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市公司资金链研究报告:危险的担保

证券市场再融资功能"肠梗阻"和商业银行银根趋紧,令当前上市公司的资金供给呈现紧张局面。在屡屡为下属子公司等关联方和其他企业担保的同时,一个新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谁来为上市公司担保?上市公司面临的风险,不仅仅体现在经营过程中。有时候,非经营性的风险会从天而降,令投资者措手不及。担保风险往往会被投资者忽略。其风险在于,上市公司为其他企业向银行贷款提供担保,如果届时贷款企业还不了钱,上市公司则需代为还款。担保风险演变成被银行逼债的事实,事前大都无迹可寻,因为投资者对被担保企业的经营情况一无所知。一旦事情发生,股价突然大跌,投资者就会损失惨重。担保如同古时的"连坐"制度,一人犯事,会殃及他人。


  9月份以来,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公告频频见诸报端。粗略统计,9月前三周内就有约16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对外提供担保的公告,涉及金额将近10亿元。从公告内容上看,上市公担保的对象大多是自己的控股子公司,但也有新野纺织(002087)和银河科技(000806)两家上市公司为无关联关系的企业总共提供了4500万元的担保。2004年,啤酒花(600090)、新疆德隆(600737)等多家上市公司曾因大量为大股东及其关联方提供担保而遭受巨额损失,有的甚至因此陷入困境,好几年都缓不过来。2005年底,中国证监会和中国银监会联手发布《关于规范上市公司对外担保行为的通知》,进一步规范了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行为,经过主管部门的大力整治后,近年来情况有了明显好转,为大股东担保现象一度大大减少,再加上2006年、2007年经济环境的好转,企业资金宽裕,融资渠道也相对畅通,因此上市公司的对外担保数量大为减少。但是随着全球性金融危机阴云的久未消散,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情况"卷土重来",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企业资金短缺的情况。

 


  关联担保比重大幅上升

 

  据数据统计,到2011年6月30日为止,深、沪两市有845家上市公司涉及对外担保事项,对外担保总额达到1224.26亿元,与2010年年报相比,对外担保总额上升了13.66亿元。


  此外,理财一周报记者还发现,上市公司对外担保总额从2006年开始呈逐年上升的势态。2006年,上市公司对外担保发生额为470.52亿元,2007年的这一数字是572.40亿元,2008年的这一数字为661.96亿元,2009年的这一数字为665.42亿元,2010年的这一数字为633.29亿元。截至2006年年底,两市上市公司对外担保总额为915.53亿元,而2007年的这一数字是1006.9亿元,2008年的这一数字是1169.38亿元,2009年的这一数字为1187.37亿元,2010年的这一数字为1210.60亿元。


  然而在担保总额小幅上升的同时,关联交易的额度更是发生大幅增长,据数据统计,到2011年6月30日为止,上市公司的关联交易余额合计达到783.69亿元,而2010年年底这一数字为667.66亿元,增加116.03亿元,增长幅度达到17.46%。


  从上市公司的对外担保情况来看,为控股子公司担保的情况居多,说明大多是因为子公司资金出现紧张,上市公司为支持子公司的发展出手为其担保从银行获得流动资金。

  在公告了的5452件担保事项中,上市公司对无关联公司进行的担保事项仅1181件,担保金额仅为全部对外担保金额的20%不到,其付出与所得极不平衡。在为其担保的公司中,控股股东(或母公司)、间接控股股东、非控股股东、间接非控股股东、下属子公司、参股公司及兄弟企业等其他关联企业占了绝大部分,偿付风险并没有实现有效和实质性的系统外转移。上市公司为其各种关联方提供的担保高达4271件,担保金额高达3781.89亿元。


  这其中,对外担保事项次数超过70件的共有4家上市公司,其中比亚迪(002594)的对外担保次数最多,达到101次,总计担保金额达到7.1072亿元,占当年度净资产比例高达78.8%。而它的担保绝大部分都是上市之前签署的,众合机电(000925)的担保次数也达到101次,总计担保金额达到1.6017亿元,占当年度净资产比例达到63.1%;景兴纸业(002067)的担保次数达到81次,总计担保金额达到2.0386亿元,占净资产比例达到76.1%。

  与此同时,寻求专业的担保公司担保事项只有寥寥一件,云南中铭融资担保有限公司为昆明制药(600422)的控股股东参股公司昆明贝克诺顿制药有限公司提供了300万元的担保,由此,显示我国的专业担保公司尚未入上市公司"法眼"。


  40家上市公司担保总额超净资产

  除却关联担保总额大幅增长带来的系统性风险高涨,更加触目惊心的是包括深国商(000056)、*ST关铝(000831)、ST金谷源(000408)、新华锦(600735)在内的40家上市公司的担保总额已经超过了公司的净资产,其中深国商的担保总额相当于净资产的23.58倍,而*ST关铝、ST金谷源、新华锦、S*ST生化(000403)、建发股份(600153)和东方金钰(600086)的担保总额与净资产比值也都超过了3倍。担保总额占净资产的比例在50%以上的上市公司已经达到122家。


  在这批公司中,还存在一个很明显的现象,那就是高负债与高担保额齐飞,这122家上市公司的平均资产负债率达到70.34%,其中最高的是深国商,资产负债率超过100%,达到109.7388%。

