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妈妈爱的不是我,而是考满分的我”,被儿子打脸,田雨岚不冤

最近,一部讲述“小升初”阶段家庭故事的电视剧《小舍得》大火,热议不断。它就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不同家庭在这个教育内卷时代下的现实焦虑

无论是坚持鸡娃到底的田雨岚,还是多年秉持素质教育,突然遭遇严峻的升学压力迎头痛击,“幡然醒悟”后从佛系父母跨入“鸡娃大军”的南俪和夏君山,或是代表底层阶级,期望通过孩子努力读书跳出农门,实现阶级跃升的米桃父母,都让观众大呼现实。

剧中人物的悲欢深深戳痛了为人父母的我们,也引领我们去思考:应该成为怎样的父母,以及给孩子怎样的教育。

究竟是孩子重要还是父母的面子重要?我们究竟是爱孩子,还是爱孩子的懂事,以及满足我们期待的那部分?

很多人一定不假思索:那还用问?当然是孩子重要啊!当然是爱孩子啊!

可事实恐怕未必,至少在孩子眼中并非如此!

“我觉得我妈妈爱的不是我,而是考满分的我。”

这是子悠对妈妈的控诉,更是他在多年的窒息的母爱下濒临崩溃前的呼救。悲哀的是,他并没能“唤醒”妈妈田雨岚的执念,不但没有换来教育方式的改变,反而激发了田雨岚“我心里好苦,我为他操碎了心,他却没良心”的心情。

她太骄傲,太要面子,她对儿子付出太多,被儿子当众质疑是她不能承受之痛,她甚至没有听完儿子的话,便愤而出走,在教学楼外泣不成声。

她满腔悲愤,带着儿子一路无言,回到家关起门,她也不曾想与孩子开诚布公谈一谈。却在第一时间流着泪清洗水果,一如往常将水果切块,还不忘往盘子里倒了一包坚果仁,送到子悠的学习桌上,只是她不愿意多看孩子一眼。

因为她有满腹的委屈,她需要孩子的道歉、讨好和加倍的听话、保证更努力学习才肯释怀。这盘水果不过是一种无声地宣告:我这么爱你,你却不懂感恩!

她在房间里嚎啕大哭,音量足以让孩子清清楚楚地听到她的一字一句。

等不到孩子的道歉和感谢,她意难平,虽然也不耽误照顾孩子的生活,陪他往返于学校和培训机构,但却以冷脸相对,一言不发,更不曾好好反思一下儿子的哭诉:

“你每次都说你是为了我好,但都是为了你自己的面子,从来不管我开不开心,愿不愿意。妈妈,我觉得你从来就没想过让我高兴,你每次看到我没有读书写作业,你就难受,你每看到我闲一小会儿就想让我多背几个单词,多写一张卷子。如果我将来有了小孩,我绝对不会逼他上辅导班,他想干什么都可以,他喜欢踢足球,每天从早踢到晚都行。做自己喜欢的事怎么就那么难呢?”

太窒息了!扭曲了的母爱如何能滋养孩子?

其实子悠没有说错,忽略孩子真实需求和感受的付出,除了自我感动,更是伤害孩子的利刃。

孩子的尊严和成绩,哪个更重要?

田雨岚选择了后者。在孩子的成绩面前,她甚至不惜放下自己的尊严。

她曾举报钟老师在校外开设补习班,无巧不成书,被学校辞退的钟老师却成了她削尖脑袋都要送子悠进的金牌班老师,挡住了子悠的进阶学习之路。

她试图通过培训机构的管理层去施压;放下身段求公婆以向培训机构捐赠课桌椅为名,试图用钱解决问题;均无功而返。

于是她亲自去求,意图向钟老师行贿,却被逮住机会当众羞辱……

她几经周折,费尽心机终于找到了钟老师都无法拒绝的领导关系,钟老师提出的唯一条件是:她必须当众道歉。她多骄傲啊,但为了孩子,她甘愿放下尊严。

她受了莫大的委屈,便要求儿子以加倍的努力来回报自己。

所以,她理所当然地以为,子悠不过是被钟老师当众骂了几句,有什么大不了呢?成绩进步了才是硬道理。其实她一直都知道孩子被老师语言暴力,但看到孩子成绩的进步,她选择掩起耳朵不闻不问。

