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注意事项多

髋关节发育不良早期称为先天性髋关节脱位,是指患者髋关节发育滞后或存在缺陷,导致股骨头、髋臼形状、方向、大小出现异常,病变可影响关节囊和股骨头、髋臼及其周边的软组织、韧带、肌肉,是髋臼发育!不良、髋关节脱位这一类疾病的总称。

发病率

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发病率有明显的地域、文化差异,欧美发病率约1‰,国内发病率约为0.5‰~2‰。

患病率

髋关节发育不良是儿童骨科最常见的髋关节疾病,在髋关节脱位疾病中占0.1%~0.5%,在髋臼发育不良疾病中占1%。

好发人群

女性发病率高,男女比例约为1:5,患者中有1/4存在家族史。

髋关节发育不良有哪些类型?

临床上常根据Crowe方法对髋关节发育不良进行分型,通过这种分型,有助于手术方案制定。

Ⅰ型:股骨头移位距离小于股骨头高度的50%,即小于骨盆高度的10%。

Ⅱ型:股骨头移位距离在股骨头高度的50%~75%,即骨盆高度的10%~15%。

Ⅲ型:股骨头移位距离在股骨头高度的75%~100%,即骨盆高度的15%~20%。

Ⅳ型:股骨头移位距离超过股骨头高度的100%,即超过骨盆高度的20%。

髋关节发育不良有哪些相关检查?

X线

髋关节CE角(股骨头中点垂线与髋臼外侧边缘成角)测量

正常成人CE角均值为30°,男性一般在35°左右,女性一般在32°左右,当髋关节CE角<20°时可确定为髋关节发育不良,但在股骨头脱位严重以及婴幼儿股骨头骨骼未钙化时,不建议通过测量髋关节CE角进行诊断,因在这两种情况下,其测量值存在误差,且不易测出。

髋臼角的测量

髋臼角正常者在2岁时为20°,超过30°则表示髋关节发育不良或髋关节半脱位;正常成人髋臼角为33°~38°,39°~42°为正常上限,超过45°考虑为髋关节发育不良。髋臼角的测量不受股骨头位置的影响,误差较小,易于测量。

臼头指数的测量

是检查髋臼对股骨头的覆盖情况,正常值为84%~85%,下限值为76%,低于下限值时,股骨头受力点外移,髋关节呈半脱位状态。

股骨颈前倾角

成人正常值为10°~15°,婴儿正常值为30°~35°,

先天性髋关节脱位

的股骨颈前倾角可在70°~90°。

CT

CT检查可以更好反映髋臼对股骨头前后的覆盖情况、髋臼前倾程度,这一方面优于X线检查。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三维CT可见髋臼外上缘水平层面与髋臼面形态变形,局部缺损、外缘凹陷,股骨头外形出现不规则变小或裂纹及不同密度影;其三维CT重建可以准确显示髋关节发育不良类型和髋臼前后壁缺损情况,对临床手术有重大作用。

MR

MR检查可以辨清关节各种结构,如透明软骨、关节囊、关节内脂肪等,能够准确真实显示髋关节三维解剖结构,且MR较安全,没有辐射损害,因此临床中占有重要地位。

髋关节置换术

髋关节发育不良到达晚期时,往往合并严重的骨关节炎,常出现关节间隙狭窄甚至消失、股骨头变形等病理改变,此时患者髋关节的形态和功能已经难以通过重塑恢复,需要进行髋关节置换术,此时关节置换明显增大,为避免复位后损伤血管神经,往往联合股骨截骨术治疗。

髋关节发育不良(DDH)是一种多因素髋关节疾病,患者由于髋臼或股骨近端发育缺陷而引起生物力学异常,变异的髋臼无法完全覆盖股骨头,或股骨近端前倾角过大,使髋关节机械磨损率和磨损程度加快。长此以往容易出现患髋疼痛、活动受限、关节半脱位甚至完全脱位、步态异常等症状,不仅容易影响脊柱和膝关节,而且多并发严重的髋关节骨关节炎。

人工关节置换能够有效帮助无法保髋的DDH患者重建良好的生物力学功能。髋关节置换术对软组织损伤小,人工关节使用寿命普遍较长,有较好的长期疗效。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术后普遍假体稳定性好,中远期疗效佳,功能恢复快,获得了良好的生活质量。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病理特点

1、髋臼方面

DDH患者髋臼前后径变小,髋臼窝变浅,使髋臼呈椭圆形或菱形,前倾增加,髋臼内充满纤维脂肪组织,有一定程度的骨质疏松。完全脱位者可见真臼萎缩并在髋臼后上方髂骨翼上有新臼形成。