  另外,据统计显示,153家公司2010年对外担保发生金额超1亿元,其中,有59家公司超1亿元且担保总额占净资产的比例达20%。徐工机械(000425)、中国中铁(601390)、中国玻纤(600176)在内的33家上市公司2010年对外担保发生金额超过5亿元。担保发生额占净资产的比例超过70%有5家上市公司,它们是一致药业(000028)为111.16%、尚荣医疗(002551)为75.90%、*ST南风(000737)为74.39%、ST德棉(002072)为73.19%、维科精华(600152)为72.43%和中国玻纤为70.82%。


  房企恋上担保融资"筹钱术"

  在银行信贷收紧、地产放贷流程趋严和房企投资力度加大的背景下,担保融资由于其特有的运作时间短、融资成本低以及使用灵活的优势正在成为越来越多的房企所"酷爱"的融资方式。今年以来,各地开发商的担保融资出现了井喷式的爆发,泛海建设(000048)、中华企业(600675)、新湖中宝(600208)、金地集团(600383)、上实发展(600748)、金融街(000402)等知名房企纷纷通过为旗下控股公司、子公司提供担保,母公司、大股东为上市公司担保;企业间互保等多种形式进行大规模的融资。


  从担保的对象上来看,大部分都是公司的控股、参股公司,还有少部分是购房客户或是按揭购房业主。

  以房地产业龙头为例,据2011年半年报显示,万科剔除预收账款后的各项负债占总资产的比例为36.8%,净负债率20.8%,继续保持在较低的水平;持有现金约407.8亿元,相比一季度末提高9.7%,远高于短期借款和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借款230.4亿元。


  截至2011年中报期末,万科担保余额101.47亿元,占公司2010年末经审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的比重为22.94%。

  其中,万科及控股子公司为其他控股子公司提供担保余额90.31亿元,公司及控股子公司对联营公司及合营公司提供担保余额为11.16亿元。

  "万科担保的都是全资子公司或联营及合营公司,在以前银根宽松的时候,凭万科两个字就可以融资,现在银行监管严了,对担保的要求也严格了,所以担保金额增长了一些。"万科的总经理郁亮曾如是解释。


  违规担保冒头

  2011年9月1日,山东海龙公告称,公司股票自9月5日将实行其他特别处理,股票简称由"山东海龙"变更为"ST海龙",公司股票日涨跌幅限制由10%变更为5%,股票代码不变。


  公司公告显示,2010年末公司未履行担保程序,同时未履行及时披露义务对外担保(未包括合并报表范围内的担保)所涉金额达4.23亿元,占2010年期末经审计净资产的43.9%。截至9月1日,公司仍未解决上述违规担保,且2011年上半年公司新增违规对外担保1亿元。上述原因导致公司股票自9月5日起实行其他特别处理。

  这也不是第一家因为违规担保而受到处罚的上市公司了。

  去年6月8日,一则上海证监局的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牵出ST沪科的一桩违规担保。公司公告称,2007年4月,公司原控股股东南京斯威特用于清欠的华美达酒店,在进入公司前,已为南京斯威特关联企业大额银行贷款提供担保。截至2009年12月31日,南京斯威特占用公司资金3.80亿元。


  2010年上半年,深陷巨额债务泥潭进入破产重组进程的ST锦化发布重大诉讼公告,其一口气公布的19个诉讼案件不但暴露了公司近9亿元的巨额债务而被深交所处罚,更将注册地同样位于葫芦岛的另一家上市公司锌业股份(000751)也推到了违规担保泥潭。
  其中的两起诉讼,ST锌业共涉及担保责任3732万元。但是,如果不是ST锦化披露的一纸公告,可能投资者至今也不会知道。记者查阅了ST锌业历年来的相关公告,截至ST锦化披露相关公告的2010年3月22日,并未在ST锌业的相关公告中发现上述两起担保的相关披露。最后查出,锌业股份共有8000万元违规担保浮出水面。这8000万元的违规担保共分为11次提供,均未履行临时信息披露义务。其中有6笔是为资产负债率超过70%的公司提供的担保,却只经过董事会但没有经过股东大会批准。


  今年5月,ST金化(600722)曝出的违规担保案,更是用一笔笔的违规担保"谱写"了长达26页的违法事实,虽然证监会未明示公司是否涉嫌利益输送,但从最后处罚书来看,公司不但未及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还涉嫌虚假陈述,上市公司及多位原高管被重罚,其中猫腻不言而喻。无论是作为放贷企业还是担保方,无论是客观出现问题还是主观存在谋利,最后风险均要由上市公司自身承担,广大股东的利益显然会受到挑战。


  频现逾期风险

  从2010年下半年,随着企业资金面的越来越紧张,担保逾期的现象时有发生,有部分公司甚至因此引至官司缠身。
  其中,2010年8月13日,美利纸业(000815)曾公告公司为东盛科技(600771)提供担保5820万元,为其子公司东盛医药提供担保7495万元,两项担保合计13315万元,已全部逾期。目前公司逾期担保总额为2.34亿元。


  在今年5月,太工天成(600392)就曾公告披露对外担保的状况,公司对外担保额为9300万元,全部处于逾期状态。而这9300万元逾期担保中的大部分金额,均与一家名为发鑫集团的公司有关。再往深处探寻,其实太工天成与发鑫集团的"渊源"还远不止这么简单。发鑫集团尚拖欠太工天成一笔2.3亿元的原料供应款应于今年年底之前清偿,而发鑫集团目前仅偿还了部分欠款1.54亿元。