当子悠外婆和南俪因此提出抗议,要求钟老师向孩子道歉,而匆匆赶来的田雨岚却选择息事宁人,那一刻孩子的眼里有道不尽的委屈和失望,可她看不到。

明代吕坤在《呻吟语》中提出七不责,其中之一就是“对众不责”。当众责骂,会让孩子丢失尊严。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儿童的尊严是人类心灵里最敏感的角落,保护儿童的自尊心就是保护儿童的潜在力量。

或许就是在那一刻,子悠才在心里认定,妈妈爱的不是自己,而是一个能考满分的孩子,一个能让她有资本随时随地炫耀的孩子,妈妈爱的只是自己的面子。

孩子的快乐、健康和成绩,哪个最重要呢?

在田雨岚眼中,快乐肯定是被排到末位的,她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曾经有一位让孩子在寒假疯狂刷题372张卷子的虎妈直言不讳:我的教育理念是没有快乐童年。

与她们有共同理念的家长其实不在少数,但如果以健康和成绩来PK,孰轻孰重呢?

理性情况下,应该没有家长会说成绩比健康重要,但是在极度焦虑的驱使下,家长们在行动上往往不自觉地优先选择了成绩。

田雨岚不让子悠吃糖是担心影响智力发育,不让他结交朋友是怕浪费时间,就连子悠写完作业后想下楼运动一下,妈妈也会说运动导致情绪亢奋,静不下心来学习。

适当的体育运动难道不是能强健孩子的体魄,锻炼孩子的意志吗?不!田雨岚认为,“只要是对学习没有帮助的,就都是浪费时间”。

田雨岚自以为为儿子“扫除障碍、铺平道路”,实际上却是给孩子挖了一个又一个的坑,然后她又不得不放下骄傲和自尊去填坑,一系列迷之操作,除了自我感动以外,也让子悠越来越抑郁。

每当他遇到压力和委屈时,就会不自觉地抠手指,手指上越来越深的伤痕说明他已经徘徊在极度痛苦的边缘,但田雨岚看不见。

子悠甚至臆想出一个陪伴在自己身边的朋友“大龙”,总是自言自语,田雨岚仍然没有引起重视,不但不加疏导,反而不断施压。

田雨岚的疯狂溢出屏幕,就连我都像是有了应激创伤反应,一看到她就不自觉地紧张起来,何况孩子?

后来子悠在择数杯的考试中突然爆笑,继而大哭,他撕毁了考卷、掀翻了课桌冲出考场……

田雨岚实力示范,毁掉一个孩子有多容易

1、以爱之名,强势操控孩子,不给孩子自主选择的权力

2、言而无信,在孩子面前的信任逐步崩塌

剧中有个小细节,子悠考了择数内部测试并列第八的好成绩,田雨岚以为金牌班稳了,开心地答应奖励他,“别写作业了,去玩会儿吧”,可当子悠提出要下楼踢足球,她立马变换奖励机制——

前一天晚上刚答应孩子,只要他努力学习,就让他继续上足球班,第二天见完翰林中学的负责人后,马上变卦,不允许反驳。

3、唯分数论,与成绩无关的一切通通靠边,打击孩子的理想

4、情绪变化莫测,阴晴完全取决于孩子的成绩

5、虚荣攀比,只要她不尴尬,仿佛尴尬的就是别人

6、舍本逐末,丢掉西瓜捡芝麻

舍弃孩子的精神健康与童年快乐,期望得到一个学霸儿子,结果只能是鸡飞蛋打,毁了孩子。

互动:

家庭教育中,有没有什么是你坚持一贯到底的?父母的权威和面子?还是孩子的尊严的快乐?

孩子的快乐、健康、分数,如何排序?你如何取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小舍得》田雨岚:她不是不爱子悠,只是不想让他重蹈自己覆辙
人到晚年,这三种老人,往往过得不幸福
“妈妈只爱考100分的我”,控制型妈妈:能养出学霸,但结局很惨
看完《小舍得》,一名教育从业者的心里话:这类父母才能培养出“省心牛娃”
考100分的孩子,却过不上上满分人生
《小舍得》:妈妈爱的是,考满分的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