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海医药长期投资价值分析(报告节选)/全面剖析基本面
userphoto

2022.09.13 广西

关注

(本报告由大连估股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完整报告参考公司官方公众号:估股)

报告完整目录:

业务模式综述:

上海医药前身为原上海第四制药厂,创建于1866年,至今已有过百年的历史。1994年登陆A股,目前核心业务包括医药商业和医药工业两大板块,覆盖医药研发、生产、分销、零售全产业链。此外,近些年上海医药还在不断推进SPD、互联网新零售、医疗器械及大健康产品、创新性金融保险支付等领域的布局,实现产业链的优势互补。

从产业链角度看,上海医药从医药流通领域开始做起,后续通过加强自主研发、并购等方式又不断做大了上中游的工业业务,从而形成工商一体的商业模式。目前两大业务均处于稳步增长过程中。从收入上来看,虽然仍然以流通业务为主,但由于流通业务毛利率偏低,而医药工业业务毛利率则较高的特点,在毛利贡献上,已经从早期的商业业务一家独大发展到目前的工商业并举,并且不断强调自身的研发投入、强调创新药进展,医药工业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上海医药2016年前业务体系较为混乱,2016年新任董事长任职后对上海医药业务进行了梳理调整。成立统一的集团层面的营销中心,在销售管理结构、工商业协同、医药研发三个方面有了明显改善。上海医药完成营销体系改革后,工业品种在新一轮招标过程中充分利用商业的布局、和医院和政府的关系,在药品招标、市场准入、医药配送方面密切协同,真正体现大型医药集团、工商全产业链布局的竞争优势。

具体来看,目前上海医药生产的大多数药品都是普药,而普药品种由于上市时间已久、市场竞争激烈。其优点是容易推广同时更易产生规模效应,缺点是毛利率偏低。低毛利率的特征使得大多数普药企业不太可能进行大额投资建设自有销售推广团队,因此渠道招商和终端拉动成为重要的市场推广策略。基于这一特点,工商一体化的企业可以利用同一营销团队推广多个品种,有利于发挥渠道和营销资源价值最大化,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形成规模效应。

因此,上海医药的医药工业和商业两大业务不能割裂来看,其工业业务的发展依赖商业业务的推动,工商业一体的模式是推动其持续增长的核心原因。

医药商业-服务业-资金密集型

上海医药的医药商业业务准确的来讲可以分为分销类(以分销到医院端为主)、配送类以及零售类。

分销业务是指医药分销企业将医药产品直接配送至医院、药店、门诊所等销售终端的商业模式,其特点是对终端的掌控能力强,毛利率要高于传统调拨(药厂到次级分销商)业务,但往往上下游同时存在占款,上游需要先预付,下游在产品销售出去后才给予回款。这正是由于纯分销的模式毛利率非常高,因而很多医药流通上海医药纷纷进行了产品结构的调整,而上海医药就是其中一家典型的以分销业务为主的上海医药。为了更快地覆盖终端消费者,上药与国内外主要的药品制造商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上海医药分销业务规模位列全国第二,仅次于国药集团。上海医药分销网络覆 盖全国 31 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其中通过控股子公司直接覆盖全国 24 个省、直辖市及自治区, 覆盖各类医疗机构超过 3.2 万家。

配送业务是只承担药厂和客户之间的配送服务,类物流,药厂和终端直接结账,上海医药不用垫付资金,盈利模式为配送服务费,上海医药既自建有物流,也同第三方物流公司进行合作。目前纯配送类业务占比很低。

零售业务通常毛利率更高(13-15%),但在上海医药的总收入中的占比也很小,不到5%。目前上海医药在全国16个省市布局超过2000家优质品牌药房,拥有华氏、雷允上、国风、余天成、雷蒙等全国或地区性优质品牌。属于医药流通业务的一个良好补充。

数字化升级:早在2015年,上海医药成立上海云健康。该平台以“电子处方+云药房”为核心,围绕电子处方的获取、管理、支付、配送等构建医药生态圈闭环,打造“益药生态圈”,目前已经对接232家医院,本次疫情上海医药该平台也是屡屡发力。2020年上海云健康完成B轮融资10.33亿元,增资完成后,上海医药不再进行并表。此外,上海医药还参股了镁信健康,镁信健康积极在个人自费、商业健康险以及补充医疗保险层面创新支付解决方案,其中药康付药品福利平台已经成为中国最大的患者福利平台,特药险产品市场占有率近 90%,与苏州、杭州等 34 个地市政府合作推出定制化城市补充医疗保险。2020年3月,镁信健康获得中国人寿再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的 A+轮战略性融资,并达成战略合作协议。2021 年 3 月,镁信健康宣布完成 10 亿元 B 轮系列融资,引入包括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股权投资基金、蚂蚁集团、创新工场、华兴新经济基金和北极光创投等在内的多方外部投资机构。

从业绩上来看,上海医药的医药商业近些年来增长较快,2020年受疫情影响增速放缓,但仍然维持了3.19%的正增长(同期行业增长为负数)。2016-2020年收入复合增速达到11.58%,扣除2020年影响,2016-2019年收入增速达到14.47%,主要为受益于两票制带来的集中度提升。从毛利率上来看,规模效应+两票制带来的中间环节减少,促使其毛利率在持续提升中,但总体水平仍然较低。

医药工业-制造业-技术密集型

上海医药的医药工业覆盖化学药(以仿制药为主,创新药正在推进)、中成药、生物制药等,以普药为主。上海医药的医药工业位列全球制药企业50强第48位。上海医药拥有丰富的产品资源,常年生产近 700 个中药和化药品种,20 多种剂型。产品覆盖心血管、消化系统、免疫代谢、全身抗感染、精神神经和抗肿瘤等领域,各领域产品占比如下。

上海医药的年销售过亿的大单品已经有42个,且每年新增数量在加快,其中丹参酮IIA单品更是年销售过15亿。上海医药拥有磷酸氯喹片与硫酸羟氯喹片两种药物80%国内市场份额。此外,相传FDA已经批准羟氯喹为治疗新冠肺炎的药物(有待考证)公司硫酸羟氯喹片的2020年贡献收入7.68亿左右,占据近80%的市场份额。从核心品类来看,除消化道和新陈代谢、骨骼肌肉系统增速低于10%,其他品类近些年来都实现了高增长,表现亮眼。

通过产品毛利率与同行对比来看,上海医药在多个领域盈利能力均表现出色,产品竞争力十足。

目前上海医药的医药工业以化学药为主,而化学药仍以仿制药为主,创新药正在持续推进。具体来看:

仿制药方面,上海医药2020年有16个品种(18个品规)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包括头孢氨苄胶囊、盐酸贝那普利片、盐酸度洛西汀肠溶胶囊、阿普唑仑片、硝酸甘油片、盐酸二甲双胍片及头孢拉定胶囊等产品。目前,上海医药累计获批品种合计已达21个(27个品规),位居行业前列。上海医药共完成申报36个品种(51 个品规),其中固体制剂30个品种(39 个品规),注射剂6个品种(12个品规)。 截止到2021年4月,上海医药又新增7款药物通过一致性评价,包括阿莫西林胶囊、头孢拉定胶囊等。

(本报告由大连估股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完整报告参考公司官方公众号:估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上海医药(601607):业绩增速显著回升,整合效率逐步显现
医心医意要健康: 【中期策略重点公司】上海医药:工业改善,商业稳健,工商一体化龙头再启航
国控、上药、华润,重排座次?!
葛兰素史克贿赂门影响未消 上海医药减销外资药
上药H股上市获批 未来放缓收购着力整合
新上药首季业绩稳增 下步关注工业并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