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兰封会战告诉你,真实抗战中,我军歼灭鬼子一个师团有多难?

抗日战争是一个工业国对农业国全面碾压的战争,这种碾压不单单表现在武器装备,后勤保障等硬实力上,更多的还体现在部队训练、战后恢复、作战单元设置等软实力上。

师团是旧日本陆军最高一级的独立作战单元。虽然听起来像一个师级单位,但他比我军一个师要大多了。

一般一个日军甲种师团下辖2个步兵旅团,每个步兵旅团下辖2个步兵联队,一共是4个联队,再加上骑兵、炮兵、工兵、辎重,总计是8个联队;另外还有医院、防疫、通信等直属部队。总之,一个甲种师团满编状态可达26000—30000人。

武备方面:一个师团配备军马7630匹,步枪14900支,掷弹筒144具,轻机枪288挺,重机枪54挺,山炮16门,野炮36门,榴弹炮12门和反坦克炮16门。

可以看到,一个师团就是一个独立的小王国。他不仅包含多层次的支援火力,而且在医疗救护、通讯补给等方面也十分完备,使其具有相当强悍的独立作战能力。

比如,上文台儿庄大捷的两大主角——板垣师团和矶谷师团就是甲种师团。

了解完师团的编制和规模,我们不难发现,鬼子一个师团远比我们一个师要大得多。

全面抗战之初,只有老蒋中央军的德械师能达到13000人,大约半个师团大。而其余的杂牌军由于喝兵血、吃空饷等原因,一个师能有6000人就算实力雄厚了。

实际在那个年代,有枪就是草头王。各路军阀往往拉大旗、吹牛皮,手里有几百条枪就敢称团,有几千号人就能叫师。虽然团长、师长头衔满天飞,可实际上根本没多少人。

比如上文滕县保卫战的主角——川军王炳章师就只有3000多人。而临沂保卫战中的庞炳勋一个军也就一万来人。所以,单从人数上说,日军一个甲种师团就超过了我军一个军。

本篇,我们就通过一场战役来介绍一下,在真实抗战中,我军想歼灭鬼子一个师团有多难?

这场战役就是被老蒋称为“千古笑柄”的兰封会战。战斗的主角还是国军不世出的名将—薛岳;而他的对手则是日军另一支货真价实的甲种师团——土肥原贤二第14师团。

一、台儿庄大捷后,敌我双方的战场态势

接上文:详解台儿庄大捷:一群东拼西凑的草台班,是如何干翻鬼子王牌的!

上文介绍了,在1938年3—4月间,经过一个多月的英勇奋战,中国军队终于击溃了日军板垣师团和矶谷师团的进攻,取得了歼敌2万人的台儿庄大捷。

这让自淞沪会战起就心情不佳的蒋委员长既兴奋又心急:兴奋的是,抗战打到现在,我们终于可以扬眉吐气一把了;心急的是,没想到扬眉吐气这一仗居然是李宗仁指挥的。

是啊,我蒋某人可是全国抗战领袖,我的中央军在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中被打得元气大伤,而你李德邻却领着一帮杂牌军创造了台儿庄大捷的奇迹?不行,这一局必须扳回来。

于是,老蒋头脑一热,就决定再打几个类似台儿庄那样的大捷。

为此,他四处抽调军队,先后向徐州地区调集了50个师60万人的精锐部队,想在徐州把日本鬼子一把梭哈了。这几乎是当时中国军队的全部家底了。

但想不到的是,老蒋此举不但没吓住鬼子的嚣张气焰,反而激起他们更大的斗志。日军大本营一看老蒋不停的往徐州地区增兵,也是暗暗窃喜,也想和我们打一把大的。

1938年4月7日,日军大本营也下达了命令,计划增调13个师团共30万人,以徐州为中心,兵分六路实施大围歼。具体计划是:

