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子《道德经》的精髓,彻底顿悟,可以得天下
userphoto

2024.02.24 广西

关注

老子是中国古代哲学家,也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著作《道德经》是一部蕴含了深刻智慧的经典,影响了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和思想。《道德经》的内容广泛,涉及到宇宙、自然、人生、政治、道德等方面,但是它的核心思想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那就是: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是老子的政治理念,也是他的人生哲学。无为,就是不强求,不干预,不操纵,顺应自然的规律,保持内心的清静和自然。而治,就是治理,管理,指导,引导,使万物和谐发展,达到平衡和秩序。无为而治,就是以无为的态度,实现而治的效果,这是一种超越常人的境界,也是一种最高的智慧。

老子认为,无为而治是可以得天下的方法,因为它符合道的本质。道,就是一切存在的根源,也是一切变化的规律,它无形无象,无始无终,无名无为,却能生万物,养万物,化万物,成万物。道是自然的,不受人为的控制和干扰,只有顺应道的运行,才能达到和道合一的境界,才能得到道的恩惠和力量。老子说:“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道德经》第六十二章)

老子的无为而治,不仅适用于政治,也适用于人生。在政治上,老子主张君主应该以无为的方式治理国家,不要过多的干预百姓的生活,不要过多的制定法律和规章,不要过多的征税和征兵,不要过多的发动战争和扩张领土,而是应该让百姓自由自在,安居乐业,自然而然,就能实现国泰民安,四海一家。老子说:“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道德经》第六十三章)

在人生上,老子主张人们应该以无为的方式生活,不要贪图名利,不要追求功名,不要争强好胜,不要攀比虚荣,而是应该保持本性,知足常乐,淡泊明志,守中致和,自然而然,就能实现身心健康,寿命延长,灵性升华。老子说:“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道德经》第四十四章)

老子的无为而治,是一种超脱世俗的境界,也是一种回归自然的智慧。如果我们能够彻底顿悟这六个字,就能够摆脱纷扰,清心寡欲,与道同行,与天合一,就可以得天下,也可以得自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的哲学观点
《道德经》20种人生大智慧:柔的哲学,水的境界
解读《老子》中的名言
《道德经》精髓25句,用心感悟,提升人生境界(建议收藏)
《道德经》给我们的智慧启示
上善若水是人生大智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