  今年6月,胜利股份(000407)曝出违规提供巨额逾期担保案,公司在2010年年报中披露对子公司胜邦绿野提供了2.3亿元担保额度,其中1.4亿元的担保额度已过有效期,但公司未补充履行相关审议及信息披露程序。


  翻阅太工天成往期财报,其经营情况已经举步维艰。公司继2010年全年亏损8819.14万元之后,今年上半年预计再度亏损达2071万元。在这种时候,公司对外的种种财务隐患一旦爆发,其后果恐怕不堪设想。


  "母子担保"隐忧

  在上市公司不计后果的对外担保中,不乏公司业绩被拖垮,从主板降入ST板,进而披星戴帽,甚至是最后退市的案例。


  担保对象出事而导致上市公司受牵连甚至"代人受过"的情况屡见不鲜。

  ST磁卡去年诉讼不断,均是来自多年前对海卡公司、中贸源等几家公司提供的几笔担保。中关村公告显示,截至2010年6月30日,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涉及诉讼的担保金额为5430.1万元,因担保被判决败诉而应承担损失的金额为5430.10万元,均已在以前年度计提预计负债。


  ST金城(000820)去年年初还是"金城股份",中报时却由于为金城造纸贷款担保涉诉计提了1.57亿元的预计负债,戴上了ST的帽子,今年4月因连续三年亏损而暂停上市;ST锦化去年初一口气公布的19个诉讼案件,不但暴露了公司近9亿元的巨额债务,也将另一家上市公司锌业股份拽入了8000万元的违规担保泥潭。最终,ST锦化因深陷巨额债务泥潭而进入破产重组进程,锌业股份则被证监会发文警告,并在去年摘帽之后再度步入亏损。


  令投资者担忧的是,这种表面上的财务隐患或已演变为利益输送的一种路径。更严重的是,另一家子公司青岛城投借款8.5亿元也未及时披露,遭到了证监会的责令整改。证监会的整改文件中更是直言,让公司"就其关联性以及借款是否对土地补偿收入确认产生重大影响做出公开说明"。


  担保关系错综复杂

  在上市公司错综复杂的关联方担保圈中,有五种担保类型:上市公司为控股股东提供担保;控股股东为上市公司及子公司提供担保;上市公司为控股子公司提供担保;子公司为上市公司提供担保;上市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提供担保。


  以金山股份(600396)为例,金山股份的大量对外担保与股东层面的关系是剪不断理还乱。

  金山股份半年报显示,对子公司关联担保11.9亿元,仅上半年对子公司担保发生额1.3亿元,担保总额占净资产比例高达110.12%,期末余额2.5亿元。


  仅今年上半年,金山股份控股股东丹东东方新能源、间接控股股东华电金山能源先后给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提供多笔银行贷款,并为其支付社保。


  根据金山股份半年报相关数据,报告期内,华电金山能源向公司支付委托贷款30000万元、支付暂借款4000万元,向金山股份控股子公司桓仁金山支付暂借款500万元,向辽宁华电检修工程支付保证金6.16万元,向国电南京自动化支付保证金63.45万元。
  大股东丹东东方新能源子公司丹东经贸为金山股份垫付社保16.89万元,丹东东方新能源为其垫付社保0.49万元,支付公司暂借款8000万元,支付桓仁金山暂借款1000万元。


  目前,金山股份及桓仁金山已偿还华电金山能源和丹东东方新能源有限公司部分借款,尚有部分未清偿完毕。
  同时,实际控制人华电集团公司向金山股份全资子公司丹东金山热电提供1020万元专项资金,并承诺可以无偿使用期限五年,期满后一次性归还集团公司。

  担保黑洞为何堵不住?


  上市公司融资担保本来是一种正常的经济行为,但现在,中国股市中变相的担保对上市公司、债权银行、股市投资者都具有极大的杀伤力。如何让上市公司走出"担保圈钱"的迷谷?


  担保风险的最大特点是突发性,这一点与经营性风险很不同。担保风险往往会被投资者忽略。担保风险演变成被银行逼债的事实,事前大都无迹可循,因为投资者对被担保企业的经营情况一无所知。一旦事情发生,股价突然大跌,投资者损失惨重。


  投资者可以看一个统计指标:担保总额占公司净资产的比例。如果这个比例过高,则说明上市公司面临的潜在风险过大。
  一般来说,无论担保对象是谁、资质如何,这个比例也不宜超过50%。超过这个比例,则说明公司面临的风险过大,同时也表明管理层控制风险的意识较为薄弱。


  以往案例显示,那些因为担保被拖累的上市公司,担保占比都很高,有些公司的担保额甚至超过了公司净资产的数倍。
  近年来违规担保已经成为银监会等部门重点关注和防范的部分,但是目前的监管和惩治力度,仅仅只是公开谴责,对上市公司进行"ST"处理。这样对于缓解、杜绝违规担保能起到怎样的警示作用呢?