北线:华北方面军调集114师团、16师团、14师团等部沿津浦铁路南下,从东北向西南方向来一个大包围,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切断徐州中国守军的陇海铁路退路;

南线:华中方面军派第9师团、第13师团从淮阴方向西进,从东南向西北方向来一个大包围,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切断徐州中国守军向淮河以西的退路;

而包括板垣师团和矶谷师团在内的其余师团则南北对进,合围并歼灭包围圈里的中国军队。如下图:

从上图可以看到,此时的鬼子正在下一步大棋,这步大棋就是:提前三年上演人类战争史上最大的围歼战——基辅大合围,将参加台儿庄大捷的中国军队全部围歼在徐州地区。

不得不说,鬼子的胃口真是大啊,想毕其功于一役,彻底摧毁中国的抗战力量。

但让鬼子想不到的是,我们的蒋委员长可不是斯大林。老蒋虽然在很多方面赶不上慈父,但在军事方面,还是强过素人出身的斯大林的。

与基辅大合围中,慈父不停的往德军包围圈里送人头不同,这时的老蒋马上就意识到了日军的真正意图——鬼子进行如此远距离的外线穿插作战,就是想把我军给一窝端了。

此时的老蒋表现得还比较沉着,他首先下了第一道命令:

命令李宗仁放弃徐州,并组织第五战区各部迅速向徐州西南方向撤退。

而李宗仁不愧是打赢台儿庄大捷的大佬级名将,接到命令后,他立即做出如下部署:

1、以19军、68军、74军、59军为掩护部队,防守宿县、萧县、永城、徐州等铁路沿线;

2、刚刚打赢台儿庄大捷的几大功臣——西北军张自忠部,孙连仲第2集团军,川军22集团军,汤恩伯第20兵团则迅速向豫东、皖北地区突围;

3、留一部分兵力进入苏北地区进行游击作战,骚扰敌后。如下图

最终,徐州地区的国军主力得以相互掩护着全部突围,为武汉会战保留了大量有生力量。

二、日军的作战部署

接着,老蒋又捕捉到一个战机,这个战机就是北路日军的土肥原第14师团,如下图:

可以看到,在日军多路大军里面,就这个14师团比较另类。其他师团都是齐头并进向前推进,就这个14师团喜欢独来独往,和其他师团都拉开了一定距离。

14师团是日军的重装甲种师团,七七事变后奉调进入中国,并被编入华北方面军第1军。师团长是著名的老特务头子土肥原贤二。

这个家伙自1912年从日本陆军大学毕业后,就被派到中国来当特务。先后在北平的坂西公馆,东三省的关东军参谋本部,天津的特务机关工作过。

在东北工作期间,他还当过张作霖的顾问,最后却参与了炸死张作霖的皇姑屯事件,还是九一八事变的主要策划者。

土肥原贤二

1935年后,土肥原被派往华北,协助策划了华北自治。七七事变前,土肥原晋升为中将,并被任命为14师团师团长。

土肥原号称“中国通”,长期从事情报工作的他能讲一口流利的东北话和北京话。

血战台儿庄期间,14师团驻扎在黄河北岸的河南新乡待命。如今接到华北方面军的命令后,土肥原便率14师团开始南下:

由28旅团长酒井隆指挥一个支队,从河南新乡进攻郓城,并于5月11日占领郓城;

14师团主力则从濮阳以南渡过黄河,于14日攻占荷泽。如下图

14师团占领菏泽后,土肥原贤二和他的上司—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出现分歧。寺内寿一的命令是,让他不惜一切代价占领商丘,切断徐州国军退路。

