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瞿秋白提议将汉字改为拼音,赵元任写下96字反击,全文读音相同
中华上下五千年,传承从未间断,靠的就是文化,而文字就是这文化最重要的载体之一。我们从牙牙学语时,就开始学习汉字,这是我们传承了数百年都不曾放弃的坚持。
从传说中的仓颉造字到现在已横亘六千多年的历史,汉字在不断简化、普及,它伴随着中华文化发展传承。
方块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全世界有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方块字,这是值得我们骄傲的。汉字文化也很深奥,所谓的汉字分为六类,分别是象形、指事、形声、会意、转注、假借。简简单单的汉字会写,但是要弄明白背后的意义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事物的发展都是历史性的,好的会被留下,坏的会被不留情的抹去。汉字的发展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曾经汉字因为无法录入计算机,这一大硬伤,被提出用拼音取代。
翟秋白曾经提议将汉字改为拼音,赵元任写出96字奇文反对此提议,全文使用同一个音。中华汉字博大精深,同音字,多音字更是不胜枚举。每个字都有各自不同的意义,并不是拼音能够代替的。
汉字的发展史
会写汉字不难,难的是写懂汉字,首先了解一下汉字的发展史,最先出现的文字就是甲骨文。甲骨文是目前已知的最早的汉字,产生于殷商时期,因为其写在龟壳和兽骨上所以得此名。
其次就是金文产生于商周时期,因为其被刻铸在鼎、钟等青铜器上所以得此名,又被称为“钟鼎文”,相较于甲骨文,金文的写法规范了一些。大篆是是春秋时期一直到秦统一文字之前使用的文字,包括“籀文”和“石鼓文”两种。
说完了统一前,再来看一看统一后。小篆是由秦朝统一六国后,小篆之后便是隶书,这是一种由小篆演变而来的文字,诞生于秦朝,在汉朝得到通行,隶书追求“蚕头燕尾”,很是美观。
草书是直接由隶书演变过来的文字,始于汉初,特点是笔画连绵。最后就是楷书,行书写法飘逸俊秀,潇洒不凡,也是现在比较常用的。
汉字经历的腥风血雨
汉字代表着中华儿女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就是这样伟大的发明却被质疑着。甚至是在百年前,五四运动期间还出现了'汉字不死,中国亡'的口号,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在那时甚至有很多的知识分子为之动武。在新文化运动的背景下,为了增加国民识字率,增加文化知识,与西方接轨,于是有人提出将汉字拉丁化,改写成拼音。
随着事态的发酵,这件事最后已经不再是平民百姓所能决定的了。1928年,《国语罗马字拼音法式》在南京正式发布,这代表着已经有官方机构开始提倡汉字使用字母化使用了。
瞿秋白明确表示同意,并于次年2月拟定了《中国拉丁式字母草案》。1930年的春天,《中国拉丁化的字母》正式出版,这在当时引起了社会上的巨大反响。
笔杆子的力量是无法估量的,伟大的文学可以拯救许多人,所以很多高学问的人的力量也是无法估量的。为我们所熟知的大文豪鲁迅先生在最开始,也是支持文字拉丁化的。
他说“这一次,新的文字要简单得多,而且是基于显示生活的。这很实用。可以用它来和每个人交谈,并且更容易获取知识。”这个观点也影响了一些人。
1930年, 在第一届汉字拉丁化大会上,出现了十分极端的观点。要求废除现有的汉字,这无疑是对汉语言文字的一个冲击,也让我们为之捏了一把汗。
当时由于参会人员过于片面,所以此提议并不能代表所有人的意见。因此这个提议并没有被采纳。但是汉文字也有绝对的拥护者,胡愈之就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翟秋白是拉丁文化北方计划的最早的发起人,同样也是拉丁化写作的创始人。仅仅通过这一件事就足以让全国人民都铭记他。贡献有之,但不足以被铭记。
汉字存亡出现转机
只要是优秀的东西,就值得铭记,更何况是瑰宝。在汉字面临这么多之一的声音时,赵元任为汉字发声了。赵元任反对汉字的字母化书写。也许现在有很多人并不知道赵老是谁。
赵老是当时的一位巨星,被称为“现代语言学之父”。他除了语言天赋好,他还在现代音乐学方面有所建树。
他被世人誉为万年难得一遇的天才,因为他不仅在十多个领域都教过学,他还会说包括英语、拉丁语和俄语等十几国语言。不仅如此,就算是全国各地的方言都说得十分良好,令人钦佩,还为我国做出了十分巨大的贡献。
有了第一个勇于说不得人是真正英雄,推动时代的变革。赵老得知汉语可能推行拉丁文拼音改革后,他强烈反对,并为此写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连标题在一起共96个字,但在整篇文章中只有一个读音。
全文如下:“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施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施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施氏始试食是十狮尸。食时,始识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汉字是博大精深的,一个文字就有不同的解释,同音的字也很多。就像是赵老的这篇文章。文章的标题是《施氏食狮史》,所有的发音都是“shi”。
虽然发音相同,但都表达出来不同的意思,这就是汉字的精妙之处,赵元任以此想表达一件事。那就是如果用字母拼音来替代汉字,汉字的优美可能会大打折扣,甚至对中华文化的传承都非常不利。并且传达的意思也会不明确,使用上很不便利。
后来许多文学大家也幡然醒悟,发现汉字的巧妙是不可替代的,从此不再有人主张废除汉字,而是开始研究如何将繁体汉字简化,让更多的人接收到。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后确定了文字简化方案,在这之后又使用拉丁字母作为拼音辅助学习,汉字又延续了下来,成为我们今天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
随着世界的飞速发展,各国之间文化的交流必不可少。也有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学习中文,有一些外国人说中国的汉字就像是画符一样。
文化的差异,导致很多外国人不懂汉字的优美与底蕴,但是不可否认的是汉字是全世界范围内,唯一不间断的传承了数千年的文化。
小结:
从古老的仓颉造字的民间传说开始,汉字就在不断使用着所有的图腾和语言,去书写着一份文明的存在。 中国5000年的文化之所以能留存至今,就是因为文化的一代代传承,汉字就是通过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
它历来是一件十分美妙的事情,从古至今有许多中国学者不断致力于发掘汉字的魅力,同样有很多诗人希望使用汉字写被所有人称赞的绝美诗篇。
时间如白驹过隙,转眼间,千百年已成历史。电子产品充斥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多少人提笔忘字?我们是否应该反思,难道因为科技的发展,我们就要丧失书写的能力吗?答案当然是不。所以现在起就让我们正视文字书写的重要性吧!做中华文化的传播者,我们义不容辞。写一手好字,书写千年历史。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瞿秋白提议汉字改为拼音,赵元任写出96字奇文反对,全文一个读音
瞿秋白提议将汉字拉丁化,赵元任写下96字奇文反驳,全文一个读音:《施氏食狮史》
“中国鬼才”赵元任,写96字奇文挽救中国汉字,全文仅一个读音
瞿秋白提议将汉字拉丁化,赵元任写下96字奇文反驳,全文一个读音
瞿秋白呼吁汉字拉丁化, 赵元任不作声, 写同一读音的96字奇文反对
一篇96字的奇文,全文读音都一样,能读顺的人考普通话甲级没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