  银行之所以还"青睐"上市公司的担保,是因为在我国的企业群体中,上市公司的资质普遍较高,信用等级也较高。


  担保黑洞之害人人皆知,封堵担保黑洞之心人人皆有,监管部门也做了不少努力,但是效果却不理想。为什么呢?一是打击的力度不够大。二是没打在点子上。在防范违规担保问题上,监管部门总是盯着上市公司,总是在如何规范上市公司行为上做文章。但是,担保黑洞的形成涉及多个主体,上市公司只是担保方,还有被担保方,还有银行,仅靠规范上市公司是无法堵住这个黑洞的。证券市场多年的事实也证明了这一点。其实,在封堵上市公司担保黑洞方面,银行应该大有可为。只要银行把好审查关,那些恶意担保就会胎死腹中,也就无法祸害股市了。


  近期,银监会下发了三季度重点金融风险防范的通知,提醒商业银行注意重点领域的风险。值得注意的是,银监会表示,对部分融资性担保公司和小额贷款公司从事高息揽储和高利贷等违法违规行为,将严厉惩办,并防止"担保乱象"向融资性担保行业扩散。


  拆解担保圈:看上去很安全,但只要单笔担保出问题就将导致连环危机


  近期上市公司之间相互担保的现象越来越多,市场担心上市公司的过分亲密会使得某家公司的个别风险扩散成一个"系"的风险,因为金融市场的最大风险就在于它的结构是环环相扣的,一环断,环环断,一旦成了"一根线上的蚂蚱",很有可能影响与它相关联的一系列互保公司。


  目前证券市场中,还有一种现象--上市公司之间相互担保。其原因在于,上市公司一般融资金额较大,普通公司无法为其担保。而上市公司之间相互担保,银行大多能接受,上市公司间也能接受。


  国投信托刘擎告诉理财一周报记者:"目前市场上各种各样的担保圈是上市公司在担保行为频发后,为了寻求安全、互惠,而监管机构又没有有效的监管情况下形成的。它使许多问题债权看上去很安全,使多家上市公司处于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局面。只要有单笔担保出现问题就会导致多家上市公司出现危机。"


  上市公司"担保圈"一直是令市场无奈、令监管层头疼的顽疾。


  五大担保圈


  涉及上市公司数量多、担保资金额大


  涉及上市公司代表:ST康达尔、ST啤酒花、ST长运、嘉瑞新材


  涉及担保金额:300亿元以上

  2002年"深圳担保圈"是最早发生严重问题的担保怪圈,总共涉及的金额超过20亿元。


  ST康达尔(000048)对外担保1.08亿元,占净资产224.17%。该公司与深达声(000007)互保,后者担保余额也有5500多万元。ST康达尔还与ST科健(000035)互保,ST科健的担保余额也接近4亿元,远超过净资产的承受力。目前暂停上市的ST石化(000013)为PT金田(000003)、PT深中浩(000015)、深宝安A(000009)、ST盛润(000030)等担保,而ST盛润又为ST石化、深纺织(000045)、深深宝(000019)、ST中华(000017)等形成连环担保。深宝安A深信泰丰(000034)担保,后者担保余额达到5.23亿元,也是高危公司之一。
  整个深圳担保圈大概涉及上市公司10多家,非上市公司10多家,并且像PT金田、PT中浩、ST石化这样的公司已经没有丝毫偿还能力。这样的担保怪圈也将会给深圳市政府重组本地公司带来极大的挑战。


  2003年,以啤酒花(600090)为核心的"新疆担保圈"浮出水面,担保金额达45亿元。

  啤酒花因董事长神秘出走,引爆出共18亿元的对外担保。直接涉及天山股份(000877)、汇通水利(000415)、友好集团(600778)、新疆众和(600888)等四家上市公司,间接引出新中基(000972)、国际实业(000159)、新疆屯河(600737)、天山纺织(000813)等上市公司。新疆地区的上市公司受此影响,股价一度大跌,一直到2005年中期情况才有改善。一些充分计提了坏账准备的上市公司重新受到市场青睐,如新疆众和、天山股份等,但这些公司的业绩恢复增长要等到2006年才会出现。


  2004年,重庆四家公司突现20亿元"担保圈"。

  长运股份(600369)无力还债,为我们掀开了重庆担保怪圈。长丰通信(000892)、朝华集团(000688)、太极集团(600129)、桐君阁(000591)被卷入其中。长运股份担保余额达到2.77亿元,占净资产55.08%,长丰通信担保额为5.44亿元,占净资产70.61%,太极集团担保比例也逼近50%的限制,只有桐君阁尚能独善其身,担保比例只占净资产23%。


  2004年"湖南担保圈"随着"鸿仪系"的倒下而现身,担保总额接近60亿元。

  2004年9月7日嘉瑞新材(000156)被湖南证监局立案稽查。鸿仪系担保圈被公布于众。由嘉瑞新材引出了七家上市公司,涉及担保额约为5亿元。嘉瑞新材为洞庭水殖(600257)、亚华种业(000918)、国光瓷业(600286)、湖南海利(600731)累计提供超过2亿元的担保,目前担保余额超过10亿元,接近净资产的两倍。国光瓷业为嘉瑞新材、金果实业(000722)等提供了5.8亿多元的担保,担保比例占净资产的157%。金果实业担保余额也达到4.18亿元,占净资产40.19%,如果担保圈不被揭露的话,很难保证该公司的担保额不会进一步增加。


  2007年,又被曝光的"河北-西北担保圈"涉及的几家主要上市公司如宝硕股份(600155)、ST沧化(600722)、东盛科技(600771),在重大担保问题上都存在严重的故意隐瞒。三家公司未披露的对外担保额分别高达16亿元、20亿元和11亿元,均为各自净资产的数倍。