但土肥原认为,寺内寿一那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根本没考虑14师团的后勤补给。

与一般甲种师团不同,14师团是重装机械化师团,配有大量大口径火炮和一定数量的坦克,使他的火力和机动力都极为强大。但这一切都必须建立在充足的后勤补给基础上。

如果补给中断,对一个普通步兵师团来说,或许还不要命。因为没有弹药可以和我军拼刺刀,没有粮食也可以抢劫当地父老乡亲的,毕竟鬼子进村也不是一两次了。

但机械化师团就不同了。如果没有汽油,坦克和拉炮卡车就成为一堆废铁,而你又不能从乡亲们手里抢汽油去,你的大口径重炮和坦克也只能成为摆设。

如果听了寺内寿一的鬼话,让14师团进攻商丘的话,那么随着补给线的延长,14师团很有可能像台儿庄的板垣师团和矶谷师团一样被国军包围,导致全军覆没。

所以,土肥原认为,14师团首先应该北上占领黄河边的重镇兰封,这样就可以控制兰封附近的黄河渡口,方便自己补给。

当时黄河北岸已经被日军控制,只要14师团占领兰封附近的黄河渡口,就可以打通同北岸的补给线。补给和援军就可以源源不断输送到14师团这里。如下图

更重要的是,兰封到开封之间有一条横贯我国东西的大动脉——陇海铁路。沿着陇海铁路一路向西,就到达了郑州,郑州是旧中国两条铁路——陇海铁路和平汉铁路的交汇点。

占领了郑州,南下武汉的道路也就打通了,到时候鬼子就可以沿着平汉铁路长驱直入,进攻武汉,这也是鬼子大本营的既定作战方略。如下图

因此,他把目光瞄向了西面的兰封和开封。

三、日军初战告捷,却身临险境

只是,土肥原太小看了我们的抗战信心。

对于寺内寿一的下一步部署,我们的蒋委员长是猜中了的。他也认为,日军首先会南下进攻商丘。但他想不到的是,土肥原会违抗寺内寿一的命令。

所以,老蒋将包括李汉魂67军,黄杰第8军,俞济时74军(就是后来鼎鼎大名的王耀武74军)等大部主力调到了商丘,以备土肥原来进攻。

而在西北方向的兰封,则没有部署太多部队。防御这一线的主要是一些地方部队。

19日,14师团兵分两路,开始进攻民权县的内黄集和内黄车站,兰封战役正式打响。

1、土肥原率2个步兵联队和重炮部队为左纵队,向内黄集、民权挺进。

2、27旅团长丰岛房太郎率步兵一个联队、炮兵一个大队为右纵队,向考城挺进。

同时,国军这面,宋希濂正率领71军紧急赶赴商丘。但在赶赴途中,由于铁路被14师团破坏,只有一个师到达商丘,其余两个师被阻在兰封。

也就是说,宋希濂的部队被一分为二,兰封有两个师,商丘有一个师。如下图

国军守卫民权的是195师,守卫内黄车站的是106师。

195师是刚刚从河南保安团改编过来的部队,基本全是新兵,战斗力很差。

106师原来是石友三的部队,石友三完蛋后,106师就都投到张学良麾下。但西安事变张少帅被扣押后,106师就成为无根的浮萍,备受歧视,战斗力可想而知。

在日军的重炮轰击下,这两个师的伤亡极为惨重。随后他们全线败退,14师团一举攻占了内黄集和内黄车站,切断了陇海铁路。

在连续捏了两个软柿子后,土肥原的胆也是越来越肥了,他就派丰岛房太郎向兰封附近的考城发动进攻,结果在这里碰到了钉子。

防守这里的是宋希濂没去成商丘的那两个师。这支部队虽然在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中伤亡惨重,但毕竟强将手下无弱兵,他们在宋希濂的指挥下,还是守住了这里。

至此,土肥原14师团全部到达预定地区,一场新的大仗在所难免。如下图

四、我军作战计划

从上图可以看到,国军在这一带的兵力配置分成两大坨:

