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刘晶波:解读抗疫·居家应急物资检核表和应急包——让教育回归生活本身
美好的生活不是世界的全部。
当灾难危机来临时,生命轻易地就会消逝在苦涩的浪潮中,或许只有亲人铭记心中的伤痛,但是活着的人,眼前的生活还要继续。

当第二天的太阳照常升起,有些人再也联系不上了,但还有无数人前赴后继地逆行,重新披上“必胜”的战袍,不是因为我们无坚不摧,而是因为我们需要守护亲人的生命,守护我们的孩子,前面的路迷茫坎坷,其实还很长……
上周末,刘晶波教授受邀走进宁谊在线课堂,在这一个半小时时间里,我们和31个微信群,10000多位听众共同收听了《在未知的危难来临之时——你准备好了吗?公益讲座。直播结束后,一周时间内还有2000多位听众选择在线回听直播内容。今天,我们把此次讲课的核心内容整理编排与您分享。

【 特邀讲师 】

刘晶波教授

南京师范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以下内容为讲座浓缩精华版,以飨读者

*访谈中Q代表主持人史岚,L代表刘晶波教授

  关于做“抗疫·居家应急物资检核表”的背景  

Q:刘教授,您好!前几天,我在“青之秀之教育”的公众号上看到了《抗疫·居家应急物资检核表》这篇文章。随后,又被“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公众号”转载。这份检核表发布,马上就给我们提供了一个物资准备的标准。我想问一下,您和您的团队是如何想到要做这样一份检核表的?

L:实际上,这份检核表谈不上是一个准备好的标准。因为原计划可以分不同的级别,仓促之中发布的只是一个基本版。今天我想从2个方面来跟大家分享一下做这件事的背景。

在2001年美国发生“911”事件时,我正在美国做一个合作研究。当时我所在大学下的一个实验幼儿园就经常组织应急演习。而我住的美国朋友家也经常检核所配备的应急物资,并在他离家时,反复叮嘱我对应急物资注意补充,以及使用方法。

其次,我关注到在日本幼儿教育实践中,对于灾难防范也是非常立体和系统的。从制度上到实际操作层面,从家庭到幼儿园到社区都非常完备。每一个家庭,特别是有孩子的家庭,无论孩子是在什么年龄段,家长在配备应急包时,都会给孩子进行非常多且细致的指导与训练。

中国的环境与美国和日本的有所不同。中国的物流比较便利,没有像日本那么多天灾。可能正因为此,中国对应急教育的关注程度就不如美国和日本那么高。
 
新型冠状病毒来临,让很多人的计划发生改变。在这样特殊的时候,我决定自己需要做一个应急准备。当我准备好了自己急需物品之后,脑海中就一直有个念头——在这个灾害面前,我们还可以为别人做点什么。
 
我首先做了一个调查。我联系了八、九个不同职业的朋友,了解他们对应急物资的储备、应急包的装备的概念——结果让我感觉到这件事迫在眉睫。

因为他们对应急物资的储备和应急包的装备都是跟户外活动有关。这些东西是在野外探险时,或者是放在汽车里在某种情况下才需要用到。

接着,我就开始组建研究小组。此时,成都地震的消息让加快了工作的脚步。疫情加上地震,这是叠加层面的应急状态,而人们当时的应急状态似乎还没有真正调动起来。

从那天开始,我就全力加班加点地进行这个研究了。我们除了小组内进行线上组会,还扩充了外援团。形成初稿后,再把它放到一个更宽的研究范围内讨论,是非常规范去做的研究。 

   分析检核表以及应急包的组成  

Q:感谢刘教授详细介绍了这份检核表产生的背景。那您和团队又是从哪些角度来思考它的组成呢?请刘教授帮我们具体分析一下。
L:好的。任何一种应急准备一定跟所处的急迫事件密切相关。比如应对海啸、地震、台风这样的自然灾害,应急设施的准备就有自身的特点。而我们要准备疫情应急物资时,首先需要分析当下突发灾难的基本特点。