  辽西担保圈


  ST锦化等三家上市公司陷危局
  涉及上市公司代表:ST锦化、*ST锌业ST金城
  涉及担保金额:4.7亿元以上


  2010年以来,上市公司爆出违规担保"大案",背后牵涉到极为隐秘的"担保圈"--"辽西担保圈"。


  2010年年初,辽宁西部的三家上市公司,因ST锦化(000818)即将破产重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三家公司除ST锦化外,还有*ST锌业(000751)和ST金城股份(000820)。公开信息显示,三家上市公司存在错综复杂的担保关系。


  ST锦化和*ST锌业同属葫芦岛市,两者的担保关系更密切,ST金城则位于锦州市下属的凌海市。三者担保总金额达4.7亿元。
  2010年1月6日,ST锦化披露三笔违规担保:2009年2月11日,为葫芦岛市华天实业有限公司提供合同金额5500万元,实际金额5000万元的担保,尚未到期正在履行;2009年4月27日,为*ST锌业提供实际3500万元的担保,于2009年11月27日已到期并已履行完毕;2009年7月31日,为*ST锌业提供实际1650万元担保,尚未到期正在履行当中。


  同时,该公司2009年半年报中,还披露五笔对外担保:为*ST锌业提供担保余额为10000万元;为辽宁宏程塑料型材有限公司提供担保余额为5000万元;为辽宁忠旺集团有限公司提供担保余额为5000万元;为辽宁北方锦化聚氨酯有限公司提供担保余额为18800万元;为华天实业提供担保余额为13810万元。


  ST锦化2008年年报显示,华天实业为葫芦岛市国资委出资的独资大型企业,与ST锦化大股东锦化集团属同一实际控制人。
  早在2007年,ST锦化就委托建设银行向华天实业贷款7000万元,期限36个月,用于推进其项目建设。2008年年报显示,该笔贷款被用于华天实业生产系统原料路线技术改造。
  公开信息显示,2009年,锦化集团分别为华天实业及ST锦化的借款提供保证,锦化集团以持有的ST锦化6000万股股份提供质押。
  不过,*ST锌业是否也为ST锦化和锦化集团的贷款担保,就不得而知,至少2009年半年报披露时,*ST锌业的对外担保只有两笔:一笔为克州矿业有限公司贷款3900万元提供担保;一笔为ST金城贷款3000万元提供担保,该笔担保已逾期近6年。
  而ST金城2009年半年报显示,公司为葫芦岛锌厂进出口总公司和葫芦岛东方铜业有限公司的3000万元和8000万元贷款提供担保,两者都是*ST锌业的关联公司。相比于*ST锌业和ST锦化,ST金城更脆弱。


  潍坊担保圈


  牵涉十余家银行,三上市公司沦陷
  涉及上市公司代表:ST海龙、*ST巨力、山东海化、歌尔声学等11家公司
  牵涉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青岛银行、天津银行
  涉及担保金额:4.7亿元以上


  潍坊担保圈由来已久。早在2005年,*ST巨力(000880)的风波在山东省政府出手干预下终于解决了,但山东海龙再次勾起潍坊市政府对担保圈的担忧。


  2011年9月2日,ST海龙(000677)发布公告表示,由于违规担保,公司被深交所特别处理。对外担保额高达31亿元,占最近一期经审计净资产的321.79%。公告显示,2010年末山东海龙未履行担保程序亦未履行及时披露义务对外担保所涉金额达4.23亿元,占2010年期末经审计净资产43.9%。


  今年6月25日ST海龙发布了一则近万字的对外担保公告。公告显示,山东海龙以资产质押的方式先后为全资子公司山东海龙进出口有限责任公司、潍坊特钢集团有限公司提供担保贷款;山东海龙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海阳港务有限公司、山东海龙博莱特化纤有限责任公司为上市公司提供担保贷款。


  其中,潍坊特钢与山东海龙不存在任何关联关系,两家公司签订了互保协议。截至6月25日,潍坊特钢为山东海龙提供担保78045万元,山东海龙为潍坊特钢提供担保余额累计为58000万元。


  与巨额的担保相比,ST海龙的业绩显得非常糟糕。公司上半年营业利润为-4.05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了6940%,基本每股收益为-0.37元。同在这一担保圈的新疆海龙化纤有限公司上半年也出现了巨额亏损,并曾一度停产。


  目前,围绕ST海龙已经形成了一个金额巨大的潍坊担保圈,涉及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交通银行、青岛银行、天津银行、华润银行、潍坊银行、恒丰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
  在ST海龙上市将近15年的时间里,山东海龙曾经先后为没用任何关联关系的11家企业提供担保,并互为担保。
  这11家企业中,山东巨力集团、山东海化集团、潍坊弘润石化助剂有限公司、潍坊钢铁集团、潍坊钢铁集团子公司潍坊华奥焦化有限公司、潍坊恒联铜版纸有限公司、歌尔声学等七家公司为潍坊市所辖内公司。其中,山东巨力集团、山东海化集团、歌尔声学为上市公司。
  另外四家分别是山东铁雄冶金科技有限公司、青岛礁石国际贸易有限公司、佛山南海锦泰纺织实业有限公司、吴江汇谦纺织有限公司。


