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长平之战是如何发展的?秦国换帅为何保密?赵括真是酒囊饭袋?

公元前262年,秦将王龁率军攻打韩国,切断了野王同韩国的联系,上党成为一块飞地。面对如此窘境,韩桓惠王担心战争继续下去将有覆国之危,便提出将上党割让于秦国,以终止秦国的进攻。

可是上党郡守冯亭不愿做“亡国奴”,将上党献给了同为“三晋”的赵国,眼见到嘴的肥肉被别人顺走了,秦国自是不愿意,秦赵就此发生矛盾。

实际上,秦国夺取上党是它战略东扩的必然选择,占据上党,对于秦国可以达成两个战略目的:一是为秦国东出打开第二条通道(第一条是公元前293年发生秦魏两国发生伊阙之战后打开的);二是上党深入赵国腹地,只需一日就可抵达邯郸,秦国于此驻军便可牵制赵国机动力量。

也正是因为地理位置如此重要,赵国对此亦是势在必得。

或许,作为战争的发动者,秦昭襄王、范睢等人也没有料到,秦赵两国最终会在此集结近百万的兵力。

赵括为何对阵几年后才被派往前线成为赵军主帅

目前比较多的一个说法是赵国的国力不如秦国,它顶不住了。

长平之战对决之前,经过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赵国军队战斗力明显得以提升,比如发生于公元前270年的阏与之战,秦军损失五万,从单兵作战能力上讲,赵军基本与秦军持平。

而秦国,近三十年间,不停发动大规模战役,公元前293年,秦魏伊阙之战,斩首韩魏联军24万;公元前279---公元前278年,对楚国发起冲击,焚夷陵、灭郢都;公元前273年,秦赵发生华阳之战,斩首魏赵联军15万。从这三次战役结果看,皆为秦胜,但是秦国必然也是耗费了不少国力,不仅如此,秦国还是战国有名的“基建狂魔”!

秦国攻占巴蜀后,这个地方并没有给秦国带来真正的赋税,相反,还要派军维持领地,秦国处于输血状态,但这种情况在长平之战的前几年慢慢发生变化了,因为李冰刚刚修好都江堰,巴蜀开始了旱涝保收。

从这个角度上讲,秦国有相当的一部分“实力”被“消耗”掉了。也就是说,秦赵两国实力旗鼓相当。

一场战争,尤其是关乎国运的重大战争,实力不分胜负,只好在战略层面做文章了。

从整个长平之战的过程来看,秦国对这场战役有着绝对的掌控权。

无论是战略还是战术,秦国都采取了同一个策略:化整为零。

战争初期,赵国廉颇其实是主动出击的,但是被秦国直接揍了回去,“秦斥兵斩赵裨将茄。六月,陷赵军,取二鄣四尉。七月,赵军筑垒壁而守之。秦又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垒壁”,自此,赵军坚守不出。

秦赵两国陷入对峙状态,纵横天才范睢开始走到前台,游走于列国间,以其娴熟的手法,分化瓦解列国合纵。近三年间,范睢就干了一件事,陪赵国等东方列国的使臣们在咸阳城吃吃喝喝。历史上,没有哪个君王会给臣子这么大的耐心,三年不出一点成果,尤其是千里之外的那几十万大军,整天什么都不干,还得供着他们!

经过近三年的拉锯,范睢终于胜利了!东方五国没有一个帮赵国的。这也就意味着,范睢已经斩断了长平同外围的一切联系,其实这才是长平之战的主战场!