以兰封、考城为核心有一大坨:包括桂永清的27军,宋希濂71军没去成商丘的那两个师,正在赶来支援的胡宗南17军团。

以商丘为核心有一大坨:包括俞济时74军(此时王耀武还是个师长),宋希濂71军已经运到商丘的那个师,黄杰第8军,李汉魂第64军。

上述这两坨大军将14师团沿陇海铁路夹在了兰封至商丘的中间地带。

以上这些部队共计12个师约15万人,与14师团的兵力对比至少是5:1。

这也几乎是当时老蒋手里能够调动的,中央军能战的所有精锐了。当然了,外围还有孙桐萱和商震率领的地方军。

委员长之所以把他压箱底的王牌都拿出来,目的只有一个:将14师团像做夹肉饼一样,全部歼灭在兰封地区,再造一个台儿庄大捷。

老蒋亲自坐镇郑州指挥作战

最后,老蒋还甩出了自己的最后一张王牌,任命自己的一流大将薛岳统一指挥各路大军。

而薛岳也不负委员长的厚望,立即制定出一个围歼14师团的作战计划:

1、兰封方向:由桂永清指挥27军守卫兰封,阻挡日军西进和北上,并相机发动进攻。

2、由宋希濂率领71军没到达商丘的两个师迂回攻击日军的侧背。

3、商丘附近的国军分成两个部分:

一部分负责防守商丘和砀山,阻击日军从徐州方向来的援军。这一部由黄杰的第8军和64军187师负责。

另一部分包括64军,74军,宋希濂71军到达商丘的那个师,他们将组成野战兵团,由李汉魂指挥,从商丘方向沿铁路两侧进攻14师团的后背。如下图:

平心而论,如果我是土肥原的话,看到上图这幅阵仗,那我的选择只有一个——36计走为上,赶紧向东突围,向徐州战场的日军主力靠拢。

因为这几坨中国军队可是蒋介石的嫡系精锐,还占据优势兵力,再不跑可就要重蹈矶谷师团和板垣师团的覆辙了。

五、宋希濂,王耀武首战告捷,桂永清却耻辱性溃败

1938年5月21日,兰封会战正式打响。

国军的两员猛将——宋希濂和王耀武一马当先,分别从西北和东南两个方向,向14师团发起猛烈进攻。

此时的王耀武还没有当上74军军长,但他依旧生猛无比,指挥所属51师一举击溃马庄寨的日军,并攻克了内黄集。逼得日军6000余人向西南的双塔集逃窜。

宋希濂也指挥87师猛攻仪封,逼得日军弃寨而去,狼狈逃往仪封以西的东岗头一带。

到5月23日,两员虎将乘胜直追,又攻克了一些日军据点,并毙伤日军千余人,逼得鬼子开始向兰封方向逃窜。如下图:

但是,面对国军两员虎将的左右夹攻,干特务出生的土肥原显然心理素质很好,他并没有表现的十分慌乱,而是冷静分析了战场态势。

他认为,既然宋希濂和王耀武都是国军中能征善战的悍将,咱惹不起,那就不惹了,干脆再寻找下一个软柿子吧。

于是,土肥原在东面收缩兵力,派了一个59联队去阻止宋希濂和王耀武的进一步推进,而自己则率领师团主力进攻下一个软柿子——桂永清27军

是的,上图西面那黑压压的一片就是桂永清的27军,这个军是老蒋的正宗嫡系,前身就是参加过南京保卫战的中央教导总队。

他们负责兰封至黄河陈留口渡口一线的防守,包括蒋伏生36师、李良荣46师、钟松61师、龙慕韩88师、沈克106师等。

按道理说,这支部队虽然在南京保卫战中损失巨大,但经过5个月的休整补充后,也恢复了一定的元气。他的底子还在,去阻击土肥原半个师团的进攻,还是能做到的。

然而,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当初在南京保卫战中表现尚佳的桂永清就好像衰神附体似的,不仅指挥无能,而且胆小如鼠,只知道逃命。

将熊熊一窝,由于桂永清面胆小无能,导致下属的46师、61师也是毫无斗志,连失马集、孟郊集,曲兴集、被日军乘机攻占了重要据点——陈留渡口。如下图

如上图所示,桂永清临逃前,还匆忙命令龙慕韩率88师坚守兰封,没有他的命令不准后撤。但龙慕韩根本不吊他,大家都是黄埔嫡系,凭什么你能跑路,却让我在这送死呀?