  浙江担保圈
  12家上市公司52笔担保
  涉及上市公司代表:新湖中宝、菲达环保、江山化工等12家上市公司
  涉及担保金额:27.36亿元


  新湖中宝9月14日发布公告称,新湖中宝股份有限公司拟与绿城中国继续建立以人民币3亿元额度为限的互保关系,互为对方贷款提供信用保证。双方在额度内可一次性提供保证,也可分数次提供保证。
  双方可以互为对方提供担保,也可以指定其子公司为对方提供担保或要求对方为其子公司提供担保。如一方要求对方为其子公司提供担保,其应同时向对方提供等额反担保。互保的期限内,为各自向金融机构签订的融资担保。
  就这则公告继续深挖,理财一周报记者通过对浙江上市公司的年报、中报和公告分析发现,包括新湖中宝在内的12家浙江省的上市公司涉及52件相互担保事项。它们之间的担保事项,正在逐步形成为"浙江担保圈"。其中还包括江山化工(002061)、菲达环保(600526)、民丰特纸(600235)、仙琚制药(002332)、尖峰集团(600668)、海越股份(600387)、浙大网新(600797)、凯恩股份(002012)等。


  据数据统计,截至2011年上半年新湖中宝对外担保5.585亿元,占净资产27.25%。该公司与民丰特纸互保,涉及金额达到1.3285亿元,后者担保余额也有5.1051亿元,占净资产51.57%;同时,新湖中宝和美都控股(600175)也存在互保关系,互保金额达到9800万元,而美都控股担保余额也有3.65亿元,占净资产19.07%。


  另外,浙大网新康恩贝(600572)、巨化股份(600160)等担保,其中三家公司的2011年中期的对外担保余额分别为1.35亿元、1.03亿元和1.69亿元,占净资产的比例分别为20.28%、36.36%、5.11%。而巨化股份又同时与江山化工存在互保关系,后者的对外担保余额为3000万元。


  此外,尖峰集团凯恩股份、海越股份盾安环境(002011)、菲达环保浙江富润(600070)之前都存在着互保关系。

  从这批涉及的12家上市公司来看,其中对外担保数额超过3亿元的有五家上市公司,新湖中宝达到5.585亿元为最高,其次是民丰特纸为5.1051亿元,而担保总额占净资产比例超过50%的上市公司也有三家,它们是菲达环保、江山化工和民丰特纸,比例分别为68.79%、57.65%和51.57%。
  这批公司2011年的资产负债率平均达到55.945%,其中资产负债率超过60%的有四家,它们是资产负债率为78.08%的菲达环保、资产负债率为72.06%的新湖中宝、资产负债率为66.07%的江山化工和资产负债率为65.42%的盾安环境。

 

  超负荷担保:负债率再高也"充胖子"


  上市公司对外担保的金额与其净资产比较,常常会发现担保金额已经远远超出其承受能力。有的上市公司担保数额巨大,担保总额超过最近一期经审计的净资产总额的50%,有的上市公司一笔担保额就超过了上个审计期间净资产总额的10%,一旦被担保的公司无力偿还借款,担保公司将面临巨大的财务压力。


  两笔担保15亿元    深国商债台高筑


  已经负债累累的深国商(000056),今年仍然为控股子公司进行巨额担保。截至2011年中报,虽然深国商2011年上半年只有两笔担保,但是这两笔担保的额度都不容小觑。两笔担保的对象都是其控股子公司深圳融发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融发公司"),担保金额高达15亿元。


  2011年6月25日,深国商发布担保公告,称董事会和股东大会一致审议同意,为控股子公司融发公司向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申请总金额不超过15亿元人民币的借款,主要用于改善融发公司债务结构和福田中心区购物中心项目的精装修及开业准备工作。
  其中融发公司向建设银行深圳分行借款12亿元,借款期限为10年,融发公司以晶岛项目房产证抵押担保,股东以所持融发公司股权在具备质押条件时提供质押。


  另一笔为展期金额,融发公司曾于2010年7月向渤海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渤海信托")借款13亿元,由于该笔贷款即将到期,融发公司与渤海信托协商,申请该笔贷款到期后部分展期,展期金额为3亿元,期限为1.5年。
  这两笔担保的金额相当于深国商2010全年净资产的176%。据深国商2010年年报,公司资产总额为15.41亿元,全年净资产总额为-8.53亿元,资产负债率为109.74%。深国商主营业务涉及商品零售、经营房地产、代购、代销、种植和销售林木、进出口业务。
  深国商持有控股子公司融发公司60%的股份。融发公司主业为经营房地产,主要资产是晶岛项目。2010年,营业收入是616.64。万元,营业利润为-1.68亿元。融发公司经审计的总资产为15.19亿元,负债却高达20.14亿元,资产负债率达到132.59%。
  据数据统计,深国商2010年度关联担保余额合计13.17亿元,2010年度担保总额占净资产比例2358.65%。2011年中期关联担保余额15.17亿元,2011年担保总额占净资产比例3911.02%。
  深国商2010年年报显示,营业收入为1831万元,同比下跌19.31%,净利润为-2.81亿元,比上年减少2.67亿元,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连续4年为负数。对于业绩下滑,公司给出的解释是,由于公司依然处于转型期,已经全部退出传统的零售百货业,大力发展的大型购物中心项目(星岛项目)仍处于投入期,尚未产生收益。
  深国商寄予期望的晶岛项目2010年年报披露时未能按照计划完工和招商。今年深国商依旧背负着巨额债务,据深国商2011年中报,公司前半年营业收入648.22万元,同比增长7.97%,净利润-2065.63万元,比上年同期减少亏损48.07%。不过,资产负债比仍然居高不下,为110.17%,远远高于该指标的最近一期行业平均值53.37%。


