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优秀质量总监干货总结:质量策略12式

来源 | 华德第四方诊断与变革改进服务

撰文 | 陈少军 资深质量总监

文审| T&D 变革改进合伙人委员会

一、有关质量管理的几个核心思维

1. 质量工作开展的主逻辑

质量管理的核心根本在于质量人自身(因为我是一切的根源),只有质量人的内在素养和专业技能强大了,通过质量人自身的能量辐射与影响力,以质量人为牵引力(沟通+推动),产品质量自然会被推得更高!

2. 五层防护体系运作思维

根据需求建立“拦、控、防、听、构”一体化质量运营机制,并实行业务矩阵式管理模式(基地直管+总部监管),由总部品保职能对产品质量的输入(防-改善QE)、过程(控-制程QE+巡检/分析改善员)、输出(拦-质检组长+质检员/培训员)、流出(听-客诉QE)进行全面监控。

3. 产品质量改善的总思路

引入“良品 =良品生产条件+变异管理+问题管理”的概念,即:正向改善(良品条件)--通过对5M1E要素进行逐一细化分解,主动策划实施要素涉及的措施,确保“现状”符合良品条件;

变异管理--通过实行“制程变异的监控+已发异常的处理机制”,确保事前识别变异源、事中管控变异,事后能及时/正确处理好异常;

逆向改善(问题管理)--通过“过程实时监控+输出每单回溯”,即时发现问题,立即检讨深掘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

4. 与相关部门的协作策略

无论所处何阶段,生产永远都会是老板赢利的第一功臣,而质量,对于制造型企业来讲必须要依托于生产,质量才会有存在的价值和必要!所以本质上,质量部应该永远站在老板的高度,从持续赢利的角度来分析质量部的价值所在?这样才能更好的与工厂及相关方合作,至少也应该杜绝与工厂形成对立面。(具体参见“质量部门在各管理阶段应承担的角色探讨”)

二、对质量管理者的要求

5. 肯干(先要对自己“狠”)

治人者必先自治,质量管理者首先是一名管理者,其次才是专业的质量人,我们必须要打造一去纪律严明且高执行力的质量精兵队伍,先让质量人强大起来!最终我们需要依靠运营管理的力量去落实质量保证,并实践质量控制。(注:质量保证,ISO就如一本驾驶手册,告诉我们如何正确的行驶;而质量控制,QC就如汽车上的仪表盘,用以监控车辆状态,以便即时消除行驶风险)。

6. 敢干(质量管理者的风格)

-推动力:质量部门是质量改进推动的源动力!要有主动/持续沟通和推动相关方改进的意识,更要有不达目的不罢休、死磕到底的精神…。

-高要求:质量来自于你要求的程度,这是一种榜样的力量!倘若你向下属放水,下属就向“生产方”放水,你自己向“生产方”放水,下属就跟着你放水,本质上是因为你降低了要求。

-原则性:质量人应具备坚定的质量信仰!在质量的监督/判定上,要有强势的工作作风,针对已发不合格,应坚持原则,坚决遏制。

*通过实施以上,只有当相关方都围绕“质量”动起来之时,质量自然就好了!

7. 能干(行动逻辑+底层思维)

-行动逻辑:质量的本质是管理!

质量的核心在于搞质量专业之外的事--搞管理、搞执行力! 不能过分的抑仗质量工具,因为往往暴露出来的“质量问题”经溯源后一定是各部门存在的管理问题,而管理问题说到底是人的理念和态度的问题,这需要靠“沟通”来打通。

-底层思维:搞质量既要搭建顶层思维上的流程框架,更要构建好可实践落地的底层基础信息(底层技术标准与数据/表单),使质量人能下沉到事件的最底层,以获取深层次的技术信息,用正确的逻辑方法来解决问题,从而避免浮于表面。

三、质量改进的方法论

8. 一招致胜的改进 (闭环管理)

-质量改进最扑实的原理:

发现问题--立即检讨--追着问题--死咬不放--直至关闭,反复如此——。

-解决问题的应用:

建立问题清单

---P阶段-确定真因/措施(深度分析)

---D阶段-督促执行(穷追不舍)

---C阶段-追踪进度/验证成效(咬住不放)

---A阶段-标准化&再次循环(形成结论)——直至关闭/结案。

9. 精细化质量改进(技术性改进)

-产品质量的实现的四大过程为:研发过程+采购过程+制造过程+售服过程(具体见“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模式图”),产品质量实现之根本靠“管理手段”,而产品质量改进之源头在于“技术改进”,即“质量是设计出来的”,这里包括产品设计(决定产品结构特性)和过程设计(决定产品实现的方法——加工技术/设备/工艺等),故往往取得产品质量上的突破性改进是源于引入新产线(设备)、工艺优化、技术升级、产品迭代等原因。

-当质量改善活动进入深水区后,质量改善需由“重管理”转换至“重技术”,即需要对问题进行精深化的技术钻研与分析,问题改善的“五步曲”:问题--现象(占比)--原因(占比)--措施--效果(数据对比)。

10.互动式改进活动(不良朝市)

-“不良朝市”是质量改进的有效抓手!质量改进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介、平台来开展,而不良朝市作为问题分析、检讨和措施制定的突破口,能很好的调动工厂员工层面参与到质量改善,并营造成浓厚的改善氛围。(具体见不良朝市实施的相关机制)

11.多样化违规干预(人因机制)

-针对人员违规弱化处罚,规避防止与关联人员形成对立面,以正激励为主,采取强化教育检讨(写改善书)、罚面子、PK排名等举措,树立荣辱观,直至让员工产生敬畏感、形成习惯!(具体参见人为原因的相关管理机制)

12.以事育人的改进(案例教育)

召开案例分析会的真义在于以事育人!通过对事件的原因调查与真相还原,让关联责任方认识到问题,并检讨自己的问题,从而吸取经验和教训,以警醒自身,以达到教育人/改造人的目的(具体见案例分析会PPT模板)。

主体形式:

-开展自我批评:每个人务必先检讨自己的责任和过失,自己是否履尽职责?

-鉴责结果通报:以追责形式来警惕/教育关联人员。

-改善措施确定:最后形成改善方案并监督落实。

文章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比能力更重要的,是底层逻辑
如何构建自己的思维模型,学会解决问题的底层逻辑
优秀管理者的三大底层逻辑
质量管理体系的底层思维
成长|14个底层逻辑,让你实现个人突围
管理高手的底层逻辑#管理思维 #老板思维 #领导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