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揭密神奇杀菌剂吡唑醚菌酯,保护加治疗,植物健康显奇效!

对于从事植保工作的人而言,我相信提到吡唑醚菌酯这个品种很多人都会知道,但真正了解它吗?答案是否定的。其实很多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根本没有花时间真正去深入了解和研究。笔者作为一名植保人,下面详细带大家更深入地认识和了解世界优秀的杀菌剂品种吡唑醚菌酯。

一、认识吡唑醚菌酯

吡唑醚菌酯属于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活性很高。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是当前世界新型农药研究的热点之一,不光活性高而且市场潜力大,也就说兼具效果和商业性。

1、1993年,德国巴斯夫公司开发研究。2002年吡唑醚菌酯和氟环唑复配剂在欧洲上市推广,其后该产品一发不可收拾,陆续在50多个国家登记了上百种作物,迅速在全球农化市场立稳脚根。

2、吡唑醚菌酯因其优秀的特性,迅速被接受,继而占领市场,销售额迅速上升,全球销售额排在所有菌剂品种的第2位,最高时全球销售额近10亿美元。2015年6月21日,吡唑醚菌酯在欧洲、美国和中国的专利同时期满。随后2016年我国吡唑醚菌酯登记产品纷纷上市,各个公司都想提前抢占市场,竞争一下子变得异常激烈,有一种“群雄逐鹿”之感。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吡唑醚菌酯原药的价格从最初的每吨35万跌至当前的每吨19万左右,制剂价格也纷纷“跳水”下跌。

3、吡唑醚菌酯原药为白色或浅棕色晶状固体,熔点为63.7-65.2℃,存在晶型问题。

4、吡唑醚菌酯通过阻止细胞色素电子传递而抑制线粒体呼吸作用,使线粒体不能产生和提供细胞正常代谢所需要的能量,最终导致病菌细胞死亡。

5、吡唑醚菌酯杀菌谱非常广泛。可防治大田作物、果树、蔬菜、茶树、烟草、观赏植物、草坪等由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和鞭毛菌等引起的几乎所有的病害,比如麦类上的叶枯病、锈病、黄斑叶枯病和网斑病、花生褐斑病、大豆褐斑病、紫斑病和锈病,葡萄霜霉病和白粉病、马铃薯晚疫病、番茄早疫病、香蕉叶斑病、草坪褐斑病和腐霉病等。

6、吡唑醚菌酯对哺乳动物毒性低,无“三致”作用(致畸、致癌和致突变),因此对人是相对安全的,但对水生生物毒性非常高,不可接受(虹鳟:LC50(96 h)为 0.006 mg/l,水蚤:EC50(48 h) 为0.016 mg/l)。

对梨盲走螨和缢管蚜茧蜂风险低,这说明对其他生物也是安全的。

二、特点优势

对于吡唑醚菌酯,大家从许多途径对它的作用特点应该都有所了解,杀菌剂的三大作用方式它都有,没发病使用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就如同给作物全身穿上了“防护服”一样,把病原菌阻挡在外;病原菌侵染了作物,叶片、茎、花及果表现出了症状,这个时候使用吡唑醚菌酯可以杀死病菌,减少蔓延扩展。之所以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原因何在?吡唑醚菌酯本身具有强渗透性,能够很容易穿透叶片表面的蜡质层,到达叶片背面;在作物体内传导性也很好,下部叶片受药,传导后上部叶片也会有受到保护,同时也表现出很好的耐雨水冲刷能力

重点分享一下吡唑醚菌酯独有的特点,其他杀菌剂没有。吡唑醚菌酯具有很好的植物健康作用,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增强作物的抗逆性,提高作物对干旱、涝害、冻害、盐碱等不良条件的抵抗力;

2、吡唑醚菌酯能够诱导作物硝酸盐还原酶的活性,提高作物对氮的吸收率;

3、抑制作物体内乙烯的生物合成,延缓作物衰老;

4、作物受到病毒侵染时,能够加速抵抗蛋白的形成,提高作物应对病毒病的能力;

5、增强作物光合作用,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

三、田间使用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1、不能与碱性农药混用,易发生反应而失效;

2、不要与乳油制剂、有机硅、植物油助剂混用,存在药害风险;

3、吡唑醚菌酯与磷酸二氢钾混用后,表现出很好的增效作用;

4、吡唑醚菌酯与芸苔素内酯混用也表现出很好的促进作用,需分别二次稀释后混合,现混现用;

5、实践证明:吡唑醚菌酯与三唑类杀菌剂复配或者混用,作用互补,增强药效,这也是当前农药登记中的主要复配类型。

四、生产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晶型

什么是晶型?晶型就是溶解状态的化学物质在结晶时受各种因素影响,分子内或分子间键合方式可能会发生改变,致使分子或原子在晶格空间排列不同,形成不同的晶体结构。不同晶型的农药在溶解度、熔点及溶出度等方面可能会有显著不同。尤其是一些难溶物质,晶型对其效果影响很大。

德国巴斯夫公司除了在中国申请了吡唑醚菌酯的化合物专利(这个专利在2015年6月20日就已经到期了)以外,在2006年6月19日又申请了吡唑醚菌酯的晶型专利。这个晶型专利,延长了吡唑醚菌酯的在我国的保护时间,至今还没到期。德国巴斯夫发明了一种重结晶的方法,可以得到熔点在62-72℃的吡唑醚菌酯晶体,解决了吡唑醚菌酯在砂磨加工悬浮剂过程中砂磨机因为原药粘结而堵塞的问题。国内厂家正因晶型难题,制约了吡唑醚菌酯悬浮剂的加工。

