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5月份,蚧壳虫防治进入关键期,这个时机一定要抓住

蚧壳虫是园林上的很常见的一种刺吸式害虫,其种类繁多,对园林植物的危害也十分严重。被其危害的植物,体内汁液会被蚧壳虫吸食,轻则叶片弱小、失水、提前脱落,重则还引起园林植物整枝或者是整株的干枯死亡。

另外,蚧壳虫在进行危害时还会分泌出蜜露,这些蜜露不仅会影响园林植物的景观观赏价值,同时还会诱发煤污病的发生,从而使植物的叶片无法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使植物长势逐渐衰退,进而引起整株的死亡。

蚧壳虫不仅对园林植物的危害比较大,其防治起来也较为困难,这主要是由于蚧壳虫在危害过程中会分泌一些蜡质物形成蚧壳和蜡质层覆盖住整个虫体,从而使一般的药物很难进入虫体,这大大增加了蚧壳虫的防治难度。

所以说,每年在园林养护管理的过程中,蚧壳虫的防治工作尤为重要,稍不留意就有可能会给园林植物留下致命的隐患。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总结一下关于园林上蚧壳虫的一些防治要点,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一、在园林上常见的蚧壳虫有哪些?

园林上常见的蚧壳虫种类很多,所危害的园林植物品种也有很多,比较常见的主要有以下几类:

1、草履蚧

主要危害杨树、海棠、紫薇、月季、红枫等。若虫于早春正月中旬就会开始上树进行危害,从而造成嫩芽枯萎。所以说,草履蚧一般是每年需要最早开始进行预防及防治的蚧壳虫。

2、白蜡蚧

主要危害女贞、小叶女贞、小叶白蜡、洋白蜡、水蜡、海桐等。

以成虫、若虫在寄主枝条上刺吸为害,从而造成植物的长势衰弱,生长缓慢,叶片脱落、甚至枝条枯死;被其危害的植物,枝干上常常会裹满一层厚厚的白色蜡质物。

3、吹棉蚧

主要危害碧桃、海棠、紫叶李、女贞、法桐、大叶黄杨、鸡蛋花、苏铁、桂花、幸福树、樱花等。

以若虫和雌成虫群集在植物的叶、芽及枝条上危害,从而引起植物叶色变黄,枝梢枯萎;其排泄物可诱发煤污病的发生,使植物的叶片及枝干污黑成片,从而光合作用减弱,树势逐渐衰竭,提早落叶,甚至枝枯树死。

4、康氏粉蚧

主要危害刺槐、樟树、常春藤、茉莉等,有时也会和白腊蚧一起危害小叶女贞等绿篱植物。

以成虫和若虫刺吸寄主植物的幼芽、嫩枝、叶片、果实和根部的汁液;嫩枝被害后,常常肿胀,树皮纵裂而枯死,前期果实被害呈畸形。

5、朝鲜球坚蚧

主要危害枣树、杏树、桃树、李树、樱桃等果树类苗木。

以雌成虫和若虫寄生于枝条上,雌虫球形介壳在被危害植物枝条上密集分布;被其危害的植物,轻则生长不良,严重者连续被害2-3年后,树势逐渐衰弱,最终整株干枯死亡。

6、桑白蚧

主要危害桑、杨、柳、丁香、鸡蛋花、苦楝等。

以雌成虫和若虫群集固着在枝干上吸食养分,严重时灰白蚧壳密集重叠,形成枝条表面凹凸不平,树势衰弱,枯枝增多,甚至全株死亡。

7、紫薇绒蚧

主要为害紫薇、石榴等花木。

以若虫和雌成虫寄生于植株的枝、干和芽腋等处,吸食汁液;另外,其分泌的大量蜜露会诱发煤污病的发生,从而导致植物的叶片、小枝乌黑,失去观赏价值,并最终长势衰弱,整株死亡。

二,在蚧壳虫的防治过程中有哪些困难?

1、在蚧壳虫危害初期,虫体太小,不易发现。

在蚧壳虫危害初期,蚧壳虫的若虫虫体一般比较小,而且常常附着在植物枝条上,再加上叶片等的遮挡,所以在危害初期往往不会引起人们的注意,从而错过了最佳的防治时期。

2、危害后期,蜡质层已经形成,不好防治。

到蚧壳虫危害后期,蚧壳虫的虫体逐渐膨大,人们终于注意到它时,其表面往往已经形成了蚧壳和蜡质层后,此时一般的药物就很难渗透到虫体,从而无法达到理想的防治效果。且达不到最强效果。

所以说,在进行蚧壳虫的防治时,我们主要需要掌握住两点:

首先,就是一定要把握住蚧壳虫的防治最佳时期,最好在若虫期蜡质层未形成之前进行防治。

其次,就是在蚧壳虫的蜡质层形成之后,在选择药剂时一定要选择具有胃毒、触杀、强渗透作用的药剂。

三、蚧壳虫防治的关键时期在什么时候?

蚧壳虫的最佳防治时期,主要是在盛孵期到若虫期,这主要是因为此时蚧壳尚末形成或增厚,一般的药物就可以进行防治。

虽说每种蚧壳虫的发生时间有所差异,但总体来说在北方地区每年的4月中旬至6月中旬,7月中旬至8月中旬,是大多数蚧壳虫的盛孵期到若虫期,即最佳防治时期时期。

这两个时期大部分的蚧壳虫均未形成蚧壳和蜡质层,虫体对药剂极为敏感,这个时候我们可以提前喷施一些药剂进行预防,从而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四、在选择药剂时该如何进行选择?

在前文中我们说过,由于蚧壳虫蜡质层形成之后,一般的药物很难渗透到虫体,所以在选择药剂时我们一定要选择同时具有胃毒、触杀、强渗透性等多种优势于一体的药物。

对于卵期和若虫期的蚧壳虫可以使用毒死蜱、螺虫乙酯、噻嗪酮、噻虫嗪、氟啶虫胺腈等进行喷施防治,喷施时注意几种药剂的交替使用,同时最好再配合有机硅、或者矿物油一起使用,从而增加药物的渗透性。

对于已经开始形成蜡质层的蚧壳虫,在进行防治时可以使用42%噻嗪酮和毒死蜱复配进行防治,其内含的噻嗪酮成分可通过抑制壳多糖合成和干扰新陈代谢的方式,使害虫无法正常蜕皮或发育畸形而死亡;而毒死蜱成分,则具有胃毒、触杀、熏蒸等三重作用,两种成分相结合,不仅杀虫效果显著,而且持效期较长。喷施药物时最好可以结合有机硅或者橙皮精油等渗透剂进行喷施,可以有效增加药物的延展性以及渗透力!

好了,关于蚧壳虫的防治问题,今天就给大家简单分享到这里了,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我是头条号园林郎中,大家可以关注我,每天为大家更新园林养护技术知识,以及关于植物的小秘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园林蚧壳虫顽固难防,不知如何选择药剂?不妨试试这几种!
三月份,园林蚧壳虫防治的关键时期,让我们向蚧壳虫宣战!
小小蚧壳虫,植物大危害!要想彻底防治蚧壳虫,必须注意这几点
绿化苗木病虫害防控预情之蚧壳虫防治
绿篱枝干被白色棉状物包裹,不要不在意,可能是蚧壳虫在危害
园林技术‖蚧壳虫的发生及防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