2、股骨侧变化

股骨头变形甚至塌陷,对应的髋臼部位有一定程度的硬化,尤其是CroweⅣ型的股骨头变形更加明显:股骨颈变短,股骨头脱位,股骨颈干角及前倾角增大。据文献报道,DDH患者前倾角平均增加12°(10°~90°),大粗隆位置后移,股骨近端萎缩,髓腔硬化变窄,且与脱位程度呈正相关。脱位可引起股骨干发生异常性变化,部分患者股骨干弧度增加导致术中假体柄打入的难度增大。

3、软组织变化

软组织变化在CroweⅣ型脱位的患者最明显,尤其是前方关节囊增厚挛缩最难处理,往往需要仔细松解。股骨头圆韧带变长呈带状,沿此韧带可找到变浅变小且被大量脂肪纤维组织填充的真臼。臀中肌变短呈水平位,内收肌、腘绳肌、股四头肌均变短,这使得髋臼的暴露更为困难,髂腰肌肥大有时需要切断部分肌腱。坐骨神经变短成为使肢体恢复正常长度的最大威胁,股神经较正常更靠外侧。因此,内侧结构缩回可能伤到股神经。股深动脉变短,其发出的位点不是正常的腹股沟韧带下2~5cm,而是更靠上的髋臼下缘的位置。

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治疗现状

临床研究显示,髋臼部分、股骨端及软组织三部分的处理是否得当是THA手术成功的关键。

1、髋臼部分的处理

在DDH的THA术中,患者髋关节解剖结构的异常使得术中操作最具有挑战性的应属髋臼的重建。正确的髋臼重建是术后髋关节功能恢复的重要保证。THA术中髋臼重建的关键在于尽可能地将髋臼假体安置于真臼内,确保髋臼假体的稳定并使人工关节的旋转中心尽可能地位于正常水平。如果髋臼旋转中心位移超过1.5cm,则髋臼假体的松动率增加。

2、股骨端的处理

股骨柄假体的选择和正确安放是影响髋臼发育不良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股骨柄假体的安放主要作用在于恢复前倾角及将股骨头复位到真臼水平的髋臼假体中,恢复肢体等长,避免内外翻和术后跛行。影响DDH患者THA术中股骨假体植入的主要解剖异常有股骨颈细、短且显著前倾,大粗隆小且偏后,股骨髓腔狭窄等。因此,在假体植入时常常出现股骨近端骨折,而且由于下肢短缩容易造成假体复位困难。在对Crowe1、Ⅱ型患者安放股骨柄假体时,要注意股骨颈的前倾及外展角,保留其干骺端的完整性,可用近端涂层的小号假体。部分DDH患者股骨过度前倾,此时可采用组配式生物固定股骨假体予以矫正,这种假体不改变大粗隆的后旋位置而是可以任意调整前倾角,从而避免外旋撞击。

3、软组织的处理

软组织的正确处理对DDH术后能否实现双下肢等长和关节活动范围正常至关重要。髋臼发育不良的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股骨头上移,髋关节周围的肌肉组织大多也会有部分挛缩,术中必须进行松解以恢复正常的解剖结构,特别是臀中肌或髂腰肌挛缩使股骨头复位非常困难,不得不对部分肌腱进行松解,才能相应地下移股骨头,使其恢复至正常位置。

我的人物素描

我的努力是为了你的健康!

你的健康是我最大的收获!

郓城县人民医院始建于1949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年门诊量55万人次,出院病人4.0万人次。

郓城县人民医院骨科诊疗技术飞速提升,开通了创伤中心绿色通道。现年手术病人达到1500余例,除常规手术外,微创手术迅速发展。关节镜,椎体成形,股骨粗隆闭合复位固定,髋膝关节置换,脊柱等手术在全市处于领先水平。

骨科秉承“团结、勤奋、开拓、奉献”的精神,努力为全县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擅长领域:专注髋膝置换;钟情肩膝等关节镜微创;擅长断肢再植、皮瓣移植、各类骨折固定手术。多次深造学习,在创伤、关节、运动医学、显微外科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在我院首次开展足趾再造手指、各类皮瓣、肩、膝、踝、髋关节镜、脊柱UBE微创手术;率先开展髋膝关节置换手术。学科带头人。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编写外科书刊2部,科研项目2项。

每周有一天骨外科专家门诊(门诊综合楼2楼),其余时间可去十二楼骨科病房找我,因大多数时间可能在手术中,最好早8点或下午2点前到病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髋关节置换治疗髋关节发育不良应注意的问题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20年间都有哪些变化?(下)
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手术治疗进展
技术进阶:青壮年髋关节发育不良有哪些特点?如何治疗?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成人Crowe 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要点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诊疗指南(2009年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