  *ST南风单笔担保额度大   被担保公司债务重


  统计数据显示,*ST南风(000737)仅2009年5月就有三笔大额担保,分别为2.3亿元、5000万元、4000万元,对象均为山西阳煤丰喜肥业(集团)股份(以下简称"阳煤丰喜")。这当中单笔达到2.3亿元的担保额,已经超过了2008年*ST南风净资产总额的10%。
  据*ST南风2008年年报,公司2008年度的净资产为16.77亿元,因而2009年5月这一笔2.3亿元的担保占2008年年度净资产13.72%,按照规定,公司及其控股子公司担保的单笔额超过最近一期经审计的净资产总额的10%,必须经董事会审议通过后,提交股东大会审批。但是,*ST南风却没有发布关于此项担保审议的公告。
  *ST南风仅在2009年公司中报的重要事项中,提及公司与阳煤丰喜签订《互保协议》,双方同意在协议期间相互为对方的金融贷款提供信用担保。据这份中报披露,2009年5月31日,公司为阳煤丰喜担保2.3亿元,期限为3年;而2006年4月底公司与阳煤丰喜签署协议,为其担保5000万元,期限为55个月;2006年4月底签署协议,为阳煤丰喜担保4000万元,期限为72个月。
  *ST南风在中报里称,对阳煤丰喜的担保已在2008年度股东大会及董事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并分别于2009年3月28日、2009年5月16日披露。但是理财一周报记者查阅中报所指当日公告,当中并没有提及互保一事。
  此次*ST南风提供单笔大额担保的阳煤丰喜,注册资本为6.69亿元,经营范围包括尿素、复合肥、原料化工产品、化工机械、甲醇等。
  阳煤丰喜2009年经审计的总资产75.65亿元,但是负债总额52.88亿元,净资产仅为22.76亿元,资产负债率接近70%。在2009年获得*ST南风担保之后,近两年来,阳煤丰喜频繁进行互保,而且互保涉及的公司均在山西,互保的数额也相当大,动辄上亿元。
  *ST关铝(000831)于2010年8月13日公告称,公司拟给阳煤丰喜提供的信用担保总额3200万元;阳煤丰喜以价值人民币3546万元的净资产作为反担保标的物。


  去年10月24日,*ST太化(600281)发布其与阳煤丰喜互保的公告,为阳煤丰喜担保5亿元,期限为3年。


  今年8月11日,阳煤丰喜又与山西三维(000755)签订了互保期限为3年的5亿元担保金额。一个月后,9月8日,山西三维再次发布担保公告称,为阳煤丰喜公司提供2亿元金额的担保。山西三维与阳煤丰喜同属于阳煤集团麾下。
  此次*ST南风的担保加上阳煤丰喜之前四笔互保,就有14亿多元。而据阳煤丰喜与山西三维互保公告披露,截至2011年6月30日,阳煤丰喜今年1-6月实现净利润仅为1.64亿元。资产总额为81.46亿元,负债总额攀升至56.64亿元,资产负债率达到69.53%。
  阳煤丰喜如此高的负债率,对于*ST南风来说,无疑是个潜在的巨大风险,一旦阳煤丰喜的资金链出现问题,可能就面临难以偿还债务的处境,作为担保方的*ST南风也将面临财务困境了。
  *ST南风是一家主营生产销售工业无机盐系列产品、日用化工系列产品、医药产品、化肥系列产品的公司。据其2011年中报,*ST南风资产为35.95亿元,负债为30.44亿元,资产负债率超过80%,远远高于同期行业平均值47.74%。2011年中期公司的净资产为5.51亿元,担保总额占净资产比例162%。公司本身的高负债率,也是其面临的潜在风险。


  雷人条款:广汇为个人买车担保近900万


  截至今年中报,担保账目中,存在为按揭客户担保的有三家上市公司,分别是:精功科技(002006)、五洲交通(600368)和徐工机械(000425),另外广汇股份(600256)则是为个人做了担保。
  除此之外,还有一家上市公司东软集团(600718)在担保账目中出现了为一家医院做担保,但是在公司财报中,并没有写明这笔担保的具体情况。
  尽管从表面上看,上市公司的担保中,出现的为个人担保、为按揭客户担保似乎都比较"雷人",但根据公司独立董事给出的独立意见,似乎为自己公司客户做担保已经是一种行业惯例。在和担保有关的上市公司公告中,理财一周报记者发现,不少公司都为自己的客户进行担保,而担保的对象不仅仅有企业同时也有个人。


  徐工机械为按揭销售客户担保63亿

  理财一周报记者发现,三家上市公司精功科技、五洲交通、徐工机械的担保项目中,都出现了按揭销售客户这一栏目,其中徐工机械的担保项目最大,达到63亿元。


  今年3月徐工机械董事会会议决定,为积极推动公司产品的销售,公司计划开展按揭销售业务,并为该项业务提供回购担保,担保对象为参与公司按揭销售业务的用户和经销商,担保类型为连带责任担保,每笔担保期限不超过5年,担保额度不超过人民币63亿元,担保额度使用期限一年。


  对于这63亿元的担保,公司独立董事也认可了这种行为,在独立董事出具的意见中,独立董事表示,这样的做法属于工程机械行业共性做法,有利于进一步加强银企合作、拓展市场。


