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采购管理的艺术(采购管理到底怎么管?)

KINDERGARTEN



     采购,看似一件极其简单不过的小事了,有的人会说采购不过是买买东西,我们每天都在采购。的确,通俗的说,采购就是买东西,但是这里面的学问可不少,在还没涉及采购管理这方面知识的时候,对于一些,在各大超市比价的行径感到十分的不屑,而自己通常只在习惯去的超市进行购物,通过学习这方面的知识之后才发现,自己当初为什么应聘采购管理的岗位没有成功。

     在建筑工程领域,对采购管理的定义如下:通过综合管理手段,在恰当的时间,以合理的价格、恰当的数量和良好的质量,从适合的供应商处采购物料、服务和设备就是采购管理。其中,获得“物料、服务和设备”是采购的目的;“恰当的时间,以合理的价格、恰当的数量和良好的质量”是采购的具体目标;为了达成该目标需要从若干个维度开展管理工作,以保障目标的有效完成。梅瑞狄斯在《项目管理——管理新视角》中提到:“在采购设备、原材料和分包服务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清楚的界定出特定的需要,并且还要找到最低的价格和最具竞争力的供应商。”在现实的项目采购操作中,要实现这两个“最”字的目标是十分不容易的。但是,我们却能够通过对项目采购管理中部分环节的控制,来有效的降低采购成本,从而使项目资金达到最优的配置,用有限的资金获取尽可能多的资源,这是我们在项目采购管理中所能够实现的成本目标。

     采购管理既是一种业务工作,又是一种管理工作;所以既包业务属性,又具备管理属性。同时采购管理是作为一种特殊的项目管理,还继承了项目管理的众多属性。从采购业务本身看:采购管理的核心意义也可以按照项目管理特性,从进度(T)、质量(Q)、成本(C)三方面进行阐述,即降低成本、按进度交付、采购产品质量合格。从管理属性看,采购管理还肩负着多人协作和监督管控的重要意义。从这个层面来说,采购并不是我们日常买东西这么简单。



那我们采购管理到底是管什么呢?我觉的应该从四个方面进行管理:
1、采购业务本身(工作流程);
2、本企业的业务相关人;
3、外部供方企业;
4、历史业务数据;
5、全流程成本概念,控制总成本 。


No.1


采购业务本身(工作流程)


     根据采购金额的大小,数量的多少,我们常将采购分为几种不同的形式,如招标采购,议标(续标)采购,询价采购, 战略供方招标,战略订单采购,零星采购,紧急采购。这些不同的采购业务流程,属于采购工作的不同场景。有的场景侧重过程形式本身、有的场景侧重金额,有的场景侧重时间、有的场景侧重采购标的物(标的物指买卖合同中所指的物体或商品)。虽然名目繁多,其实各种场景的本质都是一样的,核心都是“比质比价”的过程。所以做好采购工作的重点就是抓住“比质比价”这一核心,对特定的采购工作进行差异化管理。


No.2


本企业的业务相关人


     在很多人眼里,采购就是一项油水充沛的工作,因为其中涉及的金额往往十分巨大,因而对采购业务相关人员进行管理就变得十分有必要。如果采购人的职位相对固定就容易发生腐败现象,因而采购人员的职位和工作属性最好与某次采购相对应,即一次性。采购组织的成员因为某个采购项目被临时授权,担任某个角色。在这次采购任务中,这名成员可以行使被指派的业务操作权;一旦采购项目结束对应的角色权限也被一并释放。这与我们习惯的固定的组织机构下,岗位职能相对稳定略有不同。



No.3


外部供方企业


     基于长期的降低采购成本的理念出发,在项目的采购管理中应该贯穿一个“供应商管理”的思想,也即是把对供应商的管理纳入项目采购管理的一个部分。这样既可通过长期的合作来获得可靠的货源供应和质量保证,又可在时间长短和购买批量上获得采购价格的优势,对降低项目采购中的成本有很大的好处。有以下两点值得注意:

