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安平南侯疃东边又见牲口刭地?

   看得出这是什么牲口吗?现在很多80后,90后就没有见过牲口刭地,作为70后的我,一眼就看出这是骡子,咱们那有句俗话:不懂眼的和拉拉,见了骡子说是马,骡子分马骡子和驴骡子,是马和驴的杂交所生,一般骡子是不会有后代的,只记得表弟说过,骡子的发情期极短,凑巧有的后代叫达(音),骡子劲大,不爱得病,所以干活是一把好手。

别说现在很少有人见过牲口刭地,俺们家两狗也很稀罕,见到这个庞然大物也聚精会神地瞅:这是首末玩意?等见了汪汪汪的叫唤,我怕把人家的牲口叫惊了,忙使劲唤狗走开

这是传说中的犁杖,现在年轻人很少见过了,九十年代更实行拖拉机刭地,俺们村有个叫二周的人,不愿意让小子用机械刭地,说是把地轧瓷实了,没法种地,为此父子俩没少抬杠。

看看,庄稼人就是睡得这么踏实,在车斗下美美的睡着了,俗话说勤劳一日,可得一日的安眠,勤劳一生,可得幸福的长眠,可能刭地累了,就好好睡一觉吧,我远远的看着,本来想上去搭讪几句,看他睡不醒,就不忍打扰,带着我的两只狗走开了!

附上我的文章:

早些年的农具之一 犁

颈地是使力慌的活,特别是三秋种麦时节,一般是要下大晌的。
所谓下大晌,就是晌火不回来,歇马不歇人。
颈地就是用犁颈,犁是木犁,犁架是木头的,犁架包括扶手和横梁,横梁下端固定好犁盆,前面有一个铁轱辘,轱辘上面是一根铁棍,顶头有几个眼,用来系绳子。
颈地的时候,把犁从车上搬下来,放到地头上,戳好顺对,然后,把拴着绳套的木棍上的铁钩伸进犁顶头的眼里,深浅度轱辘上方有一个螺丝也是能调节的。
牲口套好后,扶犁是个技术活,我扶过两圈,马四蹄乱蹬,身子拉长,使劲往前迈,人深一脚浅一脚的紧跟着,双手紧紧攥着犁把,趟起很多土,使出浑身的力气,这实在不是一个好活。
但早些年,牛耕马拉驴拽,我们邻村张各庄村牲口少,有时候,就是一个小毛驴,劲小,拉不动,男人就扶犁,女人就和驴一起拉,是很较劲的活,要吃面,汗水换,真的粒粒皆辛苦呢!
其实,就是这个犁,也是一项伟大的发明,远古人类,刀耕火种,收获有限,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的出现,反映了我国农具发展史上的重大变革。
关于犁,我们耀阳县流传着一个买犁盆的笑话,官家佐村的一个人,在村集市上买了一个犁盆,回来一按,没有眼,按不上,于是,他在集市上,又把这个犁盆卖给了张平铺的一个人,这个人回去后,也没有办法按犁,便想着再卖出去,然而,怎么也卖不出去了,在集市上碰到官家佐卖给自己没眼犁盆的人,便拉住他叫他输回去,这个人说:张家铺,官家佐,可叹你和我,我好不容易卖给你了,怎么还有赎回去的道理,你就当花钱买个教训吧!”
这个人非常生气,回去后媳妇给他出了一个主意,第二个官佐集他又去了,大声说犁盆没眼,官佐人骗人,村长听到后,问明原委,便叫他们村卖没眼犁盆的那个人赎回去,放到祠堂里,警示子孙后代,老老实实,本本分分的做好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艰难的岁月
诚实人
76岁老夫妻养头26岁大宠物,会干活还不挑食,看它长成啥样子
牲口拉犁时代,耕地就是这样的
民间传说:王莽撵刘秀的传说
野骡子定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