他看桂永清等人逃跑后,也于5月23日夜率军退出了兰封,使战略重镇成空城。如下图

24日,59联队从东岗头西进,14师团主力从三义寨东进,两股日军不费一枪一弹便攻占了兰封。国军前期的攻势功亏一篑,14师团也摆脱了被围歼的厄运。

就这样,14师团据守兰封及附近的罗王寨、三义寨、曲兴集等处继续顽抗,而陇海铁路也被彻底切断了。

他们还通过陈留口渡口与黄河北岸的日军取得联系,建立了轮船运输线,各种补给源源不断的运送到14师团。

可以说,从23日开始,14师团已不再是孤军作战。他们背靠大后方,不但补给没问题,援军也可以源源不断赶到,想歼灭他就变得极为困难的了。如下图

由此,兰封战役第一阶段结束。

六、蒋介石怒杀龙慕韩,重整兵力,围歼土肥原14师团

兰封的失陷,使战略重镇开封、郑州面临日军的严重威胁。此时坐镇郑州的委员长十分震怒,大骂娘希匹。

是的,李宗仁刚刚领着一帮杂牌在台儿庄取得大胜,自己对中央军寄予那么高的期望,现如今却打成这个鬼样子,这让我的脸面该往哪挂呀?

于是,老蒋打电话把桂永清一顿臭骂,并限2日之内收复兰封,否则就提头来见。对龙慕韩,虽然也是黄埔嫡系,但老蒋就没那么客气了,直接带到武汉军法处枪毙。

与此同时,老蒋命令薛岳,重新指挥所属各部向14师团发起全面进攻,一定要复夺兰封。具体部署如下图:

1)胡宗南17军团由兴隆乡一线向曲兴集,陈留口进攻,切断陈留口日军补给线。

2)李汉魂64军进攻兰封以西的罗王寨和罗王车站,割断其与兰封城的联系;

3)桂永清还是指挥他的27军将功补过,攻击三义寨以南之敌;

4)王耀武所在74军进攻三义寨至兰封城一线之敌,断绝日军城内外的联络。

5)宋希濂率71军进攻兰封;

6)商震32军进攻兰封西北之敌,遮断其与黄河以北之联系。

同时,老蒋告诫各将领:“如有畏敌不前,攻击不力者,按律严惩”,并限26日拂晓前将14师团全部歼灭,恢复陇海铁路。

如果单看上面的地图,我们恐怕也会认为,在我六路大军的围攻之下,14师团这次恐怕是在劫难逃了吧。然而,事实却证明,鉴于中日两军的实力差距,这个任务很难完成。

因为这个14师团是个战斗力非常牛逼的师团,不要说国军了,就算换成当时地表最强的德军和美军,也未必能拿得下来。我们可以站在上帝的视角类比一下:

在随后的太平洋战争爆发后,14师团被抽调到太平洋战场上的帕劳群岛去与美军死磕。

当时,14师团的一个主力旅团11000多人在一个叫贝里琉的珊瑚小岛上死守。美军认为评凭借自己海陆空三位一体的打击优势,攻占这个弹丸小岛应该用不了2天。

结果,在14师团的顽强防御下,美军先后用了两个师,在长达2个多月的时间里,倾泻了高达4万多吨的弹药,并付出了死伤1万人的巨大代价,才最终攻占了这个鸟不拉屎的小岛。

贝里琉战役也成为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上伤亡比率最高的战役,由此可见14师团防御之顽强。以美军的优势吃掉他尚且如此困难,更不要说各方面都远不如美军的国军了。