第一,与供应商建立直接的战略伙伴关系。

     对于采购方来说,一旦确定了可以长期合作的供应商,应该与供应商之间建立直接的战略伙伴关系。双方本着“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建立一种双赢的合作关系,使采购方在长期的合作中获得货源上的保证和成本上的优势,也使供应商拥有长期稳定的大客户,以保证其产出规模的稳定性。这种战略伙伴关系的确立,能给采购方带来长期而有效的成本控制利益。

第二,供应商行为的绩效管理。

     在与供应商的合作过程中应该对供应商的行为进行绩效管理,以评价供应商在合作过程中供货行为的优劣。比如:建立供应商绩效管理的信息系统,对供应商进行评级,建立量化的供应商行为绩效指标等等,并利用绩效管理的结果衡量与供应商的后续合作:增大或减少供应份额、延长或缩短合作时间等,对供应商以激励和奖惩。这样能促使供应商持续改善供货行为,保证优质及时的供货,从而有效的降低项目采购总成本。

     供应商管理中一种重要的体现形式就是《供方名录》的管理。采购方通过对大量供方单位资料的收集,形成的供方资料库表就是《供方名录》,《供方名录》需要不断地维护才能发挥其真正的存在价值。不断新增的《供方名录》可以帮助采购方持续扩大比选的范围;滚动更新的《供方名录》才能达到优胜劣汰的目的,也能规避一定的内幕交易。供应商管理中除了《供方名录》外的另一项内容就是供方评估的机制。为了让优秀的供方企业持续的为采购方服务,不良的供方企业不要再继续影响企业的发展。采购方需要对名录中的供方企业进行持续的、定期/不定期的评估,并共享给其他伙伴单位。评估的内容包含:供方企业的资信及实力、历史交易记录(业绩)、历史的履约情况……。

     这些评估的关键信息,需要采购方在业务进行的不同阶段实时记录。然后定期组织统一的评估活动,为一个阶段内合作的供方企业进行批量评估和评级,评价的结果将指导未来的采购业务工作。


No.4


历史业务数据


     数据积累工作在任何管理工作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它是历史工作的经验,也是即将开展的工作的有效参考。采购管理工作在这方面也不例外。历史采购业务形成的交易记录,能够完整记录历史业务工作开展的全貌,方便随时参考和监督;历史采购业务中各供方企业的表现,能成为定期评估的重要参考依据;历史业务形成的资料,可以形成模板供新的同类采购业务参考。


No.5


全流程成本概念,控制总成本


     在探讨项目采购管理中降低成本的问题时,应该确立采购全流程成本的概念,我们所应该关注的是整个项目采购流程中的成本降低,是对总成本的控制,而不是单一的针对采购货物或服务的价格。获得了低价的采购物品固然是成本的降低,但获得优质的服务、及时快速的供货、可靠的货源保证等也无疑是获得了成本上的利益。

     同时,降低采购成本不仅指降低采购项目本身的成本,还要考虑相关方面的利益,成本就像在U形管中的水银,压缩这边的成本,那边的成本就增加。单独降低某项成本而不顾及其它方面的反应,这种成本降低是不会体现在项目采购管理的利润之中的。所以,需要建立这种全流程成本的概念,来达到对整个项目采购管理总成本的控制和降低。我们不应该仅仅只看到最直接的成本降低,还应该从项目采购的全过程来衡量成本上的收效,从项目采购的全过程来探求降低总成本的有效措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采购过程中发掘无处不在的降低成本的机会。

综合全文观点,想要将采购管理工作做好,就需要清晰的界定管理的边界;认清采购管理的管理要点;再从本质上认识采购业务和差异化的管理规律。这样,才能在未来的采购管理工作中,看清问题的关键,轻松应对各种的采购业务场景中的问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项目采购管理
采购员如何做好采购管理工作?
未来的竞争不是企业和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采购讲堂:如何抓住采购管理的重点
物流,是降本的模糊地带
你现在应该做的10个最佳采购实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