归纳各种信息发现,“新冠”病毒疫情,不是单纯的自然灾害,不需要去户外逃生。恰恰相反,它是让我们宅在家里不要出去,尽量少跟人接触。所以,这就使得我们应急物资的配备跟普通情况下不同。

到底会在哪些方面不同?我们也做了模拟。

▲ 检核表总目图

L:这张总表是我们设计了几种呈现方式后的结果。可以看到,这上面我们列了六类应急物资,每一类里又有它自己特别的地方。

▲ 食品图

L:在食品的图表中,罐头值得一提。在家中,我们有水、电、厨具,罐头不是最直接想到的。

但在疫情隔离时,我们不能出门。即便家里有足够大的冰箱,也不如罐头来得这么容易。其次,罐头是定量的,且独立包装。可以方便计算食品储备数量和再次补给时间。

另外,在食物配置方面,还特别要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配置。居家隔离时,每位家庭成员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婴儿需要加辅食或奶粉,所以就一定要事先做考量和计算。老人和有一些慢性病的家人,需要考虑他们的饮食,比如,糖尿病患者的食物储备就比较特别。

▲ 生活用水图

L:第二张图,我们谈谈生活用水。在疫情之下,必须要考虑若家中停水,当这个故障不能很快修复,同时又不能到外面去取水,那么就必须考虑在家里备水。
备水一种是备饮用水,另一种就是生活用水。

其中,我们要准备3日的用水量,是参照了一些国家救灾标准。当严重自然灾害发生时,人们倾向于储备72个小时用水量。实际上,3日其实是最低标准。比如,婴儿需要用水去冲奶粉,每个人对水的需求量都不一样,需要根据家庭成员的用水量做估算。

另外,在生活用水的储备上,关于储备水的容器,没有过多建议。因为家里的锅、碗、浴缸等都可以用来储水。

▲ 生活用品图

理论上说,家里所有的生活用品都是一个基础性保障。在这里我们做了一些分类,比如衣物、洗漱、卫生。衣物和洗涤用品也会算应急用品?因为我们大都是待在家里。出去购物有各种各样的不便,所以这些物品也要有一些储备。

此外,关于特殊人群的用品,也需要多一些考虑。比如因为养老院突然关闭,老人在春节期间回到儿女家去。这个时候,家里就必须要准备老人的用品,包括纸尿裤以及在养老院里已经配备好的东西。

特别说明的是,要准备厚实的垃圾袋。它不只用来扔掉日常生活垃圾,还可以给自己装排泄物,尤其是有一些疑似病例或是已经感染者,他的粪便本身就被检测出了病毒,此时用垃圾袋来处理粪便是非常必要的。

▲ 医疗物品图

这是医疗用品类,一般来说我们熟知的应急包中,在医疗用品类是考虑最为周全的,但这一次疫情发生后,我们在医疗包的辅助工具类也有增加。比如一次性的手套、发热贴、温度计等。因为如果真的被感染上这种病毒,其中一个重要检测指标就是跟温度有关。

此外,我们被禁在家里,特殊人群的常用储备药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高血压病人、糖尿病病人的药,在这样急迫的状态下,再去医院并不是那么容易和方便的。

▲ 工具图

上面这一张讨论的是工具。求生联络方式、逃生、生存救助的防护工具等已经一一在列。当我们在居家防疫应急状态下,突然来了地震,发生叠加式灾害时,工具储备就显得特别重要。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求生联络方面的工具。

1.充电宝
一旦疫情加上地震和停电,供电一直没有人维修。此时手机充电如何解决?我们需要准备充电宝。需要尽可能把家里所有能充电的装置充满,然后装在一个特别固定的地方,以备不时之需。
 