只可惜,当时的蒋委员长不可能预见到几年后14师团在太平洋战场上的表现,否则他是绝不会产生围歼14师团的想法的。

我们再来看看国军的真实作战表现。

5月25日,薛岳指挥各部对14师团发起猛攻。应该说,在老蒋的严令下,各路国军的进攻十分勇猛,最终将14师团围困在以三义寨为中心的狭小区域,大有一口吞下之势。如下图:

我们对照一下上图会发现,国军各部的进展是相当凌厉的:

在西面,胡宗南已经攻克了陈留口黄河渡口,切断了日军的北岸补给线。

在东面,宋希濂部收复了兰封城;

在西南面,李汉魂部收复了罗王车站;使得被日军切断的陇海铁路一度恢复通车,商丘的42列物资得以安然撤回郑州。

在东南面的王耀武要特别表扬一下,他居然打穿了整个兰封城,攻克了梁圪垱,切断了日军和黄河北岸的联系。

由此,14师团陷入困兽犹斗的作战模式。他们拼了命的向王耀武的阵地发动反击,企图打通梁圪垱渡口。但在王耀武老部下张灵甫的拼死抵抗下,国军还是坚守住了阵地,。

总之吧,激战到27日,14师团的大部分据点已被国军攻陷,14师团被压迫在曲兴集、三义寨等少数据点,补给极为困难。由于弹药缺乏,一部分重炮已无法使用,情况非常不利。

此时,我们的委员长也有点小兴奋。他连发好几道电令:

各军、师长要立即反省,振起精神,戴罪立功,迅速督部全歼兰封附近日军。

看起来,14师团此次真是在劫难逃了。

七、黄杰临阵而逃,14师团逃出生天

但是,凡事就怕有但是,14师团陷入重围,也让鬼子大本营非常着急。

先前在台儿庄大捷中,已经有两个师团差点被中国军队灭了。如今,对于14师团这样一支精锐重装师团,如果再损失掉,将会带来无法估量的后果。

这个后果除了土肥原要切腹见天皇外,第一军军长香月清司和华北方面军司令官寺内寿一可能都要倒大霉,甚至日本内阁的陆相杉杉元也要下台。

因此,寺内寿一同香月清司商量后,决定让正在追击徐州方向国军的第16师团及混成第3和13旅团立即放弃追击,赶快调转方向增援14师团。如下图

日军16师团也是一个甲种师团,如今再配属上两个旅团,总兵力达到恐怖的4万多人。他们占领砀山以后,立即沿铁路两侧快速向商丘推进。

前面介绍过,防守商丘的是黄杰第8军所属40师,187师,24师以及附近其他部队。

作为老蒋嫡系,黄杰第8军本来是支精锐,其40师就是大名鼎鼎的税警总团,师长是更大名鼎鼎的孙立人。可惜由于在淞沪会战中损失太大,他们一直在安徽休整,5月初才紧急调到河南作战。

而其余两个师战斗力就一般了。187师是李汉魂的粤军部队,大多是新兵,没有作战经验。24师则是刚刚从徐州撤下来的部队,损失过半,斗志不高。

平心而论,在当时的情况下,指望黄杰率领这样一支部队去击败16师团是不可能的。但是,让他坚持一些时日,迟滞16师团的进攻,应该还是能做到的。

因此,老蒋严令黄杰必须死守商丘,在14师团未被消灭前不得放弃商丘。但黄杰竟无视老蒋的命令,于28日率40师撤至柳河镇,还命令24师退往开封;仅留187师守备商丘。如下图