2、生产加工

因晶型原因,国产的吡唑醚菌酯原药熔点比轻低(63-65℃之间),因此在加工成悬浮剂的过控中,砂磨温度控制不好,就会出现熔融物料粘结在一起,出现结块和粘壁现象,导致产品不合格。这是目前吡唑醚菌酯悬浮剂加工的技术难题,无法从原药本身来解决,只能通过安装冷却装置降低砂磨温度和选择合适的分散剂以求解决。

3、稳定性

(1)、吡唑醚菌酯加工制剂稳定性受很多因素影响。悬浮剂PH值一定要控制好,不然分解严重,选择合适稳定剂可以解决之;

(2)、吡唑醚菌酯容易光解,因此在生产中尽可能避光生产和保存;

(3)、吡唑醚菌酯在水中也易分解,主要是因为它对细菌很敏感,需要加防腐剂以防细菌滋生,尽可能杜绝其水解。

4、作用方式

吡唑醚菌酯虽作用方式全面,但其仍以保护为主要作用方式,辅以治疗。研究发现,它对病菌孢子萌发抑制能力很强,其次才是抑制菌丝生长。

5、活性

吡唑醚菌活性高这是事实,但并不代表对任何病害效果都很优秀。它对卵菌纲病害(如霜霉病、疫病等)的防效与嘧菌酯大体相当,但对白粉病、锈病及纹枯病的效果比嘧菌酯要好,对玉米大、小斑病比肟菌酯更优秀。

6、安全性

科学试验和实践应用均表明,吡唑醚菌酯在推荐使用剂量下,对作物安全无药害,但对极个别的美洲品系葡萄在某一生长期有药害。在梨树上,不要在开花初期到落花 20天内使用,避免药害。为了保险,一般作物在3叶期以下或15℃以下尽量不要使用吡唑醚菌酯制剂以防药害产生。

7、抗性

吡唑醚菌酯作用位点单一,因此病害产生抗性较快,比如白粉病。在使用中把握三点可延缓抗性产生,一是使用复配剂或混用,二是轮换用药,不要因为效果好就抓住一个药不放,三是使用不要随意加量和增加使用次数。

8、植物健康作用不能替代植物生长调节剂

吡唑醚菌酯的植物健康作用早已被证实,并且在玉米、大豆、香蕉和西瓜上已经登记,效果也不错。实践中使用过吡唑醚菌酯制剂的作物表现出生长旺盛,叶片厚大深绿,果形匀称,产量增加,品质提升等等,这是其他杀菌剂所没有的。但其植物健康作用也不可盲目神化,因为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相比,无论是用量和效果都难以媲美,因此不能完全替代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配合使用效果更佳。

五、未来发展趋势

1、由南部地区向西、北部地区扩张

在我国,吡唑醚菌酯最早在南方香蕉、芒果上推广使用,其后逐渐北移西进,向内陆挺进。市场不断扩张,使用作物不断增加,从南方果树蔬菜到北方玉米大豆,再到中部水稻小麦,未来吡唑醚菌酯在西部地区果树(如苹果、桃、枣等)和保护地瓜果蔬菜上使用必然是一个大趋势。

2、由经济作物向大田作物延伸

在国际上,吡唑醚菌酯产品大田使用量占40%,果树占20%,而在中国大田使用量仅仅才占5-6%,空间巨大,急待登记推广。未来在玉米,水稻、小麦、花生、苹果上使用将是大方向,因为主粮作物面积巨大,保守估计也有10亿亩以上。

3、由茎叶喷雾向缓释水田喷雾、种子处理发展

最早吡唑醚菌酯使用方式是传统的茎叶喷雾,其后随着不断地摸索研究,研制出了微囊悬浮剂和悬浮种衣剂。微囊悬浮剂完美地解决了吡唑醚菌酯对水生生物剧毒的弊端,使其在水稻田使用前景一片光明,可惜地是国内农药公司还未攻克这一难关,该技术掌握在德国巴斯夫的手中,但未来可期。吡唑醚菌酯悬浮种衣剂在种子包衣上前景广阔,尤其是玉米上,当然也可以在小麦、花生等作物进行拌种使用,国内也仅有江西巴菲特化工有限公司有18%吡唑醚菌酯悬浮种衣剂的证件,随着不断地宣传推广和研发,国内其他农药公司一定会相继推出悬浮种衣剂品种。

4、植物健康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近几年植物刺激素在国内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国外的同类产品涌入中国市场,很多产品以前根本没有听过见过。分析原因,一是国内农药化肥“零增长”政策影响,二是食品安全的客观要求,三是农民朋友们思想的变化,愿意去尝试更多的选择。基于此,吡唑醚菌酯独特的植物健康作用一定会被充分认识和重视,既防病治病,还可促进作物健康生长,这样品种未来一定会大发光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个杀菌剂配方90%的人不知道,30多种病害治疗、铲除、增产一遍搞定
吡唑醚菌酯为什么要加芸苔素内酯?还有10个“黄金搭档”你知道吗
戊唑醇简析
磷酸二氢钾小配方,了解一下,绝配哦
促生长、治病害、能高产,这个叶面肥 杀菌剂 调节剂配方不简单!
为什么柑橘用了吡唑醚菌酯:叶片油亮,果实更好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