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保持池塘“藻相”和“菌相”的稳定?

池塘的藻相和菌相是在人为调控干预下生成的。即投肥肥水和投放活菌制剂培菌。

那么实践生产中应如何的培藻和培菌,并使这矛盾的二者恰到好处的为养殖生物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具体操作中有如下几点:一,池塘纳水后完成的首要工作是水体的消毒。通过药物杀灭水体中的有害细菌病毒后即可投入有益菌一一先入为主。二,随既使肥肥水。此时使入的肥料也会通过有益细菌的分解,转化成藻类生长必需的营养盐,促进藻类的快速繁殖。并形成透明度合理的藻相。三,肥水的过程是渐进的,既每隔三天施肥一次(按说明书加入或凭经验使用)少量多次培藻。四,培菌要按照其使用说明书使用(7一10天补用一次)。养殖前期可注重处理水体,但到中后期要注重处理底质,既以使用改底类的活菌制剂为主。并且适当加大用量和缩短周期。五,养殖后期池塘藻相的培养其营养源,主要依靠生物的排泄物和残饵等污染物的转化(细菌分解)获得。所以使用活菌的质和量的成败很关键!六,养殖中后期会出观藻相不稳的现象。好多时候就是菌相旺盛使水中的氨氮系数降至极低,藻类营养不足的表现。此时还应施肥(氨基酸类肥水剂)才能培好藻相。

总之,培养菌相的目的有二:空间与有害菌的竟争制约和分解有害污染物。培养藻类的目的也有二:吸收污染物转化成的营养盐同时放出氧气供生物呼吸生存。前者要定期按量投入。后者要根据藻相的变化决定池水的肥度灵活调节。并使二者达到平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知识:池塘细菌家族之芽孢杆菌
南美白对虾养殖池塘蓝藻的预防方法
南美白对虾养殖中五个常见问题及解决办法
虾塘菌与藻的调控技术
用生物絮团技术养殖鲶鱼,最高产量每立方米可达到250公斤,这是怎么做到的?
对虾养殖中,益生菌使用效果不佳,90%是使用时间不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