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民间“赊刀人”用神秘预言赊刀,真是白给?还是别有所图?

传统文化正在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但正是因为科技的飞速发展却更激起了我们寻根访古的浓厚兴趣。在民间自古流传的古老行业中,仍有许多展现着蓬勃的生命力,在互联网的帮助下让更多的人看到了我们悠久的文化底蕴。然而三百六十行中也有许多消失在了人们的传说当中,赊刀人便是其中之一。他本和剃头匠、磨刀匠一样穿梭于民间的大街小巷,但不知几时起逐渐销声匿迹,以至于今天提起更让人感到神秘。

赊刀人关键在一个“赊”字,通常只赊不卖。既然是赊自然延期收钱,而啥时候来收便是神秘所在。他们通常收款的日子都是用预言的方式决定,待到预言成真的时候自然出现,如果预言没有实现他们便一直隐匿不出。据说这个职业始于宋朝,当时还有一个玄乎的职称叫“卜卖”,他们的预言短则数月,长达数年大多都会实现,以至于当时走街串巷风行一时。而关于他们最早的记载是清朝1878年的《申报》,里面记载了一则咸丰年间发生在浙江奉化的新闻,因为当时有个外地人带了一船菜刀,逢岸便开始吆喝,人们都以为他来卖刀,便上前询问价钱。但那人却说不卖只赊。当有人问他赊刀期限他却说等到米价降到十八的时候他自会出现收账,而当时的米价是八十,人们觉得荒唐至极不拿白不拿就都纷纷赊了回家。

然而二十年过去了,赊刀人一直没有出现,人们都逐渐淡忘了这事。直到有一天,人们买米的时候发现米价真的十八文后才意识到他的预言在这个时候应验了。就在人们重拾传说静候神秘赊刀人的时候,却迟迟没有见其现身。不过往后数月又有赊刀人出现,扬言米价再涨的时候收账,却不知为何遭到官府的通缉,他也就闻风而逃了。而在当时的《申报》副标题中用了“妖言惑众”四个字,让人浮想联翩。

直到近代,还时常在农村见到他们的身影,除了赊刀还有赊其他生活日用品锅碗瓢盆剪刀等等,只是与传说中的神秘风骨大相径庭。据朋友描述,97年她还很小的时候,村里来了一老一少两人,背了很多剪刀。说的是等到“牛价万五的时候他来收账,到时一人五十”,而当时的物价牛价大抵三千左右,而剪刀更不可能五十一把。这完全等于白给,人们也就留了地址姓名赊了想看看究竟。没想到的是,十五年过去了,朋友已长大在外,与其母亲闲话家常才得知,两人曾再次来到村里,因为她们都不在乡里于是邻居帮忙垫付。

不过,有人认为赊刀人当时定价等到谶语成真后才来回账的行为匪夷所思,因为赔本的风险高,加上时事的物价变化,他们的盈利微乎其微。如果卖钱不是本意,那就是别有所图,而谶语也许就是其含沙射影的根本所在。不过关于他们的资料少之又少,大多都是坊间流传的只言片语,以至于他们究竟为何如此也只有穿越历史回到过去才能知晓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30年前在农村留下神秘预言的“赊刀人”,为什么没再出现收账?
民间有一神秘组织,人人背刀传承千年,留下预言一实现就要来收账
民间活跃千年的神秘组织,人人背刀自诩鬼谷嫡传,留下谶语就走
历史上“赊刀人”的起源来自哪里?他们的预言真的可信吗?
《美图欣赏》(剪纸艺术)百姓生活题材剪纸(一)
剪来玉兔送吉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