2.应急哨子
人多的时候哨子很管用。其实在人少的时候哨子同样需要,当应急状况下,哨子可以迅速确定求助人的方位。此外,跟哨子同样能发出响声的东西同样显得极为必须。

3.照明物品
停电时,当手机照明、电筒照明电量不足后,最原始的蜡烛也能成为应急工具。但有了蜡烛就要配打火机或火柴。有时候越原始的工具越能够让人们找到支撑。

▲ 带有应急和收音机功能的应急灯

L:上图是我请一个日本研究者帮我拍的照片。这是日本家居中常用的一种应急灯。我相信我们国家也会有类似的应急设备。

这款应急灯是日本比较成熟的应急物资,也是我对比了几种应急照明设备后选出来的,它体现了日本防灾方面的研究。

在应急灯上有两个提手手柄。只要这两个手柄立起来,灯就会亮,当在你拎起灯的时候,它就会亮。这个灯还包括收音机的功能,当停电或WiFi断掉后,还可以借助无线电联络。

▲ 重要文件资料图

L:这是关于一个重要文件资料的部分。这部分开始考虑时,我是犹豫的。但我们试想一下,一旦家里有人感染需要立刻隔离,下一步病情如何发展自己也不得而知,而他的家人更不知晓。他重要的证件,甚至一些资产如何处置,他和他的亲人恐怕都来不及去想。所以以上的文件资料,也应该成为应急物品的一部分。
 
以上是我关于这张检核表的总表和六个分表做的一些补充。不同地区、不同家庭的需求和配备都会有不同。所以,这张表只是一个基础性的模板,然后根据自身情况进行相应的增添。

家居应急包图

L:这是我们做的第二部分研究。怎样去装备一个应急包。我们已经有了物资检核表上,为什么要再做一个应急包呢?

我们现在所处的疫情之下,根据它的特殊情况来考虑。应急包在居家时,是一个小仓库,是一个后备箱。而某一类东西用完后,你可以去应急包里取需要的东西,但是用完后要记得及时补充,这是一个双保险。

应急包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功能。当发生灾情和疫情叠加状态下,你可以背着应急包去逃生,它是一个最为基础的保障。

📍 还有三点值得注意:

1. 如果你是近视或需要戴眼镜的人,在应急包里就要多备一副眼镜。真遇到了突发事件快速撤离时,眼镜可能会掉落或损毁,备用眼镜能避免麻烦。
2. 请多备一份手机里的关键号码。用手写或打印都可以。当你手机和电脑打不开的时候,用纸和笔这种原始的方式是非常有必要。
3. 备一张纸和笔以备不时之需,当混乱的状态下时,纸、笔这种原始的方式进行沟通是比较容易的。

还有关于应急包的外部式样是有一些要求的。

▲ 应急包图

一般来说在自然灾害面前,人们会选用一个色彩比较鲜艳的,有反光条,便于黑暗中寻找到。另外有研究结果表明,若发生攻击性事件,人们多选用暗色系且非迷彩性质的应急包。

值得提醒的是,选用双肩包作为应急包可以解放我们的双手。如果不需要上楼下楼,准备一个拉杆箱也是一个省力的选择。以上就是我针对这些部分做的一些介绍。

Q:听了刘教授详细的介绍,我觉得最大的收获就是知道了在应对应急情况时,需要准备这么多类别的东西,而且确实必须。此时,我就很想去对照这张检核表,把一些应急的物资准备好,然后再准备我的应急包,我想大家应该也有这种感受吧。

 在这次疫情下,透露出的教育缺失问题 

Q:在“青之秀之教育”公众号上文章最后,不仅告诉大家要准备哪些物资,还提炼了准备应急物资的教育价值。这是您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思考吗?

