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0张老照片回顾定陵发掘:大量丝织物瞬间氧化,图8提取万历皇冠
【地宫入口】定陵是明十三陵之一,它是万历皇帝明神宗朱翊钧和两位皇后合葬陵墓,也是迄今为止唯一发掘的明朝帝王陵。事实上,考古人员最先准备发掘朱棣长陵,因试掘失败,结果定陵成为了替代品。(注:1955年10月,郭沫若、沈雁冰、邓拓等人向国家提交了《关于发掘明长陵的请示报告》)
【拆除金刚墙】如今大家都知道,定陵的发掘是灾难性,“一次不可挽回的错误”。定陵先后历时6年修建,耗银达到了800万两,其中地宫位于地下27米深处,由隧道券、前殿、中殿、左右配殿以及后殿组成,总占地达到1100多平方米。
【中殿】中殿当年摆放着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的宝座,每张宝座前都摆放有一套黄色琉璃五供和一口青花大瓷缸,瓷缸内盛满灯油,供点长明灯用。事实上,当年发掘时缸内还有大量灯油,这是因为地宫封闭后氧气很快就被耗尽了,长明灯也就熄灭了。
【后殿】后殿汉白玉棺床上摆放着三口棺床,万历皇帝棺床居中,两侧分别是孝端和孝靖两位皇后。当万历皇帝棺材被打开后,当时新闻这样报道,“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朱翊钧和他的两个皇后尸体腐烂,骨架完好,头发软而有光。尸骨周围塞满了无数的金银玉器和成百匹的罗纱织锦。”
【郭沫若来到现场指导文物提取】定陵发掘出土了3000多件文物,其中不乏国宝级文物。但是,定陵的教训是无比惨重的,比如考古人员看着大量珍贵丝织物化为灰烬束手无策。正因此,考古界形成一个共识,“不可轻易发掘帝王陵,否则就是灾难。”
【宋庆龄来到地宫参观】定陵地宫入口发现后,考古人员根本不敢直接进入。就在大家为之焦虑时,负责挖掘土方附的附近民工提出了一个办法,放一只公鸡进去探路。过了几天,当考古人员听到公鸡打鸣声,大家这才慢慢进入地宫,开始了文物提取工作。
【提取文物】万历是明朝一个颇具争议的皇帝,主要原因是前后近30年不上朝。在遗诏中,万历皇帝说道:“比缘多病静摄有年,郊庙弗躬,朝讲希御,封章多滞。”“腰痛脚软,行立不便。足心疼痛、步履艰难。”史学家批评万历怠政,认为他是以疾病为借口,但是考古人员检查遗骸后,发现万历确实有脚疾。
【裸手提取皇冠】在定陵发掘考古日志中,对万历遗骸有这样的描述,“无论是棺内万历右腿蜷曲的痛苦形状,还是尸骨复原后,右腿明显比左腿短的情形,都足以说明这位皇帝生前确实患有严重的足疾。”
【龙袍变黑发脆】定陵地宫文物提取工作结束后,万历皇帝和两位皇后遗骸、金丝楠木棺木都还放在地宫里。再后来,金丝楠木被人丢弃,被附近村民捡回去打了家具。至于皇帝和皇后的遗骸,在特殊时期被焚烧殆尽,令人唏嘘不已。
【万历皇帝遗骸】当年考古人员打开万历棺床后,发现万历皇帝遗骸姿势怪异。后来大家才知道,这是帝王的特有葬姿,“北斗七星”式。万历皇帝葬姿的姿势是这样的,“脸面向上,头顶微微向右侧偏去,同时右臂向上弯曲,右手放在头的右侧,左臂略微内弯下垂,左手拿着一串念珠,放于腹部。骸骨的右腿稍微弯曲,左腿则伸直开来,两脚没有并起,而是向外撇开一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万历皇帝陵墓开棺:一次灾难性的考古发掘,宋庆龄曾到场参观
定陵考古现场照片:丝织物瞬间化为灰烬,郭沫若亲临现场指导发掘
明定陵被挖开,地下27米巨棺中,万历枯坐金银堆300年
明定陵被挖开, 地下27米巨棺中, 万历枯坐金银堆三百年
直击1956年定陵发掘全过程:图一发现地宫入口,图九正在取金冠
揭秘:为何“明定陵”被挖掘后,可称为百年内 最悲剧的考古挖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