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敦煌王莽时期木简,揭示真实草书面目

1979年9月,甘肃省考古研究所对敦煌马圈湾汉代烽燧遗址进行了发掘清理,共发掘出西汉后期至新莽末年的简牍1200余枚,其中多枚草书简为王莽时的书记简,虽然字字独立,草与非草夹杂,但已现早期古草之端倪。

01最早的草书墨迹

了解书法史的都知道,草书不是各书体中最晚形成的书体,它源自于隶书的快写,所以最初的草书中有很多隶书的用笔特征。

历史给我们留下很多珍贵的书法资料,但由于时间久远,留下来的大多是金石器,而马圈湾汉简中的草书,算得上最早的草书墨迹。它不仅数量大,而且艺术性极强,笔法灵动活泼,结体自然天成,在诸多汉代简牍中独具特色。

马圈湾汉简

因为简牍书还没有形成秩序,以其因趋疾速的实用要求特别是草隶这一类,书写便捷是其主要目的,而且大多出于民间书家之手,淳朴敦厚、自然豁达,笔法和结体不加任何修饰,不拘法度,自然浑成,天趣盎然,更凸显了一种稚拙、古朴的原始状态,是汉以后章草所不能企及的。

02简牍是真迹

马圈湾汉简

由于西北地区干燥少雨,竹木材质的简牍保存得比较完好,字迹清楚,笔画起讫、提按、使转、方圆、粗细一目了然,与千篇一律的刻帖相较,更接近于书写的原貌。

看刻帖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有很多问题还是解决不了,例如我们看皇象的《急就章》,总觉得是经过唐以后的人改造过的一样,十分乏味。

如果两者加以比较,我们便可看到简牍中章草的鲜活生命力,是对程式化、装饰化、僵化了的形式的一种冲击,是章草的本源。学习书法就是要看墨迹、看真迹,看那个时代最原始的东西。

马圈湾汉简

03开拓的空间大

由于早期的章草还没有形成秩序,单字结构有的还不完美,简牍的书写主要是靠纵向运动状态的控制,书写的状态和姿势也很独特,笔迹在运动中追求平衡,有的字憨态十足,跌跌撞撞,古意十足,使我们能真正找到深受当代人喜爱的源头上的那些东西。

正是由于不完美、不规整、没秩序,却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极大的想象和借鉴空间,它丰富的可变性,确定了它对同时期各书体的吸收。从敦煌马圈湾简牍中也能看到对“二王”书法的影响。正由于此,我们在学习章草时既可以做纵向探寻,又可以做横向比较吸收。

04笔法奇丽,神采飞扬

虽然我们无法考大量简牍书的作者身份,但我们可推断为当时的“士吏”或“军吏”所作,而其中一部分书者的书写水平相当高,艺术的自觉性极强。

用笔上圆厚灵动、苍润拙朴,富有自然和生命气息,点、横、撇、捺变化十分丰富;结体上同行中同字不同形,势因字而发,字因势而奇,疏密随意,纵驰自然,粗细富有变化,不再是隶变早期的笔画连写,与同时期的《神乌傅》有别。

草书符号开始大量出现,草法相当成熟,无论纵向还是横向取势,均凸显了自然天趣,有的字形已接近《平复帖》,有的却不同于《平复帖》而显得更为高古拙厚。

马圈湾汉简

05结语

西北地区出土的古代简牍和写经残纸是民间书法的遗存,与刻帖相较虽有文野、精粗之分,但这些实物和真迹,风格丰富多彩,不仅真实地记载了章草书嬗变的渊源和规律,而且拉近了与今人的距离。

它凸显了此一时期章草书的古朴、厚重、沉着的特征,给人以美的感觉。学习章草若能借鉴两汉、魏晋简牍,一定能为我们开拓出一个新的天地。

马圈湾汉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讲 坛】秦汉简牍书法艺术述略(下) ■许雄志
张邦彦与汉简
论汉代简牍书法的美学价值
汉简墨迹
汉代墨迹——木简 - 秋心斋书画网 - 秋心斋书画网, 汪维成
【敦煌书法】流沙难掩翰墨沉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