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由校长与逃课学生演绎的故事得到的启示

陕西省丹凤中学张富群 邮编:726200

马希良老师在《德育:拒绝喧嚣》(2014年11月5日《教育时报》)一文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记得在上世纪90年代,我从教的一所学校里有一个学生经常缺课,老师把他告到校长那里。校长是一位有心的教育家,通过调查,他了解到这个学生常去街上打台球。有一天,这个学生又逃课了,于是乎,校长就跑到街上的台球摊去找他。发现这个学生后,校长也不吭声,而是静静地看学生聚精会神地打台球。学生一抬头看见校长,赶紧放下球杆,背起挂在树枝上的书包,跟着校长走。路上,两个人一句话也未说。回到学校,校长手向教室一指,学生一溜烟地跑进教室上课去了。
  以后几天,校长也不提这事儿,下课也不找那个学生谈话。这个学生一直忧心忡忡、情绪低落,后来实在憋不住了,就抱着“死也要死个明白”的心理去找校长:“校长,您什么时候批评我呀?”校长平静地说:“不必了,你现在不迟到、不旷课,也没有犯其他错误,我批评你啥呢?”听了校长的话,这个学生如释重负地笑了。
  多年过去了,这个学生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他在给校长的信中说:“如果您当时骂我一顿,我也许早就忘了。您越是不声不响,我自己想得越多,越感到压力大,越感到对不起父母、对不起您,越觉得应该改正错误,好好学习。”

我从这个故事中,至少获得三点启示。

首先,面对问题学生,平心静气,先调查研究,用事实使学生口服心服,接受教育。这是一种大智若愚的教育家所具有的容纳天地万物的胸怀与气度。面对经常逃课,老师束手无策的学生,校长没有对他采取严厉的处罚措施,甚或连批评教育的话也没说,而是暗地跟踪他,弄清他逃课背后的深层原因,然后到他打台球的现场,没有惊动他,观赏他聚精会神的打球,这需要多大的爱心和耐心。正是这样海纳百川的气度和胸怀蕴含的真诚,使学生受到深深的感动,和校长一起回到教室上课。

其次,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的成长和进步,给学生留出自我教育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自省中触动心灵。当那位逃课学生忍耐不住找校长,“校长,您什么时候批评我呀?”时,“不必了,你现在不迟到、不旷课,也没有犯其他错误,我批评你啥呢?”这个发自肺腑的回答,一下子使学生感到无比轻松,任何严厉的批评教育在这里都显得苍白无力。在校长的心目中,学生是不断成长、发展的,只要改正了错误,就是好孩子。让学生自己去想,就会触动心灵,教育效果就好,对学生的影响就深远。

第三,充满智慧的教育影响学生的一生,成为学生生命中心灵的故乡。校长充满智慧的教育拯救了那位逃课孩子的心灵,使他从此安心学习,不再违反纪律,在以后的求学中考上了上海交通大学。他没有忘记在自己成长道路上铭记于心的关键节点,校长用智慧给自己铸就的灵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好校长造就好学校——读陶继新《好校长 好学校》有感
【开学在即】校长在教师会上的讲话
换种方式看问题
心灵之门
圣诞节的故事
让心灵化蛹成蝶——《拉扎老师》影评观后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