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暗示的力量(三)

如果说消极和负面的心理暗示可以造成消极和负面的现实后果,那么积极正面的心理暗示就一定能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基于这样的假设,“赏识教育”横空出世,“积极心理学”应运而生,给人们带来很大的希望。一时间肯定、鼓励、赞扬满天飞,“你真棒”,“你能行”,“你一定会成功”的声音不绝于耳。


可惜好景不长,希望很快变成失望。因为积极的暗示并没有给人们带来多大的改变,生活原来怎样现在还是怎样。


我不由地想起了一个故事:有户人家办喜事,傻子看见新娘子在那嘤嘤地哭,他也顿足捶胸地嚎啕大哭,结果被人家暴打一顿赶了出来。傻子回家把事情告诉老婆,老婆说你以后到人多的地方要对人家笑,这样人家就不打你了。傻子记住老婆的话。下一次他看见有人家在办丧事,就不分三七二十一走过去一阵哈哈大笑,结果又被人家暴打一顿赶了出来。傻子很纳闷:为什么哭要挨打笑也要挨打呢?


傻子毕竟是傻子,他不知道为什么哭为什么笑,只知道为了哭而哭为了笑而笑,所以横竖都挨了打。如果我们不想做这样的傻子,就得弄明白事情的缘由,不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果只是为了积极而积极,为了暗示而暗示,不去探明事情的真相,同样会遭到生活的暴打。


我们知道,暗示之所以力量强大,主要是因为它能直接与人的潜意识相连。潜意识有三个特点:第一,力量无比强大;第二,自我不能觉察;第三,不能分辨是非对错(当然也不能分辨是否正面积极)。认识这一点,我们就明白了,暗示的力量其实就是潜意识的力量。如果指令贯彻到潜意识,就能产生巨大的能量。如果指令没能送达潜意识,只是与显意识相连,那么不仅不能产生好的效果,有时还会起反作用。因为显意识具有判断、选择和过滤的功能,它可以把不符合内在需要的信息和指令自动删除。


比如,父母对孩子说:你要努力。孩子的显意识里听到的是鼓励,但潜意识里听到的可能是——你不努力。这样他就有可能(只是有可能,因为还有其它因素,这事儿比较复杂)会感到很丧气,反而失去兴趣和信心。考试前老师说不要紧张,学生听了可能会更紧张。朋友有事请你帮忙,再三嘱托不要忘记,结果可能其它事情都记得,唯独把这件事给忘了。这样的例子也很多,举不胜举。


现在你大概能明白我国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为什么事倍功半了吧?因为当下为教育者们所熟悉擅长的刻意的耳提面命式的说教和灌输不是暗示,不能深入人心,所以无论教育者所灌输的信息是积极还是消极,孩子都得不到到正面积极的影响。有时候灌输得越多效果反而越差,甚至和期望的目标背道相驰。这个问题很值得教育者深切反思。


那么,如果人人都掌握了潜意识的密匙,都能轻而易举地把正面积极的暗示直接贯彻到对方心底,世界是不是就能因此变得无限美好呢?当然不是,即使做到这一点,情况也不可能有多大的好转,因为本文开头所提到的那个假设有可能并不成立——或许消极心理暗示可以造成消极的后果,但积极的心理暗示却未必产生积极的影响。


为什么?前面已经说过,潜意识不会辨别是非对错,也不会区分积极与消极。问题的重点不在于暗示是否积极,而在于有或者没有受到暗示。那些受暗示性高的人之所以容易出现心理困扰,表面看是消极暗示在作祟,实际上消极暗示也只是起到了诱发引导的作用,其根源还是在于他们的内心不够成长,不够强大,自主性和意志力太弱,禁不起暗示。如果根本的心理成长问题得不到解决,光靠积极暗示是没有用的——刚开始或许有点作用,但不会持久——因为没有人可以保证永远不碰到消极暗示。


所以,如果你觉得自己的状态很糟糕,如果你被消极的暗示所困扰,那么你最需要做的不是改变暗示,而是改变自己。如果你真心想帮助他人解除困扰,那么你最需要做的不是给他积极暗示,而是帮助他积极成长。如果非要给他一个积极暗示,那就暗示他:要相信自己,不要轻易受人暗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习惯的力量语录
《老子》行不言之教
《你也能成为催眠大师》 马丁
迷人的假象:意识的神奇力量
你摆脱不了的超能力
什么是催眠(黄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