身为前敌指挥官,在战役关键时刻,却率两个主力师撤出战斗。关键还是把自己的嫡系撤出来,让杂牌军粤军顶上去,这就给整个会战带来很坏的影响。

因为187师师长彭林生可不乐意了,凭什么你们中央军大难临头跑的比兔子都快,而让我们这些杂牌军顶上送死?随后,彭林生也率187师撤出商丘了,16师团随即占领商丘。

商丘的失陷,使围攻14师团的那一坨兵团的侧背受到极大威胁,战局瞬间逆转。

16师团以一部沿陇海铁路向柳河、民权推进;主力则以混成第3旅团为首,于5月29日攻占宁陵,30日攻陷睢县,6月1日向杞县进攻,向在兰封围攻14师团的那一坨兵团包抄而来。

如下图

看上图的样子,16师团这是计划从外围攻击兰封大部队的软腹,然后让14师团在来个“中心开花”,一起消灭兰封的国军大部队。

这下情况就不妙了,抗战初期的鬼子战斗力是很牛逼的,国军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同时对付鬼子两个甲种师团的。

此时围攻14师团的国军伤亡已经很大了,如果擅自在河南平原地区同鬼子两个师团决战的话,无异于是自我毁灭,是极不可取的。

鉴于此,委员长只好命令薛岳考虑将兰封大部队全部撤退。

八、兰封会战失败,开封失守 ! 郑州危急 ! 委员长别无选择

于是,1938年6月1日,国军第1战区长官部奉老蒋的命令,决定全军向平汉线以西地区撤退。其具体部署如下:

(1)以商震部,万福麟部,彭进之部在开封—郑州—汜水间黄河南岸守备,阻敌渡河南下。

(2)以孙桐萱军、张自忠军、李延年军、陈大庆师、冯治安军、刘汝明军、罗奇师、梁恺师分驻郑州、许昌、郾城、驻马店、周口、淮阳、沈丘、商水,掩护主力撤退,迟滞日军西犯。

(3)宋希濂军、胡宗南军、李汉魂军、桂永清军、黄杰军、七十四军分别向禹县,巩县,密县,洛阳,襄城,泌阳转移。如下图

国军的这一千里大撤退也引发了鬼子的追击欲望。鬼子也命令14师团、16师团、10师团分别向中牟、尉氏和柘城方向全线追击。

6月3日,第16师团接连攻占了杞县、通许、尉氏、扶沟,并向郑州和平汉线挺进;其前锋还炸毁新郑东南的平汉铁路桥,切断了平汉线。如下图

6月4日,刚刚劫后逢生14师团也嘚瑟起来了,他们不仅占领了兰封,还会同第16师团一部合攻开封。负责守卫开封的宋肯堂却擅自放弃开封,致使开封于6日凌晨失守。

5月7日黄昏,日军1000余人由开封进攻中牟;国军守军1个营顽强抵抗,战至9日凌晨全部壮烈殉国,中牟遂陷。

中牟失陷后,14师团又于10日炸毁了郑州南面的平汉铁路桥,平汉铁路彻底被切断,郑州危急 ! 第10师团也攻占柘城,进入太康附近地区。

至此,兰封会战的失败已成定局。

眼看日军即将危及陇海铁路和平汉铁路,大有一举占领河南,然后进入湖北与国军决战的势头,让蒋委员长别无选择 !

为了阻止日军的进攻步伐,为了保卫大武汉,同时也为了持久抗战大局,1938年6月1日,委员长下达了一个让他懊悔终生的命令——炸开花园口黄河大堤。

好了,啰啰嗦嗦写了不少了,关于花园口决堤的是是非非,下篇再讨论吧。

花园口黄河决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兰封失守,薛岳要求枪决桂永清,一看他的老丈人,只好将师长枪毙
花园口决堤害死89万人,3名罪人1人被枪毙,2人升任海陆军总司令
河南中日兰封会战与郑州花园囗之殇 文/ 梦在远方 主播/ 凤凰之歌
1938年蒋介石决堤黄河,到底淹死了多少日军?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为什么兰封会战被称为“千古笑柄”
抗战时为啥桂永清三番四次逃跑都没事,韩总司令跑一次就被毙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