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捻管怎么用:古人书写捻管吗


捻管,是指在毛笔笔锋难以聚起之时,采用捻动笔管使笔锋绞转在一起,而完成书写的一个小动作。

古人写字较小,鲜少捻管动作。书至晋唐难见捻管之人。二王用小紫毫,笔毫灵动,收放自如,何来捻管之说?


王羲之帖

信笔书写,来去自如,未见这书作中有哪个地方要捻着毛笔转动,转动做什么?

如果说这是刻本,那么,我们看王羲之的七世孙释智永演示的二王笔法,有无捻管动作。



智永千字文

智永书写时笔方向、斜度都未作任何变化,自然书写而来,未见笔锋收不起来之处,更无从捻管了。

宋米芾小字不见捻管,其大字《研山铭》,也未见真正捻管之处。



米芾研山铭

米芾研山铭笔用八面,但就是没捻管,图中的“挂”字左边提手旁,看似捻管,实无,只是笔提起不断变换锋面而完成。

不再多举例子,那么什么时候用捻管?

捻管的应用,多是明清以后开始应用,且多限于大字;其次,是软毫笔的大量应用,笔运行到渴笔散锋之时而笔画未完成。这些情况下有限度的捻动笔管或调整笔的倾斜度来处理。



康有为对联

康有为用纯软的羊毫书写大字,难度特大,但也很少用捻管来完成,上联中“张”字左边的钩处有可能用捻管或调倾斜度来处理,免得收不起笔而无法进入下一笔法的书写。


林散之书法局部

林散之先生亦用长锋羊毫来写字,但其作品中用捻管的动作也很少,观林散之晚年视频,其并不捻动笔管,而只是凭借笔的多面出锋来使线条产生自然递变。上图中的红线所标两字有可能捻管解决也有可能用腕肘调整笔锋完成。

当代毛笔生产的极度利益化后,笔常用不几天就散锋了,捻管才不时的被用上,以调整不能聚锋的毛笔。

(本文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古人很看重毛笔的选择,四个毛笔选择方法延续至今!
林散之 临 米芾大字长卷
古人用的毛笔和现在常见的毛笔可不一样
【推荐】什么是楷书的基础
写楷书总是逃不过印刷体,看看你的挑剔是不是一直用颜真卿的方法
这才是米芾书法的精髓,单这个“刷字”技巧,就可以比肩二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