L:是的,我可以很认真、很负责地告诉大家,这是我们非常慎重的一个思考。我想这份思考的基石是在于我们对教育本质的理解。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始终坚守对于教育的一颗初心。因为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帮助生命成长。

而在家居生活当中,它的教育价值的定位,我们总结了四点内容:
1.在儿童的社会教育过程中,面对突发事件,幼儿能掌握的自救常识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2. 在处理突发事件的时候,对孩子进行指向环境、指向自己、指向他人的教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契机。
3. 从装备到进行定期配备,还包括物资或应急包摆放位置,和如何取用这些东西。这个过程对提升幼儿的认知、逻辑、行动,自我管理很有帮助。是幼儿重要的生存技能,同时也是一个社会人基本的生活技能。
4. 去探究物资的使用、资料的配备等,增进家人之间的情感交流,让彼此变得更为紧密。
Q:教育部门发布了一些指导性文件,比如纲要、指南等,也很重视去实践。但是通过这次的疫情,为什么我们还是感觉到,国民较为缺乏健康素养的呢?

L:这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也常常困惑在我的工作当中。在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的网站上,也公布了关于幼儿园健康教育这一部分的详细指导方案。但在疫情面前,这部分准备依然不够。同时,在教育研究中,不仅这部分学术期刊论文较少,学位论文也比较少。

 
我自己也在不断地从各个角度去思考解决这个难题。我觉得非常重要的一点,可能还是我们对于这种素养的养成。我们必须得回到生活本身;回到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环节中去;回到我们从早到晚生活的内容中去;回到从春到冬,这个四个季节的日子当中。而不能只把它放在我们的课程目标、教学设计或是某类考核中。一定要回到日常生活的习惯中去,这也许是一个根本性的解决办法。这是我现在能想到的。
Q:如此看来,我们的理念和实践之间还有很大的距离。我们是时候该省思教育的本源到底是什么?在一些功利性的趋势下,知识性的学习成为了当下的重中之重。而教育的本源,是要先让人学会生存和健康成长,生命教育在教育中的比重是远远不够的。我想许多家长朋友应该有这样深刻的体会吧!

在这次的疫情当中,“停课不停学”的口号是让大家非常熟悉的。刚开始这种说法很振奋人心,可是事情发展往后,似乎不太对。因为,“不停学”还是在督促学生不停地去学习课本上既有的知识。但面对新闻上不断有确诊人数增加的数字,生命逝去的数字。作为教育工作者、作为家长,我们该如何去理解教育这件事情的本身呢?我们在这件事情上去做一些什么呢?
L:“停课不停学”,我们要看这个课内容和目的是什么?其实我很认可,你刚刚说到的教育的本源,是要先让人学会生存和健康成长,这个也是我特别坚守的。如果课程能在我们的生存和健康发展中起到积极作用,我们当然不会停,而且永远都不会停。这样的课程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家里,同样都是最好的场所,因为每日都是在生存的状态,都会解决跟生存、健康发展相关的问题。
 
在突发重大疫情面前,我们应该让自己更健康,更有利于我们的和谐发展。知识和技能虽然非常重要,但在现有情况下,我们应该利用家庭现有的资源来帮助孩子去获得和谐的发展。没有必要再把学校的那种组织形式,借助网络平台再给到家庭、给到家长。

因为我在做调查当中发现,家长宅在家,要处理家务,线上办公,还有孩子“不停学”的教育任务,是层层叠加负担。有的家长就对这种额外的课程感到非常沉重。因为每个成年人都在一个应急的状态当中。此时人的心理情绪和行为都不算是一个常态。成年人自己内心就较为恐慌,还要在孩子面前做坚实的后盾,让孩子能够有依靠地去解决一些问题。所以我觉得对于这个部分,是需要理智去分析的。
 

在“停课不停学”的情况下,是谁在帮助家里的孩子进行学习呢?其实这个压力又在老师身上,老师也是灾难的经历者,老师同样也在家中要履行教育职责,要借助网络进行教学,虽然可行,但是不能过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家用应急物资储备指南 | 应对战争、自然灾害,一份针对家庭的应急包清单
应急包经验 | 从应对台风、地震的应急包准备,到灾害教育
疫情防控重点保障物资(医疗应急)清单
崔秀敏‖河南郑州(外四首)
【忆秦娥~春日抒怀】[【忆秦娥】]
五律:《宅家遣怀——抗击疫情,人人有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