当列国开始搬板凳看戏的时候,秦国的白起也正式进驻长平了。

这是一个善于打硬仗的主儿。春秋战国几百年,因战争伤亡人数在两百万左右,他自己就干掉一半,号称“人屠”。长平之战,他的打法依然很简单------切割包围。

此时,已经进入了九月,肃杀之气逐渐笼罩了长平。

赵括接任时的双方状况

此时的秦赵两国,对这场对决,各自心态已经不同了。秦国依然是势在必得,而赵国,已经别无选择,更可怕的是,秦赵对峙这几年,赵孝成王向五国频繁派出使者,一个兵没借来,一粒粮没佘到,赵国,陷入了尴尬的境地,真正的成了孤家寡人。这种状态下,赵国想全身而退已经是不可能了,它也迫切的想尽快结束这场战争。

站在秦国角度,既然长平已成死地,趁热打铁拿下才是,万一列国回过味儿来,这三年就真是颗粒无收了。

因此,无论是秦国还是赵国,廉颇已经完成了他的价值,赵国换帅已是必然。放眼赵国,赵括成为不二之选。

提起赵括,人们的印象便是纸上谈兵、夸夸其谈,不学无术的白痴形象跃然纸上。其实,赵括是有着实战经验的。公元前280年,赵括的父亲赵奢奉命攻打齐国的麦丘,进攻月余,损兵折将不说,居然没有前进寸步。赵括后来通过精密计算,推测城中已无粮,通过向城中抛粮的办法,引发齐军发生哗变,兵不血刃拿下麦丘。

一个有意思的问题,秦国换帅白起,泄露者斩,居然当成绝密事件!

按说,白起亲赴前线,至少在两国军心方面会造成重大影响,于赵而言,形成恐吓心理,而对秦军,则是大大提升信心。

秦军换帅,秘而不宣,为何这样安排,已无从知晓,但是可以从“有利论”来做个推导,也就是说,秦国这样做,一定是出于对它有利而对赵国不利的目的,换句话说,秦国一定是在担心什么。

作为一个对军事有着极浓兴趣的人,这二十年间各国的军事行动,赵括肯定有所了解,尤其是秦国白起,几十年间征战几十次,杀敌几十万且从无败绩,白起是什么样的打法,列国败在什么地方......年轻的赵括一定推演过无数遍了。

背后的支持力度

白起到长平后,秦昭襄王也没有闲着,他赴河东几郡,亲自动员征兵,许诺诸多奖励。有人测算过,就算把整个赵国打下来都不够封赏的。

可以说,整个秦国都沸腾起来了。从战后来看,河东几郡差不多都被打烂了,秦国也是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赵孝成王可没这么大魄力,非但如此,对于发生在眼皮子低下的这场战争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对赵国的影响有多大。赵国的智囊团平原君赵胜还是一贪图享乐之辈。举个例子,一年后的邯郸之战,秦军都攻城了,这家伙还在府邸看歌舞表演,被人骂了一顿才像模像样的征召死士抗秦。赵国朝堂甚至还有秦国安插的眼线,比如楼缓。

当这一切都准备就绪后,长平绞肉机开始启动了。

白起的切割战术很奏效,先是断绝赵军粮道,然后将赵军一分为二,造成首尾不顾之势。而赵国再也无法派进一兵一卒。

断水断粮的四十六天里经历了什么,后人已经无从知晓,或许,赵括会想起二十年前的麦丘之战,真是此一时彼一时,不成想,自己也会沦落到此等境遇。

困境下的赵括开始了绝地反击,几次冲击,皆被秦军强弓硬弩打了回来,几番折腾,损兵折将二十万,但秦军同样损失惨重,付出了差不多的代价。

赵括的数次反抗,皆给秦军造成了重大困扰。几十年来,秦国从未有如此重大损失,尤其是在秦军占据地利优势、主帅还是白起的前提下。

就在赵括再次发动冲击时,被流矢射死。失去主心骨的赵军大乱,纷纷放下武器投降。他们没想到的是,等待他们的是被坑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长平之战简述
相关评论
长平大战后,白起坑杀赵国40万降卒,是残暴不仁还是无奈之举?
用现代眼光看长平之战:45万赵军降兵该不该杀?
长平之战后,秦国为何迟迟攻不下邯郸?
长平之战:战国历史的拐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