  同样的情况发生在精功科技(002006)、五洲交通(600368)上。


  截至今年中报,精功科技还未到期的担保有5笔,除了为子公司以及关联公司的担保以外,还有一笔高达3909.77万元的担保,其被担保方为公司的按揭销售客户,该担保发生在2009年6月。根据当时的公告,精功科技及其子公司杭州专用汽车有限公司与杭州银行益乐支行(原名杭州市商业银行益乐支行)签订了《合作协议书》,为杭州银行益乐支行对经过其认可的具备贷款条件的杭州市内企业向杭州专用汽车有限公司购买工程机械车辆发放的期限不超过两年、最高六成的按揭贷款提供连带责任担保。
  其实,为按揭客户担保并不是第一次,早在2008年,精功科技已经有过类似的担保,2008年7月4日,公司以及子公司湖北精功科技有限公司与汉口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民族路支行签订《工程设备按揭三方合作协议》,为汉口银行对协议期限内向湖北精功科技有限公司购买工程设备产品的单位和个人提供的期限不超过两年、单户金额不超过所购设备价格70%的按揭贷款提供担保。
  对于这些担保,独立董事同样认可,独立董事认为,精功科技不存在违规对外担保事项,能够严格控制对外担保的风险。
  五洲交通同样是为按揭客户做担保,同样属于行业惯例,根据公司中报,除了子公司的担保以外,公司对于非子公司的担保是公司为购买五洲国际项目住房和商铺的按揭贷款客户贷款提供的阶段性的担保,是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商业惯例,公司共需提供的阶段性担保总额约为4亿元。截至今年中报,担保实际发生相关借款事宜涉及金额总计16847.90万元。该担保在2010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审议通过。


  广汇股份子公司为个人担保购车

  上市公司的大客户不仅仅有企业,也有个人,因此在担保中,上市公司有时候还需要为个人做担保,广汇股份就属这种情况。
  根据今年中报数据,广汇股份的担保账目中,有两项担保是控股子公司新疆广汇清洁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一位名为杨承宝的个人做的担保,一共有两笔担保,资金分别为842.72万元和47.85万元,记者从广汇股份证券事务部了解到,这两笔都是客户买车的担保,之所以担保资金量高达800多万元,是因为一个人买了好几部车。
  根据广汇股份证券事务部解释,这一笔担保发生在2010年的8-9月间,在4月的董事会上获准通过。根据广汇股份4月公告,当时公司董事会通过了《关于对购买液化天然气(LNG)汽车的用户提供担保的议案》,同意公司为购买液化天然气汽车的用户提供连带责任担保,担保累计发生额和余额均不超过3亿元人民币。根据当时的公告,这一次的被担保人为了加快液化天然气(LNG)汽车在新疆的推广速度,确保2010年完成在新疆示范推广液化天然气汽车3500辆任务,经与办理汽车按揭贷款业务的银行和办理汽车融资租赁业务的非金融机构协商,公司拟为购买液化天然气汽车的用户提供连带责任担保。而这一部分的用户包括自然人和企业。在担保期限方面,由于用户通过按揭贷款方式或融资租赁方式购买汽车形成的债务期限均为两年,所以这次的担保期限为自被担保人与银行或非金融机构之间的债务在期满之日起再加两年时间,即担保期限不超过4年。
  当时,公司董事会认为本次担保能够促进公司液化天然气汽车的销售力度,为公司液化天然气业务在新疆境内的拓展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


  根据公司公告,在2010年,公司在天然气(LNG)汽车方面同样做了大力的推广。

  由于公司拥有国内最大的天然气液化场(公司持股98.12%的广汇液化天然气公司液化天然气项目一期工程自2005年9月试运营以来已进入平稳状态。液化天然气二期工程于2007年5月动工。LNG二期工程竣工达产后,公司液化天然气项目一、二期工程整体可实现年销售收入27亿元以上。公司在哈密投资建设的年产4.9亿方LNG三期、120万吨甲醇/80万吨二甲醚工程和在吉木乃投资建设的年产5亿方LNG工程二期都将于2011年相继竣工试车,达产后,公司LNG生产规模将由目前的5亿方/年提升到15亿方/年。2011年上半年,公司生产、销售LNG1.49亿方,净利润8416万元),因此公司在液化天然气(LNG)汽车方面也做了不少建设,2010年,公司在启东市的第一座LNG汽车加注站建设完成;2011年上半年,公司摒弃单纯推广LNG中重型卡车,加大了对LNG商砼运输车、LNG城际客车市场方面的重点培育和开发,已在甘肃、内蒙古、宁夏等地交通要道节点逐步开始建设LNG站或L-CNG加气站,并在部分地区进行民用管网建设和入户通气,到期末,公司已推广LNG汽车2199辆,建成LNG或L-CNG汽车加注站79座,上半年加注站累计加气量3112万方,该项目正在推广阶段,尚未产生收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ST华铁担保总金额为36.98亿元,公司因资金占用问题面临索赔
除了商誉 还要回避这种雷!
[担保]怡 亚 通:关于公司为控股子公司合肥金燕食品有限责任公司提供担保的公告
浙江上市公司担保圈现隐忧 百只浙股担保额超千亿
房企掀起“担保热”,频为高负债子公司做背书,风险如何控?
大股东掏空公司6大手段全揭秘 这本防“掏”手册请收好|辅仁药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