害。


推荐热读《原易》,《周易》解读力作,读易必备工具书

推荐朱东老师国学微课堂《三字经精读深解100讲》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进入国粹美尚微店查看详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感性做人,理性做事
论语启示录426:女子小人最难养
孔老夫子的【唯小人与女子难养也】到底是什么意思?
以男性的角度,什么样的女性比较有魅力
人类未来文化模式的思考——论曹雪芹